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2023.7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这反映了儒家学派()A.提倡戒奢尚俭的美德 B.秉持富民安民的思想C.恪守安土重迁的观念 D.蕴含思想统一的理念〖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老百姓富足统治者才能安心,孟子认为老百姓有固定产业就会稳定不变,没有固定产业就会思想上产生变化,可见两人都认为百姓富足国家才会安定,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本思想,没有涉及“戒奢尚俭”“安土重迁”“思想统一”等观点,排除ACD项。故选B项。2.下图是江苏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酒肆图》,描绘了烹饪、酿酒、宴饮等场景。该图可用来佐证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生产力发展推动商业繁荣C.百姓生活安逸富足 D.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材料中有烹饪、酿酒、宴饮等信息,是汉朝时期市场较为繁荣的表现,据所学可知,酒肆业离不开酿酒业,酿酒业涉及手工业,同时酿酒原料需要农业提供,因此酒肆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体现的是生产力的进步,B项正确;汉代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酒肆的场景,并不能得出百姓生活安逸富足,排除C项;明朝后期私营手工业才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3.唐武德二年(619年)颁布的税制规定:“每一丁租二石。若岭南诸州则税米:上户一石二斗,次户八斗,下户六斗;若夷獠(西南少数民族)之户,皆从半输”。这一规定()A.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 B.加快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变革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体现了灵活的国家治理方式〖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唐朝税制规定是一丁租二石,但是针对岭南和西南等地,则实行较为灵活的征税规定,D项正确;仅从规定,无法得出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国家灵活管理,不能说明边疆地区的经济变革状况,排除B项;该税制体现的是灵活治理方式,不能笼统地形容“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C项。故选D项。4.《金史》记载,泰和五年(1205年),尚书省有奏:“茶,饮食之余,非必用之物。比岁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岁费不下百万,是以有用之物而易无用之物。若不禁,恐耗财弥甚”。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饮茶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B.华夷一体观念受到冲击C商业贸易推动文化融合 D.政权对峙造成物资匮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05年(中国)。材料反映出金朝茶叶贸易繁荣,茶叶在金朝社会影响很大,社会上下不惜巨大重金购买茶叶,这折射出金朝社会对中原茶文化的认同,说明商业贸易推动文化融合,C项正确;材料虽然反映了金朝上下茶叶方面的花费高,但并没有明确交代费用来自政府,排除A项;金朝对汉族茶文化的认同是民族融合的表现,而不是冲击华夷一体观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原茶叶在金朝非常受欢迎,无法说明金朝物资匮乏,排除D项。故选C项。5.明代商书《客商一览醒迷》中强调“钱财物业,来之有道,义所当得者,必安享远。若剥削贫穷,蒙昧良善,智术巧取,贪嗜非义,虽得之,亦守之不坚。非产败而必招横祸”。据此可知,当时()A.商品经济冲击传统义利观 B.商业活动注重诚实守信C.商人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D.政府严格限制经营行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材料反映出钱财来之有道,并非是通过剥削、蒙昧良知的手段获得,符合“义”的要求,财富是可以长时间传承下去,显然这传统的重义轻利的观点不同,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商业活动注重诚实守信,而是强调钱财需来之有道,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商人社会地位,排除C项;材料涉及财富观,不能推知当时政府严格限制经营行为,排除D项。故选A项。6.有学者指出,近代某一运动“源于遭受歧视的客家人为寻求出路,流落边地,这底层移民以他们的力量尝试建设理想的乌托邦……他们接受异国宗教这一周边世所带来的冲击,并吸纳之,从而对经历鸦片战争却仍然顽固的清王朝统治予以沉打击”。这一运动指()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据材料“他们接受异国宗教这一周边世界所带来的冲击,并吸纳之,从而对经历鸦片战争却仍然顽固的清王朝统治予以沉打击”可知,近代中国的这场运动受到外国宗教影响大,并且矛头对准清王朝可知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因为太平天国运动以拜上帝教为手段组织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A项正确;洋务运动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与“清王朝统治予以沉打击”相矛盾,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虽然和异国宗教相关,但是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矛头对准洋人,没有打击清王朝,排除C项;辛亥革命不是打击清王朝而是推翻清王朝,排除D项。故选A项。7.1896年,梁启超发表《论女学》,提出“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始”,“必使其国强,而后能保也。种乌乎保?必使其种进,而后能保也……妇学保种之权舆也”。这一主张()A.提高了妇女的参政热情 B.反映了民族危机严重C.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根基 D.完善了近代教育体系〖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梁启超认为妇学不兴事关天下积弱,女子应当为强国保种出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6年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梁启超提出这一主张,反映了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出发展女学教育,未涉及妇女参政,排除A项;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根基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材料只是主张和倡导,尚未实践,不能得出“完善了近代教育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8.