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06民国前期1912-1928年:近代中国的变革与社会转型学生版_第1页
新高考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06民国前期1912-1928年:近代中国的变革与社会转型学生版_第2页
新高考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06民国前期1912-1928年:近代中国的变革与社会转型学生版_第3页
新高考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06民国前期1912-1928年:近代中国的变革与社会转型学生版_第4页
新高考专用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与预测专题06民国前期1912-1928年:近代中国的变革与社会转型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民国前期(1912—1928年):近代中国的变革与社会转型【命题点0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2024·湖北高考·8)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反映()A.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B.新文化运动的深化发展C.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D.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2.(2024·高考全国乙卷·29)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见“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B.民主与科学深化人心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3.(2024·全国甲卷·30)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留意增加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探讨今后的工作时,“确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学问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确定要特殊留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民主革命纲领起先制定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4.(2024·天津高考·6)我国很多省份出版过论述20世纪初某一历史事务的著作,其核心内容包括各省革命团体的民族民主革命宣扬活动、武装斗争和各地新政府的建立等。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A.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影响B.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D.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5.(2024·辽宁高考·7)1914年9月,北京政府颁布《商会法》,规定商会对各级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该法一经颁布就遭到商界人士的猛烈反对。这反映了当时()A.文言文与白话文运用的冲突B.愚昧观念与科学思想的斗争C.改良思想与革命理念的碰撞D.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6.(2024·河北高考·8)《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实行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很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A.推翻君主专制燃眉之急B.军阀统治丢失基础C.帝国主义势力异样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难7.(2024·湖北高考·18)【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下表是20世纪早期中国三次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的相关状况:

1915年反“二十一条”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组织领导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组织化程度低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具有确定的组织性中共组织领导,国民党帮助,组织化程度高参与群体城市士绅、商人为主青年学生为主,商人、工人声援参与学生、商人、工人共同参与,难分主次基本形式集会通电、抵制日货、救国储金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罢课、罢市、罢工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外货、罢课、罢市、罢工中心口号“救国”“勿忘国耻”“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同等条约”运动规模波及全国30多个省会城市和商埠波及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波及全国约600个城镇——摘自王奇生《1915—1925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之演进》材料二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扬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蔡和森致毛泽东的信(1920年8月13日)(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三次反帝爱国运动在组织领导方面的变更,并简述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之间的关系。(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三次反帝爱国运动规模不断扩大的缘由。(8分)8.(2024·北京高考·20)(12分)【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艰苦工作,数千人献出了珍贵生命。材料一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探讨资料文献史料①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②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1916年③中国其次历史档案馆藏《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1917年④《中国人力救济战时法国》,《纽约时报》,1917年⑤威海市档案馆藏《华工出洋歌》,1917年⑥《旅法华工近状》,《东方杂志》,1917年⑦《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亚洲》,1917年第8期⑧《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译件),1918年⑨《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英国周刊》,1919年⑩《华工在法与祖国的损益》,《华工周报》,1919年⑪《在巴黎华工庆祝联军的成功》,《华工周报》,1919年⑫《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民心周刊》,出版年不详⑬《聘请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中国驻巴黎总领事馆发布),《旅欧周刊》,1920年⑭《华工归国后该怎样》,《华工杂志》,1920年其他资料⑮尼古拉斯·格里芬:《一战中的英国华工军团》,《军事事务》,1976年第3期⑯徐国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材料二探究主题甲华工赴欧的缘由乙英法对华工的看法丙中国社会对华工的关注丁一战后华工的境遇(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3分)(2)参考材料一中的探讨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探讨提纲,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9分)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探讨提纲应系统清楚,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亲密联系主题。【命题点0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文化沟通与传播】1.(202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30)表2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

