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玉石钺,最初是一种农具,后来演变成为兵器,最后成为刑具。玉石钺的功能变化反映了()A.社会演进的趋势 B.早期文明的成熟C.原始农业的发展 D.生产工具的革新〖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原始社会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原始社会末期出土的玉石钺,最初是一种农具,后来演变成为兵器,最后成为刑具。结合所学可知,原始社会末期,阶级分化明显,人类即将进入国家形态,因此具有兵器和刑具特点的玉石钺,反映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出现,具有向阶级社会演进的趋势,A项正确;材料反映早期文明的起源,而不是成熟,排除B项;玉石钺最初是农具,反映原始农业的发展,后来演变为兵器和刑具,就反映了阶级分化明显,排除C项;玉石钺演变为兵器和刑具不属于生产工具,排除D项。故选A项。2.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官方简牍记载:“臣邦人不安其主长,而欲去夏者,勿许。可(何)谓‘夏’?欲去秦属,是谓(去)‘夏’。”材料说明()A.秦国尚未完成全国统一 B.荆楚之地推行了郡县制C.秦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D.政府力图维护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记载,属于秦湖北地区的人,对其主长不满而想去夏的,不允许。什么叫“去夏”?答:想离开秦的属境,就称为去夏。材料反映秦朝社会矛盾尖锐,C项正确;秦朝实行了统一,而不是秦国,排除A项;材料是秦朝限制湖北地区人民迁徙,而不是说荆楚实行郡县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社会阶级矛盾尖锐,而没有谈政府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3.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 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 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魏晋南北朝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匈奴人刘渊说自己是汉朝的外甥,汉族的兄弟,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因此材料表明北方民族之间的交融,D项正确;汉匈和亲是汉朝时期,而材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普遍”说法错误,这一时期是民族交融的大发展时期,排除B项;材料只是民族交融的发展,而统一的条件还需要经济、政治等条件,不能得出统一条件逐渐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4.如图中唐朝税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均田制 B.实施两税法 C.实行了租庸调制 D.解决了土地兼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唐朝中后期,货币税收大大超过了谷物税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后期实行两税法,实物改为折钱计征,因此货币税收超过了谷物税收,B项正确;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排除AC项;两税法是为了解决财政收入困难,而没有解决土地兼并,排除D项。故选B项。5.元代,商人家富囊丰之后转而追求高雅,争相结交读书人:南方士人则纷纷搬出《尚书》《史记》,请出范蠡、子贡,盛赞商人的智慧过人,驰骋济世,对商人及商业大唱赞歌。这反映出当时()A.士商界限逐渐模糊 B.经济发展推动观念变化C.传统义利观在淡化 D.政府已经放弃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元代。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元代商人追求高雅,结交读书人,而读书人则盛赞商人的智慧过人,体现了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结合所学可知,元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传统社会阶层观念得到改变,商人地位得以提高,这反映了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B项正确;材料反映商人地位的提高,但不能得出士商界限模糊,排除A;材料反映商人地位提高,而材料没有提到传统义利观的变化,排除C项;元代政府仍实行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6.如表是明代进士出身统计表,据如表可知,科举制()项目比重上三代纯平民家庭43.34%上三代没有担任过“实职官”家庭58.65%A.使平民地位上升 B.改变了社会观念C.颠覆了四民秩序 D.促进了阶层流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代。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明代进士出身上三代纯平民家庭比重43.34%,上三代没有担任过“实职官”家庭比重58.65%。科举制推动了两种出身的阶层进入了仕途,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项正确;材料中纯平民家庭出身比重低于没有担任过“实职官”家庭,不是得出科举制使平民地位上升,排除A项;材料显示了进士出身的考查,没有涉及社会观念,排除B项;“颠覆”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7.1842~1850年清朝官员的860件涉外防务奏折中,只有2件奏折希望朝廷“防维”“逆夷”和“借江宁为战场”,其余普遍主张“羁縻”“抚夷”最终即可实现“四海晏然”。材料说明()A.国人维护主权意识强烈 B.中国尚未开眼看世界C.官员普遍关心国家存亡 D.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42-1850年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842-1850年清朝对外关系的奏折中多数官员主张羁縻、抚夷来实现和平。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廷仍固守传统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把西方列强作为蛮夷对待。清政府的传统观念不能认识到近代世界的变化,D项正确;主权意识是近代国际法的观念,而材料是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念,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有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少数士大夫的开眼看世界,排除B项;材料反映官员对待列强侵略的态度不同,多数意见不主张抵抗,即官员不关心国家存亡,排除C项。故选D项。8.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一直朝着资本主义现代化方向发展”,但“这一运动发生后,中国现代化开始转变为社会主义方向”。该学者所指的“运动”是()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近代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这一运动发生后,中国现代化开始转变为社会主义方向。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华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运动,不是要走向社会主义社会,排除A项;维新变法运动促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没有使中国社会走向社会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9.到1926年5月,随着工人组织的不断发展,全国有组织的工人有124.1万人。