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毕节市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A. B.C. D.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且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反应物是Y和Z,生成物是X和QB.反应后生成15gZC.参加反应的Y与Q的质量比是1:1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33.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molB.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用符号“n”表示C.摩尔质量就是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gD.摩尔质量表示每摩尔物质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A.H2O→H2 B.Mg→MgO C.Na2CO3→NaOH D.KNO3→NaNO35.下列按照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A.水中溶解能力: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D.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试管破碎 B.滤纸折叠 C.酒精挥发 D.蜡烛燃烧7.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30个中子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D.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8.氧气对人类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于气割、气焊 B.用于医疗急救C.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D.液氧常贮存在蓝色钢瓶中9.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C3H7O2N)之一,如图是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丙氨酸中含有碳原子B.丙氨酸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的质量比为3:7:2:1C.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核D.丙氨酸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0.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用切割工具.在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A.﹣4 B.﹣1 C.﹣3 D.+311.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硒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4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D.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12.已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则根据图示,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A.12 B.16 C.5 D.101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油脂和汽油能形成溶液;③用洗发水洗去头发上的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④溶液是无色的纯净物。其中错误的是()A.①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蓝色WE来”,旨在引导人们从细微之处践行环保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环保主题的是A.自带布袋购物 B.草稿纸尽可能两面使用C.使用一次性木筷 D.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1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A.O2、N2、CO2 B.N2、CO、H2OC.CO、CO2、SO2 D.SO2、CO、NO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实验室中,可利用下列装置制取某些气体。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2)若用C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①C装置需做出的一处改进是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应该选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②以下是某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Ⅰ.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Ⅱ.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Ⅲ.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3)实验室常用硫铁矿和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该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由上述信息推知,在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时(要求反应速率可控,所得气流平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4)如图是一个多用途装置,其部分用途如下:

①若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②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从_______端通入氧气(填“a”或“b”)。(5)如图A、B是有关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①A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②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③请写出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小红同学将未知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34g,加入盛有0.5g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待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33.7g。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8.(8分)如图所示为某化肥的说明书,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袋化肥是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如果该化肥是混合物,且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请计算出该袋化肥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小明同学去油车水库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用瓶装了一些水库里的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实验流程如下:请回答:(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a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b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c漏斗尖端未靠在烧杯内壁d用玻璃棒引流(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②,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待净化的水应该从_________端通入(选填字母“a”或“b”)。(3)在制得蒸馏水前常一般加入消毒剂。常用的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求:①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②83g高铁酸钠中含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g。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A.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故错误;B.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故错误;C.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故错误;D.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正确。故选D。2、D【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X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且一共有4克X参加反应,而Y和Z的质量都增加,属于生成物,且分别生成的质量为2克和14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Q一定是反应物,且有12克参加反应,所以待测是9克,所以A、B错误;参加反应的Y与Q的质量比是=2:12=1:6.故选D.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过程质量守恒定律3、C【解析】

A、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是mol,选项A正确;B、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用符号“n”表示,选项B正确;C、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单位是g/mol,选项C错误;D、摩尔质量表示每摩尔物质的质量,用符号“M”表示,选项D正确。故选C。4、D【解析】

A.电解水可以得到氢气,选项正确;B.镁与氧气反应可以得到氧化镁,选项正确;C.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可以得到氢氧化钠,选项正确;D.只有硝酸钾无法直接转化成硝酸钠,选项错误;故选D。5、A【解析】

A、通常条件下1L的水大约溶解1L的二氧化碳,而只溶解30mL的氧气,所以水中溶解能力为O2<CO2,故正确。

B、给定化合物的一个分子中都有两个氢原子,而对应分子不一样,所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小,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H2O、H2O2、H2SO4,故错误;C、地壳中质量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所以是氧的质量大于硅,而非小于硅,故错误;

D、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其次是氧气,故错误。故选:A。6、D【解析】

A、试管破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B、滤纸折叠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D。【点睛】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7、D【解析】

A、青蒿素的化学式为,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1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个中子,故B正确;C、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42个原子,故C正确;D、

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故选D。8、C【解析】

A、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于气割、气焊,故正确。B、氧气能供给呼吸,用于医疗急救,故选正确。

C、氧气的化学性比较活泼,故错误。

D、液氧显淡蓝色,液氧常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故正确。

故选:C。9、B【解析】

A、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C3H7O2N)可知,丙氨酸中含有碳原子,故选项正确;B、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C3H7O2N)可知,一个丙氨酸的分子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丙氨酸分子中碳、氢、氧、氮原子的个数比为3:7:2:1,故选项错误;C、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C3H7O2N)可知,一个丙氨酸的分子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一个丙氨酸的分子中共含有:3+7+2+1=l3个原子,原子核的个数为13,故选项正确;D、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一个丙氨酸的分子由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丙氨酸不显电性,所以丙氨酸中质子总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故选项正确。故选B。10、C【解析】

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故选C11、A【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4,而不是中子数为34,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2、B【解析】

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个碳原子质量的1/12,则A原子的质量=与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质量相等,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4=16;故选B。13、B【解析】①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错误;②油脂可以溶解于汽油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得到溶液,正确;③洗涤剂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正确;④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错误。故选B。14、C【解析】A.自带布袋购物,可以少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故不符合题意。B.草稿纸使用时要两面都用,有利于节约纸张,保护树木,有利于环境保护,故不符合题意。C.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导致树木使用量的增多,不利于空气污染的防治,故符合题意。D.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可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污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15、D【解析】

A.O2、N2、CO2三种物质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会污染空气,选项错误;B.N2、CO、H2O中只有CO会污染空气,选项错误;C.CO、CO2、SO2中CO2是空气的组成成分,选项错误;D.SO2、CO、NO2三种物质都是空气污染物,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臭氧、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试管集气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Ⅱ、Ⅲ(全对才给分)AE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b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避免其污染空气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解析】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详解】(1)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2)①若用C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高锰酸钾是粉末状的,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需要塞一团棉花,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故C装置需做出的一处改进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氧气不易溶于水,故收集装置应该选D;反应是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符合一变多,故其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②Ⅰ.实验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故正确;Ⅱ.实验组装仪器要由下而上,先放置酒精灯,后固定试管,故不正确;Ⅲ.先加热试管排尽空气,后将导管伸入集气瓶收集气体,故不正确。故选ⅡⅢ。(3)实验室常用硫铁矿和稀硫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在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时(要求反应速率可控,所得气流平稳),注射器能控制反应物的滴加速率,控制反应速率,故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4)①若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从长管进,空气从短管排出,故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②若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氧气密度比水小,氧气要从短管通入,水从长管排出,故然后从b端通入氧气。(5)①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A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避免其污染空气。②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③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