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是()A.
河蚌、蚯蚓、蜗牛
B.
田螺、河蚌、蚯蚓
C.
乌贼、水螅、蛔虫
D.
河蚌、田螺、石鳖2.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
中华鲟
B.
章鱼
C.
蜘蛛蟹
D.
珊瑚虫3.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
章鱼
B.
水蚤
C.
海葵
D.
中华鲟4.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A.
外骨骼
B.
角质层
C.
角质鳞
D.
细胞壁5.下列几种动物中符合“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这一特征的是(
)A.
螃蟹
B.
乌龟
C.
沙蚕
D.
河蚌6.软体动物分布于海水、淡水和陆地上.下列都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①蜗牛
②螃蟹
③海蜇
④海马
⑤河蚌
⑥章鱼.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①⑤⑥7.下列有关缢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属于软体动物
B.
依靠肉质的足运动
C.
用肺呼吸
D.
外套膜分泌物形成贝壳8.下列动物都具有外骨骼的一组是(
)A.
蝎和蜈蚣
B.
涡虫和蝗虫
C.
河蚌和瓢虫
D.
石鳖和乌龟9.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①体表有坚韧外骨骼;
②两对翅和三对足;
③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④身体分头、胸、腹.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④10.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
B.
C.
D.
11.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
B.
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可以食用
C.
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都有贝壳保护
D.
软体动物大都生活在水中二、填空题12.昆虫是一种具备________翅、________足的节肢动物.13.蜻蜒是常见的一种昆虫,它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防止了________,因此能适应陆地的生活。14.昆虫是唯一能飞行的________动物,一般胸部有________对足,________对翅.15.软体动物身体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大多有__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__。16.(2017•绥化)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三、综合题17.如图是蝗虫的外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1]________、[2]________
、[3]________三部分。(2)蝗虫的触觉和嗅觉器官是一对分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3)将蝗虫胸部、腹部插入水中,过一段时间蝗虫死亡,这是因为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________]________被淹没所致。(4)蝗虫的体表坚硬是因为有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18.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动物的学名为________
,它属于哪类动物?________
.(2)该动物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
]________
,[2]是________
,其分泌物质可以形成[________
]________
.(3)水由[________
]________
进入,从[________
]________
排出.在[________
]________
内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解:A、河蚌、蜗牛的身体柔软属于软体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错误;B、田螺、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错误;
C、乌贼属于软体动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错误;
D、河蚌、田螺、石鳖的身体柔软,体内无骨骼,有贝壳,用鳃呼吸,有斧足,属于软体动物.正确.
故选:D.
【分析】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套膜,但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就没有贝壳.2.【答案】B【解析】【解答】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章鱼属于软体动物,蜘蛛蟹属于节肢动物,中华鲟属于鱼,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故答案为:B
【分析】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体外有外套膜.3.【答案】A【解析】【分析】A、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是软体动物,符合题意;
B、水蚤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具背甲,躯干部有躯干肢(胸肢)5对,属于节肢动物,不符合题意;
C、海葵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不符合题意;
D、中华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不符合题意。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只要熟练掌握了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的软体动物,即可解答本题。4.【答案】A【解析】【解答】解:蝉属于昆虫,昆虫身体分节,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蝉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生活在陆地上,为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蝉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蝉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变成成虫,所以“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昆虫的外骨骼的说法.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昆虫的结构特点,可以从昆虫的结构特点和外骨骼的作用以及特点来考虑.5.【答案】A【解析】【解答】解:A、螃蟹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A正确.
B、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乌龟属于爬行动物.B错误.
C、沙蚕的身体分节不分部,也无外骨骼为环节动物.C错误.
D、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面有贝壳.D错误.
故选:A
【分析】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6.【答案】D【解析】【解答】解:①蜗牛、⑤河蚌、⑥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②螃蟹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外面包着坚韧的头胸甲,属于节肢动物中的甲壳动物;
③海蜇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
④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故选:D.
