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超高层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1页
施工组织设计-超高层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2页
施工组织设计-超高层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3页
施工组织设计-超高层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4页
施工组织设计-超高层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超高层工程分部分项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施工测量及标高控制

1.1.1.测量放线基本方法

定位放线时,根据进场后和业主、监理、桩基、基坑支护等单位多方交接、

验收的工程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进行水准测量和定位放线,利用定位控制建立

整个建筑物的平面轴线控制网,利用水准点控制建筑物的水平标高。

本工程的轴线引测采用主轴线控制桩,采用激光全站仪、经纬仪内控法辅助

与激光铅垂仪及lOKg线锤复挂相结合方法。

首先对建筑主轴线进行测设,并适当增设控制点,同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

2个水准点(现场西南水准点高程为:+8.788,现场东南水准点高程为:+7.841)

和2个坐标控制点(现场西南坐标控制点为:X=66186.761,Y=86581.131;现场

东南坐标控制点为:X=66168.870,Y=86726.010;),具体定位轴线根据总平面

图提供的坐标来复核、测设施工用水准点,以控制轴线位置、人工清土深度及工

程各层标高的引测。当完成垫层碎浇筑后,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碎垫层面闭合规定

后弹纵横轴线控制线的墨线及底板、墙柱等平面位置的控制线。基础碎浇筑完毕

后在其四角引测埋设控制轴线观测点,以作上部各层结构施工轴线控制线的引测

点,上部结构平面轴线引测选用激光经纬仪,将轴线引测到施工层楼面,复测闭

合后,再放出相应控制点连成轴线再弹出墙、柱的位置线。为减少激光散射产生

的误差,使用其最有效的可靠射程来控制建筑的垂直度。

1.1.2.平面控制测量

1.坐标、水准点交接验收及控制点线的确定

我公司进场施工时,首先和业主、监理、基坑支护单位、桩基施工单位和土

方开挖单位做好工程桩施工时已测设轴线控制桩的复测校核等交接、验收工作,

增设控制轴线和控制点,校核操作可采用角度交汇法和极坐标法校核,根据甲方

提供的建筑高程,确定施工用高程水准点。以控制人工清土深度、垫层标高及工

程各层标高的引测设水平面基准线的高度,控制楼面标高及平整度,同时为水电

安装和装饰工程施工提供条件。原始控制点的复核工作相关单位必须参加,并且

完成定位放线的相关资料。

校核合格后确定出本工程所需的控制线,并引测做好标志,并对其标志和增

设控制桩进行有效保护,以作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点和线,由于基坑较深,所以视

通情况较差,在坑外增加控制点时必须考虑视通良好、不易被破坏且方便架设仪

器的地方,对基坑外侧增设的控制点作好充分的保护,以便校核和引测。

2.轴线定位控制

(1)定位测量

由于工程柱网排列规则,适合采用“井”字形建立轴线控制网来分别测放。

地下室外边线设计为不规则多边形,其轴线定位拟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测放。

控制轴线校核准确后,作为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轴线控制网,并将该轴线控制网引

测到不受施工干扰的远处引桩上。为保证控制网点在遭到破坏后能根据引桩及时

恢复。随着施工进度,将该控制轴线引测到施工层面上,根据控制轴线作柱、梁

中线等细部放样,以备钢筋绑扎、模板支立等。

(2)轴线控制

利用控制线,以全站仪、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设定轴线控制桩。具体施

测步骤为:先架设全站仪、经纬仪于角桩上,以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定出纵向轴

线各控制桩,使纵轴线贯通。在己建立的各控制桩上以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测设

出各横向轴线控制桩,并用经纬仪以一测回测设直角检核各横向控制线。轴线引

测:采用外控法,使用激光垂准仪、经纬仪测量,在楼层平面上选择可通视点建

立,,井”字形控制网,夹角闭合差W10”,距离测量误差1/10000以内。

控制网建立后,即用经纬仪、钢尺、墨斗、弹出轴线位置。

基础垫层碎浇筑完成后,将控制轴线引测至碎垫层面,闭合符合规定后弹纵

横轴线控制线的墨线及混凝土构件平面位置的控制线。本工程轴线控制采用内控

法,基础碎浇筑完毕后引测设置埋设控制轴线测点的200X200X10mm预埋铁板

做控制点(加活动盖板保护),复核符合规范后在钢板面刻划十字线,以上各层

楼面在相应的位置留设200X200mm的洞口(洞口四周用砖砌100mm高的阻水圈),

以作上部各层结构施工轴线控制线的引测点,设有机玻璃十字丝接收靶,上部结

构平面轴线引测选用激光经纬仪或垂准仪,将轴线引测到施工层楼面(如图所

示),复测闭合后,再弹出柱、梁的位置线。激光经纬仪或垂准仪设在首层控制

点上对准接收靶,激光经纬仪照准部进行水平向360°回转,当回转圆心同接收

靶某圆心轨道重合时即确定了轴线投测点位置,并采用正倒镜法校核。而采用激

光垂准仪投点时对中后可直接投射引线。

1.1.3,标高测量控制

1.水准点的布设

根据甲方提供的建筑高程,确定施工用高程水准点,在对已有的水准点进行

复核后方可使用,现场建立4个控制水准点,以控制人工挖土、清土深度及工程

各层标高的引测设水平面基准线的高度,控制楼面标高及平整度,同时为安装装

饰提供条件。并采取相应以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期间意外毁损。

2.±0.00以下标高控制

(1)由于本工程基坑较深(坑底大面标高为T3.10m,局部为-15.10m),在基

坑人工挖土清土时以基坑水平支撑梁、立柱参照进行,需要控制时及时转测到侧

壁的围护桩上,并以围护桩上的点为控制点进行挖土标高的控制。

(2)机械挖土完毕,在人工清土时在坑底按每16m2订一根木桩,在木桩上做

垫层向上300mm的控制点,用以控制人工清土的标高,在浇筑垫层混凝土前在复

核一次作为浇筑垫层的控制标高。

(3)从基准标高点精确引入地下室的测量方法如下图:

地下部位施工高层传递示意图

3.楼层标高测量控制

±0.00以上的标高测量,主要是用钢尺和激光测距仪沿结构柱、电梯井内

壁向上竖直测量。起始标高线用水准仪根据水准点引测,必须保证精度。±0.00

水平线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和激光测距仪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

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并

采用铝合金直尺以硬铅笔划水平线,以确保精度。标高引测后,在楼层结构墙柱

部位做出相应标记,而后以此为基准点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楼层结构施工标

高控制。在楼层墙、柱模板拆除后,在距楼面1000mm高的墙、柱面测弹水平线,

以作水、电安装和装饰的基准线。

楼层水平标高基准线

本工程定位测量、轴线控制的具体方法、步骤等待进场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

编制专项测量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1.1.4.楼层标高、层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本工程楼层标高、层高及几何尺寸测量主要采用水准仪、莱卡手持激光测距

仪等来进行控制。

1.由专人进行测量,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

2.主体施工段应及时弹出楼层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1m线、地面方

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

3.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

1.5〜2.0m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

4.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楼层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发现超标时应及

时处理。

5.按检验批进行建筑物楼层标高、层高、轴线、楼板厚度的测量,每一层为

一个检验批。测量后,认真填写《建筑物楼层标高、层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

记录》。

6.楼层标高、轴线位置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的房间数不少于5间进

行抽查。

7.楼板厚度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的楼板数且不少于5块进行抽检。

8.楼层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参见下表:

楼层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楼层标高±10水准仪或拉线检查

轴线墙、柱、梁8

经纬仪或钢尺测量

位置剪力墙5

楼板厚度+8、-5钢尺检查

1.1.5.测量精度要求

主要轴线误差不超过5mm,次要轴线误差不超过8mm,每层垂直度偏差不超

过5mm,全高垂直偏差不应超过H/1000(H为建筑物总高)且W30mm。

1.1.6.工程沉降观测

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采用桩承式筏板基础,且塔楼与裙楼间存在垂直荷载

差异,按照省市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须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乙级以上资质的专

业测量单位进行工程沉降观测。

1.水准基点设置

本工程共设置4个水准基点,原则是合理埋设、观测方便,并能保证水准基

点与建筑物主楼间的距离控制在80nl之内稳定可靠的土层内或沉降稳定的建筑

物上,我方准备在南侧、西侧及北侧各设置一个水准基点以便校核,且水准基点

必须加盖保护,具体构造按设计要求和有关施工规范要求执行。

混凝土墙或柱

沉降观测点盒式标志

2.沉降观测点设置

沉降观测点埋设要能够准确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能够符合各施工阶段

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防止装修、装饰阶段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

住观测点导致不能正常观测。沉降观测点埋设在建筑物周边距室外地坪标高以上

300〜500mm处。沉降观测件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暗装式成品沉降观测埋件,由

专人及时埋设,并在平面上做好编号工作(埋置方法如图所示)。工程竣工后应在

建筑外墙设置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外饰干挂石材板应进行开孔处理)镶贴“沉降

观测”标志的盖板,以便沉降观测使用。

3.沉降观测的方法

使用仪器:由专业沉降观测单位提供精密水准仪和配套钿钢水准标尺。

施测次数:观测点稳固后即开始,主体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直至完工,完

工当年每3至6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每6至12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施工中途停顿,应在停工前,与复工前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每隔3个月测一次。

特殊情况如发现沉降速率增大、沉降量不均匀时,应相应增加观测次数,并整理

出资料由主管工程师审核,及时提交给建设单位及设计院。

4.沉降稳定和验收标准

依据国家《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竣工验收标准:高层建筑平均沉降速度

<0.04mm/d;沉降稳定标准:高层建筑以0.01mm/d为稳定阶段标准。本工程在

主体结构验收和竣工验收时应严格按照以上标准,并以专业沉降报告作为验收依

据。

6.观测成果整理

本工程沉降观测资料即沉降观测报告,应包括观测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沉

降数据记录表和建筑物平面图及观测点布置图等,并根据沉降观测成果绘制沉降

分布图,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沉降报告中最后计算整个建筑物的平均沉降

量和相对沉降差,并得出沉降结论。

1.2.深基坑土方开挖中相关总包施工配合工作

本工程深基坑土方机械挖运工作由业主确定的专业土石方单位负责施工。同

时本工程土方开挖深度远远超过5m,为确保深基坑土方施工安全,深基坑土方

开挖前应按照通知精神,须编制土方安全技术专项施工方案并履行专家论证审查

程序,方案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

我单位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土方挖运过程中做好如下配合工作:

1.配合做好工程桩头破除、进行病胎模和基础垫层碎工作。

2.做好基坑周边安全栏杆设置工作

随着基坑挖土深度加深,我公司将及时在基坑的周边设置L2m〜1.5m高扣

件式钢管栏杆,并以红、白色警示,在栏杆下部设200mm高档脚板,防止地面物

品滚入坑内。

3.做好上下通道设置工作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在基坑内上下方便和安全,基坑内拟设置两座扣件式钢管

楼梯作为上下通道,并伴随挖土加深而向下延伸,以供施工人员地下室施工上下

使用。

4.塔吊设置

深基坑土方开挖前,由我公司测放塔吊位置灰线,先放坡开挖塔吊基础土方

(视情况确定放坡系数,正常按1:1考虑),并及时做好塔吊基础、塔吊安装、检

测和验收工作,为地下室施工材料运输提供方便。

5.工程截桩及破桩头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部分暴露的工程桩余桩我公司将及时截除,以便继续

挖深,待机械挖土后留100mm厚余土,并在人工挖整修前再按桩顶的设计标高破

除桩头。土方开挖至基坑底标高后,工程桩己全部暴露,为不影响开挖进度,工

程桩破除力量要加强,破整桩头时必须按桩顶设计标高,桩身截除不得多破或少

破,不得超过锚固于底板内的桩身,不得将桩顶标高以下的桩身破裂,同时不得

将桩顶锚固钢筋长度割短或扭断,严禁使用大锤硬砸,尽量将碎碎块随土方一同

运出基坑。桩顶与底板承台连接具体做法应按设计大样图规定进行,在浇筑碎底

板前,必须按规定对桩基进行交接验收,办理鉴证手续。

6.土方挖至设计的坑底设计标高以上100mm时,我公司及时进行人工土方修

整,达到设计标高后应对坑底进行保护,并请现场监理、勘察院、设计人员进行

地基验槽验收,验收符合要求后坑底自然土严禁暴露时间过长,以防影响土质结

构,应及时浇注C15垫层险,然后进行局部掏挖集水坑、电梯井深坑和桩承台,

应人工逐个开挖,不得大面积开挖,同时进行砖胎模施工,为下一道工序创造条

件,便于流水施工,加快基础施工进度,集水坑、电梯井深坑和桩承台掏挖过程

中如发生侧壁土方塌方,应采用施打钢管排桩加木板的临时支撑措施,并及早进

行病胎模施工。基础电梯井深坑、承台、地梁及集水坑侧面砖胎模采用240厚非

粘土砖模(MU7.5砖,M5水泥砂浆),1:2水泥砂浆抹面20厚。砖模厚度应根据

场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取1/4土体高度(淤泥流动性较大时,取1/3);厚度大

于240nlm时,可做成台阶式。

7.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验槽合格后,

应及时浇注垫层、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8.基坑开挖过程中,由工程专业测量人员现场随时测量,以保证土方开挖的

深度和位置正确,不得扰动基底土的原状结构,杜绝基坑的超挖和错挖,发现与

地质报告设计不符或其它异常情况,应及时与现场监理、设计部门人员随时保持

联系、沟通,及时研究解决问题,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9.挖土阶段,对场内临时道路和现场附近的运输道路安排专人适时进行洒水,

以减轻固体扬尘对空气环境的污染。基础土方自卸车运土外运应控制好车箱挡土

封闭措施,出场前应将车轮泥土等冲洗干净,避免污染道路,影响场外市容环境

及保证土方挖运工作的顺序开展。对难免造成的路面上泥土污染,安排专人及时

给予清扫和冲刷干净。

1.3.塔吊设置

在基坑土方开挖前,我公司将安排技术人员和设备人员提前进场做好塔吊基

础位置的放线工作,并根据塔吊厂家提供的QTZ80F和QTZ60F型号塔吊基础的设

计图纸及施工说明提前做好塔吊基础的钢筋配筋、下料、制作成型及地脚螺栓和

商品硅供料的联系落实工作,以便于提前做好塔吊基础及塔吊进场安装、检测、

验收工作,为工程尽早开工提供材料运输条件。

本工程根据实际平面大小需要布置2台QTZ80F和1台QTZ60F塔吊,为满足

吊装要求和保证起吊的自由高度,QTZ80F和QTZ60F塔吊需进行附墙布置。塔吊

基础钢筋碎底板尺寸均为5000X5000X1350mm,采用C30商品性浇筑。

本工程塔吊基础位于地下室底板中,其基础钢筋砂底板上表面标高应位于地

下室底板(承台)垫层下面;塔吊布置的位置应注意避让工程桩、承台和周边已有

建筑和构造物以及拆装的方便,同时应提前做好底板钢筋的预排、预插工作。

安装时视具体情况采用50t吊车进行组装,一次安装到独立高度。

由于篇幅限制,本工程塔吊布置的具体轴线位置、塔基钢筋配置及塔吊安装

与拆除方案另行编制报现场监理审批后实施,确保安全。

1.4.基础垫层

本工程满堂基础底板和桩承台等基础下设150厚C15素碎垫层,在坑底

100mm厚土人工挖除及清理整修至设计标高后为避免坑底自然土暴露、影响土质

结构,应及时铺设200厚1:1砂石垫层并用机械夯实后再及时浇筑垫层碎,每边

宽出基础边150mm。C15素碎采用泵送并辅助吊斗进行吊运,浇筑时必须按测设

的水平桩上的碎垫层面标高振实刮平,若遇有桩头低于垫层,必须用与工程桩碎

强度等级相同碎事先接桩,或将桩周边做成锅形,待浇碎底板佐同时浇筑,禁止

低于桩碎强度的碎或杂物进入工程桩头,并经施工员、质检员自检,监理见证。

1.5.地下室防水工程

1.5.1.地下室防水设计要求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外墙和底板采用C35P8结构自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的有关要求。地下