截止1927年3月底,农会组织已遍及粤、湘、鄂、赣等省,有组织的农民达800万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C.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26年、1927年的近代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到1926年和1927年,有组织的工人和农民的规模很大。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1926年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有力地配合北伐军,因此材料中的现象是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的结果,A项正确;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是在国共对峙时期,排除B项;土地革命是在国共对峙时期开展的,排除C项;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阶级矛盾为主,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10.1938年1月发行的《救亡手册》重点介绍了“全国总动员”“战时政治”等八项“战时政策”,“宣传”“游击战”“消灭汉奸”“防空与防毒”等十五项“救亡工作”。据此推测,该手册()A.体现了国民政府意志 B.促进了国共走向合作抗日C.有助于指导民众抗日 D.表明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据题意可知,《救亡手册》中就如何展开抗日进行了指导,因此有助于指导民众抗日,C项正确;《救亡手册》是中共发行的,并不能体现国民政府的意志,排除A项;国共合作抗日在1937年就已经实现了,排除B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是在武汉会战以后,《救亡手册》的发行并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1.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从1972年的10.38亿美元上升至1978年的50.79亿美元。中日贸易总额上升,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B.与日邦交实现正常化C.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从1972年至1978年增长迅速。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因此中日建交有利于两国关系的稳定,也促进了中日贸易的迅速发展。B项正确;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我国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C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2.据不完全统计,1996—2000年,中国在科技攻关领域共取得2万多项成果,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300多亿元,培养科研人才近2万名。材料说明()A.科技发展成果领先世界 B.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C.科学发展观得到了落实 D.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转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96-2000年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96—2000年中国在科技攻关、创造效益、培养科研人员成就巨大。结合所学可知,1995年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因此材料说明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B项正确;材料未出现中国与其他国家科技成果的比较,排除A项;2002年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科技的巨大成就,但不能得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排除D项。故选B项。13.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社会除了农民,还有职业工匠和战士,众多陶罐上的人物形象印证出现了权威人物。这体现出古埃及()A.社会阶级分化 B.文明领先世界 C.城市国家形成 D.手工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社会除了农民,还有职业工匠和战士,出现众多的权威人物。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因此材料中古埃及社会出现不同的阶级阶层人物,反映了这个时期古埃及社会阶级分化明显,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与其他文明比较,无法得出古埃及文明领先世界,排除B项;古埃及不是城市国家,排除C项;材料反映古埃及的不同社会阶级阶层,而不是手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4.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对各行省实行宗教、语言宽容政策,实施双轨钱币和度量衡制度,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采用适合帝国初创期需要的体系化治理模式。这些举措()A.为帝国强盛提供了条件 B.受到罗马帝国制度影响C.导致了希波战争的发生 D.保证了波斯的长期繁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波斯帝国时期。根据“采用适合帝国初创期需要的体系化治理模式”可知这些治理模式适合于帝国初创时期的需要,从而为帝国强盛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罗马帝国对波斯帝国的影响,排除B项;仅根据波斯帝国制度的内容,并不能说明导致了希波战争的发生,排除C项;“保证了波斯的长期繁荣”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A项。15.公元前4世纪的阿富汗阿伊·哈努姆遗址中,不仅有古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有希腊文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帝国对外扩张C.希腊对外殖民 D.阿拉伯帝国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前4世纪阿富汗。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公元前4世纪的阿富汗阿伊·哈努姆遗址中存在古希腊风格的建筑和文学哲学文献。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传播了古希腊文化。因此材料现象是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A项正确;罗马帝国是公元前1世纪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希腊对外殖民是公元前8世纪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阿拉伯帝国是8世纪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6.学术界认为中世纪的欧洲庄园是“土地管理单位”,是“构成一个所有权兼行政权单位”的大地产,是“社会结构中主要的和正规的组织细胞”。这些解释()A.全面描述了庄园的形态 B.体现封君封臣制度C.从不同角度认识了庄园 D.都不符合客观实际〖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中世纪西欧。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学术界从经济角度、行政机构、社会组织的角度解释了对中古欧洲庄园,因此这些解释从不同角度认识了庄园,C项正确;“全面描述”说法绝对,材料只是学术界在不同角度的认识,排除A项;材料是对庄园的认识,而不是对封君封臣制的认识,排除B项;“都不符合”说法绝对,中古庄园既是经济单位也是地方行政单位,排除D项。