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监测物联感知传感器选型及监测部署要求、应急预警智能终端功能要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建设框架_第1页
自然灾害监测物联感知传感器选型及监测部署要求、应急预警智能终端功能要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建设框架_第2页
自然灾害监测物联感知传感器选型及监测部署要求、应急预警智能终端功能要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建设框架_第3页
自然灾害监测物联感知传感器选型及监测部署要求、应急预警智能终端功能要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建设框架_第4页
自然灾害监测物联感知传感器选型及监测部署要求、应急预警智能终端功能要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建设框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灾害监测物联感知传感器选型及监测部署要求(规范性附录)灾害监测部署应用宜对灾害耦合、灾害链、致灾、成灾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因地制宜、因灾施策,完善监测预警单元灾害监测物联感知传感器的部署。上海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涉及的灾害种类主要有:城市内涝、洪涝、暴雨、大风、台风、高温、低温、雷电、冰雹、大雾、风暴潮、地面沉降等。灾害监测物联感知传感器的应用建议涵盖并不局限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的监测。传感器的选型满足相关行业标准(详见REF_Ref145457853\rA.2节)、《新型城域物联感知基础设施建设导则2022版》(沪经信基[2022]779号)要求、安全性要求参照GB4943.1及《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2023版)》(安委办函〔2023〕145号)要求。传感器选型要求灾害监测物联感知传感器的种类、选型等要求包括不局限于下述内容。表A.1灾害监测物联感知传感器选型标准序号类型监测数据选型标准1风向、风速传感器风速、风向、风力1、符合GB/T35237要求的以下内容。1)风向风速要素采样频率不低于60次/分钟;2)瞬时气象值为3s的平均值;3)数据存储不少于3d的每分钟和每小时正点观测数据。4)数据存储应具备掉电保护功能;5)数据文件至少应包括:A.站点基本信息:站点名称及代码、设备安装点经纬度、设备海拔高度;B.要素观测值:时间、分钟数据、小时数据;C.质量控制信息:正确、可疑、错误、缺测、修改、其他情况;2、符合GB/T35227规定的4(除去4.5)的内容。旋转式测风传感器的测量性能符合QX/T23的4.6要求;超声波测风传感器的测量性能符合JB/T11258表1中超声波式的有关要求;旋转式测风传感器和超声波测风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按GB/T35237-2017第4章中对风向、风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要求;旋转式测风传感器和超声波测风传感器的算法按GB/T35237-2017第5章中对风向、风速的算法要求;可存储不少于最近3d的每分钟和每小时正点观测数据;具有心跳功能;具有原位告警、上报告警功能;可配置下列参数:站点信息,包括站点名称及代码、安装点经纬度、海拔高度、安装高度等;心跳周期;告警阈值。3、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阈值设置、阈值告警、上报等功能;3)支持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风速、风向要素观测值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2雨量计降水量传感器降水量降水强度时间1、符合GB/T35237-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自动观测要求;1)降水量要素采样频率1次/分钟;2)瞬时气象值为1min的平均值;3)数据存储不少于3d的每分钟和每小时正点观测数据。4)数据存储应具备掉电保护功能;5)数据文件至少应包括:A.站点基本信息:站点名称及代码、设备安装点经纬度、设备海拔高度;B.要素观测值:时间、分钟数据、小时数据;C.质量控制信息:正确、可疑、错误、缺测、修改、其他情况;2、符合GB/T35228-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降水量的4(除去4.1.1)、5要求;3、设备满足GB/T21978.2-2014要求;1)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符合QX/T288-2015标准,设备应具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证;2)称重式降水传感器符合QX/T320-2016的技术要求,设备应具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证;4、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阈值设置、阈值告警、上报等功能;3)支持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降水量要素观测值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3雪深传感器雪深度、时间1、符合GB/T35237-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自动观测要求;1)降水量要素采样频率不低于6次/分钟;2)瞬时气象值为1min的平均值;3)数据存储不少于3d的每分钟和每小时正点观测数据。4)数据存储应具备掉电保护功能;5)数据文件至少应包括:A.站点基本信息:站点名称及代码、设备安装点经纬度、设备海拔高度;B.要素观测值:时间、分钟数据、小时数据;C.