室外防水做法:

1.地下室结构底板外防水:素土夯实一100厚C15细石混凝土垫层一20厚

1:3水泥砂浆找平层一4厚自粘性防水卷材一道一50厚C3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一

现浇钢筋混凝土底板。

2.地下室外墙板外防水:1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4厚自粘性防水卷材

一道一25厚硬质泡沫塑料板一回填土一面层。

3.地下室顶板外防水: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一20厚1:3水泥砂浆找

平找坡层一4厚自粘性防水卷材一道一土工布隔离层一道一60厚C30细石碎配§

60200随捣随光,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6m,缝宽20nlm一面层。

1.5.2.结构自防水税施工要点

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渗碎应符合以下要求:

1.自防水碎配合比设计方面:要严格控制防水碎原材料的选配,要使用优质

的减水剂,严格控制外加剂的掺入量;细骨料要使用中粗砂,保证砂石的含泥量

不超标;最大水灰比应控制在0.50(底板要求为0.45)以内;水泥使用42.5#普

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最小用量为300kg/m3;最大氯离子含量应控制在0.06%以内,

最大碱含量应控制在3.0%以内。

2.由于地下室平面较大,为防止混凝土收缩开裂引起渗漏,地下室底板、外

墙、顶板要求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添加UEA-W等混凝土膨胀剂及抗裂纤维,

具体由生产厂家技术说明规定的技术指标配置。混凝土中外加剂品种及掺法应遵

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的规定。

3.底板、承台、集水坑、电梯井坑碎施工时要按排专人抽测碎入模的坍落度,

在施工现场组经验丰富的砂工轮班连续浇筑,合理控制现场的浇筑顺序,并加强

振捣,保证碎的密实度,碎浇捣后,在其终凝前采用木蟹进行二次压抹处理,消

除碎在塑性收缩阶段表面裂缝,木蟹压抹阶段项目部派专人监督实施。应在碎浇

捣12小时内对碎浇水并覆盖麻袋进行大于2周的保湿养护,同时底板碎施工好

应付各种特殊情况的施工技术准备。

4.地下室外墙板、底板上按设计要求在高出底板300mm处设立水平施工缝,

并按规定要求预埋300X-3mm厚钢板止水带。水平施工缝碎浇筑前,应将其表面

浮浆及杂物清除干净,先铺净浆,再铺30〜50mm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

界面剂,并及时浇筑碎。

水平施工缝钢板止水带

5.所有管道穿过地下室底板外墙时均应预埋刚性防水套管,并按设计及《地

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要求施工。

6.对于地下室墙板抗渗自防水混凝土应沿高度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分层浇

筑的高度不得超过1000mm;墙板碎的养护应安排专人负责,浇水养护的次数每

天不得少于7〜8次,并保证碎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且墙板内侧应采取从墙板顶进

行淋水养护的措施,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7.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

落度在13〜16cm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

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搅拌。

8.后浇带采用比两侧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的早强补偿收缩碎并在两侧混凝

土浇筑完(验内掺聚丙烯抗裂纤维,模数18〜20um)再浇捣(浇筑前混凝土表

面要凿毛、清理干净,并保持湿润。在间隔时期内应保持该部位的清洁)。后浇

带封闭前,该处的钢筋应做好防腐保护,接缝处理应符合施工缝的要求。地下室

顶板后浇带封闭前,在底板后浇带两侧均应设置可靠的支撑与顶板相连,支撑间

距不应大于2m,以确保结构施工期间地下室的结构安全。

后浇带清理湿润图

后浇带浇筑后其两侧砌筑2皮砖进行蓄水养护,且不得少于28天,护养完

毕后,该跨模板方可拆除。

1.5.3.结构外防水砂施工要点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外墙板及地下室顶板4厚自粘性防水卷材施工由建设单

位另行同意、确认的具有相应资质专业单位进行施工,详细施工方案待其进场施

工前根据设计说明和有关规定编制并报监理审批后实施,我公司作总承包施工单

位应积极、认真做好协调、配合和管理工作,做好防水材料的进场验收、复检工

作,做好专业防水单位工序质量的监管工作,确保地下室外防水施工质量和安全、

文明施工和工期。

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图

1.5.4.地下室防水质量验收

整个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后应按工程设计图纸、《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

范》(GB50108-2001)和《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进行

验收。验收合格标准:整个地下室结构内表面无渗漏、无湿渍。同时由施工单位

提供地下室工程“背水内表面结构工程展开图”,并如实填写“地下室防水效果

检查记录”,报现场总监验收、核实后签署地下室防水验收结论。

1.6.基坑土方回填

地下室外墙板外防水及保护层施工完毕,且经甲方、监理、施工、设计等单

位检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对基坑周边采用老粘土或素土进行土方回填,按照设

计要求回填土不得使用淤土、耕土、膨胀土及生活垃圾,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

碎砖、灰渣、有机物及冻土,且回填土内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5%,且地下室周

围800mm以内应采用粘土回填。

回填土前要清除外墙基坑中杂物、垃圾、积水,其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监

理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并应防止损伤墙板防水层,每层铺填厚度和压

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压实机具确定,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每层厚度

