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高新区(高港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1页
江苏省泰州市高新区(高港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2页
江苏省泰州市高新区(高港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3页
江苏省泰州市高新区(高港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4页
江苏省泰州市高新区(高港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江苏省泰州市高新区(高港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含羞草叶片受到触碰合拢 B.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C.岩洞里的钟乳石慢慢长大 D.腐烂的树桩上长出蘑菇2.含羞草被触碰后叶子会自动收拢,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物能摄取营养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发育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3.某生物兴趣小组要了解该校八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应选用的科学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4.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温度、湿度等以提高产品质量,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A.适当增加光照 B.增大空气湿度 C.定期施放氧气 D.昼夜温度保持相同5.某植物生活在干旱地区,其地下的根系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该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改变环境6.泰州水上森林公园遍布水杉、菖蒲等植物,还有白鹭、野鸭等野生的禽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植物和动物能构成一个湿地生态系统B.菖蒲等绿色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野鸭捕食动、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水底的泥沙中有细菌、真菌,它们大部分是分解者7.下图中植物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9.把无土栽培培养液滴加到载玻片上,用酒精灯烘干后留下的结晶物质最可能是()A.脂肪 B.无机盐 C.蛋白质 D.淀粉10.用盐腌制黄瓜时,黄瓜发生的变化是(

)A.细胞吸水,黄瓜变硬 B.细胞失水,黄瓜变软C.细胞失水,黄瓜变硬 D.细胞吸水,黄瓜变软11.下列鉴定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滴加碘液的方法鉴定馒头中含有淀粉B.加热鸡蛋清产生絮状凝固说明含有蛋白质C.燃烧花生种子留下灰烬说明含有维生素D.挤压花生种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斑”说明含有脂肪12.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均衡的膳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下列关于营养物质对人体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B.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C.维生素是构成细胞的原料 D.无机盐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3.“复合多酶片”是治疗消化不良的常用药,药品说明书中注明成分为每片含脂肪酶3.3mg和蛋白酶l0mg,该药品的成分与下列消化液的主要功能成分最接近的是()A.胰液 B.胃液 C.唾液 D.胆汁14.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变化”的实验过程,滴加碘液后观察到1号变蓝,2号不变蓝,则说明(

A.水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B.唾液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C.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唾液和水对淀粉都有消化作用15.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A.葡萄糖 B.脂肪 C.蛋白质 D.ATP16.下列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A.盛开的鲜花 B.煮熟的种子 C.成熟的果实 D.幼嫩的叶片17.下列关于正常男性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有1对性染色体B.体细胞中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C.精子中一定不含X染色体D.精子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一半18.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小琳家部分成员虹膜颜色的遗传情况如图所示。若褐色由显性基因D控制,蓝色由隐性基因d控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琳妈妈的基因组成为Dd B.小琳爸爸的基因组成为ddC.小琳外公的虹膜一定为褐色 D.小琳的虹膜一定为蓝色19.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原因是(

)A.化石是生物体被埋藏在沉积物中形成的B.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20.如图为甲虫成灾的农田中使用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观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开始使用的前三年杀虫效果较好B.杀虫剂使甲虫产生抗药性的变异C.三年之后存活下来的甲虫抗药性增强D.抗药性增强是杀虫剂对甲虫选择的结果21.1890年至1960年,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的发展,排放了大量黑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有研究者发现,在这段时间,这一地区深色桦尺蛾的数量逐年增加,而浅色桦尺蛾的数量逐年减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深色桦尺蛾比浅色的繁殖能力强 B.由于环境污染桦尺蛾的颜色逐渐变深C.环境污染后浅色桦尺蛾更适应环境 D.不同桦尺蛾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2.下列人体抵御病原体侵害的方式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患过天花的人一般不再患天花2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不包括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24.下列中学生的行为与健康的生活要求不相符的是(

)A.常与师长交流 B.聚餐使用公筷 C.积极参加锻炼 D.聚会吸烟酗酒25.下列紧急情况中,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是(

)A.感冒发烧 B.呼吸心跳骤停 C.皮肤局部烧伤 D.右腿摔伤骨折26.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购买非处方药认准“OTC”标志 B.皮肤划伤后用碘伏消毒处理C.用药前务必仔细阅读用药说明 D.服用抗生素可治疗病毒性感染27.近年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水域珍稀特有鱼类全面衰退,经济鱼类资源量接近枯竭,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此,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里所有的鱼类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鱼类数量的减少对生态系统没有任何影响C.“长江十年禁渔”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D.“长江十年禁渔”只是为了防止长江无鱼可渔28.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来驱动“空气取水”装置,用于浇灌植物B.在大型场馆的房顶设“光线导入”装置,减少其白天开灯的数量C.鲜花大道覆盖用秸秆等废弃物再生的无土草皮,进行防尘、保湿D.餐厅使用一次性木筷充当“公筷”和“私筷”,以确保饮食卫生29.吸烟、酗酒、吸毒都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不良行为、为研究酗酒对人体的危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有关该探究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需要用不同浓度酒精进行实验 B.需设计表格记录水蚤心率数据C.本实验无需设计清水组作为对照 D.每组浓度选用多只水蚤进行实验30.某人不小心手臂擦破皮,渗出一点血迹,这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赶紧送医院 B.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C.拨打电话“120”,紧急呼救 D.将伤口冲洗干净并消毒,然后贴上创可贴二、综合题31.请据图回答临时装片制作与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相关问题。(1)图一中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2)图一中步骤③,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在视野中发现气泡,是步骤(填序号)操作错误所致。