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调查探究(含问卷)22000字(论文)】_第1页
【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调查探究(含问卷)22000字(论文)】_第2页
【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调查探究(含问卷)22000字(论文)】_第3页
【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调查探究(含问卷)22000字(论文)】_第4页
【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调查探究(含问卷)22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显媚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调查研究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调查研究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合理地运用激励策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动力,而且还能提升教师的班级管理效能,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积极体验和感受激励带来的不竭动力。本研究搜集了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策略方面的相关资料,并以此为研究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展开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运用存在对激励策略的认知停留在表面、激励策略的应用单一化、激励作用不持久及效果不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研究结果与相关的激励理论,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一是教师应深入了解激励理论、提高对激励策略的认识,二是灵活运用激励策略、优化激励的具体形式,三是遵循激励策略的运用原则,注重激励效果的有效性等合理化建议,希望能为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合理地运用激励策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激励策略目录TOC\o"1-2"\h\u19073引言 引言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而班级管理作为一种目的明确、计划清晰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班级管理直接面对的是学生,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该将班级建设成一个团结文明向上的班集体,推动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不仅是教师的任务,更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加强班级管理,不仅有利于学校全面工作的管理、提高学生素质,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激励策略是在教育深化改革衍生出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主要是通过榜样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言语激励、目标激励、奖惩激励、评价激励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希望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常用激励策略进行班级管理。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能力,选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激励学生,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在班级管理中,灵活地运用激励策略,这不仅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也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一方面,激励策略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合理地运用激励策略,能够有效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笔者在玉林市D小学进行了教育实习工作,并且担任了实习班主任一职。在实习期间,对于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有了一定了解,并且深刻明白在小学阶段,教师运用的班级管理方式和方法对小学生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发现,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师管理观念传统落后、管理模式单一,学生在学习上缺乏积极主动性、在行为习惯方面缺乏自律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没有正确地运用激励策略。尽管大多数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会运用到激励策略,但是鉴于对激励策略的理论了解不够透彻,并且在运用激励策略时存在一定问题,致使在班级管理中问题层出叠现。那么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将激励策略灵活有效地运用于每一位学生身上,这成为了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所以,笔者选取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激励策略这一课题,以玉林市D小学的教师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激励策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提供可鉴之处。一、文献综述(一)相关概念界定1.班级管理本研究中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采用一系列的科学化、现代化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潜力,并以此组织好班级建设、把握好班级的发展方向。2.激励策略本研究中的激励策略指的是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之后,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使其不断地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在本研究中,笔者选择了常用的榜样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言语激励四种激励策略展开对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研究。榜样激励是教师通过给学生树立榜样以此激励学生;竞争激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班级管理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竞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感激励是教师运用语言、行为、神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言语激励是教师通过对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言语,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二)国外研究现状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研究发现,国外关于激励策略的研究较少,但国外很早就对激励理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很多著名的学者在他们的思想中都渗透着激励理论的观点,为激励策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运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早在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就已经开始了对激励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关的激励理论,其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具有代表性。他将每个人的社会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按照层次渐进递增,只有低级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可能会出现高一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让人们明白,激励需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因此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激励小学生具有一定帮助,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有自身需要,身为教师,应该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促使他们的潜力可以更好的被挖掘出来。