不超过200mm,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值0.96。基坑周边回填应在基

础相对两侧对称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顺序应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向低分层进

行,坑底标高有差异时,应先填低处,填至同一水平再分层,分段回填时每层接

缝处应作成斜坡形,上下接缝错开距离不少于1.0口。

回填土分层夯实施工完成后及时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到现场进行环刀取样

试验。

1.7.施工降排水

本工程基坑挖土阶段分别采取在在基坑上部修筑排水沟截流地表水和在基

坑底设置集水井和明排水沟并用污水泵连续不断进行抽水的方式进行排水,此阶

段的排水由业主指定的分包单位负责。基础、主体结构阶段以及夏雨季节对流入

地下室的雨水和地下水对于后浇带未封闭前可在其端部或其它适宜部署设置集

水集和潜水泵进行抽排水,后浇带未封闭后可在设计的地下室集水坑里设置潜水

泵进行抽排水。

1.8.模板工程

1.8.1.模板体系

模板主要类型选择为覆膜胶合板,梁、柱、板及电梯井墙板均采用915X1830

X18mm胶合板,其中核心筒模板采用定型钢木组合大模。模板根据使用情况,

逐步补充。

根据该工程工期要求的实际情况,地下室结构模板配制二层,±0.000以上

裙楼及塔楼竖向结构模板分别配制二层、水平方向的(梁板)模板则分别配制三层,

这样可确保拆模时间,保证结构安全。楼层梁、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满堂脚手,

必要进行支撑加固。

该工程的模板系统类型:承台、基础梁、电梯井采用砖胎模;框架柱采用散

拼散拆木模板(1000X1000及以上劲性柱采用钢木组合模板和型钢夹具);直形

墙采用散拼散拆木模板;核心筒模板采用定型钢木组合大模;楼板采用散拼散拆

木模板或钢结构压型模板;梁模板和楼梯采用散拼散拆模板,钢管柱和采用自体

模板。

1.8.2.模板材料的选用

基电梯井深坑、承台、地梁及集水坑侧面砖胎模采用240厚非粘土砖模

(MU7.5砖,M5水泥砂浆),1:2水泥砂浆抹面20厚。砖模厚度应根据场地实际

情况确定,一般取1/4土体高度(淤泥流动性较大时,取1/3);厚度大于240时,

可做成台阶式。

梁、板、墙、柱、梯等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50X100mm木方、648X3.0

钢管、组合散拼散拆,其中直形墙、电梯井壁采用HPB235(Q235)级钢筋对拉螺

栓。主楼核心筒定型钢大模采用配套专用夹具。

1.8.3.模板施工准备工作

1.应先设计出模板加工图和模板拼装图,楼梯与剪力墙和梁柱节点等处的模

板应有节点大样图;模板应在木工车间制作、编号,并进行试拼装,符合要求后

方可在现场安装,严禁在作业面制作模板。核心筒定型钢木组合大模中标后即根

据图纸进行外加工定制。

模板加工图和、拼装示意图

2.进行中心线和位置线的放线:首先用经纬仪及钢卷尺引测建筑物的墙柱、

梁的轴线及边线。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现场,然后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

板的内外边线(或控制点)和中心线(或中心线控制点),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3.做好标高量测工作: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4.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

