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成功地揭示了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演绎推理”是预测F1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1∶1的过程B.“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核基因控制的”D.孟德尔得出遗传规律时使用了归纳法,并对实验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答案〗C〖祥解〗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析】A、“演绎推理”是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F1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1∶1的过程,A正确;B、“提出问题”是根据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及F1自交实验为基础提出的,这里的豌豆为纯合亲本,B正确;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错误;D、孟德尔得出遗传规律时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同时也利用了由一对到多对的归纳法,并对实验数据做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了两大遗传定律,D正确。故选C。2.南瓜为雌雄同株植物,其花是单性花,果皮的绿色和金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甲(果皮为绿色)和乙(果皮为金黄色)两株南瓜,下列杂交实验中,通过观察子代的表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A.甲植株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与乙植株杂交B.甲植株自交和甲、乙杂交C.甲植株自交或乙植株自交D.甲植株自交和乙植株自交〖答案〗B〖祥解〗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则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详析】A、甲植株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与乙植株杂交即正反交实验,若该显性性状的植株为杂合子Aa,与隐性植株aa正反交,后代的结果都有显性也有隐性,且显性和隐性为1:1,不能判断,A错误;B、甲植株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甲植株为显性性状,若不发生性状分离,甲植株为纯合子;再让甲、乙杂交,后代性状出现了2种(甲乙两种性状)且接近1:1或只出现甲的性状,则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为乙的性状,则乙是显性性状,B正确;CD、若甲乙植株都是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都不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确定显隐性,CD错误。故选B。3.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灰身雄果蝇不育。灰身雌雄果蝇杂交,F1灰身和黑身的比例为3∶1,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F2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A.1/3 B.4/9 C.1/9 D.1/4〖答案〗A〖祥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析】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表示),基因型灰身雌雄果蝇杂交,F1灰身和黑身的比例为3:1,推断黑身为显性性状,用A表示,即亲本灰身雌雄果蝇基因型为Aa,F1雌雄果蝇基因型均为AA:Aa:aa=1:2:1,F1自由交配,但是AA雄果蝇不育,雌配子A:a=1:1,雌配子中a所占比例1/2,F1中可产生雄配子的雄果蝇基因型Aa:aa=2:1,则雄配子A:a=1:2,雌配子中a所占比例2/3,F2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1/2×2/3=1/3。故选A。4.科学家在人体活细胞内发现了DNA的四重折叠结构—i­基元,它是由双链DNA中某一条DNA链中的胞嘧啶通过氢键相互结合而成,结构如下图所示。i­基元最常出现在转录时,进行DNA复制时就消失了。科学家推测,i­基元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读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基元中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B.含有i­基元的DNA分子中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与正常基因相比,含有i-基元结构的基因稳定性更高D.i­基元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答案〗D〖祥解〗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的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核糖核苷酸)、酶(RNA聚合酶)和能量;翻译过程的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酶、tRNA和能量。【详析】A、分析题意可知,i­基元是由双链DNA中某一条DNA链中的胞嘧啶通过氢键相互结合而成,单链中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不一定相等,A错误;B、含有i­基元的DNA分子中只是局部单链折叠形成了四重折叠结构,其本质仍是双链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C、i-基元由同一DNA链上的胞嘧啶相互结合而形成氢键,没有碱基互补配对,故含有i-基元结构的基因稳定性并未增强,C错误;D、分析题意可知,i­基元最常出现在转录时,i-基元的局部四链胞嘧啶间形成氢键,其形成影响基因转录,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D正确。故选D。5.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性状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当有两个A基因时开白花,只有一个A基因时开乳白花,三对基因均为隐性时开金黄花,其余情况开黄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B.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全部开白花C.基因型AaBbCc的植株测交,后代中乳白花占1/2D.基因型AaBbCc的植株自交,后代黄花中纯合子占3/64〖答案〗D〖祥解〗由题意可知,白花对应的基因型为AA__,乳白色的基因型为Aa__,金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dd,其余为黄色。【详析】A、该植物的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子代共有3×3×3=27种基因型,其中白花对应的基因型为AA__有3×3=9种,乳白色为Aa__有3×3=9种,金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dd有1种,其余为黄色,则黄色基因型有27-9-9-1=8种,A正确;B、由题意可知,白花对应的基因型为AA____,由于AA自交后仍为AA,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故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全部开白花,B正确;C、基因型AaBbCc的植株测交(AaBbCc×aabbcc),后代中乳白色的基因型为Aa__,其比例为1/2×1×1=1/2,C正确;D、基因型AaBbCc的植株自交,黄花的基因型是aa____中,除了aabbcc为金黄色,其余基因型都是黄花,把三对基因拆开,第一对A/a按分离定律计算,第二、第三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计算,可知,Aa×Aa子代是A_:aa=3:1,BbCc×BbCc子代是B_C_:B_cc:bbC_:bbcc=9:3:3:1,所以黄花占1/4×15/16=15/64,其中纯合子包括aaBBCC、aaBBcc、aabbCC,占黄花的比例是3/15=1/5,D错误。故选D。6.小鼠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发现:若基因A发生甲基化修饰(甲基化修饰的基因用AY表示),则小鼠毛色变成灰色。某实验室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其过程及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一、二中的黄色鼠基因型有两种,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aB.基因A与基因AY的碱基序列不同,控制性状的表现不同C.控制小鼠毛色的三个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Y>A>aD.若实验二F1中的灰色鼠与黑色鼠随机交配,后代中黄色鼠所占比例高于黑色鼠〖答案〗C〖祥解〗据图可知,实验一的黄色鼠交配,子代出现黑色鼠,说明黑色鼠是隐性性状;若基因A发生甲基化修饰(甲基化修饰的基因用AY表示),则小鼠毛色变成灰色,据此分析作答。