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类似,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壳厚度可达80千米。其环境之独特,可与地球南、北极并列,被称为“第三极”。在青藏高原上,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70005000~6000米级山峰。5“洪荒之力”此前已经有了一定海拔高度的另一些地方也受到挤压,进一步抬升,包括黄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三500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地貌景观极富变化。万千山岭、大美江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大碰撞对中国的影响不止于地貌。科学家们发现,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将颠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30°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30°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也会比现在干燥得多。“意外”4000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南亚季风、东亚季风都被“抽吸”进入大陆。南亚季风裹挟着大量的水汽弥漫群山。气流或从山间峡谷鱼贯而入,形成汹涌的水汽通道;或在喜马拉雅山脉南缘聚集,形成大量降水。东亚季风从海洋深入中华腹地,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但大自然是追求平衡的,烟雨江南诞生的同时,青藏高原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地处内陆而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旱。不仅如此,冬季,强劲的西风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不得不改变路径。它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沙尘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烟雨江南,大漠西北,再加上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就此成形。高原“抽风机”重塑了中国的气候。一座“超级水塔”又在高原上竖立起来,形成了大量降雪。降雪日积月累,压实形成冰川,厚度可达数百米,犹如绝境长城。其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如一条条巨龙,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又好像树枝一样延伸,漫流无际。青藏高原究竟有多少冰川?答案是4万多条。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青藏高原还拥有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如此众多的冰川、湖泊,再加上地下水、地表河流,青藏高原化身为一座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超级水塔”。当水塔的闸门打开时,水流便可以高屋建瓴之势向四周奔流,流向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则汇入塔里木盆地,它们各自滋润出一片绿洲。在中国东部,黄河、长江顺着三级阶梯奔流而下,孕育出中华文明;在中国西南部,澜沧江、怒江、独龙江、雅鲁藏布江、象泉河、狮泉河及孔雀河,流出国门,成为亚洲诸多文明的源泉。最后该轮到生命登场了。可是,像青藏高原这样的高寒之地,又将如何对生命产生影响呢?西藏阿里扎达盆地,沟壑纵横,看起来干旱荒芜,了无生机。2010的豹类——布氏豹。一些科学家认为,豹亚科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它们曾走下高原,进入东亚、南亚,演化出了古中华虎、云豹;后又进入美洲,演“北极动物”适应寒冷的环境,不断演化,譬如长出厚厚的皮毛。距今260万年前,大冰期降临,原本温暖的北极地区变得寒冷。但在青藏高原上的动物们早已适应并开辟出了全新的家园。如今,在青藏高原广袤的土地上,在众多的垂直山40%43%物多样性的基石。(摘编自星球研究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洪荒之力”在文中是指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后产生的巨大能量。B.“意外”在文中是指青藏高原的地形给中国的气候带来的一系列影响。C.“超级水塔”的“超级”体现在水资源的数量、覆盖面积和海拔方面。D.“北极动物”在文中指的是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类似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则与一次大碰撞撞的巨大影响。B.位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由于受到青藏高原的影响,气候变积的干旱地带。C.青藏高原冰川有4万多条,长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厚度可达数百米,其覆盖面积约4.