下图为近代某时期的北京地图(局部)。据此判断,该时期()A.清政府的中央权力开始下移 B.资产阶级为挽救危机变法C.君主专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D.民众的反帝爱国觉悟高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规定:“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这与题干图片中有众多“使馆区”(如英国使馆区、俄国使馆区、比利时使馆区、奥地利使馆区等)的现象相一致,据此可知该时期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这一时期有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这一事件反映出中国民众反帝爱国觉悟高涨,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近代清政府的中央权力开始下移始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排除A项;据所学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末,材料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时间不相符,排除B项;C项涉及辛亥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9.1903年,邹容的《革命军》出版后,天下读书识字之人,“几于人手一册”“远道不能致者,或以白金十两购之,置笼中,杂衣履糍饼以入,清关邮不能禁”。上述现象表明()A.民主革命成为大势所趋 B.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C.革命派的群众基础广泛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0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邹容的《革命军》出版后,天下读书识字之人,几乎人手一册,结合所学可知其宣扬的民主革命思想受到了推崇,民主革命成为大势所趋,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主革命的发展大势,不能得出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排除B项;革命派并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排除C项;材料突出的是民主革命思想的广受推崇,并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表是公元前6~前5世纪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作品风格。这反映了古希腊()作家作品风格埃斯库罗斯悲剧英雄形象高大,有坚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面对苦痛和灾难勇往直前。索福克勒斯将人作为戏剧的主角,神不再是具象的存在。欧里庇德斯对神和命运的观念提出异议,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人的所作所为。A.神学体系受到冲击 B.主体意识日益觉醒C.艺术自由气息浓厚 D.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6~前5世纪古希腊。材料反映了古希腊悲剧家的作品中肯定了英雄形象或者以人作为戏剧主角,对神和命运的观念提出异议,这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说明人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古希腊戏剧家对神的观念提出质疑,不代表古希腊社会所有人的态度,神学体系受到冲击的说法夸大事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古希腊艺术自由气息,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戏剧家作品中蕴含着人文主义思想,排除C项;据材料信息无法推知此时古希腊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据所学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的顶峰是在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表是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及内容摘要。据此可知,该著作的研究主题是()目录内容摘要第一章从代尔夫特看世界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第二章维米尔的帽子欧洲寻找通往中国之路的热情第四章地理课讨论欧洲人和中国人看待外部世界的不同态度第五章吸烟学校烟草风靡世界各地第六章秤量白银白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A.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B.商品的世界性流动C.海上马车夫的繁荣 D.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白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等信息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通的具体表现,西方列强组建垄断性贸易公司对外进行商品交易和对外殖民扩张,海上贸易通道畅通,美洲的白银在商品交易中流通到世界各地,据材料“欧洲寻找通往中国之路的热情”可知,这一时期,欧洲人迫切希望到达中国,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综合起来,A项正确;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全概括材料,排除B项;海上马车夫的繁荣涉及荷兰,不能完整概括材料,排除C项;材料涉及西方寻求到达东方,不涉及东方对西方,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是四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数的比率变化(%)。其中,丙是()年份/大洲甲乙丙丁1650年18.318.32.460.61750年19.213.11.665.81850年22.78.15.163.91900年24.97.49.058.3A.欧洲 B.非洲 C.美洲 D.亚洲〖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650年至1900年(世界)。据材料可知,丙洲的人口在1650年在四大洲中是最少的,1750年人口甚至进一步下降,1850年以后人口迅速增加,呈现这一特点的只要美洲,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时期美洲人口非常少,主要居民是印第安人,随着西方列强殖民扩张对印第安人实行屠杀等原因导致人口迅速下降,工业革命时期,大量欧洲人移民美洲又造成美洲人口迅速增加,C项正确;A项1750年以后人口迅速增加,据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吸引人口迁移,A项是欧洲,排除A项;非洲对应表格中乙,1650年以后人口迅速减少,据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扩张时代,三角贸易中非洲黑奴被贩卖到美洲,排除B项;亚洲对应表格中丁,因为在新航路开辟时代,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排除D项。