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六安皋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皋城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40分)1.唐朝科举最高规格的考试是制科,其考试内容主要是“时务策”,即针对当时国家面对的现实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这说明唐朝科举制()A.彻底改变官场风气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注重选拔实用人才 D.束缚了士人思想2.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行”“遣唐使”等资料。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3.《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这说明通判的主要作用是()A.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B.分散守臣权力并对其进行监督C.更好地管理对外贸易 D.进一步削弱地方上武将的兵权4.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冶铁技术的进步 C.抑商政策的演变 D.征税方式的变化5.图示法可以比较直观地展示较为复杂的历史现象。如图体现出的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封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 B.封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C.封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分化 D.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6.宋元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崛起,不断汲取中原先进文明,使得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忽必烈改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表现。下列措施不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建立行省制度 B.推行重农政策 C.在中央设立国子学 D.人分四等7.北宋时期东京汴梁的一些街区夜市活跃,如马行街“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许多餐饮、娱乐场所通宵营业。这表明当时()A.城市人口众多 B.推崇重文尚武思想 C.都市生活繁华 D.海外贸易兴盛8.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便于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C.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使封建国家陷入危机9.元朝扩展了汉唐交通网,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站交通网。“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这些举措旨在()A.适应广阔疆域的统治需求 B.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促进交通工具的进步 D.消除边疆与内地差距10.明清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不能自由发挥,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的高低都相对成文,并限字数。这实质上()A.巩固了文学的地位 B.促进了科举制发展C.保障了社会的稳定 D.禁锢了民众的思想11.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的必备技能,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和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结论的是()A.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最大时有船200多艘B.郑和的船队满载中国的优质丝绸和精美瓷器等各类物品C.郑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郑和远航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12.下面是小明同学撰写的杰出历史人物的说明词,其中正确的有()①成吉思汗,蒙古族的杰出领袖,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②郑和,伟大的航海家,曾七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③戚继光,民族英雄,在东南沿海地区领导抗倭斗争④郑成功,民族英雄,1662年,从葡萄牙手中收复台湾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3.下表记录了明朝(1480—1602年)国库各项支出的比率统计,由此判断明朝的社会状况呈现出()年份皇室消费俸禄支出军费支出赈济支出148023.37%26.25%49.15%1.23%155234.86%24.05%40.59%0.50%160252.89%14.19%32.44%0.48%A.政局相对稳定 B.人口数量激增 C.经济发展富庶 D.统治者的奢靡14.建构历史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关于下面示意图中“?”的主题表达最恰当的是()A.吴三桂降清 B.皇太极继续进攻明朝 C.李自成起义 D.崇祯帝自缢15.清朝文学家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而招致牢狱之灾……畏避太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大兴文字狱 D.八股取士16.如下列言论可知,明清时期的统治者追求的是()明成祖:“夫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何有彼此之间?”康熙帝:“朕视四海一家、中外一体。”雍正帝:“满洲、汉军、汉人,朕俱视为一体并无彼此分别。”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政治清明与文化昌盛C.成为富强的世界性大国 D.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17.康乾盛世虽然取得了文治武功的辉煌成就,但鼎盛中逐渐孕育着危机。这些危机,有些是过往朝代反复出现过的问题,有些则表现出新形势下的新问题。下面属于“新形势下的新问题”的是()①吏治腐败,导致农民起义屡屡爆发②边境遇到了西方殖民者的挑衅威胁③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摧残文化④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手工业者、各类苦力贫民、游民隶役、商人作坊主甚至部分城市下层文人,对通俗娱乐的需求,包括对读物的需求日渐明显,推动明清小说逐渐走向繁荣。材料叙述的是明清小说发展的()A.特点 B.目的 C.影响 D.原因19.“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政策逐渐从开放走向封闭”,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明朝建立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B.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C.朝廷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海外贸易D.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东南海防20.曹雪芹把诗赋、书法、戏文、对联、礼节、饮食、服装等元素以及各种风俗习惯,几乎全部安插在《红楼梦》里。这强调了《红楼梦》()A.语言精练生动 B.内容通俗易懂 C.线索清晰完整 D.汇聚传统文化二、组合题:(20分)21.完成下列填空:(10分)(1)“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是《梦溪笔谈》中关于______(技术)的记载。(2)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保证郑和船队在航行中准确测定航区、航线和航向的发明成果是______。(3)唐朝灭亡的前一年,淮南兵“以机发火”;北宋兵书《武经总要》记载着三种关于火药的配方:南宋时,出现了管形火器;元朝时,火雷、火铳、火炮等各种武器相继出现。这说明火药广泛运用于______(领域)。(4)______(人物)“书考八百家”,对诸家医学理论多有传承创新,对明以前的诸家本草“采其精粹”,郭沫若赞其为“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著有《本草纲目》。(5)______初次刊印于1637年,“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制盐、制陶、榨油、造纸、冶铸”。22.改错题:(10分)(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隋朝时期最后完成。()错误: 订正:(2)元曲是一种新体诗歌,也称长短句,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错误: 订正:(3)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长期杂居相处,在元朝时期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错误: 订正:(4)为了抵御北方的女真族,明朝修建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错误: 订正:(5)在两次雅克萨之战胜利后,乾隆帝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明确了双方在东段领土的边界。()错误: 订正:三、材料解析题:2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服饰装束方式等也影响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摘编自张继文《从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1)材料中文成公主的入藏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并根据材料一,概括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不得摘抄原文)。(4分)材料二:朝代史实①设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事务。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②官职,监督西藏地方政务。(2)完成上述表格的填空,并概括上表的主题。(6分)①______ ②______(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4分)2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哪一制度?(2分)材料二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明清两朝与以前历朝相比,领域更广而深,措施更细而严,两朝乃封建专制统治的顶峰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摘编自于旭峰《简述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两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表现各一例,并概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积极作用。(6分)(3)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2分)四、探究题:(16分)25.七年级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以“明清经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并布置了相应的展板,请你积极参与,完成探究:【探究一:史料分类】展板一:《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①农业:______②手工业:______③商业:______④海外贸易:______(1)请你将下述史料归类在合适的地方。(填序号即可)(8分)A.《盛世滋生图》(局部,又名《姑苏繁华图》)画面描绘了乾隆时期繁盛的苏州城和江南的风物人情。将“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呈现在后世观者的眼前。B.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C.明清时期,有谚语称“湖广熟,天下足”,江汉平原成为了重要的粮食产地。D.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明清时期)“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探究二:分析史料】展板二:《明清经济发展的原因》明初,朱元璋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清初统治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摘编自张传玺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总结一:______原产美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