板底部漏浆。找平方法是沿模板内边线外100宽用1:2水泥砂浆抹平抹光。砂

浆不得进入碎构件内,以控制模板标高位置的正确性。

5.设置模板定位基准:采用角铁定位,即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

角铁,点焊在主筋上(以勿烧伤主筋断面为准),在角铁外侧采用1:2水泥砂浆

进行找平,以保证钢筋位置与模板位置高度的准确。

1.8.4.模板施工

1.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每次拆除后的模板,要安排人员清理并检查,对于有

破损的应及时更换,所有模板统一加工制作后应编号使用。

2.一般柱、梁板模板均采用防水胶合板模板,木方背楞,钢管扣件支撑,配

合采用一定数量的对拉螺栓及定型侧向可调节式拉撑。本工程的一般性模板均在

在现场事先统一下料加工,并按照细木加工的要求进行模板制作,主体结构用部

分模板可利用基础结构施工用的模板进行改装拼制。

3.模板施工要点

(1)模板必须分类堆放,不得挪着他用而损坏模板;模板的制作和试拼装,

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安装。

(2)每批模板拆除后应全数清理、保养并整修,经监理验收符合要求后,方

可再次使用。模板表面应涂隔离剂,以利脱模。

(3)每批模板安装完毕后,监理应及时对模板的几何尺寸、轴线、标高、垂

直度、平整度、接缝、清扫口及支撑体系等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

工序施工。

(4)严格按设计的支撑间距、柱箍大小、间距、对拉螺栓间距等参数组织实

施,严禁任意更改。

(5)固定模板的背衬应选用不小于50X100mm的方木或不小于50X50X3mm

的方钢管,间距不大于250nlm。

(6)剪力墙和梁的侧模应采用定型限位措施,并采用间距为300〜500mm的对

穿螺栓固定,螺栓直径不小于12mm;当柱子截面大于600X600mm、梁的高度大

于800mm及剪力墙等结构采用的对穿螺栓在其下部3〜4排范围内应使用双螺帽。

定型限位预制块图

对穿螺栓带塑料垫片圈的螺栓套管

(7)现浇楼面高低差变化处(室外与室内,卫生间与房间等)应采用方钢制

作成工具式定型模板,或在门洞口采用L30X3角钢与钢筋焊接的措施来保证高

差处的边角整齐。

楼面高低差变化处设置L30X3角钢

楼面高低差处混凝土施工效果

(8)模板封闭前应检查预埋管、预埋铁件、防雷接地等施工预埋是否己施工

并验收完毕。

(9)楼梯间制模施工须充分考虑到装修作业的需要。

(10)模板支撑结构施工时的主要技术质量问题

1)定位控制:本工程无论是墙柱、还是结构梁,均存在定位问题,许多构件

定位不能简单地从图中即可了解到,因而必须确定在模板安装前确保定位放线的

正确性,不能因无定位而制作模板或影响定位放线。

2)施工缝的清理:模板封闭或安装前,必须将所有碎施工缝清理干净,以便

上部位浇筑时确保接浆的严密。

3)梁柱接头的处理:对梁板墙柱同时浇筑的部位,可通过控制好柱模板施工

质量与尺寸控制可解决梁柱接头问题;当柱与梁板分开浇筑时,在梁模板安装前,

先行进行柱头接头部位模板的制作安装。

4)钢筋的定位:无论是墙柱、还是梁均存在钢筋的定位问题,模板封闭前须

根据定位控制线烧焊好钢筋的定位筋。

5)插筋的预留问题:本工程的插筋较多,包括构造柱、结构柱插筋、外墙装

饰线条插筋等等,不能遗漏,同时应确保位置的准确性。特别对结构柱的插筋,

其位置与尺寸绝不允许发生失误。

6)预留洞的处理:预留洞处不仅模板要封闭好,安装牢固,同时在模板封闭

前应检查标高位置及其加强筋。施工埋件须准确定位安装、固定。

7)楼梯质量控制、施工缝的处理、斜跑与墙柱间缝的处理质量通病,应控制

好。

1.8.5.墙板、柱模板施工

本工程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胶合板与碎接触一面做防水耐磨处理(刷环氧

涂胶)、板面竖向用100x50mm木方做板肋,按间距250nlm排列,夹板穿孔150、

300、600mm排列,最大不超过600mm,孔眼径中15,墙板拉接采用穿墙拉接螺栓

中14,双向布置@500mm,用双根钢管和铸造型圆卡连接,双根钢管成围箍状拉接

固定模板,竖向扣件间距1200mm,钢管两根做竖向加固,竖向钢管直接扣接模

板支撑钢管。

方柱木模板图剪力墙模板示意图

施工中考虑大量运用胶合板模板做墙板和顶板模板,因此可以直接把100X

50mm木方钉在夹板背面,成为一种木组合拼装模板。注意处理好板与板的拼缝,

必要时采用压缝木条或胶带贴缝,拆模后用砂轮机磨平接缝碎,拉墙螺栓用①14

圆钢加工成两端丝杆形,使用在外墙时必须加焊防水止水钢板,并在两端加焊圆

钢垫片夹两边墙模,考虑到要割除外墙螺栓并修补表面碎,因此圆钢垫片前加装

一小木块,拆模后凿除木块,割除螺栓用防水砂浆抹平,钢管做夹管代替模板肋

时必须调直,支撑体系可以搭设排架支撑,靠土一侧必须加垫或处理土坡后再支

撑,墙面的下口先要处理平整,夹固导墙后还应处理好板缝。

柱模可参考墙模施工,拉接采用穿墙拉接螺栓中16,不同的柱子拉接螺杆可

以留在柱内,柱子支撑也同墙板。柱、墙模板根据砂浇筑程序和高度决定竖向尺

寸和开不开门口子。考虑到夹板模数,可拼装部分阴阳角木模板。柱、墙模板原

则立到顶板模下口,以便今后施工顶板模板。

柱、墙模板的质量除必须满足验收规范外,性表面要达到清水砂面要求,所

有边角和接缝处一定要磨光、磨平。

施工缝的模板要处理好接头,可用小条板木模做缝口,但必须用软质材料作

好预留插筋处的堵浆处理,抽筋处模扳可作成两块锯齿形拼接,为防止漏浆可用

橡皮条封钉。所有门窗、设备洞孔等均考虑木衬模做假口,注意做牢固,安装准

确、拆除方便,同时应注意接缝。

«.

制!"