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80%以上。D.青藏高原的隆升对生物圈的演化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物种的起源、全球迁徙创造了条件,奠定了第三极和更广阔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基石。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在青藏高原产B.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分别属于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这三级阶梯就是根据海拔的不同所进行的分类。C.行星风系是指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的一种流动方式,它的流动本来是非常规律的,但特殊的地形等因素会打破其规律。D.较之高原,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少,因此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可以从高空下沉至地面,这让降雨难以形成,气候会变得较为干燥。4.本文谈到了大碰撞对中国哪几个方面的影响,请简要概括出这几个方面。5.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共16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奇人胡惟丏格非①我们班,有一个名叫胡惟丏的奇人。他的年龄比我们大个四五岁,落拓不羁,一副名士派头。“丏这个字不算冷僻,但老师在点名时常将它读成“丐,从而引发哄堂大笑,因此,尽管这个人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但我们很早就注意到了他的存在。由于早早白了头发,班上的女生都叫他白头翁。他听说后似乎也不以为意,用《列子》中“不斑白,不知道一类的古训来自我解嘲。②我们刚进大学那会儿,七七、七八级的同学尚未离校。这些年龄比我他们常常主动造访我们的寝室,不无戏谑地拨弄我们的脑袋,并亲热地称呼我们为“小赤佬。从他们口中蹦出来的名词术语,没有一个是我们能够明白的:什么普鲁塔克呀,奥伏赫变呀,再有,就是什么“美是没有目的的,却是符合目的性的等一类谁也听不懂的鬼话。他们大多插过队,当过知青。有人在省文工团弹过琵琶,有人在木兰围场种过树,有人在青海当过兽医。他们当然不会将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小赤铑放在眼里。可是他们对惟丏③到了周末,高年级的同学常举办一些小型学术沙龙。由于举办者的矜持和傲慢,并非人人都有资格参加。为了挤进这个学术圈子,我和邓海云合伙买了一条光荣牌香烟来贿赂主持人,才得以以一个端茶倒水的杂役名分混静静地在某个角落坐一会儿,不到结束往往就会提前离去。他来的时候有人会给他让座,走的时候讨论甚至会暂时中断。不过他总是笑眯眯地来,笑眯眯地离开,几乎从不发表个人意见。即便主持人出于对他的尊重,临时打断了某位同学不得要领的长篇大论,请惟丐“发表高见,他也总是连连摆手,不置一词。④有一次,我记得他们是在讨论什么“双向同构”一类的问题,主持人恳请再三,与会者热烈鼓掌,惟丏才红着脸站起身来,说了一通“胡话。说来也奇怪,惟丏说出的每个字、每个句子,我都能听得懂,似乎无甚高明之处,可是把这些字句连成一大段话,我立刻就不懂了。他在说话时,眼睛看着天花板,不时陷入停顿,有时声音低得让人听不见,大部分时间都在自言自语。好不容易等他说完,大家面面相觑,会场里鸦雀无声,似乎大多数人都没听懂。主持人当然是听懂了的,为了便于大家对惟丐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他用自己富有逻辑性的语言把惟丐刚才的发言又复述了一遍。“话是这么说,可我不是这个意思。”⑥这么一来,主持人立刻红了脸,有些下不来台。但他毕竟见多识广,⑦不料,胡惟丏再次站起身来,急道:“是这个意思,可话却不能那么说。”⑧话音刚落,大家全都笑了,主持人也只得讪讪地笑了笑,宣布散会。从那以后,沙龙的时间、地点都改了,我们再也没有在周末的讨论会上见到过他。⑨据说惟丏家学源于绩溪胡氏,母系一族则是赫赫有名的钱塘杭氏,其学问来历斑斑可考。幼受庭训,于章、黄之学【1】多有所窥,英文、德文皆有根底,加之博闻强记、过目成诵的天资,他在我们年级显得卓尔不群,就不难理解了。曾有好事者问他的祖上与同出绩溪的胡适有什么瓜葛,惟丏也是微微颔首,未置可否。⑩做学问追及祖先出身,多少有点挟古人以自重的意思,为有学之士所不取。可当时在我们系里,确已蔚然成了风气,海云就自称是漳州邓氏。我那时少不更事,自忖出身寒微,本想攀附一下“丹徒刘氏,后来一查家谱,才知道自己的祖上与写《老残游记》的刘铁云八竿子也打不着,只得悻悻作罢。⑪惟丏开始还和我们一起上课,后来有些课他就不来了,最后就只剩下“稼穑”读成“稼墙”之后,这门课他也不来了。老师们也不以为忤,不管他缺多少课,到了期末,只要他肯来参加考试,成绩一律全优。他每月还从《古文字诂林》编辑部领取编辑补贴。那个年代还没什么人读研究生,不过据说汉语史专业的董教授和解教授为了争着让惟丏给自己当助手,竟闹得形同路人,听上去颇有些夸张。⑫惟丏是上海本地人,平时难得一见。后来有封匿名信寄到了系主任那里,说胡惟丏一贯孤芳自赏、目中无人,且有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云云。这“指控虽说查无实据,却也迫使惟丐发生了改变。他开始频繁地在校园里出没,头发剪短了,而且染得乌黑,像是换了一个人,不经意中还真能把人吓一跳。他甚至还主动帮同学修改论文,介绍发表的刊物。