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整合考点1“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教师用书_第1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整合考点1“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教师用书_第2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整合考点1“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教师用书_第3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整合考点1“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教师用书_第4页
统考版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整合考点1“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教师用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整聚焦新课标:1.3神经系统能够刚好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更,并作出反应调控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稳态;1.4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而发挥调整作用,实现机体稳态。基础自查明晰考位纵引横连————建网络提示: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实力答案填空:①②③④⑤⑥边角扫描————全面清提示:推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特定状况下,神经递质除了使下一神经元兴奋,也能干脆使某些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干脆作用于效应器)。(P19正文中部)()2.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须要3个神经元。(P17思索与探讨)()3.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整机制。(P19正文标题)()4.胰腺既是一个内分泌腺也是一个外分泌腺。(P26图2-10)()5.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不只有体液调整。(P31正文中部)()6.激素传递速率不如神经调整快,神经递质比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快。(P33练习)()7.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须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P28正文下部)()8.激素分泌的调整,存在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整和反馈调整。但要留意,下丘脑—胰岛,下丘脑—肾上腺髓质,它们没有分级调整,但有反馈调整,以维持激素含量相对稳定。建立血糖调整的模型,既是模拟活动,又是动态的物理模型,可依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概念图解式模型)。神经系统调整人体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脑干。(P42本章小结)()考点梳理整合突破整合考点1“以我为主”的神经调整考点整合固考基1.理清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1)反射是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________是其结构基础。(2)反射须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也可以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反应不属于反射。(3)感觉的产生不须要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提示凡不阅历完整反射弧所引起的反应(如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的肌肉收缩)不行称为“反射”。刺激反射弧中间某个部位,虽然也能引起效应器作出确定的反应,但不能称作反射;从接受刺激到大脑皮层产生难受的感觉也不叫反射。2.驾驭推断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三种方法(1)看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看脊髓灰质结构:与前角(宽)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窄)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切断试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________神经,反之则为________神经。3.完善兴奋产生、传导与传递过程图示4.理清膜电位变更曲线模型(1)兴奋产生的机制与特点(2)Na+、K+与膜电位变更的关系5.理清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1)神经元间传递的相关问题(2)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突触处神经冲动传递的三大缘由①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挡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②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③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或抗体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有关神经调整的2个“≠”(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2)产生感觉≠完成反射一切感觉都是形成于大脑皮层,其产生路径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上行传导至大脑皮层,可见传出神经及效应器受损时仍可产生感觉,但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受损时将不形成感觉。6.探究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特点的试验方案设计7.“二看法”推断电流计指针偏转类研真题明考向类型1全国卷真题体验寻趋势1.[2024·全国甲卷]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整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2.[2024·全国乙卷]在神经调整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B.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C.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D.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更类型2地方卷真题体验寻共性3.[2024·北京卷]人通过学习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这有效提高了对困难环境变更的适应实力。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B.