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事实》逐章(节)解读_第1页
《宋朝事实》逐章(节)解读_第2页
《宋朝事实》逐章(节)解读_第3页
《宋朝事实》逐章(节)解读_第4页
《宋朝事实》逐章(节)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宋朝事实》逐章(节)解读CATALOGUE目录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CATALOGUE目录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CATALOGUE目录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01卷一卷一僖祖讳朓,历任后唐永清、文安、幽都三县令,崩于十二月七日,被葬于钦陵。后来被追尊为文献皇帝,乐舞为“大善之舞”。顺祖翼祖讳珽,历任藩镇从事、御史中丞,正月二十五日崩,葬于康陵。被追尊为惠元皇帝,乐舞为“大宁之舞”。讳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四月十二日崩,葬于靖陵。被追尊为简恭皇帝,乐舞为“大顺之舞”。02卷二恩泽广被除了常规的罪犯赦免,还特别提到了对内外马步兵士、文武升朝官、内诸司使等的恩赐,以及对逃亡军的招抚政策。登极赦详细记录了太祖建隆元年正月初五日的登极赦文。此赦文阐述了宋朝建立的背景和太祖皇帝的登基过程,以及新朝的政策方向。政策宣示赦文中提到了改国号为大宋,改周显德七年为建隆元年,并大赦天下。这标志着新政权的开始和施政方针的转变。卷二03卷三太宗曾为陈王元僖等写下手诏,其中不仅叙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教导子孙们要克己励精、听卑纳诲。这份诏书体现了太宗对子孙的殷切期望和严格要求。太宗手诏的启示太宗在诏书中提到“欲得人心,莫若示之以诚信;欲不扰,莫若镇之以清净”,这体现了他的治国理念,即通过诚信和清净来赢得民心、保持社会稳定。诚信与清净的治国理念卷三重视学问与道德圣学部分可能强调了君主对学问和道德的重视。在宋代,皇帝们普遍重视文化教育,推崇儒家思想,以此来加强统治和道德教化。卷三以太宗为榜样太宗的学问和道德水准被后世皇帝所推崇,他在诏书中所体现的克己励精、诚信清净等品质,也成为了圣学部分所强调的重要内容。皇帝的作品与思想御制部分可能收录了宋朝皇帝们的诗文、诏令等作品,体现了他们的文学造诣和治国思想。这些作品不仅是皇帝们才华的展示,也是他们与臣民沟通的重要渠道。文化传承与宣扬:通过御制部分,我们可以了解到宋朝皇帝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宣扬儒家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治国理念,以此来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化传承。总的来说,《宋朝事实》卷三通过诏书、圣学、御制等内容,展示了宋朝皇帝们的治国理念、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这些内容对于我们了解宋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卷三04卷四卷四历史价值此部分对于研究宋朝的宗教仪式、政治制度以及皇帝与民众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反映了当时皇帝如何通过宗教活动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并借此机会发布赦令,以减轻民众负担,收拢人心。文献特点该卷所使用的语言庄重而典雅,体现了宋朝官方文书的风格。同时,通过详细的记载,我们也可以窥见当时郊祀大礼的盛况以及皇帝对万民的关怀之意。主要内容卷四的郊赦一主要记录了宋朝的郊祀大礼和相关赦令。这些赦令通常是在皇帝进行郊祀天地后发布,以示天子的仁德与对万民的恩泽。03020105卷五卷五郊赦文告卷五主要记录了宋朝的郊赦文告,这是皇帝在进行郊祀(祭祀天地)后发布的赦令。这些赦文通常包含对天下臣民的恩赦、对政策的宣示以及对官员的训诫等内容。英宗治平二年南郊祭祀具体记载了英宗治平二年进行南郊祭祀的相关情况,包括祭祀的准备、过程以及祭祀后的赦文发布等。通过这次祭祀活动,可以窥见宋朝的宗教仪式、君臣关系以及政治理念。皇帝的自省与对臣民的期望在赦文中,皇帝表达了对自身责任的深刻认识,对天地的敬畏,以及对臣民的殷切期望。这些内容体现了皇帝作为君主的自我要求和对国家治理的理念。06卷六卷六中详细描述了宋朝太庙的建筑布局、祭祀礼仪以及祠庙的设立情况。太庙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其建筑规模和祭祀程序都体现了皇家祭祀的庄严与神圣。同时,各地还设有祠庙,供奉地方神灵或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这些祠庙的设立与祭祀活动也反映了宋朝的民间信仰和文化传统。