还破例参加了学校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居然得了个链球第四。班长王燕组织了一次郊游,惟丏不仅欣然参加,并且在大家的怂恿下高歌一曲。不过,他唱得实在不怎么样,我们班的女生笑得差点昏死过去。⑬可惜惟丏还是那个惟丏,从第二个学年的下半学期开始,一连几个月都见不到他的人影。久而久之,我们只有在图书馆的借书卡上发现他的名字时,才会猛然想起班上还有这么一个人。⑭我曾写过一篇小说,苦于没人指导,就通过《古文字诂林》编辑部的一位老师转给了惟丏。过了差不多三个月,稿件再次通过那位老师回到了我的手中。几乎所有的错别字他都替我改正了,可对于这篇习作的评价只有短短的四个字:过犹不及。⑮邓海云是新晋党员,辅导员让他代表全系毕业生在大会上做一个发言。邓海云用一个月准备了发言稿,披露了他是如何从一名绝望而虚无的存在主义信徒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心路历程。这篇报告全文分三次发表于校刊上。⑯不久以后,他就收到了惟丏给他寄来的绝交信。知道内情的同学介绍说,这封信的措辞出人意料的严厉。大致的意思是说,邓海云这样无法连续思考六十秒以上的人,既不懂存在主义,也不懂马克思主义……⑰毕业前夕,系里的三位主任轮番出面请惟丏吃饭,劝他留校任教,可无一例外地遭到了他的坚决拒绝。后来,辅导员谈起他来,语调已隐约有些不悦:他这个人,学问没得说,就是做人爱钻牛角尖。难道他就不知道大观园中也有“过洁世同嫌”这样的告诫吗……(取材于格非小说)1】章、黄之学:国学家章炳麟、黄侃所创的语言文字学流派。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以一个端茶倒水的杂役名分混迹其间混迹:挤进学术圈子B.某位同学不得要领的长篇大论C.惟丏也是微微颔首,未置可否D.披露了他……的心路历程不得要领:重点不明确、不突出未置可否:不明确表示同意与否披露:有意地表露7.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我”的视角,用近夸张的情节,塑造了同学胡惟丏的奇特形象,语言典雅而不失幽默。B“小赤佬”极尽嘲讽,对胡惟丏却另眼相看。C.匿名信事件迫使胡惟丐向现实妥协,他努力使自己融入周边的世界,但这显然与他的性情不相一致。D.从胡惟丏对邓海云的评价可以看出,他认为海云自我标榜、捞取政治资本的行为可鄙,因此断然绝交。8.奇人胡惟丏之“奇”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9“”“红楼梦曲”读积累或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三、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北之罪。”势也。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秦有小亭临境,吴起欲攻之。不去,则甚害田“有能徙此南门之外者,赐之上田、上宅。”人莫之徙也。及有佧之者,还赐之如令。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而令之曰:“有能徙于西门之外者,赐之如初。”人争徙之。乃下令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田宅。”人争趋之。于是玫亭,一朝而拔之。“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而人皆疾习射。及与秦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战射也。越王虑伐吴,欲人之轻死也,出见怒娃,乃为之式。从者曰:“奚敬于此?”王曰:“为其有所故也。”明年之请以头献王者岁十余人。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上以为慈爱于亲,举以为官师。明年,人这所以毁死者岁十余人。予之服亲丧者,为爱之也,而尚可以赏劝也,况君上之于民乎!韩昭侯使人藏弊裤,侍者曰:“君亦不仁矣,弊裤不以赐左右而藏之。”“非子之所知也。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节选自《韩非子·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罚严而必必:坚决B.比降北之罪北:北方C.被濡衣而走火者D.韩昭侯使人藏弊裤被:能“披”,穿着弊:旧的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赏厚而信某所,而母立于兹故乡人号之“驼”得双石于潭上B.吴起为魏武侯西河之守C.有能徙此于西门之外者D.以人之善战射也但以刘日薄西山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B.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C.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D.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今夫裤岂特颦/笑哉/裤之与颦笑相去远矣/吾必待有功者故/藏之未有予也13.下列对文中相差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dàn1石约等于110“斛”和“石”相通。B.菽(shū“赤菽”即“赤小豆”。菽为“五谷之一”,五谷:通常指稷、粟、米、秫、菽。C“服丧而毁”规格、时间等严格按照亲疏远近来制定,从重到轻依次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即“五服”。D“式”“轼”“为之式”“凭轼向它(蛙)致敬”。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着重写一个“试”试,赏罚分明了,人们全力以赴去救火。