【详析】AC、实验一的黄色鼠交配,子代出现黑色鼠,说明黑色鼠是隐性性状,实验一的亲本组合是Aa×Aa,子代黄色:黑色=2:1,应是AA纯合致死;由于A发生甲基化修饰(用AY表示)则小鼠毛色变成灰色,实验二黄色鼠Aa×AYa,子代为AYA:AYa:Aa:aa=1:1:1:1,表现为黄色:灰色:黑色=1:2:1,据此推测控制小鼠毛色的三个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Y>A>a,两实验的黄色基因型均是Aa,只有一种,黑色基因型是aa,A错误,C正确;B、分析题意,AY是由基因A发生甲基化修饰而成,属于表观遗传,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B错误;D、实验二F1中灰色鼠(1/2AYA、1/2AYa)与黑色鼠(aa)随机杂交,子代出现黄色鼠Aa的概率为1/4,黑色鼠aa的比例也是1/4,两者相同,D错误。故选C。7.某高等动物(2n=16)的基因型为AaBb,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甲)和一个基因型为ab的细胞(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处于减数分裂Ⅱ时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等B.乙可能是精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C.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能产生4种基因型不同的精细胞D.观察该动物精巢细胞切片时,可看到染色体数目分别为8、16和32的细胞〖答案〗A〖祥解〗分析题文: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甲)和一个基因型为ab的细胞(乙),其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发生过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发生过交换(互换)。【详析】A、甲的基因型为AaBB,可见其中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存在等位基因A、a的原因可能是发生过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但基因数目还未减半,因此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时期,含有8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着丝粒/着丝点还未分裂)或16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A错误;B、乙细胞基因型是ab,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能是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此时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B正确;C、根据题干“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甲)和一个基因型为ab的细胞(乙)”可知,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共产生4个精细胞,但有3种(AaBB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时)或4种(Aa形成的原因是互换/交换时)精细胞,C正确;D、精巢细胞可同时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观察该动物精巢细胞切片时,可看到染色体数目分别为8(精细胞)、16(正常体细胞)和32(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D正确。故选A。8.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现象及规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B.摩尔根用果蝇为材料发现了伴性遗传,若选择豌豆为材料也可得到同样的规律C.果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Ⅳ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D.红绿色盲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存在祖父→父亲→女儿的途径〖答案〗C〖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伴性遗传。【详析】A、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A错误;B、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豌豆没有性染色体,因此,若选择豌豆为材料则摩尔根不能可得到同样的规律,B错误;C、果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Ⅳ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即在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控制该病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存在外祖父→母亲→儿子的途径,D错误;故选C。9.某XY型性别决定植物,基因B(叶片有茸毛)对b(叶片无茸毛)完全显性,选取有茸毛雄株与无茸毛雌株杂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叶片有茸毛和叶片无茸毛为一对相对性状B.若亲本中雄株纯合且后代全为有茸毛,则B、b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C.若B、b仅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雌性全为有茸毛,雄性全为无茸毛D.若B、b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后代雄株可能全为无茸毛〖答案〗B〖祥解〗题意分析,叶片有茸毛相对于叶片有茸毛是显性性状,在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为确定B,b位置,则需要选取无茸毛雌株与有茸毛雄株进行杂交,通过后代的性状表现确定基因的位置。【详析】A、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叶片有茸毛和叶片无茸毛为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B、让有茸毛雄株(XBYB或BB)与无茸毛雌株(XbXb、bb)杂交,若后代均为有茸毛,则B、b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能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B错误;C、若B、b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Y×XbXb,后代雌性全为有茸毛,雄性全为无茸毛,C正确;D、若B、b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亲本基因型有茸毛雄株(XBYB、XBYb、XbYB),无茸毛雌株(XbXb),杂交结果后代雄株可能全为无茸毛,D正确。故选B。10.下列关于DNA结构特点和复制特点的具体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38%,若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碱基总数的5%,则另一条链中T占该DNA分子碱基总数的7%B.32P标记的双链DNA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连续复制n次,子代有标记的DNA占1/2n-1C.含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2n-1)个D.一个DNA分子复制时,若子一代DNA分子的一条单链出现差错,则子二代DNA分子中,差错DNA分子占1/4〖答案〗C〖祥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析】A、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则该DNA分子T占碱基总数的1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T1+T2)÷2,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5%,则占该链的比例为10%,那么另一条链中T占该链的比例为14%,占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7%,A正确;B、1个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得到2n个DNA分子,子代有标记的DNA占2/2n=1/2n-1,B正确;C、含有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2n-1)×a=2n-1×a个,C错误;D、一个DNA分子复制,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即新形成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链是母链,已知子一代DNA的一条单链出现差错,所以以该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均有差错,即子二代的4个DNA分子中,差错DNA单链占2/8=1/4,D正确。故选C。11.某种动物的毛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表型有灰色、红色和白色,且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现有一个家系如图所示,不考虑突变,16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号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B.11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4C.8号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D.12号的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是1/2〖答案〗CD〖祥解〗分析系谱图:动物的毛色由于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所以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灰色为aaB_、A_bb,红色为A_B_、白色为aabb。