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单元 酸和碱(A卷 达标通关卷)-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1页
第10单元 酸和碱(A卷 达标通关卷)-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2页
第10单元 酸和碱(A卷 达标通关卷)-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3页
第10单元 酸和碱(A卷 达标通关卷)-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4页
第10单元 酸和碱(A卷 达标通关卷)-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第十单元酸和碱(A卷•达标通关卷)1、训练范围:人教版九年级第10单元。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Na-23S-32C1-35.5K-39Ca-40Fe-56Cu-64Zn-65I-127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实验小组用图甲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杯中可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 B.图乙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C.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答案】C【解答】解:A、烧杯中放稀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稀盐酸,不影响反应温度的升高,所以烧杯中可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也可能盛放稀盐酸,故A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从图乙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温度先上升后下降,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放热,故B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60s是反应温度达到最高点以后的时间,不确定反应是加到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还是一直滴加注射器中溶液;若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若是一直滴加注射器中溶液,60s时溶液中除了氯化钠,还有注射器中溶液的溶质;故C错误,该选项符合题意;D、实验反应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故D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2.化学课中老师给同学们变“魔术”:向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老师喷的溶液可能是()A.水 B.稀盐酸 C.石灰水 D.氯化钠溶液【答案】C【解答】解:往浸过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上喷了某种无色溶液后,白花瞬间变成了红花,说明老师喷的溶液显碱性。A、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C、石灰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正确。D、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故选:C。3.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稀盐酸——作除锈剂 B.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熟石灰——土壤改良 D.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答案】D【解答】解:A、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因此稀盐酸可用于除铁锈,故A对应关系正确;B、醋酸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因此可用白醋除水垢,故B对应关系正确;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是一种碱,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因此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故C对应关系正确;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虽然能与酸反应,但其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对应关系错误。故选:D。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答案】A【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因此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描述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因此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描述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后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描述错误;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生成黑色固体,而生成氧化铜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描述错误。故选:A。5.下列图像与其对应描述相符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B.把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C.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D.红磷在盛有一定量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A.A B.B C.C D.D【答案】B【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加水稀释时,溶液的碱性减弱,pH变小,但溶液始终呈碱性,pH不会等于7,更不会小于7,图像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会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会降低,图像正确;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每64份质量的铜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因此溶液的质量会减小,当反应结束后,溶液不再发生改变,图像错误;D、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由于消耗了氧气,最后气压低于原气压,图像错误。故选:B。6.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表:物质柠檬汁西红柿鸡蛋清漂白液pH2.0~2.53.2~4.16.3~8.510.2~11.4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 B.西红柿 C.鸡蛋清 D.漂白液【答案】A【解答】解:溶液的pH小于7时,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四种物质中,柠檬汁的pH最小,因此其酸性最强。故选:A。7.若用100g8%的盐酸和100g8%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则反应后溶液的pH()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答案】B【解答】解: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HCl+KOH=KCl+H2O,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钾和盐酸的质量比为:56:36.5,所以100g8%的氢氧化钾和100g8%的盐酸反应,盐酸剩余,反应后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故选:B。8.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钾溶液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氢氧化钾能去油污,原理是乳化 C.氢氧化钾不慎沾到手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并涂硼酸溶液 D.称量氢氧化钾固体时应在托盘两边各垫一张质量相同的称量纸【答案】C【解答】解:A、氢氧化钾溶液不能与CO反应,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与油类发生反应,也可用于去油污,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钾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氢氧化钾不慎沾到手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并涂硼酸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氧化钾有很强的腐蚀性,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9.下列不属于硫酸的用途的是()A.生产化肥 B.用于金属除锈 C.浓硫酸在实验中做干燥剂 D.制肥皂【答案】D【解答】解:A、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硫酸可用于金属除锈,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中做干燥剂,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硫酸不能用于制肥皂,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皮肤若被蚊虫叮咬,可在叮咬处涂抹肥皂水 B.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可用蘸食醋的棉布擦拭表面有锈的刀具 D.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答案】D【解答】解:A、皮肤若被蚊虫叮咬会释放出酸性物质,肥皂水呈碱性,可以和酸性物质反应,能够中和酸性物质,涂肥皂水可以减轻痛痒,故选项做法合理。B、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煮沸能将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做法合理。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以除去铁锈,故选项做法合理。