故选C项。13.1653年,英国切萨姆图书馆购买了丰富的神学、科技、法律、历史、医学等方面的书籍,服务于专家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上流人士。19世纪中期,该图书馆开始向社会所有阶层提供各种资料和媒介。这一变化有助于()A.保存文化典籍 B.发挥政府服务职能C.缓和社会矛盾 D.推动文化的大众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英国)。根据材料“1653年,英国切萨姆图书馆购买了丰富的神学、科技、法律、历史、医学等方面的书籍,服务于专家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上流人士。19世纪中期,该图书馆开始向社会所有阶层提供各种资料和媒介。”可知,英国切萨姆图书馆由服务上流人士到向所有阶层开放,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实现文化的大众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变化推动文化的普及,没有体现保存文化典籍、政府职能以及缓和矛盾信息,排除A项、B项和C项。故选D项。14.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来,社会中存在以下现象:文娱集会的节目单上,有马来舞蹈、中国舞蹈、西洋舞蹈;天主教堂里,虔诚的佛教徒携带鲜花前来奉献、礼拜;政府规定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这反映了新加坡()A.宗教矛盾突出 B.民族民主意识增强C.殖民色彩浓厚 D.多元文化并存共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65年(新加坡)。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新加坡独立以来,社会中存在,马来舞蹈、中国舞蹈、西洋舞蹈等,天主教堂里,虔诚的佛教徒携带鲜花前来奉献、礼拜等现象,说明新加坡存在多种文化的并存局面,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并存,并不是宗教矛盾突出,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新加坡的民族民主意识状况,也无法得出殖民色彩的状况,排除BC项。故选D项。15.下图为2001~2017年“世界难民日”主题(部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2001年:“尊重”2004年:“我想有个家:安全和有尊严地重新开始生活”2005年:“勇气”2008年:“保护”2010年:“家园”2014年:“因战争而导致分裂的家庭即使只有一个也太多”2017年:“因为勇气,我们与难民同在”A.战争是难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B.难民问题是持续性的世界难题C.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剧了难民问题 D.难民基本的国民权利得到保障〖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2001~2017年(世界)。材料涉及2001~2017年“世界难民日”主题(部分),据所学可知难民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而且短时间内很难解决,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影响难民的因素很多,战争只是其中之一,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利益失衡,没有加剧难民问题,排除C项;据所学,当今国际社会,难民基本的国民权利得不到保障,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4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端午节的历史时期地域纪念人物习俗汉代之前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待考证时间尚未固定,与夏至相结合;受端午是恶日的观念影响,主要活动有采药、用药、采兰沐浴、禳除灾害等。两汉浙东地区曹娥时间向五月五日发展,并成为民间、上层贵族共有的节日;避恶是主要功能,活动有采兰沐浴、戴五色丝、用桃木板辟邪等。梧州陈临荆州等地屈原魏晋南北朝吴越地区勾践端午节被视为良节;南方的尝新、庆丰收等习俗与北方观念融合;端午与夏至习俗融合;角黍和竞渡等带有娱乐竞技性的活动出现。江浙一带伍子胥三晋故地介子推南方地区屈原隋唐宋元全国大部分地区屈原兰汤沐浴蔚然成风,粽子品种花样丰富,龙舟、竞渡、射柳等活动见于史书记载;宫廷活动规模盛大、热闹。明清全国大部分地区屈原明代端午节成为官方休假日,节俗大体定型;家庭、地域层面的习俗见诸各类记载。——摘编自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端午节的演变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2009年,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入选的意义。〖答案〗(1)特点:由区域发展到全国,逐渐普及;由多种纪念形象到以屈原为主;时间逐渐固定;习俗活动不断丰富,功能由避恶趋向多元;由民众自发活动到官方认可。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屈原的爱国精神;封建经济发展,区域联系加强;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融;儒家文化的影响;政府的推动。(2)意义:有利于弘扬、保护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汉代至明清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关于端午节的演变特点,由材料可知,汉代之前端午节主要流行于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隋唐宋元以后,端午节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区域,可见,端午节的演变特点之一是由区域发展到全国,逐渐普及;据材料可知,端午节纪念人物汉代之前不确定,两汉不同区域纪念人物不同,隋唐以后基本统一纪念屈原,可见,端午节的演变特点之一是由多种纪念形象到以屈原为主;由材料“汉代之前,时间尚未固定,与夏至相结合”可知,汉代之前,端午节时间不固定,由材料“两汉,时间向五月五日发展,并成为民间、上层贵族共有的节日;”可知,端午节时间逐渐固定;由材料“避恶是主要功能”可知,早期端午节,避恶是主要功能;由材料“端午与夏至习俗融合;角黍和竞渡等带有娱乐竞技性的活动出现。”可知,南北朝以后,端午节习俗活动不断丰富,功能由避恶趋向多元;由材料“明代端午节成为官方休假日,节俗大体定型”可知,端午节由民众自发活动到官方认可。第二小问,关于端午节演变特点形成原因,据所学可知,端午节纪念的人物慢慢地统一为屈原,主要是历朝历代需要屈原的爱国精神来进行教化,端午节盛行的区域最终是全国大部分区域离不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端午节习俗的多元化和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融;儒家文化的影响;政府的推动也是重要原因。