由于小学生个性发展、家庭环境、自身能力的不同,他们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除此以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研究并提出了双因理论,即“激励—保健理论”,他将对满意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作为调查内容,把这些调查出得的因素划分成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他表示,激励因素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保健因素虽然能够维持人们的现状,保持其积极性,但是难以发挥激励的作用。教师是可以将“激励—保健理论”借鉴和应用到班级管理中的。在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保健因素的作用,让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始终保持积极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巧妙运用激励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班级中进行高效率的学习。由此可见,西方作为最早研究激励的国家,其理论体系较为完善,不同类型的激励理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不仅让激励理论体系在激励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为激励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起到了指导作用。(三)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关于在班级管理中引入激励策略的研究逐渐受到了重视,这也看得出通过合理运用激励策略管理班级的这一想法被逐渐认可并广泛的运用起来。2015年张秋香发表的《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一文中,她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在班级管理中系统地运用了语言激励、情绪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竞争与合作激励等多种激励策略,对当前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运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对其实施的效果问题进行了总结。[1]2018年4月杨强强发表的期刊《让激励成为进步的动力——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多元思考》中,她通过运用责任激励法、荣誉激励法、情感激励法和榜样激励法管理班级,并以班级日常的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通过自身实践证实了班级管理灵活运用激励策略带来的良好效果。[2]2020年6月马艺宁在其硕士论文《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调查研究》中,通过问卷、访谈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认知、应用及产生效果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结合研究结果与相关激励理论,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管理班级的水平。[3]总之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对于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探究,目前国内的研究内容是相对较少的。所以,怎样全面掌握小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将激励策略更好地运用在小学班级管理上,变成了需要我们认真探究与思索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调查情况合理运用激励策略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加科学化、民主化的管理班级,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4]本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的认识激励策略,为教师运用激励策略提供指导建议。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和提升教师管理班级的水平,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本研究主要选取了玉林市D小学部分师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本文的问卷是借鉴了马艺宁的硕士论文《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调查研究》里面的教师问卷,并结合玉林市D小学的情况经过不断地修改完善而形成的。根据调查的问题,笔者设计了《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问卷》,详见附录一。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85份,收回问卷85份,有效问卷85份。在问卷设计上,一共有15道题,笔者主要分为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如下表所示:表2.1调查问卷各维度与对应题号Table2.1Dimensionsandcorrespondingquestionnumbersofthequestionnaire维度对应题号教师对激励策略的认知情况T1,T2,T3,T4,T5,T6教师对激励策略的运用情况T7,T8,T9,T10,教师运用激励策略的效果情况T11,T12,T13,T14,T15通过对85份有效问卷的梳理,笔者利用问卷星平台导出了全部有效的数据信息,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当前小学教师对激励策略的运用情况。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说明:在认知方面,小学教师对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态度和理解情况;在应用方面,小学教师对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运用情况;在效果方面,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策略产生的效果情况。问卷的具体分析情况如下:(一)小学教师对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认知情况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们常常会运用激励策略进行班级管理,但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每位教师对于激励策略的认识和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本文在问卷的设计中,通过教师自身以及学校层面调查了小学教师对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认识。表2.2小学教师对激励策略的认知情况Table2.2PrimarySchoolTeachers'PerceptionofMotivationStrategies题目选项人次百分比T1.您了解“激励”吗?了解甚少1517.65%了解一些5463.53%比较了解1315.29%研究过33.53%T2.您对运用激励策略来管理班级学生的方法了解程度如何?了解甚少1618.82%了解一些5463.53%比较了解1416.47%研究过11.18%T3.您认为运用激励策略的方式来管理班级有必要吗?很有必要5463.53%有一些必要2934.12%没什么必要22.35%T4.您认为学生的成长需要来自老师的激励吗?非常需要5362.35%需要3237.65%可有可无00%不需要00%T5.您平时会阅读与激励策略相关的书籍吗?经常阅读1821.18%偶尔阅读5463.53%从不阅读1315.29%T6.学校开展过跟“激励策略”相关的教研活动吗?开展过3136.47%从未开展过5463.53%根据表2.2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教师对激励以及运用激励策略来管理班级学生的方法了解程度,频次最高的选项均是“了解一些”,所占比率为63.53%,这说明了大多数教师对激励的了解并不充分。而教师对于运用激励策略管理班级的必要性及学生成长与老师的激励相关性的问题,频次最高的选项均是“很有必要”及“非常需要”,所占比率为63.53%和62.35%,这表明大部分教师是认同运用激励策略管理班级的,也认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激励。调查发现,教师经常阅读与策略相关的实际所占比重很低,仅有21.18%,并且从未开展过跟“激励策略”相关的教研活动的学校所占比率为63.53%。以上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小学教师对激励和激励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有一定了解,同时对于运用激励策略管理班级都持有赞同的态度,都认为激励策略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不难看出,学校及教师缺乏对激励策略运用的重视和研究,教师自身缺乏对激励策略的探究,而学校也较少开展与激励相关的教研活动。