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 溶液-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1页
第9单元 溶液-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2页
第9单元 溶液-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3页
第9单元 溶液-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4页
第9单元 溶液-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九单元《\o"第9章溶液"溶液》考点专项复习(解析版)知识导航考点回顾考点1:\o"9.1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形成一、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1、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物质溶解的实质:被溶解物质的分子和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逐步扩散,最终均一的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溶液各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各部分的浓度、密度、颜色、性质均相同。稳定性:只要外界条件(如温度)不改变,溶剂和溶质不会分离。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物质组成。注意: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含有Cu2+)为蓝色,FeSO4溶液(含有Fe2+)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含有Fe3+)为黄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溶液必须是混合物。3、溶液的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常用水、汽油、酒精等液体。(一种溶液中的溶剂只有一种)4、溶液的应用(1)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能加快反应的速率。(2)医疗上的多种注射液也是溶液。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如营养液无土栽培)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1、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1)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质量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2)溶质质量是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差,而溶剂质量是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之差;(3)溶液的体积等于溶液的质量除以溶液的密度,却不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2、对于溶液的判断,主要看其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对于溶液组成(即溶质、溶剂)的判断,可以参考下面的口诀:“气固溶液液为剂,液液相溶多为剂,水多水少总为剂,不指溶剂水为剂”,其含义为:“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溶液成分有水存在无水存在固体和液体气体和液体液体和液体溶质其他物质固体气体量少的液体溶剂水液体液体量多的液体(2)溶液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若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为水。(3)发生化学反应的溶液:①氧化钙放入水中,CaO+H2O=Ca(OH)2,溶质不是氧化钙,而是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②锌放入稀硫酸中,Zn+H2SO4=ZnSO4+H2↑,原溶液溶质是硫酸,溶剂是水,反应后溶剂仍为水,溶质分情况。锌和稀硫酸恰好反应锌过量(锌不溶于水)稀硫酸过量溶质硫酸锌硫酸锌硫酸锌和硫酸三、悬浊液、乳浊液和乳化现象1、乳浊液:互不相溶的液体,以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2、悬浊液:指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也叫悬浮液;3、乳浊液与悬浊液区别:(1)悬浊液中的小颗粒和乳浊液中的小液滴都是由许多分子的集合而成的分子集合体,而溶液中的溶质则是以单个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着的;

(2)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不稳定、不均一的,静置一会儿后,都会分为上下两层(固体小颗粒会逐渐下沉,而小液滴会逐渐上浮);但是对于溶液来说,却正好相反,只要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就不会出现分层现象,而是均一、稳定的。溶液乳浊液悬浊液分散质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不溶性的小液滴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特征均一、稳定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4、乳化现象:油与水互不相溶,不能形成溶液,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滴,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的现象。应用:生活中洗涤剂洗衣物、餐具等;农业上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小结:去污原理不同: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作用;酒精、汽油去油污是溶解。特征: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分层)(如牛奶,油水混合物)知识点2:\o"9.2溶解度"溶解度一、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是指物质在溶解时,所发生的吸热和放热的多少不同,而引起的溶液的温度变化的现象;具体来说,物质溶解的过程包含有以下两个过程:

(1)一个过程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该过程吸收热量;(2)另一个过程是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该过程放出热量。

2、不同的溶质,在这两个过程中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也不同;这就导致在物质的溶解过程中,伴随着温度的变化,同时表现为吸热或放热现象,其具体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共有如下三种:

(1)当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会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另外,氧化钙放在水中发生反应放热,也会使温度升高),表现为放热现象;

(2)当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氯化钠等),表现为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现象;