故选C项。17.玛雅人创造了美洲最古老的文明,其艺术和科学闻名于世:阿兹特克人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城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印加帝国建立了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然而,16世纪末这些文明都湮灭了。其主要原因是()A.各文明间缺乏交流 B.殖民者的入侵C.美洲文明不断衰落 D.自然灾害频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中古美洲文明。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16世纪末被毁灭了。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欧洲殖民者侵略美洲,大量屠杀土著居民,毁灭美洲文明,B项正确;文明之间缺少交流、自然灾害都是美洲文明灭亡的原因之一,排除AD项;西方列强的毁灭导致了美洲文明的衰落,因此C是结果,排除C项。故选B项。18.1624年,英国专利法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者财政署普通,法庭起诉。如果在诉讼中获得成功,胜诉方可获得他所受损失3倍的赔偿。材料可以用来说明英国()A.科学革命推动科技发展 B.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C.积累着技术变革的条件 D.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624年英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624年,英国专利法规定,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用法律来维护权益。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政府保护专利权的法律,有利于技术革新的发生,而技术革新是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C项正确;材料表现了专利法保护发明人的权益,而专利法不是科学革命,排除A项;专利法是保护发明人的权益,而不是保护私有财产,排除B项;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民主制度逐步建立和发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9.如图是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宣传海报,海报配文“难道这不值得你为之而战吗?现在参军吧”,海报的背景是山峦起伏、宁静的苏格兰乡村景象。该海报意在()A.表达英国必胜的坚定信念 B.宣传殖民地对英国的重要性C.展示英军良好的军事装备 D.凸显英国参加战争的正义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一战时期的英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一战初期英国通过宣传海报来号召人们参军保护祖国,显示英国参加一战的正义性,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英国参战的正义性,而不能反映英国必胜信念,也没有提到英国殖民地和英军的军事装备情况,排除ABC项。故选D项。20.1924—1925年,苏联报纸经常刊登工厂投产、新建工厂计划、新增工厂项目、改建扩建工厂的报道,以及第一批自产汽车、拖拉机、飞机下线的消息,人们的劳动热情大受鼓舞。这说明当时的苏联()A.未受到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具有同资本主义国家竞争的实力C.新经济政策适应国家发展实情 D.实施农业集体化的条件已经成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24-1925年苏联。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24-1925年苏联取得了很多工业方面的成就,人们劳动热情高涨。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工业、商品贸易的发展,找到了适应国情的正确社会主义道路。C项正确;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爆发,苏联因此危机获得发展的机遇,排除A项;这一时期苏联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但不具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排除B项;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而材料是列宁新经济政策影响下的工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21.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提出运动的目标,由之前的反对美、英、法的殖民主义发展到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这一变化说明()A.殖民主义已经寿终正寝 B.新兴国家力量的壮大C.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70年的世界。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70年,不结盟运动由之前的反对美、英、法的殖民主义发展到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初到70年代,大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赢得独立,殖民体系快速瓦解,因此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影响到不结盟运动的目标变化,C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排除A项;新兴国家的发展是政治独立后的结果,而材料是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有关,排除B项;这一时期多极化趋势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22.如图所示研究梳理出的发展主线,最合理的研究主题是()A.西方福利制度演变 B.科学技术的新发展C.雅尔塔体系的演变 D.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二战以后的西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主要结论: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福利国家”,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减少福利,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因此材料的主题是西方福利制度的演变,A项正确;二战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没有因为经济危机而变化,排除B项;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经历“日渐完备”“陷入困境”的阶段,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可以追溯到新航路开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3.1980年,美国电台“美国之音”连续播出有关波兰罢工进展、述评、访问等系列节目;1981年,电台的波兰语节目从每日2.5小时猛增至7小时;1982年夏,电台每天在早间节目中播放蛊惑人心的歌集《愚蠢的行为》。美国此举旨在()A.扩大与波兰的文化交流 B.对波兰实施“和平演变”C.高度关注波兰政治局势 D.遏制苏联对欧洲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电台“美国之音”加大对波兰国内的渗透。