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小学教师对激励和激励策略的了解程度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二)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对激励策略的运用情况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们常常会运用各种各样的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每位教师对激励策略的认知不同,导致他们对于激励策略的运用也不一样。在问卷设计上,本维度主要调查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对激励策略的运用情况。表2.3小学教师对激励策略的运用情况Table2.3PrimarySchoolTeachers'ApplicationofMotivationStrategies题目选项人次百分比T7.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常用激励策略管理学生吗?经常2731.76%偶尔4249.41%很少910.59%几乎没有78.24%T8.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您经常使用的激励策略有几种?从未用过1112.94%1-2种5463.53%3-4种2023.53%T9.下列激励策略中,哪些策略您应用的相对较多?言语激励7385.88%榜样激励7183.53%情感激励4856.47%竞争激励4755.29%T10.您认为在应用激励策略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激励要因人而异7487.06%及时反馈激励效果7284.71%激励要遵循公平性原则6272.94%注意适时适度5868.24%根据表2.3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经常运用激励策略来管理班级学生所占比率为31.76%,偶尔运用激励策略管理班级学生所占比率为49.41%。但在班级管理中,63.53%的教师经常使用的激励策略仅有1-2种,运用频率较高的激励策略分别为言语激励和榜样激励,所占比重为85.88%和83.53%。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的教师都会在班级管理当中运用激励策略,但是超过半数的教师仅仅使用1-2种激励策略进行班级管理,绝大多数的教师更倾向于运用言语激励和榜样激励进行班级管理,而较少地运用情感激励和竞争激励来管理班级。在调查中也不难发现,教师们认为应用在激励策略管理班级时,要遵循一定的应用原则,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选取不同的激励策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激励策略,公平公正、适时适度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及时地反馈激励效果,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激励策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三)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策略产生的效果情况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合理运用激励策略可以让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生提高对自身的认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的激励策略作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其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在问卷设计上,本维度主要通过调查情感激励、榜样激励、竞争激励、言语激励的使用情况,了解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策略的效果情况。表2.4小学教师运用激励策略的效果情况Table24Theeffectofprimaryschoolteachers'useofmotivationalstrategies题目选项人次百分比T11.您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策略对您的管理工作有帮助吗?有很大帮助5058.82%有一点帮助3440%没有任何帮助11.18%T12.您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情感激励的效果如何?运用情感激励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5564.71%情感激励在短时间内会使学生的行为有所改善2731.76%运用情感激励对学生没起到效果33.53%T13.您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榜样激励的效果如何?学生们都像榜样学习,班级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前进3945.88%运用榜样激励在短时间内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4249.41%运用榜样激励没有对学生产生效果44.71%T14.您在班级管理中运用竞争激励的效果如何?运用竞争激励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激励性5160%竞争激励在短时间之内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3136.47%运用竞争激励对学生没起到效果33.53%T15.您在班级管理中运用言语激励的效果如何?采用言语激励可以明显看到学生的进步,对管理学生很有帮助5261.18%运用言语激励在短时间之内会对学生的行为有所改善3237.65%运用言语激励对学生没起到效果11.18%根据表2.4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教师都肯定了激励策略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且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认可激励策略对班级管理带来的显著效果,从中不难看出,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激励策略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运用激励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效果情况,64.71%的教师认为运用情感激励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影响,45.88%的教师认为学生们都能够像榜样学习,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前进,60%的教师认为运用竞争激励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激励性,61.18%的教师认为采用言语激励可以明显看到学生的进步,对管理学生很有帮助。这说明,绝大多数的肯定了激励策略对于对班级管理的积极影响,由此可见,激励策略是适用于小学班级管理的,是值得小学教师深入学习和研究的。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访谈和案例分析结果的整理归纳发现,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在认知、应用、效果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势必会影响激励策略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具体问题如下:(一)教师对激励策略的认识流于表面根据表2.2的问卷调查结果及访谈内容的梳理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教师认可激励策略在班级管理当中的重要作用,也认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激励。如从调查问卷T4的作答情况来看,62.35%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需要来自老师的激励,37.65%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成长是需要来自老师的激励。但笔者发现,尽管教师对激励策略持积极的态度,但很多教师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和学习,这也导致了教师对激励策略的认知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比如,在调查问卷T2的作答中,对激励策略“了解甚少”和“了解一些”的比例分别占18.82%、63.53%,可见大多数班主任对于激励策略的了解较少。而从T5和T6的作答结果来看,选择“偶尔阅读”和“从不阅读”与激励策略相关书籍的分别占63.53%、15.29%,选择学校从未开展跟“激励策略”相关的教研活动的占36.47%。访谈一:“我教的是四年级语文,教龄有5年了,对激励应该是比较了解的,其实就是对学生的鼓励。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我是读大学的时候学习教育心理学了解到的,总而言之我认为小学生还是比较需要教师的鼓励的。”访谈二:“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有15年了,对于激励我没有特别去学习,主要是在日常工作中去了解的。我认为小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教师对他们的鼓励。在班级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对学生在学业和行为规范上的鼓励。”