【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屈原成为中国端午节的唯一纪念人物,伴随着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站在文化无国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端午节申遗成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据所学可知,端午节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端午节申遗成功有利于弘扬、保护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学习小组在进行“宋代社会的世俗化、平民化”主题学习时,搜集到如下史料: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宋代潘彦材料二(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材料三一、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要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二、过失相规: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四、患难相恤:凡有当救恤者,其家告于约正……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则不必借。——摘自(宋)吕大钧《吕氏乡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该小组搜集史料的不同类型,并分别说明三则材料与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答案〗史料类型:材料一属于口述史料,材料二属于图像史料,材料三属于文献史料。逻辑关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反映了传统重血缘和身份的观念受到冲击,门第观念淡化。《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城市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壮大。《吕氏乡约》反映了理学通过乡约,把儒家的道德规范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理学的世俗化趋势。〖解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宋代(中国)。第一小问,关于该小组搜集史料的类型,据材料可知,材料一属于宋代谚语,谚语属于口述史料,材料二是宋画《清明上河图》(局部),据所学作为史料它是属于图像史料,材料三来自《吕氏乡约》,属于文献史料。第二小问,关于三则材料与主题“宋代社会的世俗化、平民化”之间的关系,这里只需具体把握每段材料的具体内容,反映的是宋代社会的世俗化、平民化哪些方面即可,具体分析如下,据所学可知,材料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反映了传统重血缘和身份的观念受到冲击,门第观念淡化;材料二《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反映了城市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壮大;材料三涉及《吕氏乡约》,据所学可知,宋代的乡约体现理学思想,把儒家的道德规范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理学的世俗化趋势。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陈独秀的青年观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道路选择难题,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力求破旧立新,并呼吁青年要实现自我变革。◆身心观念变革传统意义上的文弱书生不能承担时代大任,“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力能胜者,体之强者也”。青年必须以“利刃断铁,快刀理麻”之身手,将陈腐朽败思想清除出脑,培养健全思想,以适于今世之争存。◆人生观变革近代青年生逢变时,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其人生目标便需要从为官谋利的腐朽思想中脱离出来。“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新人格,以新国家,以新社会,以新家庭,以新民族,必迨民族更新”。◆成长目标变革面对近代中国的“变”,当代中国的新青年应该有六个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摘编自马舒姜尚汝《近代青年自我变革的三重维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陈独秀青年观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示例: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剧,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相继失败。随着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兴起,思想文化不断革新;青年学生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新思想。陈独秀的青年观强调新青年要德体兼备、观念解放;将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国家发展方向紧密结合;自主进步、积极进取、放眼世界、重视现实、崇尚科学、勇担社会责任。这一观念起到了启发青年、解放思想的作用,促进了青年成长与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努力提升素养,勇担重任,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材料涉及陈独秀的青年观。在论述陈独秀的观点之前应该讲清楚时代背景,据所学可知,陈独秀所处的时代,民族危机不断加剧,在此之前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相继失败。。随着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兴起,思想文化不断革新;青年学生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新思想。其次,结合材料具体阐述陈独秀的观点,由材料“将陈腐朽败思想清除出脑,培养健全思想,以适于今世之争存。”可知,陈独秀认为青年要德体兼备、观念解放;由材料“其人生目标便需要从为官谋利的腐朽思想中脱离出来”、“以新人格,以新国家,以新社会,以新家庭,以新民族,必迨民族更新”可知,陈独秀强调青年将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国家发展方向紧密结合;由材料“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可知,陈独秀强调青年自主进步、积极进取、放眼世界、重视现实、崇尚科学、勇担社会责任。随后总体评价陈独秀的青年观。最后,结合当下,说明陈独秀的青年观对当下青年的启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努力提升素养,勇担重任,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贡献。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拿破仑加冕礼”的历史镜像油画与漫画是不同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作为法国历史上的大事,1804年12月2日的“拿破仑加冕礼”被两者同时选中,创造出不同的历史镜像。