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11T 070-2024 大豆孢囊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11T 070-2024 大豆孢囊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11T 070-2024 大豆孢囊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11T 070-2024 大豆孢囊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11T 070-2024 大豆孢囊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16DB2311黑 龙 江 省 黑 河 市 地 方 标准DB2311/T070—2024大豆孢囊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2024-06-19发布 2024-07-19实施黑龙江省黑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2311/T070-2024前 言GB/T1.1-20201请注意本文件的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武、李春杰、李宝华、项鹏、李艳杰、杨树、鹿文成、栗铭徽、宋文生。IDB2311/T070-2024DB2311/T070-2024PAGEPAGE1大豆孢囊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孢囊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的原则、农业防治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包含田间取样规范、大豆孢囊线虫病孢囊的检出率。本文件适用于大豆孢囊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规范性引用文件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T4404.2 2NY525有机肥料NY884生物有机肥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NY/T3059大豆抗孢囊线虫鉴定技术规程DB23/T018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术语和定义NY/T3059-201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田间取样田间取样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使所采集的样品能最大限度地反应其所代表区域田块的实际状况。大豆孢囊线虫卵及2龄幼虫的数量通过体式显微镜观察淘洗后土壤中孢囊的数量,通过孵化或压破孢囊后确定2龄幼虫的数量。孢囊和2龄幼虫的收集和计数方法符合NY/T3059标准进行。试剂、材料和仪器设备NY/T3059界定的及下列材料和设备适用于本文件。恒温培养箱室内分离病土样本中的孢囊,检出的孢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用于孵化2龄幼虫。体式显微镜用于观察病土样本中的孢囊、孵化出的2龄幼虫,拍照并统计它们的数量。田间取样取样点的选择501010-20点。取土样时间取样时间当年秋季成熟后或第二年大豆播种前进行。取土样方法每地块采用“Z10-205cm地表层土壤,在大豆根际15cm1防治原则220002000个~12000防治。在高于12000个时必须进行化学药剂或与非寄主植物连续种植超过3年轮作。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品种选择依据生态条件和大豆生育期选择对大豆孢囊线虫具有中抗(耐)的优质、高产的大豆品种。选地与轮作措施选地选择保水、保肥、肥力较高、地势平整的土壤种植大豆轮作33整地措施在前茬收获后进行伏翻或秋翻、秋季浅翻、耙茬深松起垄。防止种子和机械传播病院GB/T4404.2田间管理措施未发病地块田间管理播种后及时镇压,出苗苗齐后深松一次,中耕培土两次。其他按照DB/T018执行。发病地块7d喷施第二次。如遇干旱应适当进行灌溉。生物防治措施种子包衣或拌种对于大豆种子可以用生物种衣剂包衣或者拌种,包衣种子要符合GB/T15671的规定。施用生物颗粒剂播种时采用淡紫拟青霉或厚垣轮枝菌与腐熟后的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