^一

/

»|回

框架柱及剪力墙模板支设效果图

模板拆除:应分类堆放整齐,模板安装时用从下而上顺序施工,注意先选配

模板和钢管,切忌乱割乱锯,零件应用工具箱装好以便重复使用,装拆前必须对

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工作,拆除时严禁乱拆乱撬,人为

损坏材料,模板拆除按装配时的相反顺序进行,模板使用前后要清理干净,并涂

刷保护剂或脱模剂。

1.8.6.楼面梁、板模板施工

楼面模板体系和支撑方式同墙板体系,楼板支撑采用钢管排架体系,密铺

100X50mm木方,间距250mm,上面铺放模板,顶板梁模也考虑用配好的木模板,

当梁高大于600mm时,应考虑用对穿螺栓予以加固,梁模可以用木板也可用夹板,

背面用木方加肋,梁底模用50mm厚模板配制,梁底模和支撑应考虑后拆,楼底

板模和梁侧模考虑先拆,注意支模的方式要满足施工要求,以便材料周转,楼板

的钢管排架支撑体系最好选用可调型支撑。

选用钢管必须符合尺寸要求,严禁搭好后再乱割钢管,钢管较短时可用两只

万能扣件连接短管,但必须只能连接一次,并且把这种支撑杆有意错开,因为这

种支撑是靠万能扣件的摩擦力起作用,其受力状态不十分好,排架要加强纵横向

联系,要用钢管扣件连成整体,步距不得大于脚手架步距,开间在交通不便处应

考虑用长短适宜的钢管,以免地下室封顶后不便拆出来。

模板支撑体系图

现袋板支模方案图

楼板施工要特别注意处理好顶板与梁柱模板边角接头,杜绝漏浆、跑模、烂

根等现象。楼板的施工缝要用模板闸好,严禁随意留缝,板施工要每块进行水平

抄测,严格控制模板标高和平整。

模板在拆模后,碎表面均应达到外光内实、边角整齐、表面平整光洁,吊顶

插筋或留洞要钉在模板上,拆模后可根据钉子凿出插筋,模板施工好后要清理模

板表面垃圾(注意留冲洗口),要刷好脱模剂,模板拆除时要注意程序,先拆排架

支撑,后拆模板,最后拆梁模,注意从拼接缝处顺序橇夹板,要做好临时操作架

和安全防护措施,模板要及时堆放好,清理干净,以便再用,模板拆除后的碎,

质量要求除满足规范外要能直接喷涂平顶。

楼板施工要强调分区流水程序,以便安装人员铺设管道,注意先施工梁墙,

后完成平台,考虑到扎筋需要,可先完成梁模半侧和墙模半侧,以便绑扎大梁钢

筋,操作人员这时也好在平台上操作,最后封另半侧模板,同平台一起收尾。

1.8.7.楼梯模板

采用全封闭式支设楼梯模板,见下图所示:

封闭式楼梯模板

1.8.8.墙、柱模板计算

1.荷载规定及计算

(1)荷载标准值

①恒载

1/22

F=0.22丫ot0B122VKN/m

=0.22X24X5X1.2X1.15X21/2

=52KN/m2

2

F=y0H=24X5.7=136.8KN/m

取两式中最小值:F=52KN/m2

②活荷载

振捣碎时产生的荷载4KN/m2

倾倒砂时产生的水平荷载2KN/m2

(2)设计荷载

①强度

2

Fv0=l.2X52+1.4X2=65KN/m

②挠度

2

Fvo=l.2X52=62.4KN/m

2.模板验算

(1)面模验算

①强度

M

6=---------------W[f]

346

0.125X65X10XaXlaX10

W[12N/mm2]

l/6XaX182

la"。.28m

②挠度

42

5XF„„XaXlaX10'LXIO'

3二--------------------------------------------------------------------------W------------------------------------------

384EI400

3412

5X62.4X10XaXlaX10

=---------------------------------------W[2.51J

384X4000X1/12XaX18:i

L。则二0-18m

内楞“九”间距不得大于180mm。

⑵内楞验算

①强度:

M

6=-------------W[f]

W

46

0.125X65X0.18X1UX1O

=-------------------------------------W[205N/mm2]

5080

=

la6MX0.80m

②挠度

12:i

5XF„„X0.18X1;X10laX10

G)=-----------------------------------------------------------------------------------<--------------------------------

384EI400

12

5X62.4X0.18Xla'X10

=---------------------------------------W[2.51:]

384X2.06X105X121900

=

la6MX0.75m

根据以上强度、挠度验算,“1J取值为600mm。

⑶围榜(外楞)2648X3.0mm焊接钢管

①强度:

M

6=---------------W[f]

W

0.125X65X0.60XL2X106

=-------------------------------------W[205N/mm2]

2X5080

LOmilx=0.65m

②挠度

123

5XFv.JX0.60XL'X10LX10

G)=---------------------------W------------

2X384EI400

412

5X62.4X0.60XlaX10

=-------------------------------W[2.5L]

384X2X2.06X105X121900

L611ax=0.60m

根据以上强度、挠度验算,“L”取值为600mm。

3.墙柱侧模对拉螺栓验算

⑴对拉螺栓承受拉力

:i

P=F.XlllXLX10

=62.4X0.6X0.6X103

=22464N

⑵查对拉螺栓力学性能表

M16[P]=24500N

M14[P]=17800N

若采用“二义L”=600X600mm,必须选用*6。

[P]=24500>22464N

若采用“hXL”=500X500mm,则可选用%。

[P]=17800>15600N

1.8.9.梁、楼板模板及支架计算

由于篇幅有限,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含危险性较大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

险性较大的高大模专项施工方案)待有幸中标后另行编制。

1.8.10.模板质量控制要点

必须严格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模板

分项工程中相关规定:

1.模板周边应刨边平直,接缝严密,接缝高低差不大于2mm,平整度不大于

3mm;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2.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

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

时进行处理。

3.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载上层荷载的承

载能力,或架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4.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要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

应有积水;