材料一材料二雅克·路易·大卫,法国人,家境优越。1774年,公费前往罗马接受艺术指导。1780年,当选为美术学院院士,其作品迅速获得国王和贵族喜爱。参加法国大革命并担任拿破仑政府首席画师。詹姆斯·吉尔雷,英国人,早年在店铺当学徒,收入微薄。18世纪70年代,开始了漫画创作,其作品面向城市中下层市民群体,关注国际局势和社会新闻。1793年,拿破仑占领埃及威胁英国殖民地利益,他创作了嘲讽漫画《争夺粪堆的格斗》。——摘编自佘文骅《油画与漫画描绘中的“拿破仑加冕礼”》(1)提取材料一信息,说明画家对拿破仑加冕所持的不同态度。(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态度不同的原因。〖答案〗(1)信息:前者:画作回避了拿破仑自己加冕细节;身旁被教皇、各国使节和大臣紧紧簇拥;画面庄严肃穆;展示了帝国诞生合法性。持赞同态度。后者:拿破仑身材矮小臃肿,相貌丑陋;大臣谄媚,溜须拍马;教皇苍老昏聩,被人控制;整体环境基调灰暗;讽刺了拿破仑帝国存续的合法性。持否定态度。(2)原因:大卫出身社会上层,受政府优待;亲身经历法国大革命,对拿破仑怀有崇敬心理;拿破仑的举措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吉尔雷出身低微,生活拮据,创作讽刺漫画;其作品反映社会中下层舆情;拿破仑对外政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得分不能超过该题赋分。〖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40年法国。分别提取材料一中油画与漫画有效信息并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得出其不同态度即可。结合油画简介,油画回避了拿破仑自己加冕的细节,身旁被教皇、各国使节和大臣紧紧簇拥,画面庄严肃穆,从而展示了帝国诞生合法性,可得出油画家对拿破仑加冕持赞同态度。结合漫画简介,画中拿破仑身材矮小臃肿,相貌丑陋,大臣谄媚,溜须拍马,教皇苍老昏聩,被人控制,整体环境基调灰暗,可知讽刺了拿破仑帝国存续的合法性,可得出漫画家对拿破仑加冕持否定态度。【小问2详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法国和英国。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据材料二“家境优越。1774年,公费前往罗马接受艺术指导。1780年,当选为美术学院院士,其作品迅速获得国王和贵族喜爱。”可得出大卫出身社会上层,受政府优待;据材料二“参加法国大革命并担任拿破仑政府首席画师。”可得出亲身经历法国大革命,对拿破仑怀有崇敬心理;结合所学知识,拿破仑的举措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据材料二“早年在店铺当学徒,收入微薄”、“创作了嘲讽漫画《争夺粪堆的格斗》”可得出吉尔雷出身低微,生活拮据,创作讽刺漫画;据材料二“其作品面向城市中下层市民群体,关注国际局势和社会新闻。”可得出其作品反映社会中下层舆情;据材料二“拿破仑占领埃及威胁英国殖民地利益”可得出拿破仑的对外政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2023.7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认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孟子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这反映了儒家学派()A.提倡戒奢尚俭的美德 B.秉持富民安民的思想C.恪守安土重迁的观念 D.蕴含思想统一的理念〖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老百姓富足统治者才能安心,孟子认为老百姓有固定产业就会稳定不变,没有固定产业就会思想上产生变化,可见两人都认为百姓富足国家才会安定,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本思想,没有涉及“戒奢尚俭”“安土重迁”“思想统一”等观点,排除ACD项。故选B项。2.下图是江苏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酒肆图》,描绘了烹饪、酿酒、宴饮等场景。该图可用来佐证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生产力发展推动商业繁荣C.百姓生活安逸富足 D.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材料中有烹饪、酿酒、宴饮等信息,是汉朝时期市场较为繁荣的表现,据所学可知,酒肆业离不开酿酒业,酿酒业涉及手工业,同时酿酒原料需要农业提供,因此酒肆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体现的是生产力的进步,B项正确;汉代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酒肆的场景,并不能得出百姓生活安逸富足,排除C项;明朝后期私营手工业才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3.唐武德二年(619年)颁布的税制规定:“每一丁租二石。若岭南诸州则税米:上户一石二斗,次户八斗,下户六斗;若夷獠(西南少数民族)之户,皆从半输”。这一规定()A.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 B.加快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变革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体现了灵活的国家治理方式〖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唐朝税制规定是一丁租二石,但是针对岭南和西南等地,则实行较为灵活的征税规定,D项正确;仅从规定,无法得出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国家灵活管理,不能说明边疆地区的经济变革状况,排除B项;该税制体现的是灵活治理方式,不能笼统地形容“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排除C项。故选D项。4.《金史》记载,泰和五年(1205年),尚书省有奏:“茶,饮食之余,非必用之物。比岁上下竞啜,农民尤甚,市井茶肆相属。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岁费不下百万,是以有用之物而易无用之物。若不禁,恐耗财弥甚”。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A.饮茶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B.华夷一体观念受到冲击C商业贸易推动文化融合 D.政权对峙造成物资匮乏〖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05年(中国)。材料反映出金朝茶叶贸易繁荣,茶叶在金朝社会影响很大,社会上下不惜巨大重金购买茶叶,这折射出金朝社会对中原茶文化的认同,说明商业贸易推动文化融合,C项正确;材料虽然反映了金朝上下茶叶方面的花费高,但并没有明确交代费用来自政府,排除A项;金朝对汉族茶文化的认同是民族融合的表现,而不是冲击华夷一体观念,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原茶叶在金朝非常受欢迎,无法说明金朝物资匮乏,排除D项。故选C项。5.明代商书《客商一览醒迷》中强调“钱财物业,来之有道,义所当得者,必安享远。若剥削贫穷,蒙昧良善,智术巧取,贪嗜非义,虽得之,亦守之不坚。非产败而必招横祸”。据此可知,当时()A.商品经济冲击传统义利观 B.