(3)图二中对光时应先转动[②],使(选填“高倍”或“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用一个较大光圈并转动[③],从而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4)图三中①~④为显微镜观察图一所做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要使视野由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选填“左”或“右”)方向移动;要使视野从③(模糊物像)变为④(清晰物像),应调节显微镜的[⑤]。32.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草属于;它可通过作用,为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2)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3)通过放养一定数量的青蛙,能有效地控制该生态系统中害虫的数量,这种方法叫做。33.马铃薯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下图①~③是马铃薯植株体内的某些重要生理活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是(填序号);马铃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储存能量。(2)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在根尖的区;除了水分外,根还能从土壤中吸收。(3)将马铃薯块茎切开后滴加碘液,可看到切面呈现蓝色,这说明马铃薯中含有。(4)为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列举一种常用的马铃薯储存方法:。34.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于2022年5月22日在瑞士日内瓦开幕,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两年多来首次线下举行的世卫大会。本届大会以“健康促和平,和平促健康”为主题,讨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新冠大流行危机。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1)“奥密克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外壳和里面包裹的组成。(2)近期,国家卫健委提出要提前规划准备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用于收治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从传染病预防的措施分析,属于。接种我国自主研发的“科兴”等疫苗是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之一,从免疫学的角度看,接种的疫苗相当于。使人体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3)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而对疫情新形势,如果你是一名抗疫志愿者,可以建议身边的人采用措施科学应对疫情(写出一点就行)。35.如图为人类白化病的遗传图解,已知人类正常肤色受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肤色受隐性基因a控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看出白化病患者的基因组成是。白化病属于遗传病。(2)人类正常肤色和白化病这一对性状,遗传学上将它们称为。父母肤色正常,而女儿为白化病,此现象称为,父母的肤色正常,女儿的肤色也正常,此现象称为。(3)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正常子女的基因组成可能是。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C【分析】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含羞草叶片受到触碰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B.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C.岩洞里的钟乳石不属于生物,则岩洞里的钟乳石慢慢长大不属于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D.腐烂的树桩上长出蘑菇,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也体现了生物能生长繁殖,属于生命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2.B【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详解】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触碰后,叶子会收拢起来,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B正确。故选B。3.D【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等。【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错误。B.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B错误。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C错误。D.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可见,要了解该校八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应选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D正确。故选D。4.A【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具体表现在:(1)由于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温室内夜间宜适当降低温度,以便有机物的积累。(2)冬季光照强度较弱,光照时间较短,要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可以适当增加光照。(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适当的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详解】A.适当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的阳光不足,提高作物的产量,A正确。B.增大空气湿度,会使薄膜上产生一层水膜,从而会降低透光率,影响光合作用,B错误。C.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补充了呼吸作用的原料,从而增加呼吸作用强度,不利于提高产品质量,C错误。D.温室内尽量保持昼夜温度差,减少夜间有机物的消耗,以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而保持昼夜温度相同不能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D错误。故选A。5.B【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涵三个方面: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详解】某植物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发达,利于从土壤深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从而适应在缺水的地方生存,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6.A【分析】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参与了物质的循环。【详解】A.上述植物和动物只是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因此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B.菖蒲等绿色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正确。C.野鸭捕食动、植物,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正确。D.水底的泥沙中有细菌、真菌,它们大部分是分解者,D正确。故选A。7.A【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和①成熟区。【详解】A.①是成熟区,也叫根毛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符合题意。B.②是伸长区,细胞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也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不符合题意。C.③是分生区,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C不符合题意。D.④是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的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A。8.A【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详解】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故选A。9.B【分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详解】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即用营养液来培育植物。无土栽培培养液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因此,用酒精灯烘干无土栽培培养液滴,水分被蒸发了,留下的结晶物质最可能是无机盐。脂肪、蛋白质、淀粉都是有机物,不是无机盐,不是无土培养液的成分,B符合题意。故选B。10.B【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详解】用盐腌黄瓜时,黄瓜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黄瓜细胞内部浓度,所以细胞失水,从而导致黄瓜皱缩变形、变软。可见B正确。故选B。11.C【分析】种子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详解】A.