根据对教师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每位教师对于激励的认识都不尽相同,这也说明了教师对激励策略的认知流于表面,没有更进一步地对激励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马艺宁对此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她认为,现如今的学校更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对运用科学的激励方式管理班级的宣传力度不够,再加上许多学校很少开展与激励策略相关的教研活动,也致使教师对激励策略的了解不够深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需要具有扎实的技能和专业的学科知识以外,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等相关知识必须有清晰的认知与了解。[5]在班级管理中,学好管理心理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等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深入学习这部分的知识并且内化于心,方能更进一步地了解激励策略。因此,对待与激励策略相关的知识的学习不能流于表面,而是需要教师将这部分的知识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相联系,进行理解和运用,并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才能更好地利用激励策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二)激励策略的应用单一化从表2.3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往往使用1-2种激励策略管理学生,虽然有部分教师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激励策略激励学生,但是在应用过程中更倾向于对某一种激励策略的使用,对其他的激励策略只是简单带过。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运用频率较高的激励策略分别为言语激励和榜样激励,大部分的教师忽视了对情感激励和竞争激励的运用。教师在运用激励策略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激励策略的认知浮于表面,导致小学教师在运用激励策略的过程中出现了滥用激励策略的问题,如运用言语激励时,教师总是使用单一、口头化的语言;在运用榜样激励时,教师总是着眼于成绩最好的学生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运用激励策略时往往缺乏灵活变通的能力,致使激励策略的应用逐渐单一化。1.言语激励内容单一化从表2.3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的教师表示他们运用较多的激励策略主要是言语激励。言语激励是指教师利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与D小学教师的交流中,笔者了解到,由于言语激励的方式较为方便和快捷,不受其他客观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因此教师经常运用言语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然而正是因为言语激励的便利,致使其激励的内容较为单一。案例一:在一次自习课上,全班同学都在安安静静地看书。但是才过了几分钟,有几个男生就按捺不住了,一个个开始左顾右盼,尤其是小明,甚至开始与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老师发现后,神色镇定地看了他们―眼,他们都尴尬把头埋了起来,可是才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开始骚动了,其中小明还把同桌的笔盒弄倒了,“咣啷”一声惊扰了全班同学。这时,老师严厉地对小明说:“批评小明,不要再搞小动作了啊”,说罢,小明迅速将掉落在地板上的学习用具捡了起来,放回笔盒。班里又归于平静,自习课继续进行。笔者观察到之后的十分钟时间里小明都在安静的上自习,为了鼓励他坚持下去,老师当众表扬了他,“小明表现得真棒!”笔者观察到小明受到表扬后心里很开心。本以为通过老师的表扬他会一直保持下去,但好景不长,可就在下课前五分钟他又坚持不住了,与同桌开始窃窃私语,周围的同学被吵的纷纷皱起了眉头。这时老师望向他,在他与老师眼神对视后,小明再次羞愧地低下了头。在案例一中,老师采取的激励策略是言语激励,通过批评和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引导,在该生犯错误的时候通过语言批评及时制止了该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生安静了下来,此时老师又在学生表现良好时表扬了他,希望能激励他一直保持下去,可此种激励方式仅维持了一节课的时间,学生很快就被“打回原形”。由此不难看出,教师经常运用的言语激励内容通常是简单、口头化的语言,如“表扬XX同学做得很好!”“你回答得真棒!”“你真棒!”“你说得真好!”等如出一辙的激励语言,或者说是带有批评性的口头语言,比如“批评XX同学!”等,这一类语言的确可以直接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可是,倘若一节课上频繁出现喝彩,满堂都是一味的表扬、肯定或者是批评,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在心理上渐渐产生疲倦感,万一学生开始对这一类的激励策略没有了兴趣,亦或是反感,那么激励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7]纵然小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与夸奖,但这种简单的表扬与批评难以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2.榜样的选取较为单一榜样激励也是教师常用的激励方式之一,教师通过给学生树立榜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进步。笔者了解到部分教师对于榜样激励的认识和应用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访谈三:“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我也会用到榜样激励。在给学生选择榜样时,我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成绩,选择班级里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某个或者是某些学生学习的榜样,甚至是班级所有学生共同学习的榜样。”案例二:在一次主题为“与榜样同行”的班会课上,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榜样的示范作用,明确了榜样带给同学们的无穷力量。随后邀请了本班成绩优秀的小红同学上台分享学习经验,现身说法来为同学们分享学习经历。班会的后半部分,老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榜样,“从今天起,我的榜样是小红同学,因为她成绩很好,我要向她学习”“我要向小红同学看齐,上课时做到认真听课,然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也要努力,争取成为像小红同学那样优秀的学生”……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分享了自己的榜样,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回答的都是等诸如此类的话语。通过教师访谈及案例二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运用榜样激励时,通常会选择班内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的最初的想法是让班内优秀的学生成为班上所有学生学习的榜样,以此激励学生学习榜样身上的优秀品格。然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倘若总是选择班级里的优秀学生作为榜样,那么,榜样激励的使用对象的范围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之的激励作用也会受到限制。[8]一方面,在选择榜样时,需要得到激励对象的认同,方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向榜样学习;另一方面,倘若为学生树立的榜样是班内的优秀学生,这对全班的学生来说,激励效果是有限的,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3.竞争激励方式单一化通过表2.3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解到,目前,教师也经常将竞争激励运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往往采用的竞争激励与榜样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即在班级内将优秀的学生树立为榜样,引导学生相互竞争,不断地提升自己,激励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还有另外一种较为传统的竞争激励,也就是采用“星光榜”等形式进行全班性的竞争。据调查,在D小学中,经常运用“星光榜”式的竞争激励主要是中低年级的教师。笔者选择D小学二年级某班展开实地调查,了解该班制定的“你追我赶”式的竞争激励方式,就是在教室里张贴全班同学的姓名,并在张贴处放置数张星星贴纸或花朵贴纸。笔者与该班教师交流后了解到,对于在校的行为习惯、课堂表现、学习表现等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就可以赢得相应的贴纸,然后在期中或者期末考试以后,教师会对所有的积分进行统计,积分越高的学生所获得的奖励就越丰厚。这种传统的竞争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学生起到约束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这并不适合长期发展和使用。教师使用这种竞争激励主要是因为方便和快捷,并且效果比较好。