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内部动荡,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因此美国通过电台干涉波兰内政,是对波兰实施和平演变,B项正确;材料反映美国对波兰的干涉,而不是和平交流,排除A项;C是表面现象,而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美国对波兰的和平演变,而不是要遏制苏联,排除D项。故选B项。24.如图是2019年联合国发行的邮票。邮票中甘地头像右侧的文字是:“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材料反映了()A.甘地主张积极向西方学习 B.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C.联合国倡导文化的多样性 D.甘地对联合国有重大贡献〖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19年世界。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2019年联合国发行邮票,宣传甘地的思想主张,即允许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但要保留自己传统文化。结合所学可知,当代世界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特点,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促进各国文化的发展。因此,材料反映了联合国借甘地的思想来提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点,C项正确;甘地主张不同国家文化的交流,而没有提到向西方学习,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联合国倡导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没有提到甘地对联合国的贡献,排除B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据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强调平等参与、充分协商,以平等自愿为基础,通过充分对话沟通找到认识的相通点、参与合作的交汇点、共同发展的着力点。各方都是平等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也是责任和风险的共同担当者。兼顾合作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使合作成果福及双方、惠泽各方。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你输我赢”或“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而是双赢、多赢、共赢。——摘编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图1,判断该历史时期中国所处的王朝。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王朝与阿拉伯帝国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一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贸易的特点。(3)根据材料二,指出“一带一路”秉持的原则。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世界商贸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正确价值观。〖答案〗(1)唐朝。都是疆域广阔大帝国,注重对外交流和贸易;都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世界史上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2)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各地区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贸易往来增多;世界开始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3)原则:共商、共享、共建;价值观:公平平等、共同协商参与,实现共赢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与阿拉伯帝国同一时期的中国王朝应该是唐王朝。唐王朝和阿拉伯帝国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疆域广阔的大帝国,注重对外交流和贸易;都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世界史上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1400—1800年”可知此时是新航路开辟前后和早期殖民时期。这一时期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各地区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贸易往来增多;世界开始联结成为一个整体。【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强调平等参与、充分协商,以平等自愿为基础,通过充分对话沟通找到认识的相通点、参与合作的交汇点、共同发展的着力点”等信息可知,“一带一路”秉持的原则是共商、共享、共建。根据“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你输我赢”或“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而是双赢、多赢、共赢”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世界商贸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正确价值观是公平平等、共同协商参与,实现共赢等。言之有理即可。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23年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到突出的包容性、和平性,对中华文明进行了“精准画像”。——摘编自杜娟《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选择中华文明的一个突出特性,以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答案〗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阐述: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起源于原始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制度,早期国家形态呈现出“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家族国家面貌,成为中华文化原始国家观念和社会政治观念的原型,不断传承,长久延续。“家国同构”,将“家”与“国”连接,认为“家国一理”,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扩大,群体对家族、血亲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构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化大一统国家观念的形成和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也加速形成并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成为中华文明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不尽之源,也成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恒久动力。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古今中国。首先,阅读材料问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选择中华文明的一个突出特性可知”可知,结合中国古代史,从材料中选择一个特性。