D、生活中用涂油的方式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利用的是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故选项做法不合理。故选:D。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发生反应 B.干冰可作制冷剂 C.某碱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的pH会变大 D.酒精溶解于水所得体积小于溶质与溶剂体积之和【答案】C【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说法正确。B、干冰升华吸热,可作制冷剂,故选项说法正确。C、碱溶液pH大于7,某碱溶液加水稀释后,碱性变弱,pH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酒精溶解于水所得体积小于溶质与溶剂体积之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2.取四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各取少许,用稀酸或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有()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大红花粉红色橙色绿色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雏菊无色无色黄色A.万寿菊 B.大红花 C.玫瑰 D.雏菊【答案】A【解答】解:A、万寿菊的花汁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均显黄色,不能做酸碱指示剂,故选项正确。B、大红花的花汁与酸性溶液显粉红色,遇碱性溶液显绿色,能做酸碱指示剂,故选项错误。C、玫瑰的花汁与酸性溶液显粉红色,遇碱性溶液显绿色,能做酸碱指示剂,故选项错误。D、雏菊的花汁与酸性溶液显无色,遇碱性溶液显黄色,能做酸碱指示剂,故选项错误。故选:A。1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C.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与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看到大量白烟【答案】A【解答】解: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故选项说法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D.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CO2呈酸性【答案】C【解答】解:A、原子得失电子后胡形成离子,质子、电子带电,但是不属于离子,故A错误;B、活泼金属、碳酸盐都会与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故B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故C正确;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呈酸性,故D错误。故选:C。15.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A.Zn B.CO2 C.Al2O3 D.Fe(OH)2【答案】B【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前面,能和酸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能和酸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C、氧化铝是金属氧化物,能和酸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亚铁是碱,能和酸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的微粒不可能是一种离子和一种分子 B.通过化学变化可以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C.金属氧化物都能溶于水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答案】A【解答】解:A、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的微粒不可能是一种离子和一种分子,故A正确;B、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故B错误;C、金属氧化物很多不能溶于水,如氧化铜、氧化铁等都不能溶于水,故C错误;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能与碱反应,如: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错误。故选:A。17.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不符合题意的是()选项滴管内物质平底烧瓶内物质A稀盐酸锌粒B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气体C浓硫酸水D碳酸钠溶液稀硫酸A.A B.B C.C D.D【答案】B【解答】解:A、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烧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造成烧瓶内气体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减小,气球缩小,故选项正确。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烧瓶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故选项错误。D、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烧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故选项错误。故选:B。18.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地加入水,下列能正确表示溶液的pH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答案】D【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因此图像的起点应该在pH>7的位置,故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因此图像的起点应该在pH>7的位置,故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稀释,pH减小,但是不会等于或小于7,故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稀释时碱性减弱,pH减小,水足量,则无限接近于7,故正确。故选:D。1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A.蔗糖水 B.肥皂水 C.蒸馏水 D.食盐水【答案】B【解答】解:A、蔗糖水呈中性,故选项错误;B、肥皂水呈碱性,故选项正确;C、蒸馏水呈中性,故选项错误;D、食盐水呈中性,故选项错误;故选:B。20.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从化学角度,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既有化学变化,又伴随物理变化 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高炉炼铁,利用焦炭直接还原赤铁矿中的氧化铁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实现了CaCO3→CaO的转化【答案】C【解答】解: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是因为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正确;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燃烧既有化学变化,又伴随物理变化,正确;C、高炉炼铁,利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中的氧化铁,错误;D、煅烧石灰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实现了CaCO3→CaO的转化,正确;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4分)21.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1)厨房清洁剂显碱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2)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强(填“强”或“弱”);(3)测量苹果汁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大(“大”或“小”)。【答案】(1)碱;红色;(2)强;(3)大。【解答】解:(1)厨房清洁剂的pH大于7,显碱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故答案为:碱;红色;(2)酸雨的pH小于正常雨水的pH,因此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强;故答案为:强;(3)苹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测量苹果汁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相当于稀释了苹果汁,酸性减弱,会使pH偏大;故答案为:大。2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2023年2月,中央电视台《花开中国》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与全球观众共赏了荆州恒荣梅园的缤纷与馨香,可谓是“满园春色梅香溢”。从分子角度解释“梅香溢”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2)人被马蜂蛰后,皮肤立刻出现红肿、疼痛,马蜂的毒液呈碱性,人可以在被马蜂蛰的皮肤周围涂抹食醋(选填“食盐”或“食醋”)以减轻疼痛。(3)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和钢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2)食醋;(3)含碳量不同。【解答】解:(1)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2)马蜂的毒液呈碱性,而食醋呈酸性,能与马蜂发生反应,则可减轻疼痛,故应涂抹食醋。(3)生铁和钢均为铁合金,但由于含碳量不同,则它们的性质不同。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食醋;(3)含碳量不同。23.碱的化学通性(1)碱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2)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①NaOH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②Ca(OH)2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①碱能够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生成盐和水。