但是长期使用,也会让学生厌倦“积分”的竞争形式,甚至不利于班级学生的团结,容易出现班级凝聚力差等问题。[9]除此以外,教师在班级管理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再加上班级学生人数众多,很难完成积分的统计,反倒会增加工作量。4.情感激励方式较为简单根据表2.3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运用情感激励进行班级管理所占比例为56.47%,在与教师交谈的过程中发现,教师最常用的情感激励方式主要是通过带有感情的言语对学生进行激励,例如“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老师非常喜欢你!”等诸如此类的表达对学生的关爱、信任、宽容、认可的语言,但是这种情感激励方式只能够暂时的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访谈四:“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也会用到情感激励去鼓励孩子们,我主要是和学生进行单独谈话,以聊天的形式了解学生的近况,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学生关心啊,其实就是一些鼓励的话嘛!”案例三:在一次公开课前,老师为了呈现良好的课堂氛围,要求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能够回答的同学举右手,没有想好答案的同学则举左手。在上课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右手,而小菲为了响应老师的号召也举起了右手,老师很快就注意到了她,并让她站起来回答问题,“小菲同学,请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小菲胆子比较小且缺乏自信心,因此小菲站起来后,一直低头沉默不语,这时课堂上的气氛略显尴尬。但老师很快地反应了过来,微笑着对小菲说:“老师相信你,动动小脑筋,一定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听着老师的话语,小菲放松了些许,思考了一下,支支吾吾地回答了老师抛出的问题。从案例三中可以看出,老师运用带有信任、认可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引导小菲敢于在课堂上发言。老师的做法让小菲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认可,缓解了小菲的紧张情绪,但是小菲在回答问题时仍然有些不自信。这也说明,情感激励对于学生来说是有用的,但是情感激励方式过于简单,只能在短时间内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三)激励作用不持久,激励效果不佳从教师调查问卷T11的作答情况来看,认为激励策略对班级管理“有很大帮助”和“有一点帮助”的教师占比为58.82%和40%,这说明大部分教师都肯定了激励策略所产生的积极效果,认为激励策略对小学教师管理班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教师在激励运用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激励对学生产生的效果。笔者通过进班跟踪观察发,激励方式在不同学生身上产生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有些激励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是持久的,但有些却仅在短时间内有效。案例四: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到了,D学校今年组织了课间操比赛。比赛一天一天地接近,各个班级也都抓紧时间进行练习。可是周老师却收到了来自体育老师的“投诉”,孩子们在练习课间操时纪律散漫,敷衍了事。这可急坏了周老师,于是,她在一次体育课上,偷偷观察着同学们的一举一动。上课铃响后,体育老师就明确了本节课的安排,只要同学们认真练习课间操,动作整齐划一,就可以自由解散。在练习两次过后,班上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开始按捺不住了,在“孩子王”小杰的带领下,这几个男孩子竟然开始原地打闹,有眼尖的孩子发现了周老师在暗中观察,马上回过神开始认真练习,但是小杰却仍然我行我素,只顾自己玩耍。而班长小静却很不一样,上课伊始,她就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课间操,同时还组织了其他同学一起练习。从案例四中可以看出,对于班上性格沉稳安静,能做到时刻遵守班级纪律,听从教师安排,做事积极性主动的这一类学生来说,激励是非常有用的,能够促进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进步;对于班上性格活泼开朗、喜欢与同学相处,但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不能时刻遵守班级纪律,自控力较差的这一类学生来说,激励在他们身上的作用并不持久,当老师给予他们奖励或批评的时候,他们会马上端正态度、遵守纪律,但时间一久,他们又会很容易回到原来的状态;对于班上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遵守班级纪律,不听从老师安排的这一类学生来说,激励的效果往往不明显。然而大部分教师却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觉得运用激励方式使学生的行为得到了改变就说明此种激励方式是有效果的,是值得持续运用的。其实并不完全是,倘若学生对此种激励方式丧失了兴趣,激励效果也会随之大打折扣。[10]由此可见,教师运用激励方式要注重观察激励方式对学生带来的深远影响,进而选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来引导学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笔者根据调查问卷、访谈、案例分析的结果探讨了激励策略存在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导致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运用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具体如下:(一)教师对激励运用的探究不够深入通过与D小学的部分教师访谈中了解到,几乎所有的教师对运用激励方式管理班级的看法都持有赞同态度,也肯定了激励策略的运用在班级管理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却很少有教师会花时间在上面下功夫。主要原因有如下两点:其一,根据T5的作答情况来看,仅有21.18%的教师会经常阅读与激励相关书籍,这说明教师对激励运用的理论知识并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而实际应用上,有些教师为了省时省力,模仿其他教师的成功激励方式,原封不动的照搬到本班级中,而这种生搬硬套的运用产生的效果却并不理想。[11]这也看出教师缺乏对激励策略的探讨和研究,这也就导致了教师对于激励运用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其二,教师的工作很忙,除了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额外的时间很少。而任何一项研究,其成效不是立竿见影的,都是需要长期坚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得出结论。因此,教师们缺乏有利的条件或者帮助,以及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研究学习,这也就致使教师对于激励策略的认知不高。(二)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通过与D小学的部分教师访谈中了解到,在学校中一些老教师的思想还是比较“传统”的。他们明白激励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但是基于历史习惯、周围环境等因素,他们已经很难改变自己的传统教法。在传统班级管理的模式中,教师具有绝对权威,班级的事务都由教师操控,学生是无条件服从的。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师生变成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12]这种相对滞后的管理模式容易束缚学生的思想,制约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积极性,容易影响师生关系,进而影响着激励方式的运用。(三)激励方式及内容针对性不强这里的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某些学生,或者针对某些现象,也可以是为了某些具体的目的所使用的激励方式。教师在运用激励方式时,要有的放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但是在很多时候,教师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主观的想法,或者是根据喜好来运用激励策略,但是这与学生的需要相差甚远,并不是学生真正想要的。激励的方式方法也并不是学生想要接受的,这就会出现激励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激励作用不持久的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激励策略缺少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都是不一样,因此他们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但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习惯于从集体的角度出发,在运用激励策略时,只是从共性上对学生进行激励,缺乏指向性,从而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引导和鼓励。