【详析】A、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所以种群中没有基因型为AA的个体存在,A错误;B、9号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4号的基因型为AaBb;13号的基因型为aabb,故6号和7号的基因型皆为AaBb,由于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所以7号产生的配子只有aB、ab这2种,所以11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2/3AaBb、1/3AaBB,故11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B错误;C、8号表现为灰色,14号的基因型为aabb,则8号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C正确;D、6号和7号的基因型皆为AaBb,由于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所以7号产生的配子只有aB、ab这2种,12号的基因型为1/4Aabb、1/4aaBB、1/2aaBb,D正确。故选CD。12.下图表示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相关含量的变化,其它实验操作都合理的情况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1表示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S型活细菌的数量变化B.曲线2表示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活细菌的数量变化C.曲线3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放射性含量的变化D.曲线4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放射性含量的变化〖答案〗B〖祥解〗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中;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保温培养一段时间,搅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详析】A、曲线1的数量最初为零,此后呈现先增加后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可表示S型活细菌的数量变化,A正确;B、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菌数量不会降为0,故不能用曲线2表示,B错误;C、“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噬菌体侵染细菌,上清液放射性降低,此后随着噬菌体增殖,数量增多,细菌被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可用图中的曲线3表示,C正确;D、“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标记的是蛋白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所以上清液放射性不变,可用图中的曲线4表示,D正确。故选B。13.下列关于基因、DNA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的某基因由3600个碱基构成,其碱基排列方式约有43600种B.沃森和克里克建构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碱基排列在内侧C.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的多样性D.基因可以是DNA片段,但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答案〗A〖祥解〗DNA的双螺旋结构:(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析】A、人类的某基因由3600个碱基构成,但特定的基因碱基序列是确定的,A错误;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NA链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B正确;C、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正确;D、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可以是DNA片段,但DNA片段不一定是基因,如DNA片段中非遗传效应片段不是基因,D正确。故选A。14.三种蛋白质(P16、CDK、Cyclin)调控造血干细胞细胞周期的方式如图1。科研人员探究黄芪多糖对衰老小鼠造血干细胞(HSC)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将生理状况相似的60只小鼠随机分成三组:模型组采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干预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多糖水溶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水灌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半乳糖可能增加衰老小鼠HSC中CDK和Cyclin的含量,使HSC停滞于G1期B.黄芪多糖可能通过增加P16的表达来减少CDK的形成,促进HSC由G1期进入S期C.黄芪多糖干预后衰老小鼠HSC中CDK和Cyclin的含量增加,S期细胞比例增加D.黄芪多糖通过增强三种蛋白的表达延缓HSC衰老,可用于防治老年性疾病〖答案〗C〖祥解〗分析题意,为探究黄芪多糖对衰老小鼠造血干细胞(HSC)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分为三组实验,因变量通过检测吸光度的比值。【详析】A、由图分析可知,经D半乳糖处理后,模型组的P16含量增多,而CDK和Cyclin减少,推测D­半乳糖可能通过增强衰老小鼠HSC中P16蛋白的表达,减弱CDK和Cyclin的表达,导致细胞停滞于G1期,A错误;B、干预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多糖水溶液灌胃,据图2可知,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的P16含量降低,而CDK和Cyclin的含量增加,推测黄芪多糖可能通过降低P16的表达来增加CDK的形成,使细胞顺利由G1期进入S期,完成分裂,从而对抗衰老,B错误;C、经黄芪多糖干预后衰老小鼠HSC中P16蛋白的表达减弱,CDK4和Cyclin的表达均增强,细胞从G1期进入S期,故进入S期细胞比例增加,C正确;D、黄芪多糖可通过调节相关蛋白的表达,其中P16蛋白的表达减弱,而CDK和Cyclin的表达增多,从而延缓HSC衰老,D错误。故选C。15.如图表示某生物环状DNA分子上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A参与磷酸二酯键的形成,酶B和酶C参与磷酸二酯键的断裂B.进行过程①时,需要向细胞核内运入4种脱氧核苷酸、ATP、相关酶等物质C.进行过程③时,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迅速合成一条长肽链D.过程①、②都是沿着模板链3′→5′方向进行,过程③是沿着模板链5′→3′方向进行〖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过程①表示DNA复制,酶A表示DNA聚合酶,酶B表示解旋酶。过程②表示转录,酶C表示RNA聚合酶。过程③表示翻译。【详析】A、酶A和酶C参与磷酸二酯键的形成,酶B表示解旋酶断裂的是氢键,A错误;B、进行过程①所示的DNA复制时,需要4种脱氧核苷酸、ATP、相关酶等物质,但环状DNA分子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或原核细胞中,因此图示过程不发生在细胞核中,B错误;C、过程③表示翻译,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迅速合成多条长肽链,C错误;D、复制、转录时都是沿着模板链3′→5′方向进行,翻译时是沿着模板链5'→3'方向进行,D正确。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1时,植株A连续自交多代,自交代数越多隐性个体的比例越接近1/2B.植株A的自交子代会出现3n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D.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型个体数目的差异越大〖答案〗ABC〖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A、n=1时,即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植株A连续自交多代,n代后杂合子Aa的比例是(1/2)n,隐性个体aa=[1-(1/2)n]/2,自交代数越多隐性个体的比例越接近1/2,A正确;B、每对等位基因测交后会出现3种基因型,故n对等位基因杂合的植株A的自交子代会出现3n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B正确;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为1/2n,纯合子的个体数也是1/2n,两者相等,C正确;D、无论n多大,植株A测交子代比为(1:1)n=1:1:1:1……(共2n个1),即不同表型个体数目均相等,D错误。故选ABC。17.在实验中,实验结果已知但不知道此结果是由什么原因导致时,研究人员往往采用减法原理进一步探求确切的“原因变量”。减法原理是排除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同时尽量保持被研究对象的稳定,下列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减法原理的是()A.