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2024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2024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2024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2024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上册配人教版专项训练一光学作图1.如图所示,请你画出烛焰上A点经平面镜MN所成的像A'。保留作图痕迹。2.一束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向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砖和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光线。注意标出法线,不考虑光的反射。3.(2020·山东德州中考)光与平面镜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4.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5.如图所示,画出小丑帽子顶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小丑眼睛的光路图(画出进入其中一只眼睛的光线即可),保留作图痕迹。6.自行车尾灯的反光原理如图所示。请完成反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7.如图所示,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后,通过潜望镜进入小明的眼睛。请画出光的传播路径。8.如图所示,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反射光线和该入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9.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界面MN上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10.(2020·山东滨州中考)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S'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的光线。11.如图所示,从光源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墙上的P点处。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12.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3.(2020·山东菏泽中考)如图所示,F是透镜两个焦点所在的位置,一条光线平行主光轴射向凸透镜,请作出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4.“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青蛙在枯井和有水的井中“观天”的范围大小是不同的。如图所示,一只青蛙在井底(井中有水)中央,请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15.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圆心在O点,弧面ABC涂有反光层。一束激光垂直于直径AC从D点由空气射入玻璃砖(下图为平面图),已知lOD=22R,画出光束经圆弧面两次反射最后从AC16.(2020·山东潍坊中考)如图所示,在清水池底水平放置一平面镜,一束光射向水面的A点,经水折射和平面镜一次反射后射向水面的B点,请作出该过程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17.(2020·湖南娄底中考)如图所示,OA是光源S发出的一条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反射光线OA经过了凸透镜焦点F。请作出OA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18.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正确画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射向凸透镜的光线,以及其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要求两条光线不能重复)。19.下图是矫正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请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透镜。20.有一点光源S,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凸透镜的焦点F重合,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为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1)凸透镜的焦点F;(2)点光源S的位置;(3)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专项训练一光学作图1.解析:过平面镜作A点的对称点,即为烛焰上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2.解析:光从空气垂直进入玻璃砖,所以其传播方向不变;然后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中,先过入射点垂直于界面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3.解析:先过入射点垂直于平面镜作出法线,入射角为90°-30°=60°,所以反射角也为60°,再在法线的另一侧根据反射角的大小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4.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O关于水面的对称点,即点光源O在水面的像O',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O',连接PO',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反射点M。分别连接OM、MP、MA,可得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5.解析:过镜面作出帽子顶点S的对称点S',即为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与小丑任一只眼睛,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O到该眼睛的连线为反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6.解析:先作法线,由图可知入射角为60°,则反射角为60°,作出对应反射光线。又由于镜子转角为90°,则可得到第二次入射角为30°,再次作法线,得第二次反射角为30°,作出第二次反射光线,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7.解析:潜望镜内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过反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再过二次反射点作垂直于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8.解析:图中法线已作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BO的反射光线;由图知,入射光线AO和BO相比,BO的入射角较小,所以BO经水面折射后的折射角也较小,则BO对应的折射光线OB'应画在OA'和法线之间,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9.解析: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下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在玻璃内部法线的上方作出折射光线,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10.解析: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沿OP画出反射光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11.解析: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12.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13.解析: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过另一侧的焦点,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14.解析:井中有水时,光线射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斜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看到的更大,大致范围如答案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区域。答案:如图所示15.解析:一束激光垂直于直径AC从D点由空气射入玻璃砖,传播方向不变,到达弧面ABC,连接OO1即为法线,由勾股定理得,lO所以△ODO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第一次的入射角为45°,所以反射角也为45°,则O1O2∥AC。作出反射光线,到达弧面ABC的左侧,连接OO2即为法线,△OO1O2为等腰三角形,所以第二次的入射角也为45°,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垂直于AC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不变,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16.解析:过平面镜作A点的对称点A',即A的像点,连接A'B交平面镜于一点O,连接这个交点与B的连线,即为反射光线,连接A与交点的连线,即为折射光线(也是OB对应的入射光线),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17.解析:过反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作出入射光线。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18.解析:从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射向凸透镜光线,一条平行于主光轴,其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右侧的焦点F;另一条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答案图所示。答案:如图所示19.解析: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折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应该用会聚透镜来矫正,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所以在虚线框内应放置凸透镜,使折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答案:如图所示20.解析:(1)因为反射光线好像是从虚像上发出的,已知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凸透镜的焦点F重合,所以反向延长光线a,与主光轴的交点为凸透镜的焦点F。(2)画出像S'(F)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得点光源的位置S。(3)光线a的延长线过凸透镜的焦点,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答案:如图所示专项训练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1.下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底板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前伸就可以D.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2.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3.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4.(2020·湖南常德中考)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被应用在了照相机上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蜡烛的像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放一副近视眼镜,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6.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些。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7.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门在很多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法车辆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车辆远离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如图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方”或“后方”)。

(2)取下近视眼镜片,重新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它上面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然后将另一个远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又变模糊了;再使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片对光有作用。

9.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1)他改用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改用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光屏所成清晰的像偏下,要使光屏所成的像移动到光屏中央处位置,应使凸透镜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10.(2020·山东德州中考)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2)实验中,光屏上已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某同学不小心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则光屏上会出现(选填“指尖的像”“指尖的影子”或“完整烛焰的像”)。