[13]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的教育构想被传统的教育观念限制了,导致教师缺乏对激励策略的创新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工作量太多,用于激励学生个体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其二,激励内容普遍化,缺乏指向性。选择激励内容时,应该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果激励的内容不是学生想要的,自然是难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更难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教师所采用的激励方式和内容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太过模式化,无法充分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14]所以,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和了解他们的需求,科学地探索、研究出详尽的激励内容,然后合理地运用激励策略,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激励效果。四、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运用的合理化建议(一)深入了解激励理论,提高对激励策略的认识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门重要艺术,激励策略是所有小学教师们都需要深入了解和学习,并且灵活地运用在实践当中去的。只有深入了解激励策略,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做到游刃有余。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励策略。作为一项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工作,激励策略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身为教师,必须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激励策略,关注学生的发展,在适当的时期运用适当的激励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5]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改变以前对于激励策略的片面认识,积极主动学习与激励策略相关的知识,并与自身的班级管理工作相结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并且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才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准确、高效地运用激励策略。另一方面,学校应多组织开展与激励策略相关的教育教研活动。激励最早是应用于企业管理,直到上世纪中叶,才逐渐将激励应用于学校教育管理。然而,在我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逐渐将激励与教育研究相结合,虽然我国对激励策略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其理论研究相对丰富,这为教师们学习激励策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班级管理工作是需要在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并及时反思和进行完善的。[16]如教育部门可以多开展与激励策略相关的教研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讲授激励策略的研究成果,让教师在学习到很多的理论知识,或者是邀请优秀教师分享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策略的经验,促使教师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班级管理当中。而在学校层面,可以组织开展讲课比赛或者是优秀班集体的评选活动。一方面开展讲课比赛,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而且还能引导教师将激励策略运用到课堂上,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开展评选活动,通过对班集体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展示与评比,可以从侧面更好地了解激励策略的应用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各教师的交流学习和各班级之间的取长补短。由此可见,相关的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组织各类与激励策略相关的教育培训,能够让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与激励策略相关的研究成果,提高教师对激励策略的认识并能将其灵活运用于日后的班级管理中。(二)灵活运用激励策略,优化激励的具体形式每个学生都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喜趣爱好等,他们的需要往往也都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学生时应做到因需而变,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激励策略,这样更有利于对症下药,进而产生显著的激励效果。1.善于运用多样化的言语激励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的信息大多数都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在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来达到激励效果。首先,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即使是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只要教师能够留心观察,就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言语激励的内容和方法比言语激励的频率更重要,一成不变的表扬语不如一次具有指向性的言语激励。教师在运用表扬语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转换言语的表述,例如“你真棒”这一类的言语可以变换为“老师乐于看见你的进步”“你是个乖巧的孩子,这件事你做对了”,例如“表扬XXX同学!”这一类的言语可以变换为“XXX同学找到了所有的钱,这种拾金不昧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XXX同学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要向他学习”等,也就是说,把原来简单的表扬语,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转换,这样才能让言语激励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次,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使用否定性的言语。当发现学生的错误亦或是缺点的时候,可以私下指出或帮助他们改正。说话的语气要尽量亲切、诚恳,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诚恳,老师所做的一切是对他有好处,是希望他能有所进步。同时,教师在批评和纠正学生的时候,不要忘记给予学生信心去改正,要相信学生并激励学生。除此以外,教师可以善用肢体语言来激励学生。肢体语言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人的内心状态和态度。教师在跟学生交流时,例如点点头、耸耸肩、拍肩膀等,都会向学生传递着信息。[17]教师对于学生的赞赏、认同可以通过点点头、微微笑等让学生感受到。而当教师在学生批评的时候,可以是一个严肃的表情,也会让学生感到错误的严重性。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综合运用肢体语言,成为一名风度翩翩、情感丰富、平易近人的教师。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耳濡目染中不断地提升自己。2.善于树立榜样来激励学生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热衷于通过模仿来表达对于崇拜的人的喜欢。不同的学生所崇拜的榜样是不同的,大部分学生所学习的榜样确实是我们社会所尊重的人物,但也有学生盲目地选择一些具有不良习惯的人作为榜样,因此这需要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榜样激励,引导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比如要引导小学生去学习一些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将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树立为榜样,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历史上的伟人、民族英雄以及科学家等优秀杰出人物的事迹,这些都能对小学生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他们的崇高的品德、顽强的意志和光辉的形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同时能够激起小学生的崇拜和敬仰之情。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将先进人物的事迹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了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教师还可以用学生熟悉和崇拜的歌手、演员的事迹来激励和教育学生。