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贤者之事也,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福亦异。(节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论》)材料二: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为多张仪而贤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是王欺魏。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遂拔宜阳。(节选自《战国策·秦策》)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今臣贤不及A曾子B而王之信臣C又未若D曾子之母也E疑臣者F不适三人G臣恐王为H臣之投杼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指合乎、符合,与《府丁解牛》中“莫不中音”的“中”意思不同。B.举,指行动、发动,与《屈原列传》中“举贤以自佐”的“举”意思不同。C.再拜,拜两拜,与《鸿门宴》中“再拜献大王足下”的“再拜”意思相同。D.因,于是、就,与《苏武传》中“欲因此时降武”的“因”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贤明的人做事,即使地位尊贵也不随意而为,即使被君主信任也不迎合;忠臣的德行受到贤君赏识,但昏君却不喜欢。B.秦武王想窥视周王室的天下,甘茂建议联魏伐韩,武王派向寿做甘茂的副使出使魏国;他们一同回来时,武王到息壤迎接。C.张仪为秦国开疆拓土,但天下人并不赞扬张仪的功绩,却认为秦国先王贤明;乐羊灭掉中山,最终却不敢认为是自己的功劳。D.开始有人说曾参杀人,曾参母亲不相信,照样织布;但有三人说时,曾参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墙逃跑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2)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14.甘茂说服魏国与秦联合攻打韩国,却希望秦武王“勿攻也”,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6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材料二:先人讳正,世为吴中著姓。先祖讳绅,县学生,为太常卿夏昶之孙婿。先祖家教尤严,先人早游县学,屡试不第,而有光后出有名,及举乡试,先人遂谢去。先祖以高年笃老,先人与伯父,年亦皆逾七十,侍侧,日忻忻然,如少年儿子,皆不知其老也。日闭门读书;每自喜,以为有所得。性坦率,未尝与人有争。与里中结社,有香山洛社之风。社中人尤敬其德,称其别号曰岫云,言如出岫之云,无心也。岁壬戌,有光八上春官,不第还,先人遂以是年卒,年七十有八。又三年,始登第,而先人不及见矣,悲夫!以有光之困于久试,祖父皆以高年待之,而竟不及。及先人之方殁,而始获一第,曾不得一日之禄养,所以为终天之恨也。先妻魏氏,光禄寺典簿魏庠之女,太常卿谥恭简公魏校之从女也。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淡薄,亲自操作。时节归宁外家,以有光门第之旧,而先妻未尝自言,以为能可以自给。及病,妻母遣人日来省视,始叹息,以为姐何素不自言,不知其贫之如此也。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事舅及继姑孝敬闺门内外大小之人无不得其欢。人以为有德如此,不宜夭殁。而生一子,甚俊慧,又夭。仅存一女。天道竟不可知矣!(节选自归有光《请敕命事略》)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事舅A及继姑B孝敬C闺门D内外E大小F之人G无不H得其欢。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来归”指女子嫁到夫家;“归宁”与“归省”意思一样,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B.“及举乡试”与“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两句中的“举”字含义不同。C.“先妻少长富贵家”与“少长咸集”(《兰亭集序》)两句中的“长”字含义不同。D.“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与“殆与余同”(《石钟山记》)两句中的“殆”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有光的妻子时常来轩中问他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妻子去世后两年里,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归有光后来派人再次修缮,但格局与过去稍有不同。B.归有光的祖父年高衰老,归有光的父亲与伯父侍奉在侧,祖父就好似年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年龄也很大了,每天都在家读书,感到非常高兴,认为读书有所收获。C.