【分析】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差异较大,种类繁多,约10多种;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7.【答案】C【解析】【解答】解:缢蛏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贝壳,体外有外套膜,能够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用肉质足来运动,用鳃呼吸.可见C错误.故选:C
【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8.【答案】A【解析】【解答】解:A、蝎和蜈蚣都是节肢动物,都有外骨骼;
B、涡虫是扁形动物,没有外骨骼,蝗虫是节肢动物有外骨骼;
C、河蚌是软体动物有贝壳,没有外骨骼;瓢虫是节肢动物,有外骨骼;
D、是软体动物有贝壳,没有外骨骼;乌龟是爬行动物体表有甲,有内骨骼,没有外骨骼.
因此都具有外骨骼的一组是蝎和蜈蚣.,
故选:A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9.【答案】A【解析】【解答】解: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①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体表有外骨骼;③身体和附肢也分节;而②两对翅和三对足、④身体分头、胸、腹都是昆虫纲的特点,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故选:A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10.【答案】A【解析】【解答】解:A、河蚌的身体柔软,有贝壳,有斧足,属于软体动物.
B、虾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外面包着坚韧的头胸甲,属于节肢动物中的甲壳动物.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D、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
故选:A.
【分析】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11.【答案】C【解析】【解答】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软体动物的贝壳退化,如乌贼。软体动物除少数种类(如蜗牛)生活在湿润的陆地环境中外,其它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软体动物有水生的,也有陆生的,大都生活在水中。软体动物的很多种类可以食用,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例如乌贼、河蚌、鲍鱼等。
故答案为:C
【分析】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体外有外套膜.二、填空题12.【答案】两对;三对【解析】【解答】解: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外骨骼,一般有两对翅和三对足,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节肢动物.
【分析】昆虫一般有两对翅和三对足,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节肢动物,运动能力比较强.据此分析.13.【答案】气管;外骨骼;体内水分散失【解析】【解答】蜻蜓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故答案为:气管;外骨骼;体内水分散失【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14.【答案】节肢;三;两【解析】【解答】解: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为感觉和摄食中心;胸部是由翅和足为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一般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能爬行或飞行,运动能力比较强.
【分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15.【答案】柔软;外套膜;贝壳;足【解析】【解答】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故答案为:柔软;外套膜;贝壳;足【分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16.【答案】外骨骼【解析】【解答】解: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附肢也分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另外在节肢动物的头部有的有单眼和复眼,有的只有复眼,一对触角和口器等特点,所以节肢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故答案为:外骨骼
【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三、综合题17.【答案】(1)头部;胸部;腹部
(2)
节;4;触角
(3)
5;气门
(4)
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解析】【解答】蝗虫的身体分为1头、2胸、3腹三部分,足和翅是其飞行器官,体表有外骨骼,为无脊椎动物,图中4触角,5气门。据此答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1头、2胸、3腹三部分,头部生有触角和口器以及单复眼,是感觉和取食中心;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蝗虫的腹部是蝗虫呼吸、生殖中心;
(2)蝗虫头部有一对分节的4触角,其功能是嗅觉感受器和触觉功能;
(3)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所以将蝗虫胸部、腹部插入水中,过一段时间蝗虫死亡。
(4)由于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学人力资源外包合同
- 2025年网上电子合同模板
- 2025【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手机销售代理协议书
- 2025什么是电子合同?共同抵押
- 垃圾分类合同续签报告
- 2025年可调控辊型四辊液压轧机合作协议书
- 2022-2023学年广西玉林市容县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新译林六年级英语上册教案(全册)
- 2025年临时工协议常用版(2篇)
- 2025年二手数控机床买卖合同(2篇)
- 关于闯红灯的调查报告
- T-GDWCA 0019-2018 辐照工艺操作规范
- 决策与博弈论课件
-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 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交技巧训练
- 司机考核管理制度
- 重庆八中2024届高三1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 语文试卷(含答案)
- 出差报销单-中英对照版
- 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 蒋中一动态最优化基础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10篇(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