越王从而看到了胜利的希望。B中的就败诉。命令下达后,人们都急忙练习射箭。等到和秦国人打仗,使秦军大败。C赐给身边的人,昭侯说了理由为自己开脱。此例与前面的那些事例形成对比,从反面论证了观点。D“奖赏优厚而守信用”“唯命是听”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有徙之者,还赐之如令。(2)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16.文言文阅读第一段、第二段分别讲述了越王与吴起的故事,你更赞许谁的做法?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四、古代诗歌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次韵尹潜①感怀陈与义②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①②名。此诗写于1129年。诗人避乱襄汉,转徙湘湖之际。当时金兵南下,连陷三州。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翠华”用来指皇帝。B.诗人用“风尘”比喻战乱,与戴叔伦诗句“山中旧宅无人住,来往风尘共白头”中“风尘”之意相同。C形成因果关系,对仗工整,一气呵成。D.尾联中“共说”一词照应文题,表明诗人与尹潜都主张定都南京。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五、名句名篇默写(共6分)19(1)“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2)“,”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3)“荆轲刺秦王”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六、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香气是指能引起人们愉快嗅感的挥发性物质。为了准确判断一种化合物FUFU<1.0FU值越大则表明②。任何一种食品的香气并不是由一种呈香物质单独产生,而是③。对香气贡献大的物质,被称为“头香物。香气物质具有挥发性、水溶性和脂溶性,正是因为这三种特性,香气才能通过感受细胞的细胞膜向外发散。20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多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40个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1979年到现在的40余年里,我国纪念币以其匠心独运的选题、精细别致的画面处理和①的铸造工艺,赢得了收藏界的赞叹,中国纪念币于方寸之上承载着人们祈求祥和富足的愿望,熔铸着国家的骄傲和民族的风采,记录国之大典,展示中华之光。不仅国内收藏者青睐我国纪念币,也频频在世界级的领奖台上、享受着越来越多的高光时刻1983年发行的熊猫币在1985年度世界硬币大奖赛上②“最佳金币奖。初出茅庐的中国贵金属纪念币非但没有寂寂无闻,③在世界舞台上一鸣惊人,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念币走上了世界舞台。展望未来,相信中国纪念币将中国骄傲、文化自信与大国工匠精神传遍五湖四海,带到世界各地。2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①(四字成语)②(四字成语)③(转折连词)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和标点符号错误,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4.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2023中国癸卯(兔)年纪念币图案。请结合其构图要素(文字信息除外)分析其寓意。七、写作(60分)25“有何不可?”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700字。语文月考答案:1.D2.B3.C4.地貌、气候、水系、生命。5.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②逻辑性: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主次分明,逻辑清晰;③严谨性:对关于科学判断的陈述加以适当界定,列出关键数字,更加精准;④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运用打比方等手法,将青藏高原的特点等专业性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的含义的能力。D.原文“豹亚科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北极动物’同样起源于青藏高原”,可见,许多“北极动物”起源于青藏高原,但“北极动物”不等同于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动物。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其他一些地方”“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行星风系控制下的气流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受此影响,北纬30°附近位于北纬30°”30°附近亚热带地区受行星风系控制干旱少雨;青藏高原的出现改变了位于北纬30°“降雨骤减”地理知识上来说,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干旱少雨的。