商业活动注重诚实守信C.商人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D.政府严格限制经营行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材料反映出钱财来之有道,并非是通过剥削、蒙昧良知的手段获得,符合“义”的要求,财富是可以长时间传承下去,显然这传统的重义轻利的观点不同,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商业活动注重诚实守信,而是强调钱财需来之有道,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涉及商人社会地位,排除C项;材料涉及财富观,不能推知当时政府严格限制经营行为,排除D项。故选A项。6.有学者指出,近代某一运动“源于遭受歧视的客家人为寻求出路,流落边地,这底层移民以他们的力量尝试建设理想的乌托邦……他们接受异国宗教这一周边世所带来的冲击,并吸纳之,从而对经历鸦片战争却仍然顽固的清王朝统治予以沉打击”。这一运动指()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据材料“他们接受异国宗教这一周边世界所带来的冲击,并吸纳之,从而对经历鸦片战争却仍然顽固的清王朝统治予以沉打击”可知,近代中国的这场运动受到外国宗教影响大,并且矛头对准清王朝可知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因为太平天国运动以拜上帝教为手段组织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A项正确;洋务运动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与“清王朝统治予以沉打击”相矛盾,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虽然和异国宗教相关,但是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矛头对准洋人,没有打击清王朝,排除C项;辛亥革命不是打击清王朝而是推翻清王朝,排除D项。故选A项。7.1896年,梁启超发表《论女学》,提出“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始”,“必使其国强,而后能保也。种乌乎保?必使其种进,而后能保也……妇学保种之权舆也”。这一主张()A.提高了妇女的参政热情 B.反映了民族危机严重C.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根基 D.完善了近代教育体系〖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梁启超认为妇学不兴事关天下积弱,女子应当为强国保种出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6年是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梁启超提出这一主张,反映了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存,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出发展女学教育,未涉及妇女参政,排除A项;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根基的是新文化运动,排除C项;材料只是主张和倡导,尚未实践,不能得出“完善了近代教育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8.下图为近代某时期的北京地图(局部)。据此判断,该时期()A.清政府的中央权力开始下移 B.资产阶级为挽救危机变法C.君主专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D.民众的反帝爱国觉悟高涨〖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规定:“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这与题干图片中有众多“使馆区”(如英国使馆区、俄国使馆区、比利时使馆区、奥地利使馆区等)的现象相一致,据此可知该时期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这一时期有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这一事件反映出中国民众反帝爱国觉悟高涨,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近代清政府的中央权力开始下移始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排除A项;据所学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末,材料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时间不相符,排除B项;C项涉及辛亥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9.1903年,邹容的《革命军》出版后,天下读书识字之人,“几于人手一册”“远道不能致者,或以白金十两购之,置笼中,杂衣履糍饼以入,清关邮不能禁”。上述现象表明()A.民主革命成为大势所趋 B.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C.革命派的群众基础广泛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03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邹容的《革命军》出版后,天下读书识字之人,几乎人手一册,结合所学可知其宣扬的民主革命思想受到了推崇,民主革命成为大势所趋,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主革命的发展大势,不能得出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排除B项;革命派并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排除C项;材料突出的是民主革命思想的广受推崇,并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D项。故选A项。10.下表是公元前6~前5世纪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作品风格。这反映了古希腊()作家作品风格埃斯库罗斯悲剧英雄形象高大,有坚强的意志和战斗精神,面对苦痛和灾难勇往直前。索福克勒斯将人作为戏剧的主角,神不再是具象的存在。欧里庇德斯对神和命运的观念提出异议,认为人的命运取决于人的所作所为。A.神学体系受到冲击 B.主体意识日益觉醒C.艺术自由气息浓厚 D.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6~前5世纪古希腊。材料反映了古希腊悲剧家的作品中肯定了英雄形象或者以人作为戏剧主角,对神和命运的观念提出异议,这反映出人文主义思想,说明人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古希腊戏剧家对神的观念提出质疑,不代表古希腊社会所有人的态度,神学体系受到冲击的说法夸大事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古希腊艺术自由气息,材料主要反映了古希腊戏剧家作品中蕴含着人文主义思想,排除C项;据材料信息无法推知此时古希腊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据所学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的顶峰是在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1.