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3.1《等腰三角形》教案

主备:八年级备课组主讲: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思考,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掌握并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发展学生推理

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长方形纸片、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知识,知道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

角形。这节课我们利用轴对称的知识来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

(师板书:13.3.1等腰三角形)

出示图片,情景导入

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开始这节课的知识探索。

请观看动画,按视频中的提示,完成探究活动1。

二、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1]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

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ABC是什么三角形?

1

在活动1中,大家刚才剪出了什么图形?

在上述活动过程中,剪刀剪过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即在AABC中,

AB=AC.所以4ABC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思考: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

那么,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殊性质呢?我们一起来观察,猜想。

[自主探究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仔细观察,

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在导学案上。

重合的线段重合的角

[合作探究]由这些相等的线段和角,请你猜想等腰三角形有哪

些性质?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我们去推理论证,继续

探究。

2

[验证猜想]思考:猜想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题

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怎样用数学语言表示题设和结论?

题设:已知AABC是等腰三角形

结论: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在△ABC中,AB=AC.

求证:ZB=ZC

分析:如何证明两个角相等呢?如何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学生独立思考,书写证明过程,思考辅助线的做法。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几何语言:AB=AC(已知),

NB=NC(等边对等角)

回到性质1的证明过程,我们添加了三种不同的辅助线,证得三

角形全等,以添加底边上的高为例,除了NB等于NC外,还能得到

什么结论?

这就说明底边上的高以外还能充当什么角色?(举手)

这也就证明了等腰三角形ABC底边上的高AD平分顶角并且平分

底边

类似的,还可以证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

于底边;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平分顶角并且垂直于底边,这也就

3

验证了猜想2,我们得到性质2。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

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几何语言:(1)•••AB=AC,AD是顶角平分线,

.,.AD±BC,BD=CD;

(2)AB=AC,AD是底边上中线,

.\AD±BC,ZBAD=ZCAD;

(3)AB=AC,AD±BC,

AZBAD=CAD,BD=CD

[小试牛刀]

抢答方式进行,有答案的同学迅速举手,举手最快的同学回答问

题。

1.填空:如图1,AABC中,AB=AC,ZA=36°,则NB

变式1.如图2,△ABC中,AB=AC,ZB=36°,贝ijNA

Bc

图1图2图3

4

变式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

角的度数分别是.

2.如图3,在A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NB=80°,则

Zl=,ZADC=.

三、学以致用

[例1]如图,在A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

△ABC各角的度数.

人分析:

/\设NA=x,则NABC=,ZC=(用含x

/的式子表示).

B匕——V题意未给出任何角度,如何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

用方程思想解决儿何问题

【例2】如图,在AABC中,AB=AC,点D、E在BC

上,且AD=AE,求证:BD=CE.

分析:

“合一”的三条线段是常用的辅助线

5

同学们已经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回顾折纸过程中

出现的折痕实际上是什么?所以等腰三角形对称轴是底边上的中线

(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且有一

条对称轴。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2)本节课的学习中用到了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五、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一定平分顶角

D.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腰上的高所在的直线

2.如图,在AABC中,AB=AC,AD1BC,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ZB=ZCB.BD=CDC.AB=2BDD.AD平分N

BAC

BDC

6

3.如图,在AABC中,AB=AC,过点A作AD/7BC,

若Nl=70°,则NBAC的大小为()

A.40°B.30°C.70°D.50°

4.如图,在aABC中,AB=AC,NA=50°,BD是AC边上的高,

交AC于点D,则NCBD的度数为()

A.25°B.30°C.40°D.50°

5.(2018•湖州)如图,AD,CE分别是4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

AB=AC,ZCAD=20°,则NACE的度数是()

A.20°B.35°C.40°D.70°

六、课后作业

A.本节练习册完成

7

B.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则点D

到AB,AC的距离相等。请说明理由。

七、教后反思

《13.3.1等腰三角形》学情分析

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从年龄特点看,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