艾弗里实验中,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制成的细胞提取物中加入DNA酶B.格里菲思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C.为探究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RNA感染烟草叶D.验证镁是植物的必需元素时,植株出现症状后在缺镁培养液中加入镁〖答案〗AD〖祥解〗加法原理是给研究对象施加自变量进行干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求某一变量会产生什么结果;减法原理是排除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干扰,同时尽量保持被研究对象的稳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求确切的原因变量。【详析】A、在艾弗里实验中,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制成的细胞提取物中加入DNA酶,该操作实际是利用DNA酶水解DNA的作用将DNA除去,因而该实验运用的是减法原理,A正确;B、格里菲思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并未排除某一因素,不属于减法原则,B错误;C、烟草花叶病毒能够引起烟草花叶病,该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RNA构成,为探究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RNA感染烟草叶是单独探究某种因素的作用,不属于减法原则的应用,C错误;D、验证镁是植物的必需元素时,实验组是只缺镁的完全培养液,植株出现症状后在缺镁培养液中加入镁,属于先减法原则后加法原则的应用,也用到了减法原理,D正确。故选AD。18.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miRNA是真核生物中介导基因沉默的一类重要RNA,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体miRNA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的双链RNAB.Drosha和Dicer可能催化成熟miRNA中氢键的形成C.miRNA介导的基因沉默可能是通过抑制翻译的过程实现的D.miRNA介导的基因沉默可能属于表观遗传,可以遗传给子代〖答案〗ACD〖祥解〗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等。【详析】A、据图可知,前体mRNA是通过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单链之间有部分折叠形成了发夹结构,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RNA,A正确;B、图示经过Drosha和Dicer催化后,双链RNA可形成成熟的miRNA和RISC复合体,该过程中涉及氢键的断裂而非氢键形成,B错误;C、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而miRNA可与靶标mRNA结合,导致靶标mRNA不能发挥作用而抑制翻译过程,C正确;D、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miRNA介导的基因沉默可能属于表观遗传,可以遗传给子代,D正确。故选ACD。19.联会复合体(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若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早期,抑制DNA合成或蛋白质合成,则SC不能形成,并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受阻,影响染色体的互换。在减数分裂Ⅰ前期的晚期,SC解体消失。研究发现,用RNA酶处理可破坏SC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SC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核糖B.SC会对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产生影响C.SC的解体可能有利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D.SC被破坏会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BD〖祥解〗1、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2、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详析】A、由题意“用RNA酶处理可破坏SC的结构”可知,该结构的本质是RNA,RNA彻底水解产物有4种碱基(A、U、C、G)、核糖和磷酸,所以SC的彻底水解产物中含有核糖,A正确;B、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后期随着着丝粒的分裂而分离,而S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与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有关,所以SC对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无作用,B错误;C、由题意可知,SC不能形成,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受阻,SC的解体可能有利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C正确;D、SC不能形成,将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受阻,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互换,所以破坏SC不可能会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故选BD。20.鸡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现利用雄性芦花鸡和雌性非芦花鸡为亲本进行杂交,产生的F1均为芦花鸡,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中有芦花鸡和非芦花鸡。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雌配子中一定含有W染色体B.亲本产生的含芦花基因的配子数量是含非芦花基因的配子的两倍C.F2中的雄性芦花鸡与多只非芦花雌鸡交配,子代中非芦花鸡的概率为1/4D.雄性非芦花鸡和雌性芦花鸡杂交,可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子代雏鸡的性别〖答案〗CD〖祥解〗雄性芦花鸡和雌性非芦花鸡杂交所生的F1均为芦花鸡,说明芦花相对于非芦花为显性性状(相应的基因型用B、b表示);F1中雌雄性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中有非芦花鸡,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Z上,且F1的基因型为ZBZb×ZBW,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ZbW。【详析】A、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雌性的染色体组成为ZW,雌配子中不一定含有W染色体,A错误;B、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ZbW,由于雌雄配子数量不等,亲本产生的含芦花基因的配子数量不一定是含非芦花基因的配子的两倍,B错误;C、F2中的雄性芦花鸡为1/2ZBZB、1/2ZBZb,与多只非芦花雌鸡(ZbW)交配,子代中非芦花鸡的概率为1/2×1/2=1/4,C正确;D、如果雄性非芦花鸡和雌性芦花鸡杂交,即亲本的基因型为ZbZb×ZBW,则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bW,均为非芦花鸡,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ZBZb,均为芦花鸡,因此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区分子代雏鸡的性别,D正确。故选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有深紫色、淡紫色、白色三种,由两对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E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F基因表达可使细胞液的pH下降,且F基因越多作用越强。(1)E基因与e基因所含遗传信息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E与e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其实质是__________。(2)若E、e和F、f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开淡紫色花的植株共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让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杂交,则子一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可能是__________,子一代自交产生淡紫色植株的概率是__________。(3)为探究E、e和F、f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现利用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请写出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答案〗(1)①.两基因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②.