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共54分)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B.地球C.行星D.恒星3.“蓝月亮”如果真是一个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①适中的体积和质量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析】读图可知,“蓝月亮”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应是卫星,C正确。行星围绕恒星转,彗星围绕恒星转,恒星一般会吸引行星等天体绕其公转,ABD错误。故选C。【2题详析】“蓝月亮”绕行星运行,行星绕恒星运行,恒星能发光发热,行星和卫星不能发光发热,但可以反射恒星的光线,所以“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恒星,BC错误,D正确。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天体,因此图中恒星不是太阳,A错误。故选D。【3题详析】星球上如果有生命存在,就必须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①对。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保持适宜的温度,②对。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不是影响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③错。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才可能有液态水的存在,④对。B正确。故选B。2015年7月24日,美国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位于天鹅座的“另一个地球”--开普勒452b,科学家猜想它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下列能成为“开普勒452b”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A.太阳B.天鹅座C.星云D.恒星5.称“开普勒452b”为“另一个地球”的原因是它最有可能拥有的特征为()A.表面温度适宜B.能发可见光C.既公转又自转D.绕恒星运动6.《管子》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水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答案〗4.D5.A6.A〖解析〗【4题详析】据题意可知,“开普勒452b”与地球相似指数极高,因此它也应该属于类似太阳系的恒星系之中,中心天体为恒星,D正确,BC错误;其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远远超出了太阳系范围,中心天体不可能是太阳,A错误。故选D。【5题详析】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外部条件:①太阳光照稳定;②运行轨道安全;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⑤有液态水。其中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一就是温度适宜。“开普勒452b”为“另一个地球”说明它有类似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排除BCD。故选A。【6题详析】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与地球有适宜的温度有关,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其具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温度使地球水多以液态存在,故④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故②不符合题意;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宜的温度使地球水多以液态存在,故①正确;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存在安全的宇宙环境,故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选A。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下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7.图示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大气环流D.洋流8.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9.下列各项能量源于太阳辐射的有()①地热能②潮汐能③风能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7.A8.D9.D〖解析〗【7题详析】读图可知,随着纬度的升高,北半球大气上界的年太阳辐射量逐渐减少,故影响图示太阳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纬度,A项正确。图示没有体现出地形、大气环流以及洋流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故B、C、D项错误。【8题详析】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项错误。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B项错误。太阳活动放射出的强烈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C项错误。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D项正确。【9题详析】地热能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①错;潮汐能来源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②错;风能是由于太阳辐射能造成地球各部分受热不均匀,而引起空气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故③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是在地质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④对。综上可知,D项正确,A、B、C项错误。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10.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反比D.没有相关性11.某年9月16日至30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并且观测到一次C2.0级耀斑。太阳活动增强时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是()A.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B.使地球气候明显变暖C.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D.使地球两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答案〗10.A11.C〖解析〗【10题详析】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11题详析】太阳活动增强时在两极地区会出现极光现象,A错;地球气候明显变暖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B错;耀斑爆发会产生磁暴现象,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C对;两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D错。故选:C。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图中①~⑧,分别表示地球和土星的是()A.②⑦B.③⑥C.③⑤D.④⑤13.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B.表面为非固态C.自身能发光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14.金星,中国古称“太白金星”,早晨的金星称为“启明星”,黄昏的金星则称为“长庚星”。金星自转方向为由东向西。在金星上看太阳是()A.东升西落B.西升东落C.直升直落D.不见太阳〖答案〗12.B13.D14.B〖解析〗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及运动特征。【12题详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由内向外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分别表示地球和土星的是③⑥,B正确。故选B。【13题详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金星位于地球和水星之间,A错误;表面为固态,B错误;行星自身不发光,C错误;因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均温较高,D正确。故选D。【14题详析】由材料可知,金星自东向西自转,是八大行星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故看到的太阳是西升东落,与地球相反,B正确。故选B。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5.图中没有涉及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16.图中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A.有液态水B.自身能发光C.不断运动D.具有生命〖答案〗15.D1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5题详析】地球和月球构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故图中涉及的天体系统是A、B、C。没有涉及河外星系,D正确。【16题详析】天体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故C正确。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气态星球,温度极高,没有有液态水;自身能发光是恒星的特征,地球作为行星本身不发光;地球是目前所知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什么的天体。故A、B、D不是共同特性,错误。2016年6月1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20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A.太阳耀斑爆发B.太阳爆炸C.太阳辐射增强D.