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知识点_第1页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_第2页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_第3页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_第4页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货币的概念(理解)

马克思: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界说:一般等价物、流动性、社会计算工具或“选票”、Ml,M2

现在的一般定义:货币是一种具有普遍可接受性而作为购买手段并能清偿债务的支付工具。

货币的形态

1.实物货币(是指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曾经充当过交易媒介的那些特殊商品)

2.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

3.代用货币(代表实体货币,其本身的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的价值)

4.信用货币(以信用作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

①流通中现金:

纸币(是以纸张为币材印制而成,具有一定形状、标明一定面额的货币)、辅币

②银行存款:主要是活期存款

货币制度的特征

1.银本位制

是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与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基本特征:

①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

②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

③辅币和其他各种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银币获等量白银;

④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2.金银复本位制

是以金银两种金属作为本位货币的金属货币制度。

基本特征:

①金、银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币金属;

(2)金、银两种本位货币都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

③金、银两种本位货币都有无限的法定偿付能力;

④辅币和其他各种货币都可以自由兑换金、银两种本位货币;

⑤金、银都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3.金本位制

是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典型形式:金铸币本位。

特点:

①货币单位规定为一定量的黄金,以金币为本位货币;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③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4)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

(5)国家的金属准备全部是黄金。

4.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特征:

①与黄金的联系逐渐削弱并最后取消;

(2)由国家法律强制流通;

③通过银行信用渠道注入流通;

④非现金流通构成货币流通的主要部分;

(5)不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货币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外币存款、信托存款、证券保证金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CD

中国的:

M0=流通中的现金

Ml(货币)=流通中的现金+银行的活期存款

M2(货币+准货币)=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依据:货币的流动性

狭义货币:Ml

广义货币:M2

准货币:M2—Ml之差额

M0一西方没有,我国约占Ml30%

M3一为金融创新而增设,暂无公布数据

第二章

信用

信用指的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利率(利息率)(全方位了解P33多为判断题)利率—利息额X]QO%

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和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本金。借贷资本金额0

单利:仅按本金和时间的长短计算利息,本金所生利息不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V(l+z-/7)|

复利:在一定时期按本金计息,随即将利息并入本金,作为下一期计算利息的基础。/?=V(l+z)n

中央银行利率

而我啊含

金融机构利率贷款(贴现)利率

发行金融债券利率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N区国世叫翁

各种债券的利率

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

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之一,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融资者衡量融资成本,投资

者计算投资收益,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利率水平作参考。所以,基准利率是利率

市场化机制形成的核心。

特征:市场化、基础性、传递性

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1.平均利润率

一般而言,随着一国市场机制的作用和价格体系的调整和完善,企业间的利润率差距将

会逐渐缩小而出现平均化的趋势,因此企业所支付的利息率必然以平均利润率作为最高界

限。

2.通货膨胀预期(P47)

预期通货膨胀率变化引起利率水平发生变动的效应被称为费雪效应。利率必须高于物价

水平,即必须保持一个正的实际利率.

原因:要保证资金融通行为的正常进行必须保证一个正的实际利率,即债权人通过借出

资金所得到的报酬不能被物价水平的上升完全侵蚀掉。

名义(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关系为:i=r+0pe

i为名义利率;r为实际利率,即通货膨胀为。的利率;P%为预期通货膨胀率,。为名义利率相对于

预期通货膨胀率变化调整的系数。

3.中央银行政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影响可贷资金供求。

4.商业周期

利率的波动表现出很强的周期性,在商业周期的扩张(繁荣)阶段上升而在经济紧缩(衰

退)阶段下降。

5.借贷资金供求情况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资金的价格一一利率决定于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供大于求:利率下降

供不应求:利率上升

6.政府预算赤字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则利率上升。

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利率上升,挤占私人投资,抑制总需求增加的现象,称

为挤出效应

7.国际利率水平

随着各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利率水平的高低对一国利率也开始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是通过下述两条渠道实现的:国际信贷渠道和国际贸易渠道。

一国在确定本国利率水平时必须参考国际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的利率水平.