例如: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其次,结合所学从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早期国家的“家国一体”、中华文化的一体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角度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升华主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在长沙合组临时大学。之后,因长沙连遭日机轰炸,学校又西迁昆明。1938年4月学校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仅存在了8年11个月,但它“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因而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国内外教育界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国外有学者赞扬说:“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摘编自丁则民《回忆我国一流学府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材料二100年来,云南大学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办学精神,扎根祖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希望云南大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据《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南联大办学的历史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云南大学为代表的边疆高校的历史性贡献。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高校办学使命的理解。〖答案〗(1)抗日战争爆发,国内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国土沦陷,高等院校被迫向内地迁移;国民政府的决策影响。(2)保存了科研力量,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承担着推动科研进步、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解析〗【小问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西南联大办学的历史原因根据“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在长沙合组临时大学。之后,因长沙连遭日机轰炸,学校又西迁昆明”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抗日战争爆发,国内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国土沦陷,高等院校被迫向内地迁移;国民政府的决策影响。【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根据“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可知,以云南大学为代表的边疆高校的历史性贡献主要是保存了科研力量,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高校承担着推动科研进步、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言之有理即可。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玉石钺,最初是一种农具,后来演变成为兵器,最后成为刑具。玉石钺的功能变化反映了()A.社会演进的趋势 B.早期文明的成熟C.原始农业的发展 D.生产工具的革新〖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原始社会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原始社会末期出土的玉石钺,最初是一种农具,后来演变成为兵器,最后成为刑具。结合所学可知,原始社会末期,阶级分化明显,人类即将进入国家形态,因此具有兵器和刑具特点的玉石钺,反映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出现,具有向阶级社会演进的趋势,A项正确;材料反映早期文明的起源,而不是成熟,排除B项;玉石钺最初是农具,反映原始农业的发展,后来演变为兵器和刑具,就反映了阶级分化明显,排除C项;玉石钺演变为兵器和刑具不属于生产工具,排除D项。故选A项。2.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官方简牍记载:“臣邦人不安其主长,而欲去夏者,勿许。可(何)谓‘夏’?欲去秦属,是谓(去)‘夏’。”材料说明()A.秦国尚未完成全国统一 B.荆楚之地推行了郡县制C.秦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D.政府力图维护国家统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记载,属于秦湖北地区的人,对其主长不满而想去夏的,不允许。什么叫“去夏”?答:想离开秦的属境,就称为去夏。材料反映秦朝社会矛盾尖锐,C项正确;秦朝实行了统一,而不是秦国,排除A项;材料是秦朝限制湖北地区人民迁徙,而不是说荆楚实行郡县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社会阶级矛盾尖锐,而没有谈政府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3.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尝言:“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倡导说汉语、改汉姓、易汉服。材料表明当时北方()A.汉匈和亲影响深远 B.少数民族普遍汉化C.统一条件逐渐成熟 D.民族之间交融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魏晋南北朝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匈奴人刘渊说自己是汉朝的外甥,汉族的兄弟,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因此材料表明北方民族之间的交融,D项正确;汉匈和亲是汉朝时期,而材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普遍”说法错误,这一时期是民族交融的大发展时期,排除B项;材料只是民族交融的发展,而统一的条件还需要经济、政治等条件,不能得出统一条件逐渐成熟,排除C项。故选D项。4.如图中唐朝税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均田制 B.实施两税法 C.实行了租庸调制 D.解决了土地兼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唐朝。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唐朝中后期,货币税收大大超过了谷物税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后期实行两税法,实物改为折钱计征,因此货币税收超过了谷物税收,B项正确;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排除AC项;两税法是为了解决财政收入困难,而没有解决土地兼并,排除D项。故选B项。5.元代,商人家富囊丰之后转而追求高雅,争相结交读书人:南方士人则纷纷搬出《尚书》《史记》,请出范蠡、子贡,盛赞商人的智慧过人,驰骋济世,对商人及商业大唱赞歌。这反映出当时()A.士商界限逐渐模糊 B.经济发展推动观念变化C.传统义利观在淡化 D.政府已经放弃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元代。