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错误,原文有两处“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可见,“挤压”造成“抬升”,但没造成“土层堆积厚度进一步增加”,土层堆积厚度增加是因为外力的西风“吹起”“沙尘”。B.大兴安岭“属于第三阶梯”错误,原文“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三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不是“大兴安岭”属于第三阶梯,而是“大兴安岭以东的地区”属于第三阶梯。D.“在北纬30°高空下沉至地面。温度越来越高,水汽也越来越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雨”,并“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的具体情况,选项扩大了范围。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在青藏高原形成时,板块碰撞的巨大挤压力量传导到板块内部后,围绕着青列高原,让中国形成了从西向东逐级递减的3级台阶”可得出:对地貌的影响。由“青藏高原的形成还极大地改变了气候和环境。在青藏高原形成之前,中国东了”可得出:对气候的影响。“‘抽风机’‘超级水塔’的水系也将为之一变”“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系布局由此奠定”可得出:对水系的影响。由“除了影响气候和环境之外,青藏高原还可能是现代生物演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枢纽”“保育园”“‘保育园’”“多……现代生物链”可得出:对生命的影响。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体裁特征的能力。科普文是指以浅显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公众接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素应该包含科学性、逻辑性、严谨性和通俗性。——行星风系,“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这些都体现出了文章的科学性。好的科普文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和科学研究成果。“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轻的高原——青藏高原诞生了”,然后依次介绍对地貌的影响,对气候、水系、相扣,逻辑清晰严谨。本文从根本成因到后续影响,论述主次分明,逻辑清晰。严谨性:“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地球上接近地面的大气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这便是行星风系”中“如果不考虑地形等诸多因素”使更加表达严“囊括了地球上14座8000米级山峰、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胜数的5000~6000米级山峰”“囊括”“绝大多数”列出关键数字,表述精准。“抽风机”,生动地解释了青藏高原是如何影响到中国北纬°附近地区的气候的,体现了文章的通俗性。文章深入浅出,在读者面前。6.A7.B8.出身之奇:家世显赫,家学渊深、但不挟古自重。编辑部工作;两位教授争着让他做助手;为同学修改论文。至疾恶如仇,如看出邓海云的行为动机后,严厉批评,与之决裂。显得特立独行。9.认同:现实是客观的、又是不断变化的,人应善于自我“妒”“嫌”。工作中因为能力突出被授展工作打好基础。“妒”被“嫌”,“逐流扬波”持了自己品格的高洁。【分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A.错在“学术圈子”,混迹:隐蔽本来面目混杂在某种场合。故选A。7.本题考查学赏析作品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B.错在“极尽嘲讽”,由“这些年龄比我们大上一倍的大哥、大嫂们,非常擅长用‘小赤佬’”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奇人胡惟丏”“奇”物的言行举止,所作的事筛选出有效信息。由“据说惟丏家学源于绩溪胡氏,母系一族则是赫赫有名的钱塘杭氏,其学问来历斑斑可考……微微颔首,未置可否”可知,胡惟丏出身之奇,家世显赫,家学渊深、但不挟古自重。由“幼受庭训,于章、黄之学多有所窥,英文、德文皆有根底,加之博闻强记、过目成诵的天资”“”“不过据说汉”“我的错别字他都替我改正了”可知,他学贯中西,天资过人,深受教授器重。由“从而引发哄堂大笑,因此,尽管这个人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但我们很早就乎也不以为意”“思考六十秒以上的人,既不懂存在主义,也不懂马克思主义……”可知,他性格温和,不以同学的揶揄为忤,但是又嫉恶如仇、是非分明。由“过了差不多三个月,稿件再次通过那位老师回到了我的手中。几乎所有的错别字他都替我改正了,可对于这篇习作的评价只有短短的四个字:过犹不及”可知,他做事认真,近乎迂腐;由“他还没说完,惟丏就情绪激动地站了起来,突兀地打断了他的话,‘话是这么说,可我不是这个意思。’”“不料,胡惟丏再次站起身来,急道:‘是这个意思,可话却不能那么说。’”“系里的三位主任轮番出面谈起他来,语调已隐约有些不悦”可知,他不通人情世故,性格特立独行。