质量控制信息:正确、可疑、错误、缺测、修改、其他情况;2、符合GB/T35229-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雪深与雪压的5.2要求;1)设备应合QX/T589-2020自动雪深观测仪的技术要求,具有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证;3、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阈值设置、阈值告警、上报等功能;3)支持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雪深要素观测值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4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环境温度、湿度时间1、符合GB/T35237-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自动观测要求;1)温度、湿度要素采样频率不低于6次/分钟;2)瞬时气象值为1min的平均值;3)数据存储不少于3d的每分钟和每小时正点观测数据。4)数据存储应具备掉电保护功能;5)数据文件建议包括:A.站点基本信息:站点名称及代码、设备安装点经纬度、设备海拔高度;B.要素观测值:时间、分钟数据、小时数据;C.质量控制信息:正确、可疑、错误、缺测、修改、其他情况;2、符合GB/T35226-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空气温度和湿度的4(除去4.1.1、4.2.1、4.4.1)、12要求;1)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应具有气象专用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3、符合《新型城域物联感知基础设施建设导则2022版》3.34温湿度物联感知终端要求;4、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阈值设置、阈值告警、上报等功能;3)支持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温度和湿度要素观测值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5温度探测传感器温度、时间1、符合JB∕T12599-2016一体化温度传感器标准;2、符合《新型城域物联感知基础设施建设导则2022版》3.8温度探测物联感知终端要求;3、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阈值设置、阈值告警、上报等功能;3)支持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温度要素观测值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6温度探测传感器路面温度、时间1、符合GB/T35233-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温的4(除去4.3.1)要求;2、路面温度传感器符合GB/T33697-2017公路交通气象监测设施技术要求3、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阈值设置、阈值告警、上报等功能;3)支持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温度要素观测值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7温度探测传感器水管温度、时间1、符合JB∕T12599-2016一体化温度传感器标准;2、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阈值设置、阈值告警、上报等功能;3)支持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温度要素观测值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8气压传感器站点气压1、具备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证;2、符合GB/T35237-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自动观测要求;1)气压要素采样频率不低于6次/分钟;2)瞬时气象值为1min的平均值;3)数据存储不少于3d的每分钟和每小时正点观测数据。4)数据存储应具备掉电保护功能;5)数据文件建议包括:A.站点基本信息:站点名称及代码、设备安装点经纬度、设备海拔高度;B.要素观测值:时间、分钟数据、小时数据;C.质量控制信息:正确、可疑、错误、缺测、修改、其他情况;3、符合GB/T35225-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压的5.3要求;4、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阈值设置、阈值告警、上报等功能;3)支持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气压要素观测值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9水位测量仪器液位1、符合GB/T15966-2017水文仪器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的技术要求;2、符合GB/T11828水位测量仪器要求;3、数据通信符合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要求;4、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阈值设置、阈值告警、上报等功能;3)支持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水位要素观测值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10积水液位监测传感器路面积水、低洼路面水深1、路面状况传感器符合GB/T33697-2017公路交通气象监测设施技术要求;2、数据通信符合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要求;3、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