喜欢动手操作,厌倦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从知识储备上看,他们已

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角平分

线)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也已初步掌握了轴对称有关知识,

如对称轴的确定,轴对称的性质等;从技能水平上看,他们已经初步

具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13.3.1等腰三角形》效果分析

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于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课件

动态演示,有利地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归纳、猜想、证明出等腰三角

8

形性质定理。将数学问题赋予有趣的实际背景,使内容更符合学生的

认知特点,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轻松愉悦地探究了本节课的知识。

体验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学生们在自

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

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自豪感和成

功感得到升华,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有梯度的课堂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针对解答情况,采

取措施及时弥补和调整。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冰的

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

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本节关注学生已有活动经验的回顾过程,关注了“探索一发现一

猜想一证明”,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达标检测达到了预期效果,

当堂达标率检测达到百分之八十,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3.3.1等腰三角形》教材分析

本节安排在轴对称的认识之后,明确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轴

对称的认识的联系,起到了知识的链接与开拓的作用。这一节的主要

内容是等腰三角形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

识,尤其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它们是研究等边三角形、证明

线段相等和角相等的重要依据。

9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学生在小学已经

接触过等腰三角形,对于等腰三角形并不陌生。因此,教科书并没有

通过举出一些实例来引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而是直接通过一个“探

究”栏目,让学生自己剪出一个三角形。这个剪三角形的过程,保证

了这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因此得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同时这个

剪三角形的过程也保留下了中间折叠的痕迹,它就是等腰三角形的对

称轴,这也为后面“探究”栏目作准备。

教科书接下来安排的“探究”栏目是前面“探究”的继续,受

剪出等腰三角形的过程的启发,学生很容易想到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折痕就是它的对称轴。通过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重合的角,利用轴

对称的性质,可以很易地引导学生得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等

边对等角”以及“三线合一”。在证明性质1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添

加辅助线,而有了前面两个“探究”的铺垫,如何添加这个辅助线也

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本节开始到性质2的证明,教科书呈现了一个动手操作得出概念、

观察实验得出性质、推理证明论证性质的过程,这也充分体现了一个

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研究几何图形问题的全过程。

13.3.1《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主备:八年级备课组主讲: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思考,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掌握并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发展学生推理能

力.

10

【学习重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1]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

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4ABC是什么三角形?

思考: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

[自主探究2]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

合的线段和角.

重合的线段重合的角

[合作探究]由

这些相等的线段和角,请你猜想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猜想]你能用所学知识验证上述猜想吗?

11

已知:在AABC中,AB=AC

求证:ZB=ZC.

性质1

性质2

[小试牛刀]

1.填空:如图1,AABC中,AB=AC,ZA=36°,则NB

O

变式1.如图2,△ABC中,AB=AC,ZB=36°,则NA

Bc

图1图2

变式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

角的度数分别是

2.如图3,在a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NB=80°,则

Zl=,ZADC=,

12

二、学以致用

[例1]如图,在A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

△ABC各角的度数.

力思考:

/\设NA=x,贝IJNABO,ZC=(用含x

/的式子表示).

B匕------V

【例2】如图,在AABC中,AB=AC,点D、E在BC上,且AD=AE,

求证:BD=CE.

三、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13

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一定平分顶角

D.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腰上的高所在的直线

2.如图,在ZkABC中,AB=AC,AD±BC,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ZB=ZCB.BD=CDC.AB=2BDD.AD平分

ZBAC

A

N

BDC

3.如图,在△ABC中,AB=AC,过点A作AD〃BC,若Nl=70°,则N

BAC的大小为()

A.40°B.30°C.70°D.50°

AD

A

BC

4.如图,在AABC中,AB=AC,NA=50°,BD是AC边上的高,交

AC于点D,则NCBD的度数为()

A.25°B.30°C.40°D.50°

A

BC

5.(2018•湖州)如图,AD,CE分别是A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

AB=AC,ZCAD=20°,,则NACE的度数是()

A.20°B.35°C.40°D.70°

14

RD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2)本节课的学习中用到了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五、课后作业

A.本节练习册完成

B.如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