司机望见红色交通信号灯踩刹车C.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D.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4.[2024·天津卷]在肌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肌肉细胞须要释放一种蛋白质,其进入肌神经细胞后,促进其发育以及与肌肉细胞的联系;假如不能得到这种蛋白质,肌神经细胞会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蛋白质是一种神经递质B.肌神经细胞可以与肌肉细胞形成突触C.凋亡是细胞自主限制的一种程序性死亡D.蛋白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肌神经细胞凋亡5.[2024·海南卷]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加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来B.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变更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C.药物W阻断了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取而增加抑制作用D.药物W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6.[2024·湖北卷]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Na+-K+泵和Na+-Ca2+交换体(转入Na+的同时排出Ca2+),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上升可引起心肌收缩。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关于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心肌收缩力下降B.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上升C.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削减D.细胞膜上Na+-Ca2+交换体的活动加强7.[2024·浙江6月]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突触。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分别使突触a后膜通透性增大、突触b后膜通透性降低B.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变更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C.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D.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幅值增大、PSP2幅值减小8.[2024·山东卷](不定项)神经细胞的离子跨膜运输除受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影响外,还受膜内外电位差的影响。已知神经细胞膜外的Cl-浓度比膜内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息电位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确定阻挡K+的外流B.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后,膜内外电位差确定增大C.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始终促进Na+的内流D.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过程中,不会出现膜内外电位差为0的状况9.[2024·北京卷]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的静息电位亲密相关。科学家以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为材料,探讨了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1)骨骼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膜的基本支架是。(2)假设初始状态下,膜两侧正负电荷均相等,且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当膜仅对K+具有通透性时,K+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流淌,膜外正电荷和膜内负电荷数量逐步增加,对K+进一步外流起阻碍作用,最终K+跨膜流淌达到平衡,形成稳定的跨膜静电场,此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K+静电场强度只能通过公式“K+静电场强度(mV)=60×lg胞外K(3)骨骼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试验测得膜的静息电位为-90mV,膜内、外K+浓度依次为155mmoL/L和4mmoL/L(lg胞外K+浓度①静息状态下,K+静电场强度为mV,与静息电位实测值接近,推想K+外流形成的静电场可能是构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②为证明①中的推想,探讨者梯度增加细胞外K+浓度并测量静息电位。假如所测静息电位的值,则可验证此假设。10.[2024·湖南卷]长时程增加(LTP)是突触前纤维受到高频刺激后,突触传递强度增加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的电现象,与人的长时记忆有关。下图是海马区某侧支LTP产朝气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以上机制示意图,LTP的发生属于(填“正”或“负”)反馈调整。(2)若阻断NMDA受体作用,再高频刺激突触前膜,未诱发LTP,但出现了突触后膜电现象。据图推断,该电现象与内流有关。(3)为了探讨L蛋白的自身磷酸化位点(图中α位和β位)对L蛋白自我激活的影响,探讨人员构建了四种突变小鼠甲、乙、丙和丁,并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结果项目正常小鼠甲乙丙丁α位突变为缬氨酸,该位点不发生自身磷酸化α位突变为天冬氨酸,阻断Ca2+/钙调蛋白复合体与L蛋白结合β位突变为丙氨酸,该位点不发生自身磷酸化L蛋白编码基因缺失L蛋白活性++++++++++-高频刺激有LTP有LTP?无LTP无LTP注:“+”多少表示活性强弱,“-”表示无活性据此分析:①小鼠乙在高频刺激后(填“有”或“无”)LTP现象,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α位的自身磷酸化可能对L蛋白活性具有作用。③在甲、乙和丁试验组中,无L蛋白β位自身磷酸化的组是。长句专练强素养1.缘由分析类(1)[2024·全国Ⅰ,30(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鼠脊髓损伤后,排尿反射仍可发生,但机体无法自主排尿,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断依据类)痛觉的产朝气制: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导致组织胺等致痛物质的释放,从而激活损害性感受器及其连属的结构,经过神经纤维传导痛信息并产生动作电位,经过神经元传到脊髓,并在此处经过整合后传至大脑皮层引起难受的感觉。痛觉的产生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探究类(1)已知从刺激起先到动作电位产生有短暂的延迟,且与刺激强度有关。为了规避该延迟对测量精确度的影响,请利用微电极记录技术设计试验,精确测量动作电位在神经轴突上的传导速度。