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元代商人追求高雅,结交读书人,而读书人则盛赞商人的智慧过人,体现了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结合所学可知,元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传统社会阶层观念得到改变,商人地位得以提高,这反映了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B项正确;材料反映商人地位的提高,但不能得出士商界限模糊,排除A;材料反映商人地位提高,而材料没有提到传统义利观的变化,排除C项;元代政府仍实行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6.如表是明代进士出身统计表,据如表可知,科举制()项目比重上三代纯平民家庭43.34%上三代没有担任过“实职官”家庭58.65%A.使平民地位上升 B.改变了社会观念C.颠覆了四民秩序 D.促进了阶层流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代。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明代进士出身上三代纯平民家庭比重43.34%,上三代没有担任过“实职官”家庭比重58.65%。科举制推动了两种出身的阶层进入了仕途,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项正确;材料中纯平民家庭出身比重低于没有担任过“实职官”家庭,不是得出科举制使平民地位上升,排除A项;材料显示了进士出身的考查,没有涉及社会观念,排除B项;“颠覆”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7.1842~1850年清朝官员的860件涉外防务奏折中,只有2件奏折希望朝廷“防维”“逆夷”和“借江宁为战场”,其余普遍主张“羁縻”“抚夷”最终即可实现“四海晏然”。材料说明()A.国人维护主权意识强烈 B.中国尚未开眼看世界C.官员普遍关心国家存亡 D.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42-1850年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842-1850年清朝对外关系的奏折中多数官员主张羁縻、抚夷来实现和平。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廷仍固守传统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把西方列强作为蛮夷对待。清政府的传统观念不能认识到近代世界的变化,D项正确;主权意识是近代国际法的观念,而材料是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念,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有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少数士大夫的开眼看世界,排除B项;材料反映官员对待列强侵略的态度不同,多数意见不主张抵抗,即官员不关心国家存亡,排除C项。故选D项。8.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一直朝着资本主义现代化方向发展”,但“这一运动发生后,中国现代化开始转变为社会主义方向”。该学者所指的“运动”是()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近代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这一运动发生后,中国现代化开始转变为社会主义方向。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华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D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仍然是旧式的农民运动,不是要走向社会主义社会,排除A项;维新变法运动促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没有使中国社会走向社会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9.到1926年5月,随着工人组织的不断发展,全国有组织的工人有124.1万人。截止1927年3月底,农会组织已遍及粤、湘、鄂、赣等省,有组织的农民达800万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C.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26年、1927年的近代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到1926年和1927年,有组织的工人和农民的规模很大。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1926年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有力地配合北伐军,因此材料中的现象是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的结果,A项正确;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是在国共对峙时期,排除B项;土地革命是在国共对峙时期开展的,排除C项;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阶级矛盾为主,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10.1938年1月发行的《救亡手册》重点介绍了“全国总动员”“战时政治”等八项“战时政策”,“宣传”“游击战”“消灭汉奸”“防空与防毒”等十五项“救亡工作”。据此推测,该手册()A.体现了国民政府意志 B.促进了国共走向合作抗日C.有助于指导民众抗日 D.表明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据题意可知,《救亡手册》中就如何展开抗日进行了指导,因此有助于指导民众抗日,C项正确;《救亡手册》是中共发行的,并不能体现国民政府的意志,排除A项;国共合作抗日在1937年就已经实现了,排除B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是在武汉会战以后,《救亡手册》的发行并不能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1.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从1972年的10.38亿美元上升至1978年的50.79亿美元。中日贸易总额上升,中国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B.与日邦交实现正常化C.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从1972年至1978年增长迅速。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因此中日建交有利于两国关系的稳定,也促进了中日贸易的迅速发展。B项正确;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我国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C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2.据不完全统计,1996—2000年,中国在科技攻关领域共取得2万多项成果,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300多亿元,培养科研人才近2万名。材料说明()A.科技发展成果领先世界 B.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C.科学发展观得到了落实 D.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转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96-2000年的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96—2000年中国在科技攻关、创造效益、培养科研人员成就巨大。