阈值设置、阈值告警、上报等功能;3)支持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水情况要素观测值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11井盖综合监测传感器井盖状态(开/关)、开盖次数、开盖时长、井盖移位、倾斜等状态1、符合T∕ZZB1255-2019智能井盖监测终端要求;2、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阈值设置、角度、移位、震动、开盖超限报警功能等功能;3)支持电池或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12大气电场仪闪电1、符合QX/T566-2020的技术要求;2、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阈值设置、阈值告警、上报等功能;3)支持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13摄像机人员密度、车辆、全景拓展人脸抓拍、电子警察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支持多模智能分析模块功能;3)支持市电、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有线、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14倾斜监测传感器倾斜角度时间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支持多模智能分析模块功能;3)支持市电、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有线、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15裂缝监测传感器表面裂缝、裂缝开合度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支持多模智能分析模块功能;3)支持市电、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有线、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16沉降监测传感器沉降、时间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支持多模智能分析模块功能;3)支持市电、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有线、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17烟温复合监测传感器烟雾浓度、温度设备宜具有:1)心跳功能,心跳周期可设置,设置范围支持根据研判分析模型动态配置;2)支持多模智能分析模块功能;3)支持市电、电池、光伏供电等供电方式;4)支持有线、无线自组网传输、设备断网恢复后能自动重连功能;5)支持内存卡实时数据本地存储,断网数据保存,网络恢复数据自动补发功能;6)发送的数据至少应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心跳、设备状态、设备工作温度、设备供电情况、传感器元数据等;7)支持远程升级、设备重启、时间校准等功能;传感器监测部署要求灾害监测物联感知传感器的监测部署建议见表A.2。表A.2灾害监测物联感知传感器监测部署建议序号监测场景监测对象传感器应用部署应用1洪涝、暴雨、台风、风暴潮引起的城市内涝历史积水点和易涝点雨量计/降水量传感器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摄像机水位测量仪器摄像机根据需要安装,每个位置建议至少安装1套;水位测量仪器每个位置建议至少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摄像头可视范围。雨量计/降水量传感器每五平方公里建议至少安装1套(每站点建议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重点隐患点或站点中心位置的顶楼;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每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议至少安装1套(每站点建议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站点中心位置的顶楼;风向、风速传感器每五平方公里建议至少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风杆或铁塔上,高10~12m风杯中心,调整指北针指向正北(误差范围±5°)。民防地下空间、地下车库、地下室仓库、弱电机房水位测量仪器摄像机倾斜监测传感器沉降监测传感器裂缝监测传感器水位测量仪器建议安装在出入口位置,每个位置建议至少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摄像头可视范围。摄像机每个出入口位置建议至少安装1套,其它位置根据需要安装;倾斜监测传感器、沉降监测传感器根据需要安装,每个空间建议至少安装3套;裂缝监测传感器根据需要安装;积涝:雨水管网:各排口和合流制排口;污排水管网:重点段及主干网;河道、湖泊水位状况;水位测量仪器管网合流制排口、对市政主干排口每个位置建议至少安装1套;河道、湖泊排口每个监测预警单元排口处安装1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水位测量仪器摄像机根据需要安装;电动车集中充电场所、车棚等水位测量仪器摄像机水位测量仪器根据需要安装,每个位置安装1套;摄像机建议至少安装1套;加油站、加气站、敏感区域、危化品存放区域、施工现场等沿街商铺水位测量仪器摄像机根据需要安装,每个位置建议至少安装1套;房屋、建筑、桥梁、广告牌等倾斜监测传感器沉降监测传感器裂缝监测传感器倾斜监测传感器、沉降监测传感器老旧建筑、历史保护建筑、桥梁等,根据需要安装,单栋楼宇建议至少安装3个;裂缝监测传感器老旧建筑、历史保护建筑根据需要安装;2暴雨、大风、台风影响的高空坠物风险冰雹灾害风险高空坠物风险隐患点:悬挂或搁置在建筑物外立面及平台、阳台、露台等处的空调室外机、花架、晾衣架、雨棚、防护栏、窗户、玻璃、装饰外挂造型部件及其他物品、建筑外立面、冰挂等雨量计/降水量传感器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摄像机雨量计/降水量传感器每五平方公里建议至少安装1套(每站点建议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重点隐患点或站点中心位置,已有部署时,无需再部署;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每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议至少安装1套(每站点建议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站点中心位置,已有部署时,无需再部署;风向、风速传感器每五平方公里建议至少安装1套,安装在风杆或铁塔上,高10-12m风杯中心,调整指北针指向正北(误差范围±5°),已有部署时,无需再部署;重点隐患位置根据需要安装、部署风向、风速传感器和摄像机。