下表是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及内容摘要。据此可知,该著作的研究主题是()目录内容摘要第一章从代尔夫特看世界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第二章维米尔的帽子欧洲寻找通往中国之路的热情第四章地理课讨论欧洲人和中国人看待外部世界的不同态度第五章吸烟学校烟草风靡世界各地第六章秤量白银白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A.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B.商品的世界性流动C.海上马车夫的繁荣 D.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白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等信息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的世界性流通的具体表现,西方列强组建垄断性贸易公司对外进行商品交易和对外殖民扩张,海上贸易通道畅通,美洲的白银在商品交易中流通到世界各地,据材料“欧洲寻找通往中国之路的热情”可知,这一时期,欧洲人迫切希望到达中国,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综合起来,A项正确;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全概括材料,排除B项;海上马车夫的繁荣涉及荷兰,不能完整概括材料,排除C项;材料涉及西方寻求到达东方,不涉及东方对西方,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是四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数的比率变化(%)。其中,丙是()年份/大洲甲乙丙丁1650年18.318.32.460.61750年19.213.11.665.81850年22.78.15.163.91900年24.97.49.058.3A.欧洲 B.非洲 C.美洲 D.亚洲〖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1650年至1900年(世界)。据材料可知,丙洲的人口在1650年在四大洲中是最少的,1750年人口甚至进一步下降,1850年以后人口迅速增加,呈现这一特点的只要美洲,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时期美洲人口非常少,主要居民是印第安人,随着西方列强殖民扩张对印第安人实行屠杀等原因导致人口迅速下降,工业革命时期,大量欧洲人移民美洲又造成美洲人口迅速增加,C项正确;A项1750年以后人口迅速增加,据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吸引人口迁移,A项是欧洲,排除A项;非洲对应表格中乙,1650年以后人口迅速减少,据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扩张时代,三角贸易中非洲黑奴被贩卖到美洲,排除B项;亚洲对应表格中丁,因为在新航路开辟时代,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排除D项。故选C项。13.1653年,英国切萨姆图书馆购买了丰富的神学、科技、法律、历史、医学等方面的书籍,服务于专家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上流人士。19世纪中期,该图书馆开始向社会所有阶层提供各种资料和媒介。这一变化有助于()A.保存文化典籍 B.发挥政府服务职能C.缓和社会矛盾 D.推动文化的大众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期(英国)。根据材料“1653年,英国切萨姆图书馆购买了丰富的神学、科技、法律、历史、医学等方面的书籍,服务于专家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上流人士。19世纪中期,该图书馆开始向社会所有阶层提供各种资料和媒介。”可知,英国切萨姆图书馆由服务上流人士到向所有阶层开放,有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实现文化的大众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变化推动文化的普及,没有体现保存文化典籍、政府职能以及缓和矛盾信息,排除A项、B项和C项。故选D项。14.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来,社会中存在以下现象:文娱集会的节目单上,有马来舞蹈、中国舞蹈、西洋舞蹈;天主教堂里,虔诚的佛教徒携带鲜花前来奉献、礼拜;政府规定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这反映了新加坡()A.宗教矛盾突出 B.民族民主意识增强C.殖民色彩浓厚 D.多元文化并存共处〖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65年(新加坡)。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新加坡独立以来,社会中存在,马来舞蹈、中国舞蹈、西洋舞蹈等,天主教堂里,虔诚的佛教徒携带鲜花前来奉献、礼拜等现象,说明新加坡存在多种文化的并存局面,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多元文化并存,并不是宗教矛盾突出,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新加坡的民族民主意识状况,也无法得出殖民色彩的状况,排除BC项。故选D项。15.下图为2001~2017年“世界难民日”主题(部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2001年:“尊重”2004年:“我想有个家:安全和有尊严地重新开始生活”2005年:“勇气”2008年:“保护”2010年:“家园”2014年:“因战争而导致分裂的家庭即使只有一个也太多”2017年:“因为勇气,我们与难民同在”A.战争是难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B.难民问题是持续性的世界难题C.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剧了难民问题 D.难民基本的国民权利得到保障〖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2001~2017年(世界)。材料涉及2001~2017年“世界难民日”主题(部分),据所学可知难民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而且短时间内很难解决,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影响难民的因素很多,战争只是其中之一,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利益失衡,没有加剧难民问题,排除C项;据所学,当今国际社会,难民基本的国民权利得不到保障,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4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端午节的历史时期地域纪念人物习俗汉代之前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待考证时间尚未固定,与夏至相结合;受端午是恶日的观念影响,主要活动有采药、用药、采兰沐浴、禳除灾害等。两汉浙东地区曹娥时间向五月五日发展,并成为民间、上层贵族共有的节日;避恶是主要功能,活动有采兰沐浴、戴五色丝、用桃木板辟邪等。