(3)溶解时放出的热量<吸收的热时,溶液温度会降低(如硝酸铵等),表现为吸热现象。注意:生石灰放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不是溶解,而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放热:CaO+H2O=Ca(OH)2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所得到的该溶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所得到的该溶质的溶液。3、溶剂量和温度会影响溶解的溶质的量,故限定一定量的溶剂和一定温度的条件才能比较是否饱和。4、饱和是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种溶质,不影响溶剂溶解别的溶质,故饱和溶液要指明针对哪种溶质是饱和的。5、当溶剂量、温度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该溶质溶解的量达到最大值。6、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1)观察法:观察底部有无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若有且不继续溶解,则是饱和溶液。若无,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或恰好饱和的溶液(注:恰好饱和和不饱和的溶液看起来都是澄清透明的,外观无法区别,实验法区别)(2)实验法:取样,在该温度下,向溶液里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充分混合,观察溶质是否继续溶解。溶质不能继续溶解,则是恰好饱和溶液,若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7、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8、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浓溶液的区别与联系是否饱和:比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是否达到最大限度。浓稀程度:比较的是在一定量的溶液里溶质质量的相对大小(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三、溶解性和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1、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并且是物质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它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定性表示法,另一种是定量表示法:(1)定性表示法就是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概念表示;(2)定量表示法就是用一定温度下(气体还强调压强为101kPa),一定量的溶剂(一般是水)里溶解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来准确地表示,它们的内部联系是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大于或等于1g但小于10g的,叫可溶物质,大于或等于0.01g但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叫难溶(或不溶)物质;

2、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1)内部因素是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例如,食盐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难溶解在水里,却很容易溶解在汽油里;(2)外部因素是温度、压强(是对气体来说的);例如,除了气体和氢氧化钙等特殊的固体溶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成反比以外,一般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成正比;还有气体的溶解性也与压强成正比。3、碘能溶于汽油,不能溶于水;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不能溶于汽油;乙醇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溶质的颗粒大小、是否搅拌。四、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1、气体的溶解度定义:通常指气体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气体溶解度概念中的四要素:①条件: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②标准:1体积水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④单位:体积理解: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表示在压强为101KPa和0℃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49体积的氧气。(O2不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CO、H2难溶于水,CH4极难溶于水)3、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气体和溶剂的性质;外因:①压强——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事实: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射出来)②温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事实:喝了汽水后会打嗝)4、固体的溶解度S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不指明溶剂,通常指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5、理解定义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指明温度,溶解度才有意义。②标准:100g溶剂,固体物质的溶解量随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限度100g溶剂的量便于统一标准后比较。③状态:达到饱和状态,只有达到最大溶解量时才是确定的值。④单位:为克,溶解度其实就是溶质的质量,是在特定量溶剂和一定温度下的溶质质量。6、溶解度的意义: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g。①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即达饱和)36gNaCl。②在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形成饱和溶液。③在20℃时,完全溶解36g氯化钠,最少需要水100g。④在20℃时,136g氯化钠溶液中有100g水,36g氯化钠。拓展:在20℃时,任意质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m(氯化钠):m(水):m(氯化钠溶液)=36:100:136。7、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是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理性质。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性是根据20℃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划分的。五、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列表法从表格中查找硝酸钾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值(2)曲线法①查阅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②知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③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④根据溶解度曲线确定怎么制得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⑤确定分离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方法2、溶解度曲线的认识*溶解度曲线上的溶解度数值对应的是在100g水中的溶质质量(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A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90g。B点:表示70oC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60g。(2)曲线以上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且溶液中有溶质剩余C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剩余。(3)曲线以下的区域——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D点:表示20oC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4)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E点:表示70oC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度相同,都为140g。(5)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指定温度范围,再比较)①如70o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②如比较硝酸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0oC<t<70oC: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钠70oC<t: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钠(6)溶解度变化趋势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如Ca(OH)2(7)饱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对于硝酸钠溶液:D→A: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C→A:饱和溶液将多余的固体溶解进溶液变成恰好饱和溶液,加水;C→E:硝酸钠溶液从20oC升温到70oC,多余的固体溶解形成饱和溶液(8)确定结晶的优选方法①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的物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如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铵等②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的,蒸发结晶。如氯化钠(9)确定除杂方法根据要提纯的物质的溶解度确定结晶方法提纯,同时杂质被除去。如:KNO3(NaCl):降温结晶;NaCl(KNO3):蒸发结晶六、晶体、结晶和海水晒盐1、晶体是指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2、结晶是指把固态溶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或慢慢挥发),溶液达到饱和后,如果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以晶体的形式而析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析出晶体的现象就称为结晶现象。3、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或者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是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里析出晶体的原理,通过蒸发或者降温的方法将其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因此,结晶方法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1)蒸发结晶是指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的混合物;(2)降温结晶是指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再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即一种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是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体混合物;此时,需要注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有如下三条:

①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等;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等;

③极少数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等。3、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风吹日晒蒸发溶剂得到食盐晶体。

海水晒盐的过程是这样的,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盐田法”(也称“太阳能蒸发法”),使用该法,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筑盐田;盐田通常分为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用海水晒盐,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盐田的蒸发池,通过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结晶池,继续日晒,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晶体来。知识点3:\o"9.3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一、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1、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就是指为了某种需要,向浓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如果是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将其稀释的所要求的浓度的方法,要想顺利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要进行准确地计算;由于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若设浓溶液质量为m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ng,则等式mg×a%=ng×b%成立,加入水的质量为ng-mg;

(2)然后,要进行准确地称量(或量筒量取所加水的体积即可,注意读数时一定要平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

(3)最后,将所量取的水慢慢地倒入盛浓溶液的烧杯中(不能洒落到烧杯外面),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在量筒内进行稀释的实验操作。2、溶液的稀释①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m(稀释后溶液)=m(稀释前溶液)+m(水)②加稀溶液:m(混合后溶质)=m(浓溶液溶质)+m(稀溶液溶质)m(溶液总质量)=m(浓溶液)+m(稀溶液)二、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2、溶质质量分数意义:10%的NaCl溶液表示每100份质量的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0份。即每100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10g氯化钠,90g水。3、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为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性的大小;其内部联系是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大于或等于1g但小于10g的,叫可溶物质,大于或等于0.01g但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叫难溶(或不溶)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是在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其溶解度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等量关系。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1、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指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没溶解的不计算在内。*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注意:①从一瓶溶液中不论取出多少溶液,取出溶液及剩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与原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②一定温度时,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③一定温度时,对某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④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来说,将其恰好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变成不饱和溶液。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物质来说,将其恰好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变成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对饱和溶液,当溶剂的质量为100g,溶质的质量等于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任意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一定值。计算公式:。知识点4: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其注意事项有以下六条:

1、计算时,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由于溶剂一般是水,且密度为1g/cm3,所以溶剂的体积和质量在数值是相等的;

2、称量,称量包括称取溶质的质量和量取溶剂的体积;首先,用托盘天平(配用药匙)称量所需的溶质,倒入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配用胶头滴管)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

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质加速溶解;