城市高层建筑间狭管效应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三次产业设施等农林作物、大棚、树木倒伏等房屋、建筑、电动车集中充电场所、车棚、广告牌等3雨雪冰冻自然灾害风险隐患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城市绿化、冰挂等雨量计/降水量传感器雪深传感器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雨量计/降水量传感器每五平方公里建议至少安装1套(每站点建议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重点隐患点或站点中心位置,已有部署时,无需再部署;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每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议至少安装1套(每站点建议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站点中心位置,已有部署时,无需再部署;风向、风速传感器每五平方公里建议至少安装1套,安装在风杆或铁塔上,高10-12m风杯中心,调整指北针指向正北(误差范围±5°),已有部署时,无需再部署;雪深传感器根据需要安装部署;温度探测传感器(水管)安装于室外供水管道,贴管安装,每根管道至少安装1套;监测预警单元供水、二次供水管、水务设施、消防设施温度探测传感器(水管)监测预警单元开放环境4社区道路监测预警道路环境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摄像机摄像机部署于站点主干道区域,根据需要安装;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每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议至少安装1套(每站点建议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站点中心位置,已有部署时,无需再部署;道路井盖井盖综合监测传感器每处安装1套道路积水积水液位监测传感器易积水区域,每处至少安装1套道路井溢水、漫水水位测量仪器建议安装在监测预警单元最低处道路井、连接市政排水井的检查井室的顶部,每处安装1套。根据监测预警单元道路井溢水、漫水历史情况,根据需要增加部署安装数量。隧道、下立交及低洼地积水积水液位监测传感器、摄像机下立交及低洼地积水处,每处安装1套路面结冰雨量计、雪深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温度探测传感器(路面温度)、气压传感器雨量计/降水量传感器每五平方公里建议至少安装1套(每站点建议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重点隐患点或站点中心位置,已有部署时,无需再部署;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每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议至少安装1套(每站点建议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站点中心位置,已有部署时,无需再部署;风向、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每五平方公里建议至少安装1套,安装在风杆或铁塔上,高10~12m风杯中心,调整指北针指向正北(误差范围±5°),已有部署时,无需再部署;温度探测传感器(路面温度)根据需要安装,建议每个监测预警单元部署至少1套。5高温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隧道地下空间、民防地下空间、地下车库、地下室仓库、弱电机房、电梯机房、停车棚、集中充电桩等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烟温复合监测传感器摄像机空气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每1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议至少安装1套(每站点建议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站点中心位置,已有部署时,无需再部署;烟温复合监测传感器、摄像机每处至少安装1套监测预警单元室外公共场所、室外人员流动密集区域;监测预警单元生产场所、餐饮、沿街商铺、旅馆等;加油站、加气站、敏感区域、危化品存放区域、施工现场、特殊区域(煤气、供电)等6雷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大气电场仪摄像机以现有监测为基础做补盲监测,重点隐患区域建议至少安装1套,建议安装在站点中心位置。露天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等农村地区、电力供电设施、户外水上运动、旅游景区、室外人员流动密集区域加油站、加气站、雷电易燃易爆品使用、储存、销售;应急预警智能终端功能要求(规范性)产品标准应急预警智能终端建议符合以下产品技术标准。GB4943.1-2022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GB4943.22-2019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22部分:室外安装设备GB/T34283-2017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管理平台与终端管理平台接口规范GB/T35965.1-2018应急信息交互协议第1部分:预警信息GB/T35965.2-2018应急信息交互协议第2部分:事件信息GB/T9254.1-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第1部分发射要求GB/T9254.2-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电磁兼容第2部分:抗扰度要求功能要求功能建议见表B.1。表B.1应急预警智能终端功能建议