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随之分离(2)①.2##二##两②.全为深紫色或全为淡紫色③.1/2、3/8、0(3)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则E、e和F、f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淡紫色:白色=1:1,则E、e和F、f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E和F在一条染色体上;若子代红玉杏花色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则究E、e和F、f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E和f在一条染色体上〖祥解〗1、根据题意可知:E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且F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F基因表达可使细胞液的pH下降,据此推测,深紫色为E-ff,淡紫色为E-Ff,白色为E-FF和ee-,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9:3:3:1的变形。2、两对基因的存在情况可能有三种:①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②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A和B连锁③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A和b连锁,此时需分情况讨论。【小问1详析】E基因与e属于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所含遗传信息不同的原因是两基因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E与e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其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随之分离。【小问2详析】据题意可知,E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而F基因表达可使细胞液的pH下降,则开淡紫色花的植株基因型是E-Ff,共有2种;白色为E-FF和ee--,深紫色为E-ff,让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杂交,亲代杂交类型可能是EEFF×EEff,子代全为EEFf,表现为全为淡紫色;亲代杂交类型也可能是eeFF×EEff,子代都是EeFf,全是淡紫色;亲代杂交类型也可能是eeff×EEff,子代都是Eeff,全是深紫色;子一代基因型是EEFf、EeFf或Eeff,自交后产生淡紫色植株(E-Ff)的概率分别是1/2、3/8、0。【小问3详析】为探究E、e和F、f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现利用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①如果E、e和F、f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EeFf自交,子代表现型深紫色(E-ff):淡紫色(E-Ff):白色(E-FF+ee--)=3:6:(3+4)=3:6:7。②如果E、e和F、f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EeFf自交,当E、F在一条染色体上时,子代表现型淡紫色(EeFf):白色(EEFF+eeff)=2:2=1:1。③如果E、e和F、f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EeFf自交,当E、f在一条染色体上时,子代表现型深紫色(EEff):淡紫色(EeFf):白色(eeFF)=1:2:1。22.白菜与甘蓝通过人工杂交,获得杂交种油菜,再经秋水仙素加倍处理,获得新合成甘蓝型油菜。(1)为了观察并分析新合成甘蓝型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研究人员制作临时装片时,需选取花蕾期而非盛花期的花药,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2)图A、B是研究人员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现象,并判断A、B对应的细胞分别处于减数分裂Ⅰ末期和减数分裂Ⅱ中期,做出该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在B中观察到了分裂过程中落后的染色体,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3)研究人员观察计数新合成甘蓝型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情况并绘制曲线。若曲线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则图A、B对应细胞分别处于曲线的__________段、__________段(用字母表示);其中cd段对应的时期是__________。〖答案〗(1)盛花期植物可能已经完成减数分裂过程,无法观察到各个时期特点(2)①.A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B细胞中着丝粒(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②.纺锤丝异常(3)①.bc②.de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祥解〗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小问1详析】本实验目的是观察并分析新合成甘蓝型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由于盛花期植物可能已经完成减数分裂过程,无法观察到各个时期特点,故需选取花蕾期而非盛花期的花药。【小问2详析】图示细胞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据图可知,图中A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故处于减数分裂I末期;图B细胞中着丝粒(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故处于减数分裂II后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纺锤丝异常导致的。小问3详析】若曲线纵坐标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bc段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核DNA分子,可与A图对应,而de段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核DNA分子,可与B图对应;cd段着丝粒(着丝点)分裂,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3.科研小组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标记及离心技术验证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实验结果见下表。组别1组2组3组4组培养液中唯一氮源14NH4Cl15NH4Cl15NH4Cl15NH4Cl繁殖代数多代多代一代两代培养产物ABA的子Ⅰ代A的子Ⅱ代操作提取DNA并离心离心结果仅为轻带(14N/14N)仅为重带(15N/15N)仅为中带(15N/14N)?(1)DNA分子具一定的热稳定性,加热能破坏氢键而打开双链,经测定发现某DNA分子热稳定性较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大肠杆菌繁殖过程中,DNA复制开始时__________(填“是”或“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驱动,DNA双螺旋的解开。(2)实验2组要得到拟核DNA中的N全部是15N的大肠杆菌至少需经过__________代培养;推测实验4组的离心结果为__________,若在同等条件下将A的子Ⅱ代继续培养到子n代,提取DNA并离心得到的各DNA条带的含量比为__________。(3)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前三组实验中,第__________组结果对验证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A的子Ⅰ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①.G—C比例较高②.是(2)①.多②.1/2中带(15N/14N)、1/2重带(15N/15N)③.(15N/14N)DNA:(15N/15N)DNA=1:(2n-1-1)(3)①.3②.新合成的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15N〖祥解〗分析表格:DNA的复制方式可能为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和混合复制。若为全保留复制,则3组中子代DNA经离心后应该分为轻带(14N/14N)和重带(15N/15N),而实际只有中带(14N/15N),说明DNA复制不是全保留复制;若为混合复制,则4组中子代DNA经离心后应该只有中带(14N/15N)而实际结果与之不符,说明DNA复制不是混合复制,则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小问1详析】由于C—G之间形成三个氢键,A—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氢键含量越高分子热稳定性越高,所以某DNA分子热稳定性较高,可能的原因是G—C比例较高;DNA复制是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驱动。