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

5、标签上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放入试剂柜时,要注意标签向外。典例分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Na-23S-32C1-35.5K-39Ca-40Fe-56Cu-64Zn-65I-127【考点1溶液的形成】【典例1】(2023秋•周村区期中)溶液在生活中运用广泛,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生理盐水 B.医用酒精 C.豆浆 D.料酒【答案】C【解答】解:A、生理盐水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不合题意;B、医用酒精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不合题意;C、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故C符合题意;D、料酒是是酒精等物质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不合题意。故选:C。【典例2】(2023秋•东营期中)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B.氯化钠晶体易溶于水,说明其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易于扩散,所以氯化钠即使在空气中也会因扩散而逐渐挥发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D.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不同【答案】D【解答】解:A、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该溶液中没有水,故A错;B、氯化钠晶体易溶于水,并不能说明其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易于扩散,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运动速率加快,故B错;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的各种粒子始终在不断运动,故C错;D、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种类有关,氯化钠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植物油,是因为水分子与油分子对钠离子、氯离子作用不同,故D正确。故选:D。【典例3】(2023秋•沭阳县期中)某同学在学习完溶液知识后,在家中将下列物质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用油 B.食盐 C.白醋 D.白砂糖【答案】A【解答】解:A、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A说法正确;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说法错误;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说法错误;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白砂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说法错误。故选:A。【典例4】(2023•东港市二模)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填写名称);(2)普通干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其优良的导电性;(3)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Na+、Cl﹣(填化学用语)构成;(4)炼钢中“充氧”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碳含量,获得性能更好的钢;(5)餐具上的油污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更易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答案】(1)甲烷;(2)导电;(3)Na+、Cl﹣;(4)碳含量;(5)乳化。【解答】解:(1)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2)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普通干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3)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学符号表示为:Na+、Cl﹣;(4)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炼钢中“充氧”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获得性能更好的钢;(5)餐具上的油污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更易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故答案为:(1)甲烷;(2)导电;(3)Na+、Cl﹣;(4)碳含量;(5)乳化。【典例5】(2023春•青冈县期末)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冰箱除味剂中常用的是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2)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3)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的方法,采用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4)洗洁精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原理是洗洁精有乳化功能。【答案】(1)吸附;(2)分子构成不同;(3)隔绝氧气或空气;(4)乳化。【解答】解:(1)冰箱除味剂中常用活性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这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2)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3)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的方法,采用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4)洗洁精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原理是洗洁精有乳化功能,能将大油滴乳化为小油珠,随水流冲走。故答案为:(1)吸附;(2)分子构成不同;(3)隔绝氧气或空气;(4)乳化。【考点2溶解度】【典例6】(2023秋•峄城区期中)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B.表示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C.电解水实验 D.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答案】B【解答】解:A、完全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选项图像错误。B、向一定量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由于溶液已饱和,氯化钠固体不溶解,溶液中氯化钠质量不变,溶液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图像正确。C、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选项图像错误。D、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有晶体析出,室温下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硝酸钾,溶质质量不会为0,故选项图像错误。故选:B。【典例7】(2023秋•渠县校级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硝酸钾固体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②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不相等 D.②③中溶液的质量不相等【答案】C【解答】解:A、②中溶液中含有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操作,是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②中溶液加热形成的③中溶液中没有剩余固体,③中溶液有可能是饱和溶液,也有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②③中溶剂质量相同,③②中蔗糖部分溶解,③中蔗糖全部溶解,则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不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D、②③中溶剂质量相同,③②中蔗糖部分溶解,③中蔗糖全部溶解,则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典例8】(2023秋•东营区校级月考)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和C物质的溶解度 B.3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所有固体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C物质属于易溶物质【答案】B【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B、3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C、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D、20℃时,C物质的溶解度小于10g,所以C物质属于可溶物质,故D错误。故选:B。