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

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模板要浇水湿润

6.对跨度大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及外伸长度大于2.0m的悬臂梁,其模

板应按设计要求提拱,提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大跨取大值,小

跨取小值(悬臂梁的跨长为外伸长度的两倍),跨度大于4m的板按板中起拱L/400o

7.施工前模板、支撑详图及施工步骤(包含拆模)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签

字认可,关键部位,特别是大空间、大跨度部位的支撑须经过验算,并报公司总

师室批准后方可实施,确保其安全。

8.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漏浆,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

符合规定。

1.8.11.模板拆除要求

梁、柱、墙侧模板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夏季不少于12小时、冬季不少于48

小时后拆除。需提前拆除时应进行试拆模,在监理单位确认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

量的前提下,方可拆除。

1.非承重模板(墙、柱、梁侧模)拆除时,结构混凝土强度宜不低于L2Mpa,

以能保证碎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承重模板(底模)的拆模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无具体要求时,碎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性强度要求表

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W2250

板>2,W8275

>82100

W8N75

梁、拱、壳

>82100

悬臂构件一一2100

2.对于框架柱模板及墙侧模板,可在碎终凝,并养护94小时后,碎强度不

小于L2Mpa后拆除。侧模拆除后,柱墙面上立即围盖湿麻布袋,加强碎的养护。

3.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4.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再向两端。

5.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模板及钢管要及时运走、整理。

6.所有模板的拆除均必须征得甲方监理的同意,且附有拆模通知单及拆模强

度报告。

7.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及支架应及时清运,

并进行清理、整理、刷隔模剂,集中堆放。

1.8.12.楼层转运平台设计与使用

本工程层次间材料的转运使用钢平台,设计使用如下:

(一)平台构造图示

1.平面图

1000,15003000

p

1=

5#槽钢

IO

Iino

I

L

g

ID

3m门花纹钢板,g

JID

II

15001500

6X37、直径24mm钢丝绳

销栓

48X3.5钢管护栏

(二)平台计算

1.搁栅间距la验算(取la=500mm)

(1)荷载

3mm厚花纹钢板自重:0.256KN/m2

活荷载:2.5KN/m2

设计荷载:gl=(l.2X0.256+1.4X2.5)Xlm=3.81KN/m

(2)强度、刚度验算

A.强度验算

W„=l/6XbXh2

=1/6X1000X32

=24.46N/mm2<[o]=205N/mm2

满足要求。

B.刚度验算

g.l/

3=-------------------

384EI

3.81X500)

384X2.06X105X1/12X1000X33

1.

=1.34N/mm<[3]=------------=3.3mm

150

满足要求。

2.搁栅强度、刚度验算:(搁栅采用5#槽钢,跨度为1500mm)

(D荷载:

5#槽钢自重:0.054KN/m

上部荷载:0.5X3.81KN/m

设计荷载:g2=l.2X0.054+0.5X3.81=1.97KN/m

(2)强度验算

O=----------------

l/24Xg2Xl2

Wpnx

1/24X1.97X15002

1.05X10.4X10:i

=16.9N/mm2<[o]<205N/mm2

满足要求。

(3)刚度验算

g42'

3=-------------

384EI

1.97X1500'

384X2.06X105X26X10'

12

=0.48mm<[<«>]=--------=3mm

500

满足要求。

3.次梁强度、刚度验算:(次梁采用16#槽钢,跨度为3000mm)

(D荷载计算:(按均部荷载计算)

16#槽钢自重:0.197KN/m

设计荷载:2X0.197+1.974-0.5X1.5=6.147KN/m

⑵强度验算:

O=----------

WPI)X

l/24Xg3Xl3

pnx

1/24X6.147X30002

1.05X116.8X103

=18.7N/mm2<[。]=205N/mm2

满足要求。

⑶刚度验算:

g3l/

384EI

6.147X3000'

384X2.06X105X934.5X104

1

=0.67mm<[w]=-------------=6mm

500

满足要求。

4.主挑梁验算:(主挑梁采用20#槽钢)

(1)受力分析:(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

1)挑梁自重:g=0.258X1.2=0.31KN/m

2)钢管作用在挑梁上的荷载:q=1.2X0.25=0.3KN/m

3)次梁作用在主梁上的集中荷载:P=6.147X1.5=9.22KN

4)支座处反力N:(以D点弯矩平衡求解)

NX3.5-0.5X0.31X3.5-0.5X0.3X2-9.22X0.5-4.61X2+0.5X0.31X

12+0,5X0.3Xl2+4.61X1=0

N=3.26KN

(5)钢丝绳的拉力T:(钢丝绳与水平方向夹角39.6°)

T・SIN39.6°+3.26=0.31X4.5+0.3X3+4.61+4.61+9.22

T=27.4KN

(6)最大弯矩计算(最大弯矩产生在B点)

^=3.26X1.5-0.5X0.31X1.5=4.454KN•m

(2)强度验算:

O=----------------------

W,lx

4.54X106

1.05X191X1034

=22.6N/mm2<[。]=205N/mm2

满足要求。

⑶刚度验算

①集中力P/2产生的挠度:

Fb

3,=--------------[(a2+2ab)3/3]1'

9EIL

4.61X10:iX2000

[(15002+2X1500X2000)73]1/2

9X2.06X105X1914X10'X3500

=1.02mm

②集中力P产生的挠度

Fb

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