归有光的父亲为人性情坦率,未曾与别人发生争执;与同里的人结社,社中人尤其尊敬他的品德;他一直等待归有光考中的消息,可惜没有等到就去世了。D.归有光的妻子魏氏,虽出生于富贵之家,嫁到归有光家之后,却甘于淡泊,事事亲自劳作,不向娘家诉苦;而且鼓励丈夫应当立志干一番事业,不必担忧眼前的贫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称其别号曰岫云,言如出岫之云,无心也。(2)及病,妻母遣人日来省视,始叹息。14.两则文本表达了归有光对妻子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碎碎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碟碟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肱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肱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文本二: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注】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注】夜明砂:干燥的蝙蝠粪便的别称。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凡A有罅隙B风水C相遭D皆有E噌吰镗鞳之声F何独G兹山H为然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舟行,“舟”表示“行”的方式。文本二中“蛇行而入”的“蛇”也表示“行”的方式,两者用法一致。B.不余欺,没有欺骗我。《种树郭橐驼传》中“故不我若也”的“不我若”表示不如我,两者结构相同。C.记,古代文体,多以自然名胜为载体表达情感。苏轼的《石钟山记》以记游为议论,体现了宋代游记的新风格。D.当,文中意为“应当”。李密《陈情表》中“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的“当”与此意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使文章别开生面,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B.文本一中作者用栖鹘和鹳鹤的声音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使人心惊胆战,侧面凸显出了作者的不怕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C.文本二不仅在具体描绘石钟山时对文本一多有继承,其质疑苏轼观点的逻辑与《石钟山记》中苏轼质疑李渤观点的逻辑也颇为相似。D.文本二认为苏轼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探究结论之所以有误,是因为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大钟,而没看到上钟山形状也是这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2)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14.请简要梳理彭雪琴批驳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看法的思路。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节选自《说苑·君道》)材料二:贞观五年,有司上书言:“皇太子将行冠礼,宜用二月为吉,请追兵以备仪注。”太宗曰:“今东作①方兴,恐妨农事,令改用十月。”太子少保萧瑀奏言:“准阴阳家②,用二月为胜。”太宗曰:“阴阳拘忌,朕所不行。若动静必依阴阳,不顾理义,欲求福佑,其可得乎?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农时甚要,不可暂失。”贞观九年,盐泽道行军总管、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又诬告靖谋逆,减死徙边。时有上言者曰:“甑生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太宗曰:“虽是藩邸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事须画一今若赦之使开侥幸之路。且国家建义太原,元从及征战有功者甚众,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有功之人,皆须犯法。我所以必不赦者,正为此也。”贞观十四年,戴州刺史贾崇以所部有犯十恶者,被御史劾奏。太宗谓侍臣曰:“昔陶唐③大圣,柳下惠④大贤,其子丹朱甚不肖,其弟盗跖为巨恶。夫以圣贤之训,父子兄弟之亲,尚不能使陶染变革,去恶从善。今遣刺史,化被下人,咸归善道,岂可得也?若令缘此皆被贬降,或恐递相掩蔽,罪人斯失。诸州有犯十恶者,刺史不须从坐,但令明加纠访科罪,庶可肃清奸恶。”(节选自《贞观政要》)[注]①东作:谓春耕。②阴阳家:指战国时期提倡阴阳五行说的一个学派。③陶唐:即唐尧。④柳下惠:即春秋鲁大夫展获,食邑柳下,谥惠,故称其为柳下惠。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然理国A守法B事C须画一D今若赦E之F使G开H侥幸之路。