(试验仪器:微电极记录设备、刺激器、计时器、刻度尺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请利用神经—肌肉标本设计试验进行验证(写出试验思路并预期试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组集训提考能题组预料一反射的类型及反射弧的推断1.[2024·浙江绍兴二模]牵涉痛是难受的一种类型,表现为患者内脏病变却感到体表某处有明显痛感,而该处并无实际损伤,如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常感到心前区、左肩、左臂尺侧或左颈部体表发生难受;胆囊病变时,常在右肩体表发生难受等。这是由病变的内脏神经纤维与体表某处的神经纤维会合于同一脊髓段导致的,其神经传导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b、c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牵涉痛的产生不属于反射,内脏疾病在脊髓中形成痛觉后上传至大脑皮层C.由内脏病变引起体表牵涉痛时,神经元c产生的兴奋不会传递给神经元aD.牵涉痛过程发生时,皮肤被误作为“感受器”,神经元a并没有产生兴奋2.[2024·山东泰安模拟]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致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如“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如图为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肌梭受到相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为内负外正B.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伸肌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C.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D.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是释放抑制性递质,从而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的兴奋,使屈肌舒张题组预料二兴奋的传导及传递机制3.[2024·河南开封三模]依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的为抑制性突触。图甲为某种动物体内神经调整的局部图。图乙为赐予电刺激后,通过微电极分别测量某一突触前、后膜的膜电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兴奋传至突触1时,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处于兴奋状态B.突触2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上Na+通道打开C.图乙可表示突触2或突触3的信号传递D.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电位仍为内负外正4.[2024·山东聊城三模]某探讨小组用蛙坐骨神经在试验条件相宜的状况下进行如下试验:①将坐骨神经置于浓度为c的生理溶液中,测定并记录其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②配制K+浓度分别为a和b的生理溶液(c>a>b),再将坐骨神经分别置于其中,测定并记录坐骨神经的静息电位;③配制Na+浓度分别为d和e的溶液(c>d>e),再将坐骨神经分别置于其中,测定并记录动作电位(注:试验所运用的离子均为相宜浓度,溶液中其他物质均相同且相宜)。下列相关试验结果,正确的是()题组预料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长句应答类专训5.[2024·山西朔州怀仁一中模拟]如图为缩手反射受大脑皮层限制的反射弧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反射弧中的位点,Ⅰ、Ⅱ、Ⅲ表示三个电表(试验起先时,只连接电表Ⅰ、Ⅱ),甲、乙表示缩手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效应器为。图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时膜内外电位变更是。(2)若先刺激A点,发觉电表Ⅰ、Ⅱ的指针都发生偏转,D点肌肉收缩;再刺激C点,电表Ⅰ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而电表Ⅱ的指针发生偏转且肌肉收缩,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填“双向”或“单向”)传导的,而在反射弧上是(填“双向”或“单向”)传递的。(3)某同学在接受抽血时,尽管感觉到了针刺的难受,为了协作医生,他并没有缩回手臂,这说明由脊髓限制的缩手反射还受的限制。为探究由大脑皮层发出的N点所处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类型,先按图示方式连接电流表Ⅲ,此时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向左偏转。刺激N点,若发生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N点所处神经元释放的是(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若发生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则N点所处神经释放的是(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6.[2024·辽宁联考模拟]下图中,甲图是神经元及神经元间的结构示意图,A、B分别表示神经元的结构,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乙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④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图可知,神经细胞具有较多的,使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适应信息传导功能。甲图中神经冲动A处传导时,膜(填“内”或“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冲动传导方向相同。(2)拔牙时,常在患牙牙龈及旁边口腔组织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止痛,其原理是降低膜的通透性,抑制Na+通道开放,从而阻断了乙图中、(填序号)的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3)某小儿麻痹症患者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乙图中③)的细胞体受病毒侵染,但②及脊髓其他部位未受到侵染。以下关于该患者的描述合理的是。A.下肢运动障碍B.对刺激有感觉C.伴有尿失禁D.膝跳反射正常(4)GABA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结构⑤中GABA与受体结合后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膜内外电位差(填“增大”或“减小”),从而产生抑制效应。(5)某药物能阻断突触传递,假如它对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降解(或再摄取)等都没有影响,那么导致神经冲动不能传递的缘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24·浙江绍兴二模]双极细胞是视网膜的一种中间神经元,向外为树突,末端分枝较多,与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轴突构成突触,接收信号输入;向内为轴突,整合信息后传递至无长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下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示意图。