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5月份阶段性水平测试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是胃,能将蛋白质完全分解成氨基酸B.4是小肠,内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5是大肠,既有消化功能,又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D.8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2.下列疾病名称与可能的病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B.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过少C.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D.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官腔变窄等)致使心肌缺血3.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分别位于()A.半规管、视网膜 B.前庭、晶状体C.鼓室、听小骨 D.耳蜗、视网膜4.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A.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B.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小C.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D.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大5.下列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①身高突增②性器官开始形成③男孩出现遗精④女孩出现月经⑤神经系统开始发育.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6.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A.空气一鼻腔一咽一喉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B.声波一鼓膜一耳蜗一听小骨一听神经一听觉中枢C.血液一肾小球一肾小管一肾小囊一尿液D.光线一瞳孔一角膜一晶状体一视网膜一视神经一视觉中枢7.如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肾小球、甲和乙共同构成肾单位B.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C.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会有蛋白质D.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8.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B.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C.血液→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尿液D.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9.以下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一般分布较深B.静脉血管内血流速度最快,利于血液回流心脏C.人体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D.毛细血管管壁只由一层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利于物质交换10.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B为脑部毛细血管网,则A中流着静脉血B.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增加C.若A为上、下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代表的是肾小囊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11.如图中,甲图表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实验材料的处理,乙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丙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请根据实验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用湿棉絮包裹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的颜色(填“深”或“浅”)的活小鱼。在实验观察过程中,还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小鱼。通常情况下,使用(填“高”或“低”)倍物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2)乙图结构中适宜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括号内填写编号,横线上填写血管名称)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3)丙图中,观察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如果这种细胞的数量比正常值偏少,人就会患病。12.图一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e表示物质,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图二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生理过程④表示(填生理过程)。(2)物质b由肺泡进入肺部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血液中红细胞之所以有运输氧的功能,是因为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具有某一特性,血红蛋白具有的这一特性是。(3)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物质d排出肺泡。(4)尿液的形成经过了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5)物质ɑ是,由吸收,它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13.如图为人体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中a、b、c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请据图分析作答:(1)物质c是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有多种消化液参与了淀粉的消化,包括。(2)图2中曲线DE段所对应的呼吸过程中,膈肌处于(填甲或乙)状态。(3)物质b进入血液后由运输。b和c最终进入组织细胞被氧化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4)图3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该器官是。(选填:肾脏、小肠、大脑、肺)(5)图1健康人的Ⅱ末端流出中的液体与Ⅰ中液体相比,的浓度大大增加,而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回到了血液,这一变化是生理过程(填图1中字母)完成的。(6)异氟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全身麻醉药,通过动物呼吸吸入肺内进入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达到止痛和无意识的双重功效。某人进行手术时,采用异氟烷麻醉,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7)正常人生长的速度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填激素名称)的量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相应变化。14.如图是人的生殖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产生卵细胞的结构B是。(2)图中C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开始于结构C,它是在中形成的,C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进而发育成胚胎。(3)胎儿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胎儿通过和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
答案解析部分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生物5月份阶段性水平测试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是胃,能将蛋白质完全分解成氨基酸B.4是小肠,内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5是大肠,既有消化功能,又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D.8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答案】B【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解析】【解答】A、3是胃,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A错误;
B、4是小肠,内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B正确;
C、5是大肠,没有消化功能,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C错误;
D、8是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任何消化酶,它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图中的1口腔、2食道、3胃、4小肠、5大肠、6肛门、7唾液腺、8肝脏、9胰腺、10胆囊。
(2)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消化。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下列疾病名称与可能的病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B.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过少C.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D.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如动脉硬化、官腔变窄等)致使心肌缺血【答案】A【知识点】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激素调节【解析】【解答】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故A错误;
B、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所以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患糖尿病,故B正确;
C、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会过分生长,患巨人症,故C正确;
D、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者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3.听觉感受器和视觉感受器分别位于()A.半规管、视网膜 B.前庭、晶状体C.鼓室、听小骨 D.耳蜗、视网膜【答案】D【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耳的结构及功能【解析】【解答】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可见,接受声音的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可见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2、视觉形成的过程: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4.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A.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B.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小C.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D.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大【答案】C【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解析】【解答】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冲击患者上腹部,使膈肌回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将异物排出。故答案为:C。【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5.下列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①身高突增②性器官开始形成③男孩出现遗精④女孩出现月经⑤神经系统开始发育.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答案】A【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解析】【解答】解:①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正确;②性器官在一出生就已经形成,错误;③④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等.正确.⑤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功能显著增强,不是开始发育,错误;故选:A.【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6.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A.空气一鼻腔一咽一喉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B.声波一鼓膜一耳蜗一听小骨一听神经一听觉中枢C.血液一肾小球一肾小管一肾小囊一尿液D.光线一瞳孔一角膜一晶状体一视网膜一视神经一视觉中枢【答案】A【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视觉的形成;听觉的形成【解析】【解答】A、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符合题意。B、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耳蜗,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不符合题意。C、尿的形成过程是: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不符合题意。D、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结合听觉的形成、视觉的形成以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7.如图为尿液形成流程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肾小球、甲和乙共同构成肾单位B.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C.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会有蛋白质D.血液流经肾脏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答案】C【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解析】【解答】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进入到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所以甲是肾小囊,a是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尿液,所以乙是肾小管,b是尿液,肾小管能将全部的葡萄糖重吸收,若用药物麻痹正常人的乙处,则b中会有葡萄糖。故答案为:C【分析】(1)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原尿.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