1.太庙与祠庙的设置卷六中对宋朝的祭祀活动和礼仪进行了详细记载。包括祭祀的时间、地点、参与者、祭品以及祭祀过程中的音乐、舞蹈等元素。这些祭祀活动不仅体现了宋朝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也是加强皇权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2.祭祀活动与礼仪卷六卷六3.庙制改革与变迁:在卷六中,还可以看到宋朝庙制的改革与变迁。随着时代的发展,宋朝的庙制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例如,对于祠庙的设立和管理进行了规范,加强了对祭祀活动的监管等。这些改革旨在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皇权统治。总的来说,《宋朝事实》卷六通过对宋朝庙制的详细描述,为我们展示了宋朝时期祭祀文化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方面。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宋朝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依据。07卷七道教的整顿宋朝初期,道教流派众多且杂乱。为了规范道教,朝廷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措施。道士刘若拙的任命道教的清净之本卷七乾德五年,因右街道录何自守犯罪被流放,朝廷任命莱州道士刘若拙为左街道录,负责整顿道教秩序。朝廷强调道教应以清净为本,并禁止各种奇异的行为和称呼,同时要求道士家属不得同住道观,新入道者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08卷八09卷九卷九卷九中详细描述了宋朝的官职制度,包括官员的任命、转官、考绩等方面。例如,提及了御史台、吏部流内铨、南曹等部门的官职设置,以及少卿、郎中、员外郎等职位的任命和转官规定。这些规定通常以三年为期限,官员需在本司常驻并履行职责,期满后可转官。官职制度卷九中还涉及到京朝官的选拔和考核机制。例如,诏令中提到,中书舍人、膳部知杂事和户部郎中等官员将共同负责考核京朝官的劳绩和才能,并根据空缺情况进行任命。这一制度体现了宋朝对官员选拔和任用的严谨性。京朝官的选拔与考核此外,卷九还反映了宋朝官员数量的变化趋势。从太平兴国之初的朝臣班簿仅二百人,到咸平初年的四百人,再到天圣元年超过千人,这一变化显示了宋朝政治体系的扩张和官僚机构的增长。官员数量的变化01020310卷十卷十01详细记载了宋朝多位重要官员的任免情况,如楚昭辅、柴禹锡、曹彬等人的职位变动,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的人事更迭。卷十中不仅对官员的任免进行了记录,还附带了对一些官员的评价和事迹描述,如曹彬的性仁恕清谨、逊言恭色,以及他在朝廷和战场上的表现。通过对官员任免的记录,可以窥见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动态,如王显从真宗伐契丹后以使相罢之,显示了当时与契丹的紧张关系和宋朝的军事行动。0203宰执拜罢记录官员评价与事迹政治与军事动态11卷十一详细记载了祭祀的仪式、程序、用品以及参与人员等相关内容。还涉及了与祭祀相关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描述了宋朝时期的各种礼仪和祭祀活动,包括祭天、祭地等。卷十一12卷十二卷十二日常朝会礼仪本章详细描述了文武官员每日在文明殿的朝会程序。包括正衙常参时,宰相一人负责押班,以及五日起居在崇德、长春二殿的仪式,其中中书门下为班首。此外,还记述了长春殿常朝的具体流程,涉及内侍省、客省、三班使臣等多个宫廷职能部门的排列顺序和仪式。特别朝会安排在特殊情况下,如传宣而前殿不坐时,各类官员的排列顺序和入宫仪式也有所不同。包括宰相、枢密使等高级官员,以及亲王、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等军事将领的排列和入宫方式。官员排列顺序本章还详细列出了在宫廷仪式中各级官员的排列顺序,从宰相到行门指挥使,每一级别的官员都有其固定的位置和排列规则。这反映了宋朝宫廷对礼仪和等级制度的严格遵循。13卷十三勘箭由左右金吾仗司负责。箭的材质和形状有详细规定,如箭笴长二尺五寸,采用雕羽、金鳌筈、输石镞,箭身宽阔二寸,形状方斜如匕首。两箭相合,有凿柄,形成雄雌体,平时藏匿于本司,用绛罗销金囊包裹。勘箭的掌管与准备当皇帝车驾到达门口时,閤门使会持鹘箭并发出指令。勘箭官会跪受箭,并将左右箭相合,奏报内外箭相同。随后进行多次问答确认,最终伏奏左右金吾列驾仗情况,并将雄鹘箭呈奉给閤门使,进入诸司。整个过程严谨而庄重。勘箭仪式卷十三14卷十四01进士之举的沿革宋朝进士之举尤为盛大,其沿革过程不一。如开宝六年因徐士廉伐鼓诉讼而开始的覆试制度,自太平兴国二年吕蒙正榜开始的赐诗制度等。