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的教学组织_第1页
数学归纳的教学组织_第2页
数学归纳的教学组织_第3页
数学归纳的教学组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归纳的教学组织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命题的方法,通常用于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教学组织数学归纳法时,需要让学生理解以下几个关键点:知识点1:数学归纳法的步骤数学归纳法通常包括两个步骤:基础步骤和归纳步骤。知识点2:基础步骤基础步骤是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需要证明当n取最小的自然数时,命题成立。知识点3:归纳步骤归纳步骤是数学归纳法的第二步,需要证明当命题对某个自然数n成立时,命题对下一个自然数n+1也成立。知识点4:归纳假设归纳假设是在归纳步骤中提出的一个假设,即假设命题对某个自然数n成立。知识点5:归纳证明归纳证明是在归纳步骤中需要证明的部分,即证明命题对下一个自然数n+1也成立。知识点6:数学归纳法的有效性数学归纳法的有效性在于,通过基础步骤和归纳步骤的证明,可以证明命题对所有自然数都成立。知识点7:数学归纳法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广泛应用于解决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如数列求和、多项式展开等。知识点8:数学归纳法的局限性数学归纳法只能用于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对于其他类型的命题无能为力。知识点9:数学归纳法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数学归纳法时,可以通过举例、讲解、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应用。知识点10:数学归纳法的评价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证明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知识点11:数学归纳法的注意事项在运用数学归纳法时,需要注意合理选择基础步骤和归纳步骤,以及正确使用归纳假设。知识点12:数学归纳法的拓展数学归纳法可以与其他数学方法相结合,如反证法、归谬法等,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通过以上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归纳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及方法:证明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下列命题成立:1^2+2^2+…+n^2=n(n+1)(2n+1)/6。这是经典的数学归纳法题目。首先验证n=1时,等式成立。接下来,假设对于某个k,等式成立,即1^2+2^2+…+k^2=k(k+1)(2k+1)/6。需要证明当n=k+1时,等式也成立。通过归纳假设,将k+1代入等式中,然后加上(k+1)2,可以得到12+2^2+…+k^2+(k+1)^2=(k+1)(k+2)(2k+3)/6,化简后得到等式右边的形式,证明完成。证明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下列命题成立:n!>2^n。同样使用数学归纳法。首先验证n=1时,等式成立。接下来,假设对于某个k,等式成立,即k!>2k。需要证明当n=k+1时,等式也成立。通过归纳假设,将k+1代入等式中,然后比较k!+1和2(k+1)的大小,可以得到k!+1>2(k+1),因为k!是偶数,所以k!+1是奇数,而2(k+1)是偶数,奇数大于偶数,证明完成。证明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下列命题成立:n^3-n是偶数。使用数学归纳法。首先验证n=1时,等式成立。接下来,假设对于某个k,等式成立,即k^3-k是偶数。需要证明当n=k+1时,等式也成立。通过归纳假设,将k+1代入等式中,得到(k+1)^3-(k+1)=k^3+3k^2+3k+1-k-1=k^3+3k^2+2k,因为k^3-k是偶数,3k2是偶数,2k是偶数,所以k3+3k^2+2k也是偶数,证明完成。证明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下列命题成立:n(n+1)是偶数。使用数学归纳法。首先验证n=1时,等式成立。接下来,假设对于某个k,等式成立,即k(k+1)是偶数。需要证明当n=k+1时,等式也成立。通过归纳假设,将k+1代入等式中,得到(k+1)(k+2)是偶数,因为k(k+1)是偶数,所以(k+1)(k+2)也是偶数,证明完成。证明对于所有的自然数n,下列命题成立:n^2+n+41是一个素数。使用数学归纳法。首先验证n=1时,等式成立,因为1^2+1+41是43,是一个素数。接下来,假设对于某个k,等式成立,即k^2+k+41是一个素数。需要证明当n=k+1时,等式也成立。通过归纳假设,将k+1代入等式中,得到(k+1)^2+(k+1)+41,化简后得到k^2+2k+1+k+1+41,即k^2+k+41+k+2,因为k^2+k+41是一个素数,所以只需要证明k+2不与k^2+k+41有公因数即可。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当k为偶数时,k+2为奇数,而k^2+k+41也是奇数,两个奇数相加得到一个偶数,所以k+2不与k^2+k+41有公因数;当k为奇数时,k+2为偶数,而k^2+k+41也是奇数,两个奇数相加得到一个偶数其他相关知识及习题:知识点1:完全平方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是指一个二次多项式可以表示为两个相同一次多项式的平方。即(a+b)^2=a^2+2ab+b^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x+3)^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将a=x,b=3代入,得到(x+3)^2=x^2+2x3+3^2=x^2+6x+9。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2y-5)^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将a=2y,b=-5代入,得到(2y-5)^2=(2y)^2+2(2y)(-5)+(-5)^2=4y^2-20y+25。知识点2:二次方程的解法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其解可以通过因式分解、配方法或使用求根公式来求得。解二次方程x^2-5x+6=0。通过因式分解,将方程写为(x-2)(x-3)=0,得到x-2=0或x-3=0,解得x=2或x=3。解二次方程2x^2+7x-6=0。使用求根公式,其中a=2,b=7,c=-6,代入公式x=(-b±√(b^2-4ac))/(2a),得到x=(-7±√(49+48))/4,解得x=(-7±√97)/4。知识点3: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可以用来直观地观察函数的性质,包括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等。给出函数f(x)=x^2-4x+4的图像特点。这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写为f(x)=(x-2)^2,图像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顶点为(2,0),对称轴为x=2。给出函数f(x)=-x^2+4x-4的图像特点。这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顶点为(2,4),对称轴为x=2。知识点4: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通常与对应的二次方程类似,可以通过因式分解、配方法或使用求根公式来求解。解不等式x^2-5x+6>0。通过因式分解,将不等式写为(x-2)(x-3)>0,得到x-2>0或x-3>0,解得x>2或x<3。解不等式2x^2+7x-6<0。使用求根公式,其中a=2,b=7,c=-6,代入公式x=(-b±√(b^2-4ac))/(2a),得到x=(-7±√(49+48))/4,解得x=(-7±√97)/4。由于抛物线开口向上,所以解集为两个根之间的区间,即(-7+√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