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文中指途径、方法,与《离骚》中“来吾道夫先路”的“道”意思不同。B.违,文中指违背,与《孔雀东南飞》中“谓言无誓违”的“违”意思相同。C.所以,文中表原因,与《石钟山记》中“此世所以不传也”中的“所以”意思相同。D.善,文中指好的,与《归去来兮辞》中“善万物之得时”中的“善”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平公向师旷询问“人君之道”,师旷从德行、用人、视野、见识、考绩等多方面进行了阐释。B.太宗不同意二月为太子行加冠礼,是因他担心调集士兵会妨害春耕,且自己也不懂阴阳五行。C.太宗认为若赦免高甑生,那些曾追随自己征战有功之人就会心存侥幸,因此依法处置了他。D.太宗认为唐尧等圣贤尚且不能让其子弟弃恶从善,若让刺史“化被下人,咸归善道”,就是苛求。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所行皆遵正道,自然常与吉会。且吉凶在人,岂假阴阳拘忌?(2)诸州有犯十恶者,刺史不须从坐,但令明加纠访科罪,庶可肃清奸恶。14.材料二中唐太宗的哪些言行体现了师旷所说的“人君之道”?(3分)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赵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于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于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其后公卿希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已。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吾闻之韩子曰:‘尧舜采椽不刮,茅茨不翦,饭土塯①,啜土形②,虽监门之养,不觳③于此。禹凿龙门,通大夏,决河亭水,放之海,身自持筑香,胫毋毛,臣虏之劳不烈于此矣。’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尚何于法?朕尊万乘,毋其实,吾欲造千乘之驾,万乘之属,充吾号名。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竟,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毋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曰:“将相不辱。”自杀。斯卒囚,就五刑。(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贞观十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平定天下,朕虽有其事,守之失图,功业亦复难保。秦始皇初亦平六国,据有四海,及末年不能善守,实可为诫。公等宜念公忘私,则荣名高位,可以克终其美。”魏征对曰:“臣闻之,战胜易,守胜难。陛下深思远虑,安不忘危,功业既彰,德教复洽,恒以此为政,宗社无由倾败矣。”(节选自《贞观政要·论慎终》)【注】①塯:盛饭的瓦器。②形:通“型”,瓦器。③觳:通“确”,俭薄。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关东群A盗B并C起D秦E发兵F诛击G所杀H亡甚众I然J犹不止。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固,本来,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的“固”意思不同。B.实,实际,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的“实”意思相同。C.就,承受,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若无罪而就死地”的“就”意思不同。D.据,占据,与《过秦论》中“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的“据”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高劝说秦二世不要和群臣在朝廷上决议大事,认为如果让群臣看出了错误,就会影响到天子的威严;秦二世听从了赵高的建议。B.冯去疾等人进谏指出,单靠武力难以镇压起义军,要减少戍边、运输、劳作的劳役,减轻百姓的赋税,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C.秦二世认为尧、舜作为天子,生活过于节俭,不是合格的统治者,不值得效仿学习,君主最主要的是使法令严明,以此来统治天下。D.唐太宗认为守住天下需要一定的方法,秦始皇的教训值得鉴戒;魏征认为唐太宗如果永远保持这种态度,国家就不会倾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后公卿希得朝见,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已。(2)公等宜念公忘私,则荣名高位,可以克终其美。14.秦二世最终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答案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答案】10.BEG11.A12.B13.