淀粉遇碘变蓝色,用滴加碘液的方法鉴定馒头中含有淀粉,A正确。B.鸡蛋的蛋清里含有的蛋白质经过加热后会变性而凝固成白色,常用该方法鉴定蛋白质,B正确。C.燃烧花生种子留下灰烬说明含有无机盐,C错误。D.花生种子中储存有大量的脂肪,因此挤压炒熟的花生会在纸上留下“油斑”,D正确。故选C。12.B【分析】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详解】A.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A错误。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B正确。C.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C错误。D.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但是,无机盐不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B。13.A【分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胰液中含有多种酶,能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A符合题意。B.胃液中含有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但不能消化脂肪,B不符合题意。C.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都将淀粉消化为麦芽糖。但不能消化蛋白质和脂肪,C不符合题意。D.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这属于物理性消化,但不能消化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C【分析】(1)唾液腺的开口在口腔,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详解】1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滴加碘液变蓝;2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变蓝,2号不变蓝。此实验说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但是不能说明水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D【分析】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一些需能的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主动运输、肌肉收缩等需ATP提供的能量,糖类等供能物质释放的能量必须先合成ATP后才能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详解】A.糖类(主要是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B.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B错误。C.蛋白质是主要的结构物质,也可用于供能,C错误。D.结合分析可知: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D正确。故选D。16.B【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就都要进行呼吸作用。【详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就都要进行呼吸作用。而煮熟的种子,种子以死亡,没有生命现象了,因此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作用的概念。17.C【分析】男女染色体的差别①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人共22对常染色体。②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人有一对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③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产生的精子(生殖细胞)有两种:22条+X或22条+Y。④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产生的卵细胞(生殖细胞)只有一种:22条+X。【详解】A.男性体细胞中有1对性染色体是XY,A正确。B.男性体细胞中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X染色体来自母亲,B正确。C.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22条+X或22条+Y。故精子中可能含X染色体,C错误。D.在形成精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中。故精子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D正确。故选C。【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人类染色体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18.D【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基因(D)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基因(d)控制的”,则褐色的基因型是DD或Dd,蓝色的基因型是dd。【详解】A.小琳外婆的基因为dd,小琳妈妈的虹膜为褐色,则她的的基因组成为Dd,A正确。B.蓝色由隐性基因d控制,小琳爸爸的基因组成为dd,B正确。C.小琳外婆的基因为蓝色dd,小琳妈妈的虹膜为褐色,小琳外公的虹膜一定为褐色,C正确。D.小琳爸爸的基因组成为dd,小琳妈妈的虹膜为褐色,她的的基因组成为Dd,小琳的虹膜是蓝色或褐色,D错误。故选D。【点睛】注意理解显隐性基因。19.B【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详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是有一定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B符合题意。故选B。20.B【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详解】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甲虫的抗药性的产生机制是甲虫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变异,这些变异中包含具有抗药性的变异,药物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选择,具有抗药性的变异个体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不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一代代选择并积累下去,就产生了甲虫抗药性。所以,甲虫个体间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随着杀虫剂的不断使用,甲虫的抗药性强这一性状逐渐得到了选择和加强,存活下来的个体由于具有了更强的抗药性,因而杀虫剂的效果就越来越差。因此在杀虫剂使用之前,甲虫对农药的抗药性早已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选择作用,并不是使甲虫产生抗药性变异的原因,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D【分析】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达尔文认为:因生存资源有限,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详解】A.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都有较强的繁殖能力,深色桦尺蛾的数量逐渐增多是环境的变化对深色桦尺蛾的生存有利,A错误。B.变异是不定向的,桦尺蛾在自然条件下产生变异类型,其后代有浅色桦尺蠖和深色桦尺蠖,环境只对桦尺蛾起选择作用,B错误。C.英国某地区由于工业的发展,排放了大量黑烟,树皮被熏成黑褐色,浅色桦尺蛾易被鸟类捕食,而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鸟类捕食,因此环境污染后深色桦尺蛾更适应环境,C错误。D.桦尺蛾体色的变化表明:环境的变化影响了桦尺蛾的生存,与环境相一致、形成保护色的个体容易生存;反之则容易被淘汰。因此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即环境的变化对浅色桦尺蛾的生存不利,对深色桦尺蛾的生存有利,D正确。故选D。22.D【分析】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详解】ABC.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错误。D.患过天花的人,体内有了抵抗天花的抗体,一般不再患天花,这种抗体只针对天花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正确。故选D。23.C【分析】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详解】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不包括C,故选C。【点睛】分清传染病的各个环节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4.D【分析】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特别提醒:道德健康也是一个人健康的一个方面,道德健康指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具有识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观念的要求。健康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层次,但更重要的是心理、社会素质与能力。【详解】常与师长交流,有利于身心健康,聚餐使用公筷,有利于卫生,积极参加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香烟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多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进入吸烟者和周围的人体内会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是会影响循环系统的功能,造成动脉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严重的可能诱发肺癌。