【典例9】(2023•靖远县三模)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打开汽水瓶盖会有气体逸出,其原因是压强减小(填“增大”或“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2)氯化钠和蔗糖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温度/℃20406080100溶解度/g氯化钠36.036.637.338.439.8蔗糖203.9238.1287.3362.1487.2①氯化钠和蔗糖都属于易溶(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②若蔗糖中混入了少量的食盐,可以用降温结晶(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③若向60℃的100g水中加入250g蔗糖,可形成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此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晶体46.1g。【答案】(1)减小;(2)①易溶;②降温结晶;③不饱和;46.1。【解答】解:(1)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减小,则气体的溶解度减小,则会有气体逸出。(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钠和蔗糖的溶解度>10g,则为易溶物质。②由表中数据可知,蔗糖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若蔗糖中混入了少量的食盐,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③60℃,蔗糖的溶解度为287.3g,则向60℃的100g水中加入250g蔗糖,形成的为不饱和溶液;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3.9g,则若将此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晶体250g﹣203.9g=46.1g。故答案为:(1)减小;(2)①易溶;②降温结晶;③不饱和;46.1。【典例10】(2023秋•达川区期中)20℃时,向50g水中加入31.6gKNO3固体并进行如下系列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烧杯A、C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理由是有固体没有溶解完。(2)若烧杯B中的溶液恰好饱和,则烧杯C中剩余固体的质量=20g。(填“>”,“<”或“=”)(3)操作a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答一条即可)(4)向B中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充分搅拌后发现溶液变为蓝色,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ABD。A.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它物质B.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C.相同条件下,硫酸铜的溶解能力比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强D.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答案】(1)有固体没有溶解完;(2)=;(3)升高温度;(4)ABD。【解答】解:(1)图中烧杯A、C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理由是有固体没有溶解完,故答案为:有固体没有溶解完;(2)若烧杯B中的溶液恰好饱和,继续加入固体,固体不会溶解,因此剩余固体的质量还是20g,故答案为:=;(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操作a可以是添加溶剂或升高温度,故答案为:升高温度;(4)向B中恰好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充分搅拌后发现溶液变为蓝色,可以得出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其它物质、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一种溶液中可以有多种溶质、不能得出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故选ABD。【考点3溶液的浓度】【典例11】(2023秋•沭阳县月考)对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含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100g水中溶解有10g氢氧化钠 B.10g溶液中含有1g氢氧化钠 C.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9 D.取出部分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答案】A【解答】解: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A、100g水中溶解有10g氢氧化钠时,溶质质量分数=×100%≠10%,故A错误;B、10g溶液中含有1g氢氧化钠时,溶质质量分数=×100%=10%,故B正确;C、假设取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溶质质量=100×10%=10g,溶剂质量=100﹣10=90g,所以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1:9,故C正确;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取出部分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质量减少,故D正确;故选:A。【典例12】(2023秋•利津县月考)20℃时按下表配制溶液,回答下面问题。已知: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序号①②③④KCl的质量/g2030405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A.①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②中溶液质量为130g C.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 D.④中溶液升温至4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答案】B【解答】解:A、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则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4g氯化钾,①中氯化钾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故选项说法错误。B、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则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4g氯化钾,②中氯化钾能全部溶解,溶液质量为130g,故选项说法正确。C、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g,则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4g氯化钾,③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4g:100g=17:50,故选项说法错误。D、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④中溶液升温至40℃,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典例13】(2023秋•邹平市校级月考)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减少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答案】B【解答】解:A、溶质不能透过淡化膜,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则溶剂质量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C、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淡化膜,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则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C选项的解析,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则溶质质量分数应该增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典例14】(2023秋•冠县期中)一定温度下,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充分溶解。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1)C中溶液是氯化钾的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D中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填最简整数比)。(3)B、C、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b、c、d,则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d=c>b。【答案】(1)饱和;(2)2:5;(3)d=c>b。【解答】解:(1)根据图中信息,由C溶液到D溶液时加入了20g氯化钾,溶液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从C溶液到D溶液时氯化钾没有溶解,故C溶液应为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故答案为:饱和;(2)D溶液中,溶解的溶质氯化钾的质量为40g,溶剂水的质量为100g,故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100=2:5;故答案为:2:5;(3)B、C、D溶液中溶剂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别为20g、40g、40g,则B、C、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d=c>b;故答案为:d=c>b。【典例15】(2022秋•张店区校级月考)请回答下列物体。(1)小明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20%的溶液25g,需水75g。