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这些艺人来激励学生的时候,不能仅是引导学生看到这些艺人美好的一面,而是更要看到他们幕后所付出的泪水与汗水。案例五:自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医疗战线的工作者们,一直用无私的努力守护着每个人的安全。这些一线的医护人员,有很多是学生的家长,而通过家长为学生树立榜样,能够更好地教育孩子。D小学五年级某班组织开展了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学先锋、做先锋”为主的题班会。一位学生的家长应邀讲述了自己在防疫一线的工作经历和心路历程。在班会上,同学们在聆听了家长的抗疫故事后,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要以那些在抗疫路上无所畏惧,逆流而上的人们为榜样,认真学习。再者,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榜样力量。教师的身上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与此同时,教师也是与学生交往互动最多的人,学生在老师朝夕相处的时间里,各个方面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身为一名教师,要以身作则,处处做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表率越好,其榜样力量就越强。[18]除此以外,可以在班级开展“榜样讲堂”的活动,邀请成功的家长走进班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在案例六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通过邀请在一线抗疫的家长,为学生们树立榜样,进而激励学生树立理想,努力学习。案例六:为了鼓励孩子们每天认认真真写好每一个字,写好每一份作业,D小学四年级某班举行了“一笔一划写好字,相约老师下午茶”的活动。任课老师们每周从班里的作业中,评选5名小小书法家,并颁发“邀请函”。获得邀请函的小小书法家们,可以邀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喝下午茶,并且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和照片贴在版报上进行展示,同时分享自己写字的窍门,成为同学们的榜样。最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在学校里,总会有这样一群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美育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表扬,让他们成为所有学生学习的榜样。从案例六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通过开展“一笔一划写好字,相约老师下午茶”的活动,为学生们树立了“小小书法家”的榜样,激励学生认真写好字,通过身边的榜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追求自我。但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要注意客观、真实地展示榜样的事迹,从而拉近榜样与学生的距离,促进学生的成长。3.善于利用竞争来激励学生竞争会给人带来压力,而压力可以让人们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当然,这也适用于小学生。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合理运用竞争激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竞争的形式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设为个人之间的竞争、组与组之间竞争或是班级之间的竞争。比如,教师可以把所有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且安排每个个小组都完成同样的任务,最后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对每个小组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进而评出最好的小组,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让竞争激励发挥其作用。案例七: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习小组发挥其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在本学期伊始,周老师采用小组竞争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方面,周老师从四个方面对各个学习小组进行激励:一是在课堂上,倘若小组成员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每回答对一次就能获得一朵花;二是作业拿到90分以上,就可以为小组争得一朵花,但是如果作业不认真或者说没有完成作业的,就要扣掉一朵花,并且要在小组长的督促下,重新完成作业;三是听写满分获得一朵花,低于90分则要扣除一朵花,并且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重新听写,直到90分以上为止;四是测试进步5分以上的,都可以为小组赢得一朵花,此外,进步分数最高的学习小组,也能相应地获得小红花。如进步10分的,可得一朵花;进步20分的,可得两朵花,以此类推。在纪律方面,周老师是这样进行管理的:在课堂上,小组长负责维持本组的课堂纪律。如果一节课里,所有成员都表现得很好,就可为小组获得一朵花。反之,经常开小差、随意出座位、窃窃私语、扔纸条的小组,每发现一次就扣除一朵花。在课间,小组成员要相互监督。比如,不能在教室及走廊上大喊大叫或追逐打闹。违者,该小组也要被扣除一朵花。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竞争激励的运用,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给予学生压力与动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团体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19]4.善于运用情感因素激励学生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信赖,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产生情感的交流。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进入到学习当中。然而,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他们的表达能力、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都各不相同,所以要善于利用情感因素激励学生,如果都是“你真棒”这样简单的情感反馈,会大大减弱情感激励的效果。小学生对于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他们需要教师的关心与呵护,但是他们也很容易出错,因此教师对待学生应该少一点批评,多一些鼓励,设身处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营造一种平等、欢乐、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健康地成长。例如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多给予学生关心和认可。当学生遭遇困惑的时候,要及时伸出援手,真诚地帮助他们。如当学生在某些科目的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去请教老师,或者是可以在班级发起互帮互助的活动,鼓励同学们进行互帮互助,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竭尽全力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可以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提高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情。反之,如果教师仅仅是一味地说教,而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去关心和理解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对教师缺乏信任感,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20]教师要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现实生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关心学生的日常琐事,往往能够产生激励的作用。一些看似普通的小事,能够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从而激发力量,锐意进取。因此,面对不同性格特点和需求的学生,教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激励策略,并且灵活运用激励策略,优化激励的具体形式,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遵循激励策略的运用原则,注重激励的有效性在运用激励策略时,教师也要注意遵循激励策略的运用原则。一是因人而异原则。教师要区别不同学生的需求,就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样,把人的需要归结为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是逐层递进的,当金字塔下端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希望往顶层“攀爬”。