序号功能要求1宣教、预警报警、辅助指挥配置高清晰度户外液晶屏。显示单元宜55英寸及以上;配置红/橙/黄/蓝4色应急指示灯(符合GB/T37230,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预警颜色指南的要求);配置音频单元,支持宣教音频、应急广播音频(符合QX/T433,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信息交互要求);内置信发系统,支持平时宣教信息和战时预警报警等信息发布功能(符合QX/T433,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信息交互要求);2风险监测、研判预警支持边缘计算能力;具备数据汇聚、清洗、存储、分类、分析、风险研判、数据分发等功能,通过内置运算模块进行站点风险研判分析;3多元通信功能支持移动通信;有线通信;监测预警单元自组网;卫星通信;具有通信管理策略功能,可实现平战智能应用;4终端管理支持无人值守、软件在线升级、故障自修复和数据安全保障,支持白天/黑夜、宣教/预警、平时/战时等不同状态的自主模式切换。具备设备的远程管理、本地管理;5安全防护支持硬件、软件加密功能;6防尘防水能力满足IP56防护等级(外壳进出风口开孔处为IP55等级);7供电管理支持平时、战时供电能力保障;支持市电/电池供电综合应用,确保灾中值守。具备电源管理策略功能,满足应急状态下的电源供应;8工作环境满足防雷击、防触电、防倾倒等户外工作环境要求和极端灾害环境下的应急工作要求,确保不间断工作和自主节能。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应用系统建设框架(规范性)系统框架上海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应用系统(以下简称“应用系统”)建议包含“五层两翼”,五层为物联感知层、网络传输层、数据服务层、应急应用层、前端展示层;两翼是系统建设遵循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上海市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应用系统框架见图C.1。图C.1 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应用系统框架物联感知层要求物联感知层为应用系统提供研判应用数据,将相关行业(领域)数据、基础数据、站点物联感知数据(站点致灾因子、承灾体、脆弱性因子监测数据等)等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实时、分级、分域、动态地为站点多灾种研判、预警、报警提供数据和信息应用保障。网络传输层要求网络传输层包括监测预警单元物联感知自组网络、移动通信、政务外网、空/天/地通信网,为数据、信息的流动、共享和共用提供传输保障。数据服务层要求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专题库包含灾害风险分析、研判基础数据库;为系统分析和业务应用提供支撑的业务应用库;站点灾害风险分析、研判模型库;历史灾害库、知识库;靶向分发的灾害预警信息库。数据支撑服务数据服务层实现相关行业(领域)数据、基础数据、站点物联感知数据等的全面汇聚和综合处理,提供数据支撑服务。包括数据汇聚、数据存储、数据治理、模型计算。数据汇聚负责系统数据的采集和汇聚处理工作,基于分布式服务框架,提供数据接入转换、融合处理等实时大数据处理等功能,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标准化加工处理。数据存储为满足不同数据源池数据入库需要,建立贯穿接入、存储、使用、迁移等环节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长效机制。数据治理管理元数据、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集成、数据资产,融合监测预警数据,应用灾害风险分析算法、各种灾害研判模型建立多行业协同的数据治理。模型计算通过数据查询、资源管理、集群管理等技术实现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的四级智能化分析、评估、研判和辅助决策分发。数据计算在站点应急预警智能终端及应用系统中实现基层域、街镇域、区域、市域四级应用。应急预警智能终端应用应急预警智能终端是部署在监测预警单元的网络边缘侧应用。通过数据汇聚、数据存储、数据治理、模型计算、应用分发等核心处理能力,为监测预警单元提供安全运行管理的边缘智能服务,满足应急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数据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四级研判根据汇聚数据,逐步采用多种分析模型为市域、区域、街镇域、基层域输出监测预警信息,辅助应急管理决策。综合站点灾害风险分析模型、评估模型、多灾种综合分析模型,形成综合性、关联性、耦合性的研判分析结果。根据预警靶向发布应用,形成各种业务协同的风险报告和灾害预警研判分发策略。应急应用层要求应用层建议至少包括并不限于如下要求。业务管理要求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是基于站点业务管理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联接至街镇、区、市的四级应急管理体系。系统根据应急管理需求建立闭环应急管理应用,平战结合的系统信息支持全领域靶向发布、数据信息精准推送,服务于横向、纵向的业务处置和联动响应机制。系统包含大屏一张图应用、业务管理应用、移动助手应用及协同管理模块(符合GB/T34283-2017,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