(2)甲、乙表示结构,分别是肾小囊和肾小管,a、b表示液体分别是原尿和尿液.8.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B.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C.血液→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球→尿液D.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答案】D【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解析】【解答】血液先经过肾小球,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血液中的尿素,部分无机盐水被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就形成了尿液,尿液随着输尿管到达膀胱,在膀胱中暂时储存,然后由尿道排出体外。所以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液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9.以下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一般分布较深B.静脉血管内血流速度最快,利于血液回流心脏C.人体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D.毛细血管管壁只由一层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利于物质交换【答案】B【知识点】血管【解析】【解答】A、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A正确;
B、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血管内血流速度慢,B错误;
C、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
D、毛细血管管壁只由一层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利于物质交换,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最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10.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液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B为脑部毛细血管网,则A中流着静脉血B.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增加C.若A为上、下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代表的是肾小囊【答案】C【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解析】【解答】A、如果B为脑处毛细血管,A是动脉,流动动脉血,C是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A错误;
B、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养料多,B错误;
C、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上、下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正确;
D、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若A、C都流着动脉血,则B也可能是心脏(如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和主动脉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4)一般来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判定:A是动脉血管,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血管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11.如图中,甲图表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实验材料的处理,乙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丙图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永久涂片。请根据实验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用湿棉絮包裹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的颜色(填“深”或“浅”)的活小鱼。在实验观察过程中,还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小鱼。通常情况下,使用(填“高”或“低”)倍物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2)乙图结构中适宜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括号内填写编号,横线上填写血管名称)你判断的主要依据是。(3)丙图中,观察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如果这种细胞的数量比正常值偏少,人就会患病。【答案】(1)浅;正常呼吸;低(2)2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3)红细胞;贫血【知识点】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人血的永久装片【解析】【解答】(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并经常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看到的视野范围广。
(2)最适宜进行物质交换的是2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3)图中③红细胞数量最多,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如果红细胞的数量比正常值偏少,人就会患贫血病,可以吃铁和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乙中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图丙中①血浆、②白细胞、③红细胞、④血小板。12.图一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e表示物质,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图二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生理过程④表示(填生理过程)。(2)物质b由肺泡进入肺部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血液中红细胞之所以有运输氧的功能,是因为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具有某一特性,血红蛋白具有的这一特性是。(3)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物质d排出肺泡。(4)尿液的形成经过了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生理过程。(5)物质ɑ是,由吸收,它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答案】(1)肾小管的重吸收/重吸收(2)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与氧分离。(3)二氧化碳(4)肾小球的滤过(5)葡萄糖;小肠;右心房【知识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解析】【解答】(1)经过分析图中的信息,生理过程④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物质b氧气由肺泡进入肺部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送到组织细胞,血液中红细胞之所以有运输氧的功能,是因为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具有某一特性,血红蛋白具有的这一特性是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气分离。
(3)经过分析图中的信息,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时,物质d二氧化碳排出肺泡。
(4)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的形成经过了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经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
(5)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物质ɑ是葡萄糖,由小肠吸收,它经过下腔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
【分析】图一中的a葡萄糖、b氧气、c原尿、d二氧化碳、e尿液、①消化、②吸收、③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⑤排尿;图三中的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13.如图为人体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中a、b、c表示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请据图分析作答:(1)物质c是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有多种消化液参与了淀粉的消化,包括。(2)图2中曲线DE段所对应的呼吸过程中,膈肌处于(填甲或乙)状态。(3)物质b进入血液后由运输。b和c最终进入组织细胞被氧化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4)图3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该器官是。(选填:肾脏、小肠、大脑、肺)(5)图1健康人的Ⅱ末端流出中的液体与Ⅰ中液体相比,的浓度大大增加,而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回到了血液,这一变化是生理过程(填图1中字母)完成的。(6)异氟烷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全身麻醉药,通过动物呼吸吸入肺内进入血管,经血液循环到达大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达到止痛和无意识的双重功效。某人进行手术时,采用异氟烷麻醉,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7)正常人生长的速度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填激素名称)的量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相应变化。【答案】(1)唾液、肠液和胰液(2)乙(3)红细胞(4)大脑(5)尿素;B(6)左心房(7)生长激素【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激素调节【解析】【解答】(1)淀粉的消化是在口腔中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可见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和胰液。
(2)D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即图中乙吸气。
(3)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增大与血红蛋白的接触面积,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由图可知该组织处的物质交换的特点是进入该器官的氧气多,离开时少,进入的二氧化碳少,离开时多,进入的葡萄糖多,离开时少;尿素增加。大脑符合上述的物质交换特点。在肾脏,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了尿液。尿素进入时的多离开时应减少。在小肠,由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葡萄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降低留置针堵管发生率:PDCA质量持续改进
- 3-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2025年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模拟卷含解析
-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实验2024-2025学年3月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南山学院《工程法律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25年初三二诊模拟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武汉海事职业学院《基础医学概论Ⅱ3(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健康工程职业学院《跨文化交际理论导论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活出心花怒放的生命 课件 心理健康
- 2023年软件正版化工作总结八篇
- 酒店报销水单经典模板
- 给水泵检修方案
- 《运营管理》第2版题库与参考答案
- KEGG代谢通路中文翻译
- GB∕T 17832-2021 银合金首饰 银含量的测定 溴化钾容量法(电位滴定法)
- 低成本自动化的开展与案例77页PPT课件
- 梅州市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
- 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
-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