【小问2详析】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特点,培养液中以15NH4CI为唯一氮源,需经过多代培养,才能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实验4组培养了两代,根据半保留复制原则离心的结果应该是1/2中带、1/2重带;将A的子Ⅱ代继续培养到子n代,子n代DNA的情况是有两个为14N/15NDNA,其余全部为15N/15NDNA(2n-2个),培养到子n代时,细胞的数目为2n,所以各DNA条带的含量比为:(15N/14N)DNA:(15N/15N)DNA=2:(2n-2)=1:(2n-1-1)。【小问3详析】若证明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则需证明后代DNA的两条链,一条链是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所以第3组结果对验证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带”为14N/15NDNA,“中带”略宽,说明新合成的DNA单链中N尚含有部分15N(在含15N培养基上培养得到的细菌细胞里还含有游离的15N脱氧核苷酸,在换到的14N培养基环境中培养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互补子链上不全是14N的脱氧核苷酸构建,还含有少量15N的脱氧核苷酸参与在离心后,由于这些互补链上含少量15N的DNA的密度只是比中型DNA略大,不会形成新的带,而是沉降在中型DNA的下缘,结果看上去还是一条带,所以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了)。24.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V)引起的。科研人员对RABV的增殖机制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研究。(1)RABV由核衣壳和脂蛋白双层包膜组成,RABV进入机体后会通过神经纤维运动到中枢神经系统后大量增殖,RABV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组装逃逸的过程形成包膜。图A为RABV在神经元中的增殖过程,其中1、2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a是RABV的蛋白质,b是__________。RABV包膜的作用可能有__________(答出2种作用即可)。(2)华中农业大学狂犬病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长链非编码RNA能够显著抑制RABV的增殖。科研人员利用狂犬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在RABV基因组中插入EDAL后感染小鼠,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EDAL能够显著降低狂犬病毒在小鼠体内的致病性。据图B回答:①插入EDAL的RABV感染小鼠后,__________会与E酶结合并抑制E酶的修饰;未经修饰的E酶会与侵入细胞的RABV一起__________。②已知P蛋白可以通过抑制子代RABV逃逸避免其侵染更多的细胞。据图B可推测,EDAL抑制RABV的增殖的机理是__________。〖答案〗(1)①.RNA复制②.翻译③.病毒的遗传物质④.保护和信息交流(2)①.EDAL基因通过转录形成的EDAL-RNA②.进入溶酶体后被降解③.EDAL转录出的EDAL-RNA抑制了E酶的修饰过程,进而正常P基因的甲基化被解除,使得P蛋白的合成量增加,因而能够更高效地抑制子代RABV逃逸避免其侵染更多的细胞,起到抑制该病毒增殖的作用。〖祥解〗中心法则的证内容: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中心法则的后续补充有: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小问1详析】图A为RABV在神经元中的增殖过程,结合图示可知,图中1、2代表的是RNA复制和翻译过程,a是RABV的蛋白质,b是病毒的遗传物质。RABV的包膜与细胞膜结构相似,且病毒能够侵入宿主细胞,故该病毒的包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同时对病毒自身也有保护作用。【小问2详析】①结合图示可知,导入小鼠体内EDAL基因通过转录形成的EDAL会与E酶结合并抑制其修饰。在此转基因小鼠体内,未经修饰的E酶会与侵入细胞的RABV一起进入溶酶体后被降解。②据图可知,经修饰后的E酶进入细胞核后可使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从而抑制P基因的转录,降低P蛋白的含量,但EDAL转录出的EDAL-RNA抑制了E酶的修饰过程,进而正常P基因的甲基化被解除,使得P蛋白的合成量增加,因而能够更高效地抑制子代RABV逃逸避免其侵染更多的细胞,起到抑制该病毒增殖的作用。25.果蝇翅的形状有3种类型:长翅、小翅和残翅,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当个体中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A基因不存在时,表现为残翅。科研人员利用两个纯合品系的果蝇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实验一:残翅雌蝇与小翅雄蝇杂交,F1全为长翅;F1雌雄蝇杂交,F2中残翅果蝇165只,小翅果蝇121只,长翅果蝇366只。实验二:小翅雌蝇与残翅雄蝇杂交,F1为长翅雌蝇和小翅雄蝇。(1)实验一、二是遗传学中的________实验,常用来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据上述杂交实验分析可推出B、b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2)实验一F2中残翅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实验二的F1雌雄果蝇杂交,F2中雌雄果蝇的翅型及比例______(填“相同”或“不同”),F2雄果蝇中小翅所占比例为________。(3)长翅果蝇中纯合子的幼虫在25℃条件下培养,成虫均表现为长翅,若在35℃条件下培养,成虫均表现为残翅,但基因型不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该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的结果。现有一只残翅雄果蝇,可通过杂交实验判断它是否属于“表型模拟”,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若________,则说明该残翅雌果蝇属于“表型模拟”。〖答案〗(1)①.正反交②.X③.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同(2)①.aaXBXB、aaXBXb、aaXBY、aaXbY②.相同③.3/8(3)①.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②.让上述残翅雄果蝇与2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雌果蝇杂交,产生的幼虫在25℃条件下长成成虫,观察成虫的翅型③.成虫出现长翅性状〖祥解〗实验一、二是正反交实验,由于正反交结果不同,并且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可判断B、b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小问1详析】实验一、二是遗传学中的正反交实验,常用来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由于正反交结果不同可以判断B、b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小问2详析】实验一中残翅雌蝇与小翅雄蝇杂交,F1全为长翅,可判断亲本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F1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雌雄蝇杂交,F2中残翅个体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Xb、aaXBY、aaXbY;实验二中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雌雄蝇杂交,F2中雌雄果蝇的翅型及比例相同,都是长翅:小翅:残翅=3:3:2。F2雄果蝇中小翅A_XbY所占比例为3/8。【小问3详析】长翅果蝇中纯合子的幼虫在25℃条件下培养,成虫均表现为长翅,若在35℃条件下培养,成虫均表现为残翅,但基因型不改变,该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判断残翅雄果蝇是否属于“表型模拟”,实验思路为:让上述残翅雄果蝇与2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雌果蝇杂交,产生的幼虫在25℃条件下长成成虫,观察成虫的翅型。若成虫出现长翅性状,则说明该残翅雄果蝇属于“表型模拟”。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成功地揭示了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演绎推理”是预测F1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1∶1的过程B.“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核基因控制的”D.孟德尔得出遗传规律时使用了归纳法,并对实验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答案〗C〖祥解〗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析】A、“演绎推理”是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F1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1∶1的过程,A正确;B、“提出问题”是根据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实验以及F1自交实验为基础提出的,这里的豌豆为纯合亲本,B正确;C、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错误;D、孟德尔得出遗传规律时使用了假说演绎法,同时也利用了由一对到多对的归纳法,并对实验数据做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了两大遗传定律,D正确。故选C。2.