②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答案】(1)蓝;红;(2)①2NaOH+CO2=Na2CO3+H2O;②Ca(OH)2+CO2=CaCO3↓+H2O;(3)①复分解;②H2SO4+2NaOH=Na2SO4+2H2O。【解答】解:(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2)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②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①碱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②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故答案为:(1)蓝;红;(2)①2NaOH+CO2=Na2CO3+H2O;②Ca(OH)2+CO2=CaCO3↓+H2O;(3)①复分解;②H2SO4+2NaOH=Na2SO4+2H2O。24.按要求完成填空。(1)生活中将硬水软化方法是煮沸。(2)三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3)野炊时将柴火架空原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后溶液呈无色,此时溶液显中性或酸性。【答案】(1)煮沸;(2)煤;(3)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中性或酸。【解答】解:(1)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故填:煮沸。(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煤。(3)将灶内木柴架空是氧气与木材充分接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火会越烧越旺;故填: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无色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为无色。故填:中性或酸。25.请用你具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汽油可去除油污理由是汽油能溶解油污;(2)月饼包装袋内的“铁粉”包为什么可作保鲜剂理由是铁粉锈蚀时消耗月饼包装袋内的氧气、水;(3)浓硫酸为什么可作干燥剂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4)生活中的铝制品为什么不易锈蚀原因是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答案】(1)汽油能溶解油污;(2)铁粉锈蚀时消耗月饼包装袋内的氧气、水;(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4)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解答】解:(1)汽油可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2)铁粉锈蚀时消耗月饼包装袋内的氧气、水,能防止食品腐败,可作保鲜剂。(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4)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故答案为:(1)汽油能溶解油污;(2)铁粉锈蚀时消耗月饼包装袋内的氧气、水;(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4)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7分)26.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1)图1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2)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12(填“6”、“12”或“16”)。(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D。A.图1中A溶液是稀硫酸B.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C.图2中c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是Na+、D.图2中c→d所示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不断增加E.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4)丙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可行的是ABD。A.无色酚酞试液B.氯化铜溶液C.氯化钡溶液D.氢氧化镁固体(5)实验后该同学反思,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硫酸反应来证明中和反应放热,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答案】(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2)12;(3)CD;(4)ABD;(5)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解答】解:(1)图1烧杯中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实质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2)图3中V时温度最高,表示放热最多,说明是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的pH=7,则最接近图2中的体积数值是12;(3)A.图示起始溶液的pH>7,随着另一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减小到7,直至小于7,说明原溶显碱性,为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为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则A溶液为稀硫酸,故A正确;B.图2中b点pH>7,显碱性,说明此时氢氧化钠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未完全反应的氢氧,故B正确;C.图2中c点pH=7,显中性,说明此时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为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故C错误;D.图2中c点pH=7,显中性,说明此时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恰好完全反应,c点以后继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过量,c→d所示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不变,故D错误;E.图3中e→f变化趋势是温度升高,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E正确;故选:CD;(4)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硫酸,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选项可行;B.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水,加入氯化铜,若不能产生蓝色沉淀,则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选项可行;C.氯化钡能和稀硫酸、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该选项不可行;D.氢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向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镁固体,如果氢氧化镁固体不能溶解,则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选项可行;故选:ABD;(5)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硫酸反应来证明中和反应放热。故答案为:(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2)12;(3)CD;(4)ABD;(5)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27.完成下列实验问题:(1)①号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2)②号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3)③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H2SO4=CaSO4+H2O+CO2↑,该反应不能持续进行的原因是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4)④号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该反应的实质是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答案】(1)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2)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3)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4)有气泡产生;Na2CO3+H2SO4=Na2SO4+H2O+CO2↑;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解答】解:(1)①号试管中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2)②号试管中,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3)③号试管中,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aCO3+H2SO4=CaSO4+H2O+CO2↑,该反应不能持续进行的原因是: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4)④号试管中,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化学方程式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该反应的实质是: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故答案为:(1)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2)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3)CaCO3+H2SO4=CaSO4+H2O+CO2↑;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4)有气泡产生;Na2CO3+H2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