(1)在反射弧中,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作为将光刺激的信息传递给双极细胞(甲),进而诱发神经节细胞(乙)兴奋。图中的神经递质有,它们释放过程中跨膜运输方式(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同”)。(2)机理图示中,Ca2+内流后引起的作用是。谷氨酸的释放和发挥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3)探讨发觉,乙细胞产生的内源性大麻素可通过影响甲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进而调整谷氨酸的分泌。据图分析内源性大麻素对甲细胞膜Ca2+通道的调整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眼压上升可使兴奋性递质谷氨酸大量释放,谷氨酸受体被过度激活,通过系列变更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引发青光眼等致盲眼病。对此,请从神经调整的角度提出两条治疗途径: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整纵引横连——建网络①胞体②轴突③脊髓④非条件反射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⑥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边角扫描——全面清1.√2.×3.√4.√5.×6.×7.√8.√整合考点1考点整合固考基1.(1)反射弧2.(3)传入传出3.①内负外正②K+③内正外负④Na+⑤电信号⑥电信号4.(1)①K+②Na+③Na+④K+⑤Na+-K+类研真题明考向1.解析:调整机体的最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其可调控相应的低级中枢,A正确;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组合成很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B正确;脑中的高级中枢可调控位于脊髓相应的低级中枢,C正确;膝跳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故脊髓完整时即可完成膝跳反射,D错误。答案:D2.解析: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再传递到突触后膜,并引起突触后膜处钠离子内流,A错误;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B正确;乙酰胆碱通过扩散由突触前膜到达突触后膜,C正确;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更,D正确。答案:A3.解析: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是人类先天就有的反射,不须要经过大脑皮层,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司机看到红灯刹车这一反射是在实际生活中习得的,因此受到大脑皮层的限制,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运动时大汗淋漓来增加散热,这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C错误;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是其与生俱来的行为,该反射弧不须要大脑皮层参加,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答案:B4.解析:分析题意可知,该蛋白质进入肌神经细胞后,会促进其发育以及与肌肉细胞的联系,而神经递质须要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起作用,不进入细胞,故这种蛋白质不是神经递质,A错误;肌神经细胞可以与肌肉细胞形成突触,两者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B正确;凋亡是基因确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程序性死亡,C正确;结合题意,假如不能得到这种蛋白质,肌神经细胞会凋亡,故蛋白合成抑制剂可以促进肌神经细胞凋亡,D正确。答案:A5.解析:该神经递质可从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出来,胞吐过程依靠膜的流淌性实现,A正确;该神经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变更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导致阴离子内流,进而使静息电位的确定值更大,表现为抑制作用,B正确;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进而增加了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即药物W不是通过阻断突触前膜对该神经递质的重吸取而增加抑制作用的,C错误;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加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因此,药物W可用于治疗因脑内神经元过度兴奋而引起的疾病,D正确。答案:C6.解析:细胞膜上的Na+-Ca2+交换体(即细胞内Ca2+流至细胞外的同时使钠离子进入细胞内)活动减弱,使细胞外钠离子进入细胞内削减,钙离子外流削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A、D错误,C正确;由于该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导致K+内流、Na+外流削减,故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增高,钾离子浓度降低,B错误。答案:C7.解析:据图可知,突触a释放的递质使突触后膜上膜电位增大,推想可能是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大,突触后膜上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突触b释放的递质使突触后膜上膜电位减小,推想可能是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大,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Cl-大量内流,A错误;图中PSP1中膜电位增大,可能是Na+或Ca2+内流形成的,PSP2中膜电位减小,可能是K+外流或Cl-内流形成的,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B正确,C错误;膜电位的幅值由膜内外离子浓度差确定,D错误。答案:B8.解析:静息电位状态下,K+外流导致膜外为正电,膜内为负电,膜内外电位差阻挡了K+的接着外流,A正确;静息电位时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后,Cl-内流,导致膜内负电位的确定值增大,则膜内外电位差增大,B正确;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外电位差促进Na+的内流,当膜内变为正电时则抑制Na+的接着内流,C错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过程中,膜电位的变更为,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再变为外正内负,则会出现膜内外电位差为0的状况,D错误。答案:AB9.解析:(1)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2)静息状态下,膜仅对K+具有通透性时,K+顺浓度梯度向膜外流淌,膜外正电荷和膜内负电荷数量逐步增加,对K+进一步外流起阻碍作用,最终K+跨膜流淌达到平衡,形成稳定的跨膜静电场,此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是外正内负。(3)①静息状态下,K+静电场强度为-95.4mV,与静息电位实测值接近,推想K+外流形成的静电场可能是构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②为证明①中的推想,探讨者梯度增加细胞外K+浓度并测量静息电位。