南瓜为雌雄同株植物,其花是单性花,果皮的绿色和金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甲(果皮为绿色)和乙(果皮为金黄色)两株南瓜,下列杂交实验中,通过观察子代的表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A.甲植株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与乙植株杂交B.甲植株自交和甲、乙杂交C.甲植株自交或乙植株自交D.甲植株自交和乙植株自交〖答案〗B〖祥解〗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则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详析】A、甲植株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与乙植株杂交即正反交实验,若该显性性状的植株为杂合子Aa,与隐性植株aa正反交,后代的结果都有显性也有隐性,且显性和隐性为1:1,不能判断,A错误;B、甲植株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甲植株为显性性状,若不发生性状分离,甲植株为纯合子;再让甲、乙杂交,后代性状出现了2种(甲乙两种性状)且接近1:1或只出现甲的性状,则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为乙的性状,则乙是显性性状,B正确;CD、若甲乙植株都是纯合子,纯合子自交后都不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确定显隐性,CD错误。故选B。3.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灰身雄果蝇不育。灰身雌雄果蝇杂交,F1灰身和黑身的比例为3∶1,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F2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A.1/3 B.4/9 C.1/9 D.1/4〖答案〗A〖祥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析】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表示),基因型灰身雌雄果蝇杂交,F1灰身和黑身的比例为3:1,推断黑身为显性性状,用A表示,即亲本灰身雌雄果蝇基因型为Aa,F1雌雄果蝇基因型均为AA:Aa:aa=1:2:1,F1自由交配,但是AA雄果蝇不育,雌配子A:a=1:1,雌配子中a所占比例1/2,F1中可产生雄配子的雄果蝇基因型Aa:aa=2:1,则雄配子A:a=1:2,雌配子中a所占比例2/3,F2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1/2×2/3=1/3。故选A。4.科学家在人体活细胞内发现了DNA的四重折叠结构—i­基元,它是由双链DNA中某一条DNA链中的胞嘧啶通过氢键相互结合而成,结构如下图所示。i­基元最常出现在转录时,进行DNA复制时就消失了。科学家推测,i­基元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读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基元中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B.含有i­基元的DNA分子中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与正常基因相比,含有i-基元结构的基因稳定性更高D.i­基元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答案〗D〖祥解〗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的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核糖核苷酸)、酶(RNA聚合酶)和能量;翻译过程的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酶、tRNA和能量。【详析】A、分析题意可知,i­基元是由双链DNA中某一条DNA链中的胞嘧啶通过氢键相互结合而成,单链中的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不一定相等,A错误;B、含有i­基元的DNA分子中只是局部单链折叠形成了四重折叠结构,其本质仍是双链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C、i-基元由同一DNA链上的胞嘧啶相互结合而形成氢键,没有碱基互补配对,故含有i-基元结构的基因稳定性并未增强,C错误;D、分析题意可知,i­基元最常出现在转录时,i-基元的局部四链胞嘧啶间形成氢键,其形成影响基因转录,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D正确。故选D。5.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性状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当有两个A基因时开白花,只有一个A基因时开乳白花,三对基因均为隐性时开金黄花,其余情况开黄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B.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全部开白花C.基因型AaBbCc的植株测交,后代中乳白花占1/2D.基因型AaBbCc的植株自交,后代黄花中纯合子占3/64〖答案〗D〖祥解〗由题意可知,白花对应的基因型为AA__,乳白色的基因型为Aa__,金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dd,其余为黄色。【详析】A、该植物的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子代共有3×3×3=27种基因型,其中白花对应的基因型为AA__有3×3=9种,乳白色为Aa__有3×3=9种,金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dd有1种,其余为黄色,则黄色基因型有27-9-9-1=8种,A正确;B、由题意可知,白花对应的基因型为AA____,由于AA自交后仍为AA,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故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全部开白花,B正确;C、基因型AaBbCc的植株测交(AaBbCc×aabbcc),后代中乳白色的基因型为Aa__,其比例为1/2×1×1=1/2,C正确;D、基因型AaBbCc的植株自交,黄花的基因型是aa____中,除了aabbcc为金黄色,其余基因型都是黄花,把三对基因拆开,第一对A/a按分离定律计算,第二、第三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计算,可知,Aa×Aa子代是A_:aa=3:1,BbCc×BbCc子代是B_C_:B_cc:bbC_:bbcc=9:3:3:1,所以黄花占1/4×15/16=15/64,其中纯合子包括aaBBCC、aaBBcc、aabbCC,占黄花的比例是3/15=1/5,D错误。故选D。6.小鼠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研究发现:若基因A发生甲基化修饰(甲基化修饰的基因用AY表示),则小鼠毛色变成灰色。某实验室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其过程及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一、二中的黄色鼠基因型有两种,黑色鼠的基因型为aaB.基因A与基因AY的碱基序列不同,控制性状的表现不同C.控制小鼠毛色的三个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Y>A>aD.若实验二F1中的灰色鼠与黑色鼠随机交配,后代中黄色鼠所占比例高于黑色鼠〖答案〗C〖祥解〗据图可知,实验一的黄色鼠交配,子代出现黑色鼠,说明黑色鼠是隐性性状;若基因A发生甲基化修饰(甲基化修饰的基因用AY表示),则小鼠毛色变成灰色,据此分析作答。【详析】AC、实验一的黄色鼠交配,子代出现黑色鼠,说明黑色鼠是隐性性状,实验一的亲本组合是Aa×Aa,子代黄色:黑色=2:1,应是AA纯合致死;由于A发生甲基化修饰(用AY表示)则小鼠毛色变成灰色,实验二黄色鼠Aa×AYa,子代为AYA:AYa:Aa:aa=1:1:1:1,表现为黄色:灰色:黑色=1:2:1,据此推测控制小鼠毛色的三个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Y>A>a,两实验的黄色基因型均是Aa,只有一种,黑色基因型是aa,A错误,C正确;B、分析题意,AY是由基因A发生甲基化修饰而成,属于表观遗传,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B错误;D、实验二F1中灰色鼠(1/2AYA、1/2AYa)与黑色鼠(aa)随机杂交,子代出现黄色鼠Aa的概率为1/4,黑色鼠aa的比例也是1/4,两者相同,D错误。故选C。7.某高等动物(2n=16)的基因型为AaBb,A、a和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甲)和一个基因型为ab的细胞(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处于减数分裂Ⅱ时期,核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等B.乙可能是精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C.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可能产生4种基因型不同的精细胞D.观察该动物精巢细胞切片时,可看到染色体数目分别为8、16和32的细胞〖答案〗A〖祥解〗分析题文: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甲)和一个基因型为ab的细胞(乙),其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发生过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发生过交换(互换)。