各种科举相关制度的起源包括分甲、赐袍、笏、赐宴、赐同出身、赐别科出身、唱名以及封弥、誊录、覆考、编排等制度,多起源于景德、祥符年间。科举制度的具体实施如大中祥符八年蔡齐举进士第一的事例,以及仁宗庆历二年关于罢殿试的争议和相关的制度改革。卷十四020315卷十五本章主要记录了宋朝皇帝关于耤田的讨论和决策。皇帝提出欲亲自耕种耤田,以鼓励农耕,认为这是国家厚生之本。这一提议得到了宰臣们的赞同。耤田之议卷十五随后,皇帝下诏阐述了农业的重要性,同时安排了相关的祭祀和礼仪活动。诏书中还提到了对皇太后的尊崇和感恩,以及国家安定、百姓安康的愿景。诏书下达在诏书发布后的次年二月,皇帝亲自执行了耤田之礼,包括祭祀神农氏、执耜耕地等环节。这一过程中,公卿百官也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了这一重要的农业祭祀活动。耤田礼仪的实施16卷十六罢藩镇权与文臣治州郡自唐天宝年间以后,经历肃宗、代宗时期,藩镇势力不受控制,到五代时更是出现混乱。宋太祖即位后,成功罢免了藩镇的权力,选择文臣来管理州郡,这一举措极大地受益于百姓。此后百余年间,每当朝廷下达诏令,即使面对重兵,也能立即得到执行。刑部职能的恢复与奏案制度的开始建隆二年,太祖对宰相说,五代以来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的情况,但朝廷并未介入,导致刑部的职能几乎废弃。他强调人命关天,不能对藩镇姑息。因此,他下令各州在做出重大判决后,必须记录案件并上报,由刑部复核,这标志着奏案制度的开始。卷十六对蛮猺地区的治理与秦再雄的任命五代时,鼎、澧、辰、沅、邵阳五州边境地区,常有蛮猺人聚众保护自己,依山靠江,人数达到十余万。这些地区经常受到侵扰,导致边境不宁。太祖在平定荆湖后,寻求能够通晓蛮情、熟悉险要地势且智勇双全的人来镇守。秦再雄,一位辰州猺人,因其武勇多谋被太祖发现并任命为辰州刺史,他成功地训练了士兵,并使得各蛮族归顺,从而确保了边境的安定。卷十六17卷十七《宋朝事实》卷十七主要记载了宋朝初期的一些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对伪政权孟昶的削平过程。以下是对该卷内容的解读卷十七1.孟昶的僭伪与奢僭孟昶,初名仁赞,在僭位后改名。他统治的时期,恰逢契丹攻破晋国,而中原地区又连年遭受旱灾和蝗灾。卷十七在这种背景下,孟昶却日益自大,他和他的臣子们都过着奢侈的生活,这种行为被称为“奢僭”。2.宋朝的应对与策略卷十七当宋朝太祖赵匡胤攻下荆、楚地区时,孟昶曾有意派遣使节朝贡,但由于内部军事将领王昭远的阻止而未能实现。赵匡胤随后下令释放先前被扣留在江陵的蜀国官吏和将士,并赐予他们钱财和布帛以资送行。卷十七然而,这份密信却被宋朝截获。密信的内容表明了孟昶与刘钧联合的意图,并流露出对宋朝的敌意。乾德二年,孟昶因惧怕宋朝的讨伐,秘密派遣谋士孙遇等人携带蜡丸帛书,企图联络太原的刘钧共同反抗宋朝。3.孟昶的密谋与败露0102034.宋朝的军事行动与诏书得知密信内容后,赵匡胤找到了出兵的借口,他笑着说:“吾出师有名矣。”随后发布了讨伐孟昶的诏书。诏书中详细列举了孟昶的罪行,并表明了宋朝出兵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同时,诏书也宣布了对西川地区的将士和百姓的优惠政策,以期他们能够归顺宋朝。卷十七卷十七5.战争的结果与影响经过战争,孟昶的伪政权最终被宋朝削平,这一事件标志着宋朝在统一全国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这场战争也展示了宋朝太祖赵匡胤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为后续的统一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卷十八1.东京开封府的变更大中祥符二年,改浚仪县为祥符县。《宋朝事实》卷十八主要记录了宋朝时期的州县升降情况,以下是对该卷内容的解读卷十八复后唐匡城县为长垣县。建隆四年,升东明镇为东明县。卷十八咸平五年,升通许镇为咸平县。2.西京河南府的调整卷十八熙宁八年,省洛阳县入河南县(元祐二年复置),省缑氏县入偃师县。熙宁五年,省伊阙县入伊阳县。0102033.南京应天府和北京的更名景德四年,升归德军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升南京。庆历二年,升大名为北京。卷十八卷十八密州开宝五年升为安化军节度。青州在淳化五年改为镇海军节度使,政和元年称齐郡。4.京东东路的变迁010203还有其他州县的升降和调整,如拱州、齐州、潍州等。5.京东西路的调整袭庆府建隆元年复泰宁军节度,大中祥符元年改乾封县为奉符县,改曲阜县为仙源县。卷十八0102036.京西北路的变革颍昌府在元丰三年由许州升为府,崇宁四年建为南辅。兴仁府、郓州等地也有相应的升降变化。卷十八卷十八郑州、滑州、孟州等地也经历了不同的变更。7.其他地区的调整包括了邓州、襄州、均州、随州、金州、房州等地的州县升降情况。这一章节详细记录了宋朝各个地区的州县升降情况,是了解宋朝行政区划变革的重要资料。通过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