(1)君主即使不贤,他们喜欢忠臣这一名声跟贤君是相同的,实际行动却跟贤君有区别。(2)进攻中山,三年就攻克了中山,乐羊返回魏国议论战功(评功论赏)时,魏文侯拿出一箱群臣讲谤乐羊的意见书给他看。14.①甘茂认为攻打宜阳困难重重;②甘茂担心秦武王受人蛊惑,于是以退为进。【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我的德行赶不上曾子,大王对我又不像曾母对他儿子那般信任。而且怀疑我的人不止三个,我真担心大王会为我丢下织布梭子啊。”“不及曾子”是动宾结构,B处断开;“王之信臣”是主语,“未若”是谓语,“曾子之母”是宾语,中间不断开;“也”是句末语气词,后面E处断开;“疑臣者”是主语,“不适三人”是谓语部分,中间不断开,G处断开。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都是“合乎、符合”。句意:一定要合于事理才行动。/没有不符合音律的。B.正确。行动、发动;推举。句意:符合道义才去做。/推举贤才来辅佐自己。C.正确。都是“拜两拜”。句意:乐羊叩头两次跪拜说。/拜两拜献给大王。D.正确。于是、就;趁着。句意:于是动用了全部兵力。/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劝苏武投降。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他们一同回来时,武王到息壤迎接”错,原文“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向寿先回秦国把甘茂的话报告给武王,武王到息壤迎接的只有甘茂。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不肖”,不贤,没有才能;“说”,通“悦”,喜欢;“实”,实际行动。(2)“拔”,攻克;“语”,议论;“示”,给……看。【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宜阳,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可知,甘茂认为攻打宜阳困难重重;②由“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是王欺魏”“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可知,甘茂担心秦武王受人蛊惑,于是以退为进。参考译文:材料一:贤明的人做事,即使使地位尊贵也不随意而行,即使为君主所听信也不借以谋私,一定要合于事理才行动,符合道义才去做。这是忠臣的德行,是贤明的君主所赏识的,没有才能的君主所厌恶的。没有才能的君主并不是厌恶忠臣的声音。君主即使不贤,他们喜欢忠臣这一名声跟贤君是相同的,实际行动却跟贤君有区别。实际行动不同,所以他们的功名祸福也就不同。材料二:秦武王对甘茂说:“我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韩国一地名),取周室而代之。”甘茂说:“我要求去魏国与他们相约,共同攻打韩国。”于是,武王派亲信向寿做甘茂的副使出使魏国。甘茂来到魏国,对向寿说:“您回去告诉武王说:‘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但希望大王不要进攻韩国。’”向寿回到秦国,把这话告诉了武王,武王便到息壤这个地方迎接甘茂。甘茂到了息壤,武王问他其中的原因。甘茂回答说:“宜阳,它名义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现在大王的军队要经过重重险阻,跋涉千里去攻打宜阳,实在太难了啊!我听说,张仪西并巴、蜀,北取河西,南占上庸,诸侯并不因此就赞扬张仪的能耐,却称颂先王(秦惠王)的贤明。魏文侯派乐羊为将,进攻中山,三年就攻克了中山,乐羊返回魏国议论战功(评功论赏)时,魏文侯拿出一箱群臣讲谤乐羊的意见书给他看。乐羊叩头两次跪拜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完全是主君的功劳啊!’我现在只不过是寄居在秦国的人,而秦国权臣樗里疾、公孙衍倚仗和韩国的关系,将来如果在攻打宜阳时对我进行非议,从中作梗,大王必会听从。如果这样,大王就欺骗了盟国魏国。从前曾参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仍然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仍然照样织布。又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逃跑了。凭着曾参的贤德,和他母亲对他的信任,有三个人怀疑他杀了人,结果他的慈母也动摇了对他的信任。现在我的德行赶不上曾子,大王对我又不像曾母对他儿子那般信任。而且怀疑我的人不止三个,我真担心大王会为我丢下织布梭子啊。”武王坚定地说:“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于是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盟约。果然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还不能攻下,于是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在武王面前争着进甘茂的谗言,武王几乎都要听信了,召回甘茂,把想法告诉他。