梧州陈临荆州等地屈原魏晋南北朝吴越地区勾践端午节被视为良节;南方的尝新、庆丰收等习俗与北方观念融合;端午与夏至习俗融合;角黍和竞渡等带有娱乐竞技性的活动出现。江浙一带伍子胥三晋故地介子推南方地区屈原隋唐宋元全国大部分地区屈原兰汤沐浴蔚然成风,粽子品种花样丰富,龙舟、竞渡、射柳等活动见于史书记载;宫廷活动规模盛大、热闹。明清全国大部分地区屈原明代端午节成为官方休假日,节俗大体定型;家庭、地域层面的习俗见诸各类记载。——摘编自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端午节的演变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2009年,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入选的意义。〖答案〗(1)特点:由区域发展到全国,逐渐普及;由多种纪念形象到以屈原为主;时间逐渐固定;习俗活动不断丰富,功能由避恶趋向多元;由民众自发活动到官方认可。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屈原的爱国精神;封建经济发展,区域联系加强;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融;儒家文化的影响;政府的推动。(2)意义:有利于弘扬、保护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汉代至明清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关于端午节的演变特点,由材料可知,汉代之前端午节主要流行于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隋唐宋元以后,端午节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区域,可见,端午节的演变特点之一是由区域发展到全国,逐渐普及;据材料可知,端午节纪念人物汉代之前不确定,两汉不同区域纪念人物不同,隋唐以后基本统一纪念屈原,可见,端午节的演变特点之一是由多种纪念形象到以屈原为主;由材料“汉代之前,时间尚未固定,与夏至相结合”可知,汉代之前,端午节时间不固定,由材料“两汉,时间向五月五日发展,并成为民间、上层贵族共有的节日;”可知,端午节时间逐渐固定;由材料“避恶是主要功能”可知,早期端午节,避恶是主要功能;由材料“端午与夏至习俗融合;角黍和竞渡等带有娱乐竞技性的活动出现。”可知,南北朝以后,端午节习俗活动不断丰富,功能由避恶趋向多元;由材料“明代端午节成为官方休假日,节俗大体定型”可知,端午节由民众自发活动到官方认可。第二小问,关于端午节演变特点形成原因,据所学可知,端午节纪念的人物慢慢地统一为屈原,主要是历朝历代需要屈原的爱国精神来进行教化,端午节盛行的区域最终是全国大部分区域离不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端午节习俗的多元化和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交融;儒家文化的影响;政府的推动也是重要原因。【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当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屈原成为中国端午节的唯一纪念人物,伴随着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民族认同,提高民族凝聚力;站在文化无国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端午节申遗成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据所学可知,端午节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端午节申遗成功有利于弘扬、保护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学习小组在进行“宋代社会的世俗化、平民化”主题学习时,搜集到如下史料: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宋代潘彦材料二(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材料三一、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要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二、过失相规: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四、患难相恤:凡有当救恤者,其家告于约正……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则不必借。——摘自(宋)吕大钧《吕氏乡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该小组搜集史料的不同类型,并分别说明三则材料与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答案〗史料类型:材料一属于口述史料,材料二属于图像史料,材料三属于文献史料。逻辑关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反映了传统重血缘和身份的观念受到冲击,门第观念淡化。《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城市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壮大。《吕氏乡约》反映了理学通过乡约,把儒家的道德规范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理学的世俗化趋势。〖解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宋代(中国)。第一小问,关于该小组搜集史料的类型,据材料可知,材料一属于宋代谚语,谚语属于口述史料,材料二是宋画《清明上河图》(局部),据所学作为史料它是属于图像史料,材料三来自《吕氏乡约》,属于文献史料。第二小问,关于三则材料与主题“宋代社会的世俗化、平民化”之间的关系,这里只需具体把握每段材料的具体内容,反映的是宋代社会的世俗化、平民化哪些方面即可,具体分析如下,据所学可知,材料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考试入仕,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反映了传统重血缘和身份的观念受到冲击,门第观念淡化;材料二《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反映了城市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阶层壮大;材料三涉及《吕氏乡约》,据所学可知,宋代的乡约体现理学思想,把儒家的道德规范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了理学的世俗化趋势。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陈独秀的青年观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道路选择难题,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力求破旧立新,并呼吁青年要实现自我变革。◆身心观念变革传统意义上的文弱书生不能承担时代大任,“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力能胜者,体之强者也”。青年必须以“利刃断铁,快刀理麻”之身手,将陈腐朽败思想清除出脑,培养健全思想,以适于今世之争存。◆人生观变革近代青年生逢变时,为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