太阳辐射减弱18.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无线短波通讯中断B.信鸽丢失C.指南针失灵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答案〗17.A18.D〖解析〗【17题详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看到极光”、“电网会突然闪烁”等现象与太阳打“喷嚏”相关,根据太阳活动与太阳辐射可知,该“喷嚏”应属于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耀斑爆发会抛出大量的带电粒子流摩擦两极,产生极光,A正确;太阳目前为壮年时期,没有爆炸,B错误;太阳辐射没有明显变化,CD错误。故选A。【18题详析】根据所学可知,该“喷嚏”是太阳活动中耀斑爆发所导致,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包括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A不符合题意;耀斑爆发还可以产生磁暴,磁场异常,主要依靠磁场指引方向的信鸽可能丢失,指南针失灵等,BC不符合题意;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受太阳活动的影响,D符合题意,故选D。三、综合题(共46分)19.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太阳系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D表示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行星。(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向____,呈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性和____性。(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答案〗(1)金星火星类地行星(2)西东逆近圆性共面性(3)A(4)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相对安全。(5)日地距离适中。〖解析〗本大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位置,运动特征,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析】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B表示金星,D表示火星,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小问2详析】八大行行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方向均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上图呈逆时针方向运动。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还具有共面性和近圆性。【小问3详析】H行星所处轨道距离太阳太远,气温低,若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会变为寒冷的“水球“,A正确,B错;大气层主要和地球的质量与体积有关,C错;若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地球的体积不会变小,D错。【小问4详析】(4)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相对安全。【小问5详析】注意题干关键词“自身条件“,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20.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1)A是____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这些区域由于____而暗黑。(2)B是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作____。(3)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____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____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____;太阳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现象。(4)北美洲受太阳活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____;该国北部居民常看到壮观的____现象。〖答案〗(1)光球太阳黑子温度比周围低(2)色球耀斑(3)黑子耀斑短波通信中断磁暴(4)加拿大极光〖解析〗本大题以太阳活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析】读图可知,A是太阳大气里层是光球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这些区域是由于温度低于太阳表面温度而暗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的标志。【小问2详析】据图可知,B是色球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耀斑。它的爆发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小问3详析】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干扰电离层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即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小问4详析】加拿大是位于北美洲中高纬度的国家,受太阳活动影响最严重,其北部在北极圈以内,太阳活动爆发时可欣赏到极光现象。21.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2)图中a为丰富区,b为贫乏区,a区域较b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答案〗(1)我国的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2)地势〖解析〗本大题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为材料设计试题,涉及太阳辐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小问1详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部的太阳辐射总量大多在1500kW.h/m2以上,而东部较少;北部除东北地区外,多在1500kw.h/m2以上,南部多在1500kW.h/m2以下。【小问2详析】图中a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总量最为丰富的地区,而b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地区。a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度大,且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水汽也少,导致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而b区正好相反。所以,a区域较b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选题(共54分)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B.恒星C.卫星D.彗星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B.地球C.行星D.恒星3.“蓝月亮”如果真是一个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①适中的体积和质量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析】读图可知,“蓝月亮”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应是卫星,C正确。行星围绕恒星转,彗星围绕恒星转,恒星一般会吸引行星等天体绕其公转,ABD错误。故选C。【2题详析】“蓝月亮”绕行星运行,行星绕恒星运行,恒星能发光发热,行星和卫星不能发光发热,但可以反射恒星的光线,所以“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恒星,BC错误,D正确。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天体,因此图中恒星不是太阳,A错误。故选D。【3题详析】星球上如果有生命存在,就必须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①对。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保持适宜的温度,②对。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不是影响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③错。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才可能有液态水的存在,④对。B正确。故选B。2015年7月24日,美国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位于天鹅座的“另一个地球”--开普勒452b,科学家猜想它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下列能成为“开普勒452b”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A.太阳B.天鹅座C.星云D.恒星5.称“开普勒452b”为“另一个地球”的原因是它最有可能拥有的特征为()A.表面温度适宜B.能发可见光C.既公转又自转D.绕恒星运动6.《管子》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水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答案〗4.D5.A6.A〖解析〗【4题详析】据题意可知,“开普勒452b”与地球相似指数极高,因此它也应该属于类似太阳系的恒星系之中,中心天体为恒星,D正确,BC错误;其距离地球约1400光年,远远超出了太阳系范围,中心天体不可能是太阳,A错误。故选D。【5题详析】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外部条件:①太阳光照稳定;②运行轨道安全;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⑤有液态水。其中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一就是温度适宜。“开普勒452b”为“另一个地球”说明它有类似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结合选项可知,A正确,排除BCD。