第三章

金融市场

概念: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功能:

1.聚集、分配功能

•变收入为储蓄,变储蓄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资金期限转换功能

3.分散与转移功能(不能消除风险)

4.信息聚集功能

5.价格发现

6.调节功能

衍生性金融市场

概念:是各种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市场。

基本特征:

1.衍生金融市场优点:金融效率高,金融成本低,公正、公平、公开,能转移金融风险

2.衍生金融市场缺点:市场风险巨大、市场监管难度大、能转移但不能消除风险

金融衍生工具

是指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以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而衍生的金融工

具或金融商品,既指一类特定的交易方式,也指由这种交易方式形成的一系列的合约。

产品:金融期货、金融期权、远期市场、金融互换市场

第四章

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

相互协作的金融体系。

1.一行两会:中国人民银行(央行行长:易纲)、中国银行与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

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主席:肖钢)

2.商业银行

3.政策性金额机构: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4.其他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信用合作

组织、国家邮政储汇局、金融租赁公司

差别:

我国现行的是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

内地现行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

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金融稳定委员会

央银行及监管机构一行两会

_股份制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

其他股份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

制商业银

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

恒丰银行蚌埠住房储蓄意看]各地城市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以赢利为目的,以经营存款、放款和结算为主要业务,具有综合性服务服务功能

的特殊企业。

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从事政策

性金融活动,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宏观经济调控的金融机构。

第五章

商业银行:以赢利为目的,以经营存款、放款和结算为主要业务,具有综合性服务服务功能

的特殊企业。

职能:

■充当信用中介

■充当支付中介:技术性职能

■创造信用工具

■金融服务:拓展功能

■调节经济:货币政策传导环节

性质:与商业银行比较

■1.目的相同

■2.利润来源相同

■3.业务上有延续

■4.特殊在于:独特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商业银行的资本业务

①资本业务的功能:营业功能、保护功能和管理功能

②资本业务的构成:普通资本(普通股、资本盈余、未分配利润)、优先资本(优先股、

资本票据和资本债券、可转换证券

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①存款:流动资金、其他社会闲置资金以及银行的贷款

②其他负债:同业借款、中央银行借款、回购协议、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金融

券等

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①贷款业务:贴现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

②证券业务:政府公债、公司债券、公司股票

③其他资产业务:库存现金、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同业存款、在途资金

4.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①无风险的表外业务:结算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银行卡业务、咨询业

②有风险的表外业务: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第八章

性质:

■特殊金融机构:从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看,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等

普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金融服务。

■国家宏观管理机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督管理金融业,规范与维护金融秩序,调

控金融和经济运行.

原则:

(-)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

(二)不以盈利为目的

(三)不支付存款利息

(四)保持相对独立性

(五)资产具有最大流动性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负债业务:

①货币发行业务

②存款业务:代理国库、集中存款准备金等

③发行中央银行债券

④资本业务:自有资本(股本等)

2.资产业务:

①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再贴现、再贷款、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②对政府的债权:购买债券、短期贷款

③证券买卖业务

④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3.中间业务

①集中票据交换

②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4.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第七章

货币供给

概念: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量。

货币供给量的层次(第一章)

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现金(不包括日

日本本银行持有的现M1+准货币+CDs

金)、活期存款

公众持有的流通

公众手中的纸币

英格兰银行之外中的纸币和硬币;

和硬币;私人部

的纸币和硬币;私人部门在英国

门在英国银行和

英格兰各银行在英格兰银行和建房互助

建房互助协会的

银行的储备余额。协会的所有英镑

所有英镑存款

存款。

M1+定期存款+储

蓄存款+其他存

中国流通中的现金M0+活期存款

款+证券公司客

户保证金

Ml/M2表明狭义货币供给相对于广义货币供给的比重。

当Ml/M2的值趋于增大,表明代表现实流通(即现实将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在广义货