【详析】A、甲的基因型为AaBB,可见其中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存在等位基因A、a的原因可能是发生过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但基因数目还未减半,因此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时期,含有8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着丝粒/着丝点还未分裂)或16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A错误;B、乙细胞基因型是ab,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能是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此时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B正确;C、根据题干“该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甲)和一个基因型为ab的细胞(乙)”可知,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共产生4个精细胞,但有3种(AaBB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时)或4种(Aa形成的原因是互换/交换时)精细胞,C正确;D、精巢细胞可同时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观察该动物精巢细胞切片时,可看到染色体数目分别为8(精细胞)、16(正常体细胞)和32(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D正确。故选A。8.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现象及规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B.摩尔根用果蝇为材料发现了伴性遗传,若选择豌豆为材料也可得到同样的规律C.果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Ⅳ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D.红绿色盲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存在祖父→父亲→女儿的途径〖答案〗C〖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中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叫伴性遗传。【详析】A、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A错误;B、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豌豆没有性染色体,因此,若选择豌豆为材料则摩尔根不能可得到同样的规律,B错误;C、果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Ⅳ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即在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控制该病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存在外祖父→母亲→儿子的途径,D错误;故选C。9.某XY型性别决定植物,基因B(叶片有茸毛)对b(叶片无茸毛)完全显性,选取有茸毛雄株与无茸毛雌株杂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叶片有茸毛和叶片无茸毛为一对相对性状B.若亲本中雄株纯合且后代全为有茸毛,则B、b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C.若B、b仅位于X染色体上,后代雌性全为有茸毛,雄性全为无茸毛D.若B、b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后代雄株可能全为无茸毛〖答案〗B〖祥解〗题意分析,叶片有茸毛相对于叶片有茸毛是显性性状,在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为确定B,b位置,则需要选取无茸毛雌株与有茸毛雄株进行杂交,通过后代的性状表现确定基因的位置。【详析】A、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叶片有茸毛和叶片无茸毛为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B、让有茸毛雄株(XBYB或BB)与无茸毛雌株(XbXb、bb)杂交,若后代均为有茸毛,则B、b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能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B错误;C、若B、b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Y×XbXb,后代雌性全为有茸毛,雄性全为无茸毛,C正确;D、若B、b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亲本基因型有茸毛雄株(XBYB、XBYb、XbYB),无茸毛雌株(XbXb),杂交结果后代雄株可能全为无茸毛,D正确。故选B。10.下列关于DNA结构特点和复制特点的具体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38%,若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碱基总数的5%,则另一条链中T占该DNA分子碱基总数的7%B.32P标记的双链DNA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连续复制n次,子代有标记的DNA占1/2n-1C.含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2n-1)个D.一个DNA分子复制时,若子一代DNA分子的一条单链出现差错,则子二代DNA分子中,差错DNA分子占1/4〖答案〗C〖祥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析】A、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碱基总数的38%,则该DNA分子T占碱基总数的1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T1+T2)÷2,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5%,则占该链的比例为10%,那么另一条链中T占该链的比例为14%,占DNA分子全部碱基总数的比例为7%,A正确;B、1个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得到2n个DNA分子,子代有标记的DNA占2/2n=1/2n-1,B正确;C、含有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2n-1)×a=2n-1×a个,C错误;D、一个DNA分子复制,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即新形成的DNA分子都含有一条链是母链,已知子一代DNA的一条单链出现差错,所以以该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均有差错,即子二代的4个DNA分子中,差错DNA单链占2/8=1/4,D正确。故选C。11.某种动物的毛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表型有灰色、红色和白色,且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现有一个家系如图所示,不考虑突变,16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号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B.11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4C.8号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D.12号的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是1/2〖答案〗CD〖祥解〗分析系谱图:动物的毛色由于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所以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灰色为aaB_、A_bb,红色为A_B_、白色为aabb。【详析】A、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所以种群中没有基因型为AA的个体存在,A错误;B、9号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4号的基因型为AaBb;13号的基因型为aabb,故6号和7号的基因型皆为AaBb,由于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所以7号产生的配子只有aB、ab这2种,所以11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2/3AaBb、1/3AaBB,故11号与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B错误;C、8号表现为灰色,14号的基因型为aabb,则8号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C正确;D、6号和7号的基因型皆为AaBb,由于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所以7号产生的配子只有aB、ab这2种,12号的基因型为1/4Aabb、1/4aaBB、1/2aaBb,D正确。故选CD。12.下图表示在“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相关含量的变化,其它实验操作都合理的情况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1表示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