假如所测静息电位的值梯度增大,则可验证此假设。答案:(1)蛋白质和脂质磷脂双分子层(2)外正内负(3)-95.4梯度增大10.解析:(1)由题图可以看出,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后,经过一系列的信号变更,会促进NO合成酶生成NO,进一步促进突触前膜释放更多谷氨酸,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整。(2)阻断NMDA受体的作用,不能促进Ca2+内流,从而不能形成Ca2+/钙调蛋白复合体,不能促进NO合成酶合成NO,从而不能产生LTP,但是谷氨酸还可以与AMPA受体结合,促进Na+内流,从而引发电位变更。(3)①由题表数据可以看出,小鼠乙L蛋白突变后,阻断了Ca2+/钙调蛋白复合体与L蛋白结合,则无法促进NO合成酶生成NO,进而无法形成LTP。②小鼠甲L蛋白的α位突变为缬氨酸以后,该位点不能发生自身磷酸化,与正常小鼠相比(α位可以发生自身磷酸化),L蛋白活性增加,说明α位发生自身磷酸化可能会对L蛋白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③丁组小鼠L蛋白编码基因缺失,则不能形成L蛋白,无法发生L蛋白β位自身磷酸化。答案:(1)正(2)Na+(3)无小鼠乙L蛋白突变后阻断了Ca2+/钙调蛋白复合体与L蛋白结合,则无法促进NO合成酶生成NO,进而无法形成LTP抑制丁长句专练强素养1.答案:(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脊髓损伤后,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失去对低级中枢脊髓的限制2.答案:不属于该过程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3.答案:(1)方法一:将微电极置于神经轴突的两个不同位点内,测量位点间的距离L。在两个位点的一侧刺激神经使其产生动作电位,记录两个位点间动作电位出现的时间差Δt,计算动作电位传导速度:v=L/Δt方法二:安放刺激器和微电极,测量刺激器与微电极之间的距离L1,刺激神经并记录从刺激起先到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时间t1;将微电极安放在距离刺激器更远的位置,重复上述试验得到L2和t2。计算动作电位传导速度:v=(L2-L1)/(t2-t1)(2)试验思路:分别在c、d处依次施加确定强度的电刺激,视察肌肉收缩状况及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状况。预期试验结果:刺激c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d处时,肌肉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题组集训提考能1.解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依据图中神经节可分析,a和c都是传入神经,b是神经中枢,不能构成反射弧,A正确;感觉包括痛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因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加,不属于反射,内脏疾病并未在脊髓中形成痛觉,痛觉由大脑皮层形成,B错误;牵涉痛是由于内脏神经纤维与体表某处的神经纤维会合于同一脊髓段导致,神经元c产生的兴奋并不会传到a,C正确;牵涉痛过程发生时,皮肤被误作为“感受器”,因为a和c神经纤维会合于同一脊髓段,神经元a并没有产生兴奋,D正确。答案:B2.解析:若肌梭受到相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该部位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动作电位,A错误;图中运动神经元属于传出神经的部分,故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伸肌、屈肌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B错误;由于兴奋沿着反射弧传导和传递须要时间,故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兴奋,C错误;伸肘动作中伸肌收缩的过程中,肌梭感受器兴奋,引发伸肌收缩的同时,会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导致屈肌的舒张,D正确。答案:D3.解析:突触1是兴奋性突触,当兴奋传至突触1时,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处于兴奋状态,A正确;突触2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抑制性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故不会导致突触后膜上Na+通道打开,B错误;图乙表示抑制性突触的信号传递,因此可表示突触2或突触3,C正确;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处于静息状态,D正确。答案:B4.解析:动作电位的产生与膜外钠离子浓度有关,膜外钠离子浓度越高,则接受相同刺激后膜外钠离子内流得越多,因而动作电位的值越大,题中显示配制的Na+浓度分别为d和e的溶液,且c>d>e,因此动作电位的值在三种溶液中的比较应当为c>d>e,静息电位的大小与膜外钾离子浓度相关,当膜外钾离子浓度变大时,则膜内外钾离子的浓度差变小,因而钾离子外流的量变小,因而静息电位的确定值变小,而题意中显示,配制的K+浓度分别a和b浓度的大小表现为:c>a>b,则在这些溶液中静息电位的确定值应表现为c<a<b,即D正确。答案:D5.解析:(1)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其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结合题图可知,图中的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静息时,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产生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故图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时膜内外电位变更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2)若先刺激A点,发觉电表Ⅰ、Ⅱ的指针都发生偏转,D点肌肉收缩;再刺激C点,电表Ⅰ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而电表Ⅱ的指针发生偏转且肌肉收缩,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而在反射弧上是单向传递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确定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3)结合题干“某同学在接受抽血时,尽管感觉到了针刺的难受,为了协作医生,他并没有缩回手臂”可知由脊髓限制的缩手反射还受大脑皮层的限制,即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由于大脑皮层发出的某些神经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促进突触后膜发生Na+的内流;而另一些神经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促进突触后膜发生Cl-的内流。因此为探究由大脑皮层发出的N点所处的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类型,先按图示方式连接电流表Ⅲ,此时电流表发生如图所示的向左偏转(静息电位);刺激N点,若发生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现象(Na+的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则N点所处神经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