结合所学可知,1995年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因此材料说明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B项正确;材料未出现中国与其他国家科技成果的比较,排除A项;2002年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科技的巨大成就,但不能得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排除D项。故选B项。13.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社会除了农民,还有职业工匠和战士,众多陶罐上的人物形象印证出现了权威人物。这体现出古埃及()A.社会阶级分化 B.文明领先世界 C.城市国家形成 D.手工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前4000年左右埃及。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社会除了农民,还有职业工匠和战士,出现众多的权威人物。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因此材料中古埃及社会出现不同的阶级阶层人物,反映了这个时期古埃及社会阶级分化明显,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与其他文明比较,无法得出古埃及文明领先世界,排除B项;古埃及不是城市国家,排除C项;材料反映古埃及的不同社会阶级阶层,而不是手工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4.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对各行省实行宗教、语言宽容政策,实施双轨钱币和度量衡制度,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采用适合帝国初创期需要的体系化治理模式。这些举措()A.为帝国强盛提供了条件 B.受到罗马帝国制度影响C.导致了希波战争的发生 D.保证了波斯的长期繁荣〖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波斯帝国时期。根据“采用适合帝国初创期需要的体系化治理模式”可知这些治理模式适合于帝国初创时期的需要,从而为帝国强盛提供了条件,A项正确;材料内容并没有体现罗马帝国对波斯帝国的影响,排除B项;仅根据波斯帝国制度的内容,并不能说明导致了希波战争的发生,排除C项;“保证了波斯的长期繁荣”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A项。15.公元前4世纪的阿富汗阿伊·哈努姆遗址中,不仅有古希腊风格的神庙、广场、宫殿与体育馆,还存有希腊文戏剧与哲学方面的手稿。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帝国对外扩张C.希腊对外殖民 D.阿拉伯帝国的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前4世纪阿富汗。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公元前4世纪的阿富汗阿伊·哈努姆遗址中存在古希腊风格的建筑和文学哲学文献。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传播了古希腊文化。因此材料现象是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A项正确;罗马帝国是公元前1世纪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希腊对外殖民是公元前8世纪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阿拉伯帝国是8世纪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6.学术界认为中世纪的欧洲庄园是“土地管理单位”,是“构成一个所有权兼行政权单位”的大地产,是“社会结构中主要的和正规的组织细胞”。这些解释()A.全面描述了庄园的形态 B.体现封君封臣制度C.从不同角度认识了庄园 D.都不符合客观实际〖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中世纪西欧。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学术界从经济角度、行政机构、社会组织的角度解释了对中古欧洲庄园,因此这些解释从不同角度认识了庄园,C项正确;“全面描述”说法绝对,材料只是学术界在不同角度的认识,排除A项;材料是对庄园的认识,而不是对封君封臣制的认识,排除B项;“都不符合”说法绝对,中古庄园既是经济单位也是地方行政单位,排除D项。故选C项。17.玛雅人创造了美洲最古老的文明,其艺术和科学闻名于世:阿兹特克人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城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印加帝国建立了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然而,16世纪末这些文明都湮灭了。其主要原因是()A.各文明间缺乏交流 B.殖民者的入侵C.美洲文明不断衰落 D.自然灾害频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中古美洲文明。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16世纪末被毁灭了。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欧洲殖民者侵略美洲,大量屠杀土著居民,毁灭美洲文明,B项正确;文明之间缺少交流、自然灾害都是美洲文明灭亡的原因之一,排除AD项;西方列强的毁灭导致了美洲文明的衰落,因此C是结果,排除C项。故选B项。18.1624年,英国专利法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者财政署普通,法庭起诉。如果在诉讼中获得成功,胜诉方可获得他所受损失3倍的赔偿。材料可以用来说明英国()A.科学革命推动科技发展 B.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C.积累着技术变革的条件 D.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624年英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624年,英国专利法规定,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用法律来维护权益。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政府保护专利权的法律,有利于技术革新的发生,而技术革新是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C项正确;材料表现了专利法保护发明人的权益,而专利法不是科学革命,排除A项;专利法是保护发明人的权益,而不是保护私有财产,排除B项;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民主制度逐步建立和发展,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9.如图是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宣传海报,海报配文“难道这不值得你为之而战吗?现在参军吧”,海报的背景是山峦起伏、宁静的苏格兰乡村景象。该海报意在()A.表达英国必胜的坚定信念 B.宣传殖民地对英国的重要性C.展示英军良好的军事装备 D.凸显英国参加战争的正义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一战时期的英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一战初期英国通过宣传海报来号召人们参军保护祖国,显示英国参加一战的正义性,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英国参战的正义性,而不能反映英国必胜信念,也没有提到英国殖民地和英军的军事装备情况,排除ABC项。故选D项。20.1924—1925年,苏联报纸经常刊登工厂投产、新建工厂计划、新增工厂项目、改建扩建工厂的报道,以及第一批自产汽车、拖拉机、飞机下线的消息,人们的劳动热情大受鼓舞。这说明当时的苏联()A.未受到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B.具有同资本主义国家竞争的实力C.新经济政策适应国家发展实情 D.实施农业集体化的条件已经成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24-1925年苏联。