9.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的能力。“”的理解和看法。“”张避免被“妒”、被“嫌”。赞扬屈原这类历史人物或者现代社会特立独行、保持高洁品格的人。10.B11.D12.A13.B14.C151)等到(后来)有搬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赏赐他。(2)第二天将要攻取(那)岗亭,有能率先登上(岗亭)的,任命他当国大夫,赏赐他上等田地、住宅。16.答案示例:①我更赞许吴起的做法。吴起先姓支持。获得百姓真心的信任和拥戴才是治国之道。②“焚宫室”取胜之道。【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B.北:败退。句意:和投降败退的罪行相同。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承接,而且;通“尓”。B.助词,的;代词,他。C.介词,到;介词,在D.介词,由于。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和断句的能力。起它没有给别人啊。“一颦一笑”作“爱”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C;“有功者”作“待”的宾语,应在宾语后断开,且“故”解释原因,应断在下句,据此排除D。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五谷”故选B。1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C.“从反面论证了观点”错误,该事例属于正面论证。故选C。15.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1)及,等到;徙,迁徙,这里指搬动;赐,赏赐;如,按照。(2)明日,第二天;且,将要;仕,任命。16.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的能力。题干问“文言文阅读第一段、第二段分别讲述了越王与吴起的故事,你更赞许谁的做法”,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二人做法的优劣之处,言之成理即可。如赞同越王:越王为了证明“赏厚而信,罚严而必”,用“焚宫室”的方法来尝试,说“人之救火者死,比死敌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结果“人之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可见,赏罚分明能够有效激励民心。“于是乃倚一车辕于北门之外”“俄又置一石赤菽东门之外”靠权势震慑,真正赢得了百姓的拥护。参考译文:“我想讨伐吴国,可以吗?“可为什么不烧一下房屋试试呢?王)就下令说:“行相同。(命令一下达)人们(用烂泥)涂在自己的身体上,披着湿衣服而奔吴国的趋势了。然后(向人们发布)命令说:“照命令赏赐他。一会儿(吴起)又在东门外放置一石赤豆,之后(向人们发布)“有能搬这个到西门外的,像当初那样赏赐他。”人们争着搬它。于是(吴起)下达命令说:“明天将要攻取(那)岗亭,有能率先登上(岗亭)的,任命他当国大夫,赏赐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着前往。于是(吴起下令)攻亭,一个早晨就把它攻克了。“人们有疑虑而不能决断的诉讼,就让他们射箭靶,射中靶子的就胜诉,射不中的就败诉。为人们都善于作战射箭。奖赏来鼓励,更何况是君主对于民众呢!“为什么(要)对这种东西表示敬意呢?”越王说:“因为它有勇气的缘故。”第二年请求把头颅献给越王的人一年有十多位。韩昭侯派人收藏(起自己不穿的)破旧裤子,侍从说:“您也太不仁慈了,“”17.B18.①首联诗人用“又”“叹息”等词,表达了面对金兵的多次入侵,自己却无能为力、才不得展的愤懑。②颔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朝廷现状“匡扶社稷”的英豪的期盼之情。③颈联与尾联通过对自己漂泊的状态及国无定都的现状的描写,表达了对自己和朝廷前途命运的担忧。【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与戴叔伦诗句……之意相同”错误,戴诗中的风尘指尘事、平庸的事。故选B。1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诗表达了诗人深挚的忧国之思、沉痛的流亡之苦和报国无门的愤懑。“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治国无人而发出的感叹,表明了诗人忧国的情怀,则语带激愤。三、四两句,诗人大声疾呼:岂可使皇帝到处流亡?谁能指挥三军澄清宇内呢?“匡扶社稷”的英豪的期盼之情。“万里”的担忧。19.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始速祸焉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至丹以荆卿为计【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20.①化合物不会引起人的嗅感②该物质引起的嗅感越强③多种呈香物质的综合反应21.香气正是因为香气物质的挥发性、水溶性和脂溶性才能通过感受细胞的细胞膜向外发散。【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即嗅觉器官对该物散发的香气无感觉”可知,语句意思为FU低于1.0时化合物不会引起人的嗅感,故可填写“化合物不会引起人的嗅感”。第二空:前面说FU低于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