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由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会麻痹小脑,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处于麻痹状态,出现幻觉,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酗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还会导致骨骼异常,增加骨折的发生率,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25.B【分析】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详解】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救护。呼吸心脏骤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突然失去有效的的缩功能,使有效的血液循环突然停止。其病因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心原性心脏骤停,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另一种是非心原性心脏骤停,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各种药物中毒或过敏、触电、雷电击伤、溺水、惊吓等,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26.D【分析】(1)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2)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详解】A.非处方药简称OTC,所以购买非处方药时,要认准“OTC”标志,A正确。B.碘伏可用来消毒,皮肤划伤后用碘伏消毒处理,B正确。C.服用何种药物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不能乱服药以确保用药安全,C正确。D.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菌,对病毒不起作用,D错误。故选D。27.C【分析】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如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参与了物质的循环。【详解】A.长江里所有的鱼类只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错误。B.鱼类数量的减少对生态系统有影响,会影响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速度,B错误。C.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长江十年禁渔”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C正确。D.“长江十年禁渔”不只是为了防止长江无鱼可渔,还能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等,D错误。故选C。28.D【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的污染等。【详解】A.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来驱动“空气取水”装置,用于浇灌植物,节能环保,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B.在大型场馆的房顶设“光线导入”装置,减少其白天开灯的数量,有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不符合题意。C.鲜花大道覆盖用秸秆等废弃物再生的无土草皮,进行防尘、保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木材,不利于环境的保护,故D符合题意。故选D。29.C【分析】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减慢。酒精具有麻醉神经系统的作用,酒精还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都有不良影响,长期酗酒会导致酒精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此题以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解答能力。【详解】A.探究“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是对照实验,因此必须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以便形成对照,来表明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不同,A正确。B.要观测水蚤的心率,可设计表格统计数据,观测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B正确。C.对照实验要设置对照组作为对照。因此本实验需设计清水组,主要是起对照作用,另外不同酒精浓度的组为实验组,C错误。D.每组选用多只水蚤进行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D正确。故选C。30.D【分析】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故某人上臂受伤出血,血液为鲜红色,呈喷射状流出,属于动脉出血,动脉出血在伤口处的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静脉和动脉的血管,血流速度极慢,因而出血时是渗出并向水珠一样的流出,一般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可自行凝固止血,不用包扎,只要稍作消毒即可。【详解】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出血,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慢慢渗出。静脉受伤出血时,在远心端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某人不小心手臂擦破皮,渗出一点血迹,可以判断是毛细血管出血,因此将伤口消毒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所以D正确。故选D。31.(1)③②⑤①④(2)生理盐水①(3)转换器低倍反光镜(4)左细准焦螺旋【分析】(1)显微镜是科学探究,科学观察的重要工具,要熟练使用。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收镜,整理实验台。(2)①是目镜,②转换器,③反光镜,④粗准焦螺旋,⑤细准焦螺旋。【详解】(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概括为;擦→滴→刮→凃→盖→染等几步。“擦”是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是指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即③,“刮”是指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即②。“涂”是指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即⑤。“盖”是指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即①。“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即④,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③②⑤①④。(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体细胞的浓度一致,为了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而膨胀,失水而皱缩,所以往装片上滴加生理盐水的作用是为了维持细胞保持正常状态。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效果。因此在视野中发现气泡,是①步骤操作错误所致。(3)图二中对光时应先转动[②]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用一个较大光圈并转动[③]反光镜,从而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4)视野①是在左边,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玻片应该往左移动,物像才会向右移动到中央,因此要使视野由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左方向移动;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可以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因此要使视野从③(模糊物像)变为④(清晰物像),应调节显微镜的[⑤]细准焦螺旋。32.(1)生产者光合(2)草→鼠→猫头鹰(3)生物防治【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都可以看成一个个生态系统。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详解】(1)图中的草属于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2)题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②草→食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③草→鼠→猫头鹰;④草→鼠→蛇→猫头鹰。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猫头鹰。(3)通过放养一定数量的青蛙,能有效地控制该生态系统中害虫的数量,这是利用了生物之间的捕食来进行的,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具有长效、环保和无污染的特点。33.(1)①有机物(2)成熟无机盐(3)淀粉(4)低温储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B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细胞利用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