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24-1925年苏联取得了很多工业方面的成就,人们劳动热情高涨。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工业、商品贸易的发展,找到了适应国情的正确社会主义道路。C项正确;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爆发,苏联因此危机获得发展的机遇,排除A项;这一时期苏联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但不具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排除B项;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而材料是列宁新经济政策影响下的工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21.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提出运动的目标,由之前的反对美、英、法的殖民主义发展到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这一变化说明()A.殖民主义已经寿终正寝 B.新兴国家力量的壮大C.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70年的世界。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70年,不结盟运动由之前的反对美、英、法的殖民主义发展到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初到70年代,大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赢得独立,殖民体系快速瓦解,因此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影响到不结盟运动的目标变化,C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殖民体系彻底瓦解,排除A项;新兴国家的发展是政治独立后的结果,而材料是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有关,排除B项;这一时期多极化趋势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22.如图所示研究梳理出的发展主线,最合理的研究主题是()A.西方福利制度演变 B.科学技术的新发展C.雅尔塔体系的演变 D.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二战以后的西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主要结论: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福利国家”,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减少福利,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因此材料的主题是西方福利制度的演变,A项正确;二战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没有因为经济危机而变化,排除B项;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经历“日渐完备”“陷入困境”的阶段,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可以追溯到新航路开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3.1980年,美国电台“美国之音”连续播出有关波兰罢工进展、述评、访问等系列节目;1981年,电台的波兰语节目从每日2.5小时猛增至7小时;1982年夏,电台每天在早间节目中播放蛊惑人心的歌集《愚蠢的行为》。美国此举旨在()A.扩大与波兰的文化交流 B.对波兰实施“和平演变”C.高度关注波兰政治局势 D.遏制苏联对欧洲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20世纪80年代美国电台“美国之音”加大对波兰国内的渗透。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东欧国家内部动荡,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因此美国通过电台干涉波兰内政,是对波兰实施和平演变,B项正确;材料反映美国对波兰的干涉,而不是和平交流,排除A项;C是表面现象,而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美国对波兰的和平演变,而不是要遏制苏联,排除D项。故选B项。24.如图是2019年联合国发行的邮票。邮票中甘地头像右侧的文字是:“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材料反映了()A.甘地主张积极向西方学习 B.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C.联合国倡导文化的多样性 D.甘地对联合国有重大贡献〖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19年世界。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2019年联合国发行邮票,宣传甘地的思想主张,即允许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但要保留自己传统文化。结合所学可知,当代世界具有文化多样性的特点,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促进各国文化的发展。因此,材料反映了联合国借甘地的思想来提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点,C项正确;甘地主张不同国家文化的交流,而没有提到向西方学习,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联合国倡导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强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没有提到甘地对联合国的贡献,排除B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据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据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强调平等参与、充分协商,以平等自愿为基础,通过充分对话沟通找到认识的相通点、参与合作的交汇点、共同发展的着力点。各方都是平等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也是责任和风险的共同担当者。兼顾合作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使合作成果福及双方、惠泽各方。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你输我赢”或“你赢我输”的零和博弈,而是双赢、多赢、共赢。——摘编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1)根据材料一图1,判断该历史时期中国所处的王朝。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王朝与阿拉伯帝国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一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贸易的特点。(3)根据材料二,指出“一带一路”秉持的原则。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世界商贸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正确价值观。〖答案〗(1)唐朝。都是疆域广阔大帝国,注重对外交流和贸易;都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在文化和艺术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