1894年1913年1920年1936年(不包括东北)产业资本2.2811.6414.8421.36商业资本74.8967.3058.8750.55金融业资本22.8321.0626.2928.09表2可以反映出()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经济结构渐渐失衡2.(2024·湖北高考·7)博览会是视察社会生活发展演化的窗口,又是汇聚物品和传播学问的平台。表1可以看出近代中国表1武汉劝业奖进会和西湖博览会征集展品类别对比表()武汉劝业奖进会(1909年)西湖博览会(1929年)征集展品类别自然产品(饮食或制造之原料),工艺品、美术品、教化品、古物品染织工艺类、工艺品类、机电工业类、化学工业类、矿产品、医药用品类、教化用品类、文艺品类、农产类、饮食制品类、动物类、革命纪念品类、外国参考品A.物质文化生活变迁B.工业体系已经形成C.民族意识起先觉醒D.现代科学学问普及3.(2024·湖北高考·20)【历史中的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照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围绕“历史中的人”,提取以下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绽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命题点0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文化沟通与传播】1.(2024·山东高考·6)图2为1919年12月《少年社会》的创刊宣言。这表明该刊编者相识到()A.互助协作是挽救危亡的主要手段B.人的解放和社会改造是时代使命C.青年学生是宣扬社会主义的主力军D.理性觉醒和教化革新是革命的前提2.(2024·广东高考·8)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子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赞扬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方:“因为假如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当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说明正确的是()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3.(2024·全国乙卷·29)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确定。这一转变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起先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退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更4.(2024·全国甲卷·29)1921年2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探讨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经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5.(2024·天津高考·6)民国初期,新的教化流派如平民教化、“工读”教化等纷纷出现,各种教化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化联合会、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化社等。这体现了()A.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中西教化理念的冲突C.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D.近代新式教化的兴起6.(2024·广东高考·7)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需“有备无患,抓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扬“均贫富”的政治志向C.为联合苏俄供应政策依据D.主见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7.(2024·山东高考·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超的“新生”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束之高阁,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化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与,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实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探讨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化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涵养与发挥情感是主动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很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引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知他,他只是忽视!——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对于李超女士底事务,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遗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作为历史的视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13分)8.(2024·湖北高考·18)【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12分)材料一晚清以来,伴随着西风东渐,星期制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视星期制为文明之制,主动仿行。而湖广总督张之洞规定两湖书院的学生只准休旬假(十日放假一日),不得过星期日。1902年至1911年夏,由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学堂、中心各部和地方衙门接连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1912年民国肇建,南京临时政府“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接受了星期日公休制度。与此同时,星期制也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渐成都市生活中新的工作与休闲的节奏。合理的休息与适度的休闲,在确定程度上变更了国人的精神面貌。——摘编自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材料二1949年之后,新中国沿用近代以来形成的星期日公休制度。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第174号令,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利用和过好双休日,对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消费休闲和社会风尚都有很大影响,从星期日公休制到一周双休,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为个人自由发展供应了更多可能性。——摘编自《人民日报》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晚清至民国星期制普及的时代背景。(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近代以来星期“公休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6分)一、选择题1.(2024·湖北宜荆荆随恩高三12月联考·7)近代社会鼓吹政党政治,认为“天下者,党派之天下”,民国初年,“集会结社,如同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但随着民初党争的加剧以及唐绍仪内阁的倒台,政党随之也就成为大多数国民共诛的对象。导致上述变更的主要缘由()A.违反传统社会道德B.政治收益不及预期C.简洁移植西方模式D.缺乏民主社会基础2.(2024·山东新高考高三12月联考·7)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规定废止刑讯,人民享有选举权、参政权,变更“贱民”身份,赐予妇女同男工完全同等的权利等。激励民间兴办实业,减免厘金,取消了清政府的一些苛政。这些措施旨在()A.推动民主革命B.推动社会进步C.促进经济发展D.变更落后习俗3.(2024·河北邢台高三上期中联考·6)下图《体操器具》刊登于1913年《儿童教化画》,用体操器械哑铃9只和球杆14支搭成五色旗和九角旗。该图隐喻的主题应是()A.新文化运动得到民众主动响应B.袁世凯走上复辟帝制的道路C.强身健体才能取得革命的成功D.军阀割据造成政治分崩离析4.(2024·广东高三11月联考·8)中国人的家中都有牌位,传统写法是“天地君亲师”五个字,“君”是指皇帝。民国以后,一些家庭改写为“天地国亲师”,将“君”易为“国”,表示不要皇帝,而崇奉民国。这一变更反映了()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B.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深远C.近代国家观念得到传播D.社会改良照旧任重道远5.(2024·福建福州期中·1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里程碑,毛泽东指出:“探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当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探讨一下。不然,就不能明白历史的发展”。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辛亥革命和中共成立关联的是()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产业工人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行忽视的社会力气C.增加国民的民主参政意识D.民主共和理念渐入人心,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6.(2024·福建高三12月考试·6)表2所示为1905年、20世纪20年头初江苏昆山农户结构变更。据表2可知,这一时期的江苏昆山()表2时间自耕农占比(%)半自耕农占比(%)佃农占比(%)1905年26165820世纪20年头初81478A.自然经济起先瓦解B.农业近代转型加快C.农村社会危机加剧D.耕地资源严峻匮乏7.(2024·辽宁名校联盟高三12月份联合考试·8)1913年初在国民党选举获胜后,孙中山指出:“本党今即得占优胜地位,第一应探讨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但在1924年1月的《关于组织国民政府案之说明》中,孙中山又强调:“俄国完全以党治国,比英、美、法之政党,握权更进一步,可为我们模范。”上述史料主要表明孙中山()A.确定与共产党合作接着革命B.将要效法“苏联模式”组织政府C.反思了早期政党政治受挫缘由D.相识到工农大众的宏大力气8.(2024·山东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6)表1为1903—193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统计表(%)。它反映出当时的中国()表1年份生产资料半制成品制成品农产品手工开采机器开采手工机制手工机制190326.80.20.217.214.732.98.0191039.10.20.513.111.928.36.8192036.40.92.88.212.331.28.3193045.11.23.43.512.227.17.4A.农产品出口数量大幅增长B.出口商品的结构日益优化C.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D.近代企业的发展历经曲折9.(2024·福建高三12月考试·7)20世纪20年头初,胡适提出“国学”不是经学,而是一门探讨“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的学术体系。同时,他主见通过索引式,结账式整理,使古书人人能用、人人能读,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史式整理,将一切过去文化的历史汇编成中国文化史。由此可知,胡适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