(2)现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20%,应向此溶液中加入硝酸钾5g或蒸发掉水20g。【答案】(1)25;75;(2)5;20。【解答】解:(1)设需要20%的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20%x=100g×5%,x=25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25g=75g;(2)设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y,则×100%=20%,y=5g;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z,则×100%=20%,z=20g。故答案为:(1)25;75;(2)5;20。【考点4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典例16】(2023•沂源县二模)如图是实验室中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取用 B.称量 C.量取 D.溶解【答案】C【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所需水的质量为:50g﹣5g=45g,即45mL,图中量取水的体积约为42mL,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典例17】(2023•涧西区校级模拟)小丽同学需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托盘上各垫上一张质量相同的干净的称量纸,并称取12gNaOH B.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D.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答案】D【解答】解:A、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而不是放在纸上称量,故A说法错误;B、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说明左盘氢氧化钠质量偏小,应在左盘添加固体氢氧化钠直至天平平衡,而不是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故B说法错误;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取的水体积偏大,则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质量分数偏小,而不是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质量分数偏大,故C说法错误;D、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故D说法正确;故选:D。【典例18】(2023春•卧龙区期中)同学们欲用NaOH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50g,用于制作“叶脉书签”。(1)计算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15g。(2)最终测得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试分析其原因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写出一条即可)【答案】(1)15;(2)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解答】解:(1)配制1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时,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150g×10%=15g。(2)最终测得所配制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氢氧化钠固体不纯或转移固体时有洒落等情况都会使溶质质量偏小,烧杯中原来有水或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都会使溶剂质量偏大。故答案为:(1)15;(2)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典例19】(2023春•内乡县月考)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量取水时所选用量筒的规格应为50mL(填“10mL”“50mL”或“100mL”),若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则可能是量取水时俯视(填“俯视”或“仰视”)量筒读数所致。【答案】50mL;俯视。【解答】解: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需要溶质质量为50g×6%=3g,溶剂质量为50g﹣3g=47g,需要47mL水,根据量筒选用遵循“大而近”的原则,量取水时应选用50mL量程的量筒;若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则可能原因为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可能为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故答案为:50mL;俯视。【典例20】(2023秋•峄城区期中)实验室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3.5%的氢氧化钠溶液。小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以上实验操作有误的是C(用序号字母表示)。(2)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100mL(“10mL”“50mL”“100mL”)量筒。(3)如图所示的操作中,若C中砝码的质量为10g,游码的读数为3.5g(烧杯质量已除去),则氢氧化钠的实际质量为6.5g。此时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3.5%。【答案】(1)C;(2)100mL;(3)6.5;小于。【解答】解:(1)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C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3.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13.5%=13.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13.5g=86.5g(合86.5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应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水的体积。(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氢氧化钠的实际质量为10g﹣3.5g=6.5g;需要称量13.5g,固体质量偏少,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3.5%。故答案为:(1)C;(2)100mL;(3)6.5;小于。巩固训练1.(2023秋•薛城区期中)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MnO2能加快双氧水制取氧气的速度,催化剂一定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答案】C【解答】解: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不一定都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故A错误;B.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也可能是中子,故B错误;C.单质为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故C正确;D.水为均一、稳定的物质,但水属于纯净物,故不属于溶液,故D错误;故选:C。2.(2023秋•覃塘区期中)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下列记录的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答案】C【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A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B说法错误;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故C说法正确;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说法错误。故选:C。3.(2023秋•烟台期中)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C.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D.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答案】D【解答】解:A、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故A错误;B、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应注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故B错误;C、溶液具有均一性,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故C错误;D、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D。4.(2023•兴宁区校级模拟)某同学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5g B.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细口瓶、玻璃棒、烧杯和胶头滴管 C.向烧杯内加入水时,有水洒出,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答案】D【解答】解:A、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设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则6%x=50g×3%,x=25g,故选项说法正确。