(3)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也能看到一个(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蜡烛的像,把光屏移动到这个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这个像。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观察到光屏上只能出现,而人眼在图中A处应向(选填“左”或“右”)看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3)如图丙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的镜片是(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可用于矫正(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专项训练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其应用1.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要使底板上的像变大,应使像距变大,即镜头前伸,同时物距应变小,即照相机应靠近被拍照的物体,故C错误。要在底板上成缩小的像,此时物距应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故D正确。2.C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摄像头成像特点和照相机相同,故B错误。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之外,故C正确,D错误。3.C题图中看到字是倒立、放大的像,凸透镜成像2f>u>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此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也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凹透镜用来矫正近视眼,此透镜是凸透镜,故B错误。此透镜是凸透镜,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因此可以用来做照相机的镜头,故C正确。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字到透镜的距离大于此透镜的焦距,故D错误。4.C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A错误。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B错误。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5.C由题图可知,物距u=25cm,像距v=40cm,物距u<v,f<25cm<2f,解得12.5cm<f<25cm,40cm>2f,解得f<20cm,即12.5cm<f<20cm,故A错误。u<v,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故B错误。20cm>f>12.5cm,当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时,物距u=10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C正确。近视眼镜的镜片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使光线的会聚点后移,因此,不改变蜡烛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故D错误。6.解析:当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成虚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要使像变大,就要增大物距,即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远些。无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多大,只能放大物体本身,但不能改变物体之间的角度,所以看到的角度仍为5°。答案:正立放大远5°7.解析: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和摄像头的原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车辆远离摄像头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答案:凸缩小变小8.解析:(1)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推迟”会聚,像距变大,光屏应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近视眼镜可以使像远离凸透镜,故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2)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提前”会聚,像距变小,故应再使光屏靠近凸透镜。答案:(1)远离前方(2)靠近会聚9.解析:(1)由“先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可知,此时u>2f;当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实验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更强,光“提前”会聚,即像距变小,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即向左。(2)像成在光屏的下方,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可以让发光体向下移动,或凸透镜向上移动,或光屏向下移动。答案:(1)左(2)上10.解析:(1)物距u=50cm-20cm=30cm,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用手指的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手指遮挡部分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变少,其他光线的折射情况不变,所以只能使像变暗淡一些,不能改变像的大小,故像是完整的。(3)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会看到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虚像在光屏上无法呈现,所以光屏上不会接到这个像。答案:(1)缩小照相机(2)完整烛焰的像(3)等大没有11.解析:(1)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由题图甲知,烛焰放在10cm处时,物距为15cm,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投影仪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v=55cm-25cm=30cm,根据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30cm,即凸透镜移动至40cm刻度线处时,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此时u=16cm-10cm=6cm,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像,只能出现圆形光斑;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应在题图中A处向左看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3)将一副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提前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答案:(1)放大投影仪40cm(2)圆形光斑左(3)凸透镜远视眼专项训练三密度的测量1.在襄阳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里,人们沿汉江捡拾穿天石,系上细绳佩戴。王军和几位同学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量穿天石的密度。(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穿天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穿天石的质量为g。

(2)用量筒和水测量穿天石体积。“先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① ;

(3)穿天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则穿天石的密度是g/cm3。

2.小明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牛奶的密度,下图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表示了他主要的操作过程。(1)如图甲所示,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应将平衡螺母向移动。

(2)测出牛奶密度为kg/m3。

(3)测出的密度比牛奶的实际密度偏。

3.(2020·山东菏泽中考)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妈妈把鸡蛋放在盐水缸里腌制时,鸡蛋漂浮在盐水面上。小明计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从学校实验室借来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烧杯和量筒。甲乙(1)在调天平平衡时,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处,天平稳定后发现指针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小明用量筒取50cm3的盐水并倒入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盘中,另一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天平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g。

(3)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13g,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密度为kg/m3。

4.小丽同学想知道家里一只陶瓷茶壶的密度,她用壶盖进行实验。(1)将壶盖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壶盖的质量为g。

(2)如图乙所示,将壶盖浸没到放歪的装满水的烧杯里,然后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为20cm3,则壶盖的密度是g/cm3。

(3)用该方法测出壶盖的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丽接着用现有的器材对水进行探究,描绘出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如图丙中A所示。她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导致图线A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线应是(选填“B”“C”或“D”)。

5.小明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甲乙(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颗粒的质量是g。

(2)因小颗粒易溶于水,所以小明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其体积,他所测小颗粒的体积为cm3。

(3)该固体小颗粒的密度是g/cm3。

(4)若在图乙步骤C中,没有充分摇动就抹平表面读数,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值偏。

6.(2020·贵州黔南州中考)小强同学在家中自主学习,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欲测一小石块的密度,他可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细线、水和小石块。(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静止时横梁右端高,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浸没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用天平测出水、烧杯和小石块的总质量m1。(3)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4)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5)上述实验过程可简化为下图,小石块的质量m石=。

(6)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石块体积的表达式为V石=(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7)步骤(3)中取出小石块时带走了一些水,小强所测的小石块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石块的真实质量。

专项训练三密度的测量1.解析: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穿天石的质量m=50g+10g+4g=64g。穿天石的密度ρ=mV=64g20cm答案:(1)64(2)①水不能太少,要能浸没穿天石②水不能太多,穿天石浸没后,水面不能超过量筒量程(3)3.22.解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向左偏转,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由题图乙、丙可知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152.4g,烧杯的质量为30g,那么倒入量筒中的牛奶的质量为122.4g。由题图丁知,牛奶的体积为100cm3,则牛奶密度为ρ=mV=122.4g100cm3=1.224g/cm3=1.224(3)先测出烧杯中牛奶的质量后,再将牛奶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有些牛奶会沾在烧杯壁上,则体积测量值偏小,根据密度公式ρ=mV答案:(1)右(2)1.224×103(3)大3.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