甘茂对武王说:“息壤就在那里!”武王说:“确实有这回事。”于是动用了全部兵力,继续让甘茂攻打宜阳,于是宜阳被攻克。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6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10.CEG11.A12.B13.(1)称他别号为岫云,他说的话就跟出岫之云一样,毫无心机。(2)等到妻子生病了,她母亲派人每天来探望,才叹气感慨。14.①对妻子真挚的爱;②对逝世妻子的怀念;③对妻子贤良的赞扬。【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妻子)侍奉公公和继母极为敬重孝顺,家里家外,大辈小辈,尊者仆人,没有不满意的。“舅及继姑”是“事”的宾语,“孝敬”是补充说明侍奉的情况,中间不断开,C处断开;“闺门内外”“大小之人”为并列结构,E处可断开;“闺门内外”“大小之人”共同作“无不得其欢”的主语,主语后面G处可断开。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错误。“归宁”与“归省”意思不一样。“归省”是回家探亲,“归宁”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B.正确。考取;举荐。句意:等到他乡试中举。/后来的刺史叫作荣的举荐我为优秀人才。C.正确。动词,生长;形容词,年长。句意:亡妻年少时生长在富贵之家。/年幼的年长的都聚集在一起。D.正确。都是“大概”。句意:大概与当今世人不同。/大概和我的看法相同。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祖父就好似年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年龄也很大了,每天都在家读书,感到非常高兴,认为读书有所收获”理解错误,文中这些内容是说归有光的父亲和伯父。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言”,说的话;“无心”,毫无心机。(2)“及”,等到;“省视”,探望;“始”,才。【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①对妻子真挚的爱。材料一末尾写“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把对妻子的爱寄托在物象上;材料二记述妻子的种种美好德行,感叹“人以为有德如此,不宜夭殁。而生一子,甚俊慧,又夭。仅存一女。天道竟不可知矣!”,都饱含了对妻子的爱。②对逝世妻子的怀念。材料一中记叙妻子刚刚嫁到家中时“问古事”“凭几学书”以及转述诸小妹的话等生活细节,字里行间蕴含着对亡妻的无尽怀念。③对妻子贤良的赞扬。材料二写妻子虽然生长富贵人家,嫁到自己家后却甘于贫困,并且侍奉公婆孝顺,“闺门内外、大小之人,无不得其欢”,表达了对妻子贤良品行的赞美。参考译文:材料一: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省亲,回来转述小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子,那么什么是阁子呀?”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感到无聊,就让人再次修葺南阁子,形制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多在外地,不常住在这里。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材料二:我的父亲名讳为正,归氏是吴中大姓。祖父名讳为绅,县学生,是太常卿夏昶的孙婿。祖父家教特别严,父亲早年入县学读书,屡次考试都未考中,然而归有光后出有名,等到他乡试中举,父亲方才舍弃。祖父年高衰老,父亲与伯父,年龄也超过七十了,侍奉在侧,每天欣喜的样子,好似年少时候的小孩,不知道他们的年龄也很大了。他每天闭门读书,自己常常也很高兴,都认为读书有所得。父亲性情坦率,未曾与人争执。与同里的人结社,有香山洛社的风气。社中人尤其尊敬他的品德,称他别号为岫云,他说的话就跟出岫之云一样,毫无心机。壬戌年,我八次科考,都没有考中后回家,父亲在这一年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又过了三年,我才考中,而父亲却来不及看到,令人悲叹!因为我被困在长久的科考中,祖父和父亲年纪都很大了,却一直等待我考中,却没能等到。等到父亲刚刚去世,我才考中进士,(父亲)竟然没有得到我一天的官俸供养,这是我一辈子到死的遗憾啊!我去世的妻子魏氏,是光禄寺典簿魏庠的女儿,太常卿谥号恭简公魏校的侄女。亡妻年少时生长在富贵之家,等到她嫁到我家来,甘于淡泊,事事亲自劳作。在她回娘家省亲的时候,因为归有光家族早年是世家大族,并且妻子自己从来没有(对娘家人)说过,(娘家人)就认为(我和妻子)的生活可以自给自足。等到妻子生病了,她母亲派人每天来探望,才叹气感慨,认为大女儿(魏氏)为什么平时自己不说,不知道他们已经贫困到这种地步了。(妻子)曾经对我说:“我每天观察你,大概与当今世人不同。大丈夫应当立志干一番事业,何必担忧眼前的贫困。”(妻子)侍奉公公和继母极为敬重孝顺,家里家外,大辈小辈,尊者仆人,没有不满意的。世人都认为她如此贤良淑德,不应该早早去世。她生了一个儿子,非常漂亮聪明,但是也早逝了。只存活了一个女儿。