所以,教师在运用激励策略时,可以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激励因素对学生进行激励。[21]比如,对于缺乏爱和安全感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情感激励,对于活泼开朗,具有很强竞争意识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运用竞争激励,来激发学生潜能。案例八:小琳是一位留守儿童,她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因此小琳只能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导致小琳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如爱迟到、爱耍小脾气等等。周老师在观察到这一情况后,深入地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与小琳建立了平等友爱的朋友关系。周老师对小琳的生活和学习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时间久了,周老师慢慢地拉近了与小琳的距离。周老师感到这是一个好现象,于是针对小琳的不良习惯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小琳爱迟到的问题,周老师趁着小琳考试进步时,奖励了她一个闹钟,并引导小琳学会守时,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案例八中可以看出,教师运用激励策略的时候,充分遵循了因人而异原则。在发现小琳的问题后,及时地关心和照顾小琳,并针对小琳爱迟到这一不良习惯,通过送闹钟的形式,来纠正小琳的行为。教师的关怀如同春风般滋养小琳的内心,不仅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同时也能够对小琳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二是及时性原则。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行为需要教师来评价。他们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当他们表现突出时,教师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如一个满意的表情或者说一个亲切的微笑,都能够强化学生的行为,进而产生一定的激励效果。当他们表现不好时,老师也需要及时地进行批评和教育,以此减少学生的错误。三是公平性原则。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公平对待,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对教师有依赖性,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教师的处理方式有失公平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这不但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且也不利于激励措施的有效运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仔细观察,深入了解,找出学生的长处,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激励策略,做到平等对待,杜绝差别待遇。案例九:笔者在跟班学习的过程中,曾留意到一位名为小杰的学生,他性格活泼开朗,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但是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自律性较差。通过观察发现,虽然小杰在课堂上总是带头扰乱课堂纪律,但是在课下却能很好的组织同学们一起玩游戏,同学们也很相信他。在一节语文课上,小杰在老师转身写板书时带头扰乱了课堂纪律,老师发现后,严厉地批评了小杰和他的“同伙们”,下课以后,老师把小杰叫到了办公室,与其进行谈话。在谈话中老师肯定了他的组织能力,并提议让他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小杰似乎对此很感兴趣。随后老师又对他说:“在老师眼里你是一个非常有组织能力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胜任体育委员。但是你知道当好一个班干部除了有组织能力还需要什么吗?”小杰疑惑地摇摇头,“身为班干部,首先要做的就是时刻遵守班级纪律,严于律己,这样其他同学才会听从你的安排。”小杰点点头。老师接着说:“那老师给你一次机会,如果这个星期你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听从老师安排,就让你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小杰这时候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老师又对他说:“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也非常期待你能担任班级的体育委员。”在接下来的这一个星期里,每当小杰表现好的时候,老师就会给予他鼓励的微笑,这也给了小杰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果不其然,小杰在这个星期里并没有违反纪律,如愿地当上了体育委员,让老师感到惊喜的是,小杰担任体育委员后,不仅能够做到严于律己,遵守班级纪律,还带动了其他违反纪律的同学,该班的课堂纪律愈加良好,班风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从案例九中可以看出,教师运用激励策略的时候,充分遵循了及时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在发现小杰和其他同学捣乱课堂纪律时,及时对他们进行了批评。每当小杰有进步的时候,也及时对小明进行表扬。在发现小杰组织能力强以后,教师利用这一闪光点,让他的行为习惯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得以维持下去。四是适时适度原则。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运用激励策略的频率很高,绝大部分的教师往往用激励策略来指导学生,长此以往,教师容易产生一个误区,认为激励策略运用的频率越高,效果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频繁地运用激励策略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应用频率较低则让学生觉得无关紧要,效果甚微。[22]因此,教师在运用激励策略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确保学生能够保持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准确把握时机,巧妙地进行激励引导,最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掌握激励尺度,切忌急于求成。由此可见,教师在选择激励策略时,需要了解学生,选择合适的激励策略,在实施激励策略时,更要遵循激励策略的运用原则,注重激励的效果,留心观察激励策略对不同学生产生的不同效果,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提高运用激励策略的有效性。结语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崇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思想已经得到了新的转变和发展,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策略不但是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中所需要运用的一种手段,更是教师们需要把握的一门艺术。本研究基于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运用现状,对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的运用展开了新的探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习经历,尤其是在担任副班主任工作中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小学教师对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对于激励策略的具体应用较为单一,激励作用不持久及效果不佳。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成因后也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笔者希望本文能够对小学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使得小学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合理地运用激励策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本文对激励策略的论述只是初步研究的阶段,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更多的学者能够投入精力对其进行进一步探索,通过更全面的调查与实践不断的去充实和完善相关的激励策略。参考文献[1]张秋香.激励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研究[D].湖北大学,2015.[2]杨强强.让激励成为进步的动力——班级管理中激励策略的多元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4):5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