故选A。【6题详析】地球上有“液态水”存在与地球有适宜的温度有关,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其具有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温度使地球水多以液态存在,故④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故②不符合题意;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宜的温度使地球水多以液态存在,故①正确;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存在安全的宇宙环境,故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选A。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下图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7.图示影响太阳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地形C.大气环流D.洋流8.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9.下列各项能量源于太阳辐射的有()①地热能②潮汐能③风能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7.A8.D9.D〖解析〗【7题详析】读图可知,随着纬度的升高,北半球大气上界的年太阳辐射量逐渐减少,故影响图示太阳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纬度,A项正确。图示没有体现出地形、大气环流以及洋流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故B、C、D项错误。【8题详析】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项错误。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B项错误。太阳活动放射出的强烈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C项错误。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D项正确。【9题详析】地热能来源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①错;潮汐能来源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②错;风能是由于太阳辐射能造成地球各部分受热不均匀,而引起空气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故③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是在地质时期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④对。综上可知,D项正确,A、B、C项错误。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10.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反比D.没有相关性11.某年9月16日至30日,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并且观测到一次C2.0级耀斑。太阳活动增强时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是()A.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B.使地球气候明显变暖C.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D.使地球两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答案〗10.A11.C〖解析〗【10题详析】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11题详析】太阳活动增强时在两极地区会出现极光现象,A错;地球气候明显变暖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B错;耀斑爆发会产生磁暴现象,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C对;两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D错。故选:C。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图中①~⑧,分别表示地球和土星的是()A.②⑦B.③⑥C.③⑤D.④⑤13.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B.表面为非固态C.自身能发光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14.金星,中国古称“太白金星”,早晨的金星称为“启明星”,黄昏的金星则称为“长庚星”。金星自转方向为由东向西。在金星上看太阳是()A.东升西落B.西升东落C.直升直落D.不见太阳〖答案〗12.B13.D14.B〖解析〗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及运动特征。【12题详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由内向外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分别表示地球和土星的是③⑥,B正确。故选B。【13题详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金星位于地球和水星之间,A错误;表面为固态,B错误;行星自身不发光,C错误;因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均温较高,D正确。故选D。【14题详析】由材料可知,金星自东向西自转,是八大行星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故看到的太阳是西升东落,与地球相反,B正确。故选B。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5.图中没有涉及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16.图中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A.有液态水B.自身能发光C.不断运动D.具有生命〖答案〗15.D1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5题详析】地球和月球构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故图中涉及的天体系统是A、B、C。没有涉及河外星系,D正确。【16题详析】天体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故C正确。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气态星球,温度极高,没有有液态水;自身能发光是恒星的特征,地球作为行星本身不发光;地球是目前所知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什么的天体。故A、B、D不是共同特性,错误。2016年6月1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20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A.太阳耀斑爆发B.太阳爆炸C.太阳辐射增强D.太阳辐射减弱18.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A.无线短波通讯中断B.信鸽丢失C.指南针失灵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答案〗17.A18.D〖解析〗【17题详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看到极光”、“电网会突然闪烁”等现象与太阳打“喷嚏”相关,根据太阳活动与太阳辐射可知,该“喷嚏”应属于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耀斑爆发会抛出大量的带电粒子流摩擦两极,产生极光,A正确;太阳目前为壮年时期,没有爆炸,B错误;太阳辐射没有明显变化,CD错误。故选A。【18题详析】根据所学可知,该“喷嚏”是太阳活动中耀斑爆发所导致,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包括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A不符合题意;耀斑爆发还可以产生磁暴,磁场异常,主要依靠磁场指引方向的信鸽可能丢失,指南针失灵等,BC不符合题意;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受太阳活动的影响,D符合题意,故选D。三、综合题(共46分)19.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太阳系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D表示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行星。(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向____,呈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性和____性。(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答案〗(1)金星火星类地行星(2)西东逆近圆性共面性(3)A(4)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相对安全。(5)日地距离适中。〖解析〗本大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位置,运动特征,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析】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B表示金星,D表示火星,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小问2详析】八大行行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方向均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上图呈逆时针方向运动。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还具有共面性和近圆性。【小问3详析】H行星所处轨道距离太阳太远,气温低,若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会变为寒冷的“水球“,A正确,B错;大气层主要和地球的质量与体积有关,C错;若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地球的体积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