天道无常竟然如此不可琢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10.BDF11.D12.D13.(1)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石钟山命名)的真相。(2)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温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干燥的粪便积累了一尺左右。14.①首先概述石钟山地理位置,并引出苏轼观点;②接着阐述这种情况非石钟山所独有,指出苏轼理由不充分;③基于实地游览(考察)指出石钟山的山形特点“全山皆空如钟覆地”,即得名的原因,明确苏轼误解的实质。【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但凡有罅隙,风和水相遇,都有噌吰镗鞳的声音,为什么惟独这山是这样(命名)呢?“罅隙”做“有”的宾语,是动宾结构,表意完整,故B处断开。“风水”做主语,“相遭”做谓语,主谓结构,表意完整,故D处断开。“皆有噌吰镗鞳之声”是前两句条件下的结果,且“噌吰镗鞳之声”做“有”的谓语,表意完整,故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用法和句式能力。A.正确。都是名词作状语。“舟”,表示“行”的方式,乘船;“蛇”,像蛇一样。句意: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就像蛇一样爬了进去。B.正确。都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不欺余”和“故不若我也”。句意:古人没有欺骗我啊!/因此比不上我。C.正确。D.错误。应当;担当,担任。句意:这两座山(的命名)都应该是以形状而论。/我以这样微贱的身份,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D.“认为苏轼只看到了下钟山的山形似钟,而没看到上钟山亦然”错误,原文有“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应是作者认为苏轼没有看到两座山均山形似钟,从而错过了探讨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1)“陋者”,浅陋的人;“乃”,竟然;“考击”,敲击;“其实”,它(石钟山命名)的真相。(2)“烛”,名词用作动词,点着蜡烛;“许”,左右。【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思路的能力。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需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将其分层概括,再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作答。可以用首先、其次、再次的形式分析。第一层是“湖口县钟山有二……此恐不然”,先说人们认可苏轼的观点,接着指出石钟山的地点,然后写出作者不赞同苏轼的观点。第二层是“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指出天下凡是山上有罅隙的都会发出噌吰镗鞳之声,因此石钟山并非特例。第三层是“余居湖口久……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作者实地考查,得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的结论,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参考译文:文本一: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文本二:苏轼的《石钟山记》感叹郦道元的简略和李渤的浅陋,至今游览石钟山的人,都认为他的话是对的。我的亲家公彭雪琴侍郎,在江西呆的时间最久,(他)对我说:“湖口县有两座钟山,一座在城西,滨临鄱阳湖,叫做上钟山;一座在城东,靠近大江,叫做下钟山。下钟山就是苏轼(游览)作记的地方。但是苏轼说山石将风水吞进吐出,发出的声音像演奏音乐,这恐怕不对。天下在水中的山有很多,但凡有罅隙,风和水相遇,都有噌吰镗鞳的声音,为什么惟独这山是这样(命名)呢?我久住在湖口,每到冬天水面落下,则山下有像门一样的洞出现。进入洞中,里面玲珑剔透,钟乳石像天花散漫一样,下垂的样子好像要落地。小路蜿蜒曲折,像龙一样。峭壁上都粘着枯蛤,就像鳞甲似的。洞中宽敞,左右可以通向旁别(的洞穴),可以容纳千人。最上层就昏沉黑暗不可辨别。点着蜡烛攀登,地势平坦,气温也温和,蝙蝠大得像扇子,蝙蝠干燥的粪便积累了一尺左右。旁别又有小洞,像蛇一样前行着进入,又变得宽广,可以容纳三个人坐下。石壁上刻着‘丹房’两个字,而且有很多小诗,语句都很好。比如写着:‘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写着:‘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没有年代姓名,不知道是什么人所作的。大概因为全山都是空的,就像钟覆盖着地面一样,所以得到钟这个名字。上钟山也是中空的,这两座山(的命名)都应该是以形状而论,不应该以声音来说。苏轼当天,就像从门口经过而没有进去一样。”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