币供给量中的比重上升,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增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反之流动性减弱,货

币供给速度下降。

派生存款与原生存款

1.原始存款

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到的所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2.派生存款

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伸出来超过最初部分

存款的存款。

3.解释

①派生存款必须以一定量的原始存款为基础。(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

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②派生存款是在商业银行内直接形成的。在实行转账结算的条件下,这就使它具有创造派

生存款的能力(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③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商业银行内的存贷活动形成的派生存款量,其数量界限应是由贷

款引出超过最初部份的存款。

有中央银行参与的货币创造机制:

首先,中央银行不直接与个人和企业发生业务往来,一般是与商业银行有直接的资产

为管业务,而由商业银行办理与个人和企业有关的业务。

其次,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权。对整个经济社会而言,中央银行的负债凭证一理

金是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因此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商业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

特殊企业,具有信用中介和创造存款货币的职能。但是存款货币不是法定货币,无论是满足

客户提现的要求,还是银行之间的资金清算,商业银行都必须通过所持有的中央银行的负债

凭证一现金或者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进行,否则,它就会因丧失清偿能力而难以维持正常的

经营。因此,中央银行负债-现金和存款准备金就成为社会货币供给量运行的基础一基础货

币。虽然中央银行有权发行货币,但是,由于它不直接与个人和企业发生业务往来,因此,

货币进入流通领域要借助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

最后,中央银行通过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进行一

定的管理。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后,必须按照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把一部分

中央银行负债作为存款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或者作为库存现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也即超额准备金部分,商业银行才可以加以运用,形成企业和个人所持有的存款负债。因此,

商业银行能够提供存款货币的能力要受到中央银行的约束。

在二阶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通

过发行现金货币和提供存款准备金,形成中央银行债务货币一一基础货币,这是商业银行系

统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

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它通常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

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基础货币常以下式表达:

B=R+C

B为基础货币(由于基础货币也称高能货币

R商业银行持有的存款准备金

C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中央银行货币创造(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关系: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源与流的关

系。中央银行掌握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源头”一一基础货币的创造与提供

商业银行作为直接货币供给者,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存贷活动,从而能提供的货币数量,

均建立在基础货币这个基础之上。

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前提条件

1.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

2.采用转账结算的方式

第八章

货币需求

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需要而应

该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或行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P166

凯恩斯认为,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而人们总是偏好将一定量的货币保持在手中,因此,

人们之所以要选择持有货币就在于心理上的这种“流动性偏好

一、持币动机

1.交易动机一交易性货币需求。

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是收入的增函数

2.预防动机一预防性货币需求(未来不测性、财务困难可能性)。

为了防止未来收入和支出的意外变化而保留的货币余额,是收入的增函数

3.投机动机一投机性货币需求(前提:人的理性存在、金融市场发达、金融商品价格波动)。

为了从事证券投机活动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是利率的减函数

二、货币需求函数

2.交易性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函数。=/(与收入水平正相关

2.投机性货币需求函数。L2=/(r)受利率影响

3.总函数。Lj+G=/(y)+/(r)

流动姓陷阱一货币需求发生不规则变动的一种状态。

当利率降到一定的低点后,人们的货币需求可能变得无限大,此时如果中央银行增加货币

供应,将全部被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对市场利率不起作用。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由货币总收入、财产收入(即非人力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各种金融资产

的预期收益率以及人们主观偏好、客观技术和制度等因素共同决定。

因此,在弗里德曼看来,货币需求是利率和资产收益率的函数;利率直接影响金融资产

收益,间接影响实物资产,而收益率的变动,则直接影响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从而影响人

们的手持货币数量。

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

1.财富总额Y

恒久性收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收入的平均数

2.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

物质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W

3.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

人们保有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和机会成本

4.其他因素

人们保有货币所得到的效用及影响这种效用的收入以外的其他各种因素u

货币需求模型

书上Y换成£

其中:

M/P—实际货币需求rm-预期的货币名义报酬率

M—名义货币需求量rb-预期的债券名义收益率

P--------般物价水平re-预期的股票名义收益率

Y—恒久性收入

~~预期的物价变动率,即实物资产的

Pat

W—物质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

名义报酬率U-货币的效用以及影响此效用的因素

第九章

通货膨胀

概念: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年)一般物价水平以各种形式的持续上涨的病态过程。

通货膨胀的类型

1.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

①公开型的通货膨胀

②抑制型的通货膨胀:持币系数增强、商品物资短缺等

2.根据通货膨胀期间物价上涨速度分

①爬行的或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要重视:2%--4%--10%

(2)严重的通货膨胀可控:10%以上

③恶性的通货膨胀失控:100%

计量方法

1.通货膨胀率:

现期物价水平一基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

2.物价指数

①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是一种用来测量一定时期居民家庭和个人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所支付价格的变化程度的指标

②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生产价格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

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

核算的重要依据。

③批发物价指数(WPI)

根据大宗商品包括最终商品、中间商品及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批发价格编制的物价指数。

(4)GNP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以可变价格计算的本期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期不变价格计算的本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

效应问题(判断题)

1.经济增长效应

即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的效应。由于经济处于有效需求不足、实际经济增长低于

潜在经济增长的状态,可以通过通货膨胀,增加投资,提高货币供给刺激有效需求,促进经

济增长。

2.所得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时期,名义货币收入和实际货币收入之间产生差距。只有剔除物价影响,才能

看出人们实际收入的变化。由物价上涨所造成的所得再分配,就是通货膨胀的所得分配效应。

3.资源配置效应

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资源会在不同的主体间转移,使得主体的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

量发生变化,导致资源的重新分配。一般来说,小额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最易受通货膨胀的

打击。

4.产出效应(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①促进论是指通货膨胀具有正的产出效应。

②促退论是指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成长的理论。

③中性论是指通货膨胀对产出、对经济成长既无正效应也没有负效应。

第十章

货币政策

概念: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

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的特征

①宏观经济政策

②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③间接调控政策

④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的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

演变过程(PPT):

①20世纪30年代以前,目标唯一:稳定币值。

(2)30年代到40年代,从单一目标发展为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的双重目标。

③50年代后,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许多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

④70年代后,政策目标发展为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

的综合性目标体系。

课本主要目标的内容:

1.稳定物价

原因:物价不稳定造成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使个人、企业、政府的决策困难。

含义:把物价上涨率控制在一定幅度内,防止通货膨胀。

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率(2%-3%)

2.充分就业

原因:(1)高度失业给人们造成许多苦难

(2)高度失业让大量工人闲置,经济资源大量闲置,使经济总产出大幅度降低。

含义:凡是愿意就业者都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找到适当的工作。只存在自然失业率。

衡量指标:失业率3%以下为宜(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

3.经济增长

原因:社会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含义:(1)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增加;

(2)一国商品与劳务的供给能力的增长。

衡量指标:GDP(人均GDP)年增长率

4.经济增长

原因:社会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含义:(1)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的增加;

(2)一国商品与劳务的供给能力的增长。

衡量指标:GDP(人均GDP)年增长率

5.金融稳定

金融稳定是指一种状态,即是一个国家的整个金融体系不出现大的波动,金融作为资金

媒介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金融业本身也能保持稳定、有序、协调发展,但并不是说任何金融

机构都不会倒闭。

(没有说,但是我觉得可以看一下)通

•货币政策各目标之间的矛盾及选择胀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

菲利浦斯曲线: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失业率

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大法宝)全局性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调控机理:调整法定准备金率f货币乘数变动一M

作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一收缩信用规模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一扩张信用规模

②再贴现政策

调控机理:对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发生影响

内容:(1)调整再贴现率

(2)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