B、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量筒和胶头滴管用于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烧杯、玻璃棒用于进行混匀操作,细口瓶用于盛放3%的氯化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C、向烧杯内加入水时,有水洒出,会造成实际取用的水的体积偏小,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6%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大,则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5.(2023春•抚松县期中)结合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KNO3(填“>”“<”或“=”)。(2)若KNO3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答案】(1)>;(2)降温结晶。【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KNO3;(2)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增大幅度较大;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增大幅度较小,所以若KNO3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答案为:(1)>;(2)降温结晶。6.(2023秋•道里区期中)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生活中,净化水的操作有:①过滤②蒸馏③静置沉淀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②(填序号),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2)农业上,利用水和氯化钠配制5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①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正确顺序是bacd(填序号)。②将50k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8%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50kg。(3)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设备。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熄灭火焰的主要原理是B(填字母)。A.降温到着火点以下B.隔绝空气C.清除可燃物【答案】(1)②;吸附;(2)①bacd;②50;(3)B。【解答】解:(1)蒸馏后可以得到纯水,所以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故选②;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色素和异味;(2)①配制过程:计算(b)、称量和量取(a)、溶解(c)、装瓶贴标签(d),所以正确顺序是bacd;②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稀溶液的质量为x,500kgx16%=x×8%,解得x=100kg,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00kg﹣50kg=50kg;(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熄灭火焰的主要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B。故答案为:(1)②;吸附;(2)①bacd;②50;(3)B。7.(2023秋•环翠区期中)X、Y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X、Y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1℃。(2)t2℃时,将X、Y物质各15g分别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Y。(3)t3℃时,等质量的X、Y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X>Y(填“>”、“<”或“=”)。(4)将t3℃时的X、Y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的关系为:X<Y(填“>”“<”或“=”)。【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X、Y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1℃;(2)t2℃时,X物质的溶解度是40g,Y物质的溶解度小于30g,所以将X、Y物质各15g分别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Y;(3)t3℃时,X物质的溶解度大于Y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X、Y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X>Y;(4)t3℃时,X物质的溶解度大于Y物质的溶解度,X、Y饱和溶液各100g,Y中的溶剂质量大于X中,分别降温至t1℃,X、Y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的关系为:X<Y。故答案为:(1)t1;(2)Y;(3)>;(4)<。8.(2023•岷县校级三模)2021年12月9日和2022年3月23日,宇航员进行了两次太空授课,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凸显了我国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1)宇航员需要的氧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冰雪实验”是运用结晶的原理。乙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温度(℃)1020304050607080溶解度(g)40.8846.554.5565.583139153170①乙酸钠属于易溶(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②从表中数据发现乙酸钠溶解度的主要特点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③6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139g乙酸钠固体,搅拌,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将其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晶体析出。【答案】(1)2H2O2H2↑+O2↑。(2)①易溶。②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③139;有晶体析出。【解答】解:(1)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故答案为:2H2O2H2↑+O2↑。(2)①在室温下溶解度大于10g为易溶物质,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知道,在20℃时,乙酸钠的溶解度为46.5g>10g,属于易溶物质;故答案为:易溶。②由表格数据可知,乙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故答案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③由表格数据可知,60℃时,乙酸钠的溶解度为139g,所以在6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139g乙酸钠固体,搅拌,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因乙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60℃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时,溶解度降低,可观察到有晶体析出。故答案为:139;有晶体析出。9.(2023•雁塔区校级模拟)A、B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将A、B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到各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2所示,升温到50℃时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能表示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乙(填“甲”或“乙”)。(2)50℃时,A溶液为不饱和(填“不饱和”或“饱和”)溶液。(3)图1中欲将50℃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加入乙物质(合理即可)。(4)分别将50℃时80g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A.溶液的质量:甲<乙B.溶剂的质量:甲=乙C.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D.甲溶液析出的固体质量:35g【答案】(1)乙;(2)不饱和;(3)加入乙物质(合理即可);(4)AC。【解答】解:(1)由图2、图3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图1中能表示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乙;(2)由图2、图3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图1中能表示A物质溶解度曲线是甲,由图1知5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60g,则20℃时将A固体50g加到100g水中,升温到50℃时,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3)由图1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50℃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加入乙物质(合理即可);(4)A、将50℃时80g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甲溶液的质量减少,乙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乙溶液的质量不变,所以溶液的质量:甲<乙,故A正确;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5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