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处理器(DPU)第1部分:参考框架》编制说明_第1页
《据处理器(DPU)第1部分:参考框架》编制说明_第2页
《据处理器(DPU)第1部分:参考框架》编制说明_第3页
《据处理器(DPU)第1部分:参考框架》编制说明_第4页
《据处理器(DPU)第1部分:参考框架》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一、工作简况

1、项目来源和工作单位

2022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启动了团体标准《数据处理器(DPU)第1

部分:参考框架》的研制工作,该标准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下达立项

通知(中电标通〔2023〕002号),项目号CESA-2023-010。任务下发后,由中国

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

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科驭数(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浪潮智慧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益思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大禹智芯科技有限公司、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芯启源电子科技

有限公司、上海云脉芯联科技有限公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超威半导体

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

司、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无锡众星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联想

(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中

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星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云豹智能有限公司、西

安交通大学、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为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2、主要工作过程:

(一)标准预研

为了更好地梳理数据处理器(DPU)的定义和框架,进一步明确在新技术形

势下的对先进计算技术的标准化需求,2022年9月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牵头,联合产业链芯片厂商、软件厂商、平台厂商、解决方案厂商等对国内外DPU

技术、产品等的进行了调研和分析,识别出共性特征以及产业界对DPU技术的需

求明确标准项目的目标、必要性、对象、范围和编制思路等,正式启动和开展标

准研究工作。

(二)标准立项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2022年12月,标准牵头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股份

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

限公司、益思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大禹智芯科技有限公司、芯启源电

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发起单位,在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内申请立项,并

通过评审,成为协会正式标准制定项目。

(三)标准编制

2022年9月30日,标准组各参编单位完成第一轮标准研制工作并汇总形成编

制大纲。

2022年10月15日,标准组第二次标准编制讨论会,各参与单位交换、讨论编

制意见,形成标准讨论稿第一版。

2022年10月30日,标准组第三次标准编制讨论会,对标准草案涉及的参考架

构、功能、使用模式、集成要求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修改文稿,发起组内意见征

集。

2022年12月27日,标准组根据多方征集的单位与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标准

草案,获批中电标协立项。

2023年1月-2023年4月,标准起草组形成单周例会制度,每周召开标准研讨

会,形成讨论意见,针对上周的意见修改标准内容。

2023年5月-2023年7月,随着标准草案进一步成熟,标准起草组形成双周例

会制度,加强研讨,对技术内容不断优化。

截至7月底,标准起草组联合国内外近40家单位,共计召开标准研讨会25次,

对标准内容反复打磨,关键技术点持续优化,形成统一共识。

(四)标准评审

2023年7月,标准组编制研讨会,对标准技术内容和格式进行修改完善,形

成标准送审稿。

2023年8月,中电标协组织专家对本标准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标准

送审稿进行修改完善。

3、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编制,参与标准编制的成员单

位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浪潮智慧计算技术

有限公司、益思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大禹智芯科技有限公司、超聚变

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曙光信

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芯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云脉芯联科技有限公

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超威半导体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安谋科技(中

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无锡众星微

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联想(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燧原

科技有限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星云智联科

技有限公司、深圳云豹智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北

京电子科技学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负责

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标准文本的编制工作,其他成员单位贡献了标准所涉

及的技术内容,并全程参与了技术细节和应用案例的讨论。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编制原则

在编制标准过程中,遵循了以下三项原则。

一是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制定过程严格按照程序执行。本标准

的编制过程经历了标准编制筹备阶段、标准草案编制阶段(草案讨论、编制、内

部征求意见、修改、再征求意见等环节),制定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定程序

要求。目前是到审定稿的意见征求。本标准的编制严格遵循GB/T1.1-2020《标

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并使用中国标

准编辑器进行文本的编辑。

二是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经验。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吸收借鉴

了一些国外的技术文献和经验,这些内容虽然没有正式成为国际标准,但已经成

为了业内广泛使用的方法、规范。

三是在标准的技术内容编写上充分考虑了部署在逻辑功能框架、硬件框架、

软件系统框架、集成框架和基本性能等通用的技术特征和可操作性,从多个方面

进行了详细的测试验证,以便于标准能够在实际的应用中得到贯彻实施。

2、确定主要内容的依据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随着数据中心的高速发展,我国以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

建”战略帷幕的拉开,5G、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发展迅速,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

网、车联网等领域发展日新月异。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成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

的两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摩尔定律日益趋近极限,CPU的性能增长速度也开始减

慢,但是在5G、智能驾驶、元宇宙等领域高速发展之下,计算需求大幅度增长,

网络带宽和连接数的剧增使得数据的通路更宽、更密,直接将处于端、边、云各

处的计算节点暴露在了剧增的数据量下,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被愈加复杂的基础

设施操作所占据,从而导致了算力供需的错配以及数据处理需求提升。为了解决

供需错配的问题与满足数据处理的需求,寻求效率更高的计算芯片就成为了业界

的共识,数据处理器(DPU)应运而生。DPU最直接的作用是作为CPU的卸载引擎,

接管网络虚拟化、硬件资源池化等基础设施层服务,释放CPU的算力到上层应用。

DPU可以成为新的数据网关,将安全隐私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可以成为存储

的入口,将分布式的存储和远程访问本地化;成为算法加速的沙盒,成为最灵活

的加速器载体。

3、编制过程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1)统一框架标准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国内外均缺乏DPU框架标准依据。通过制定本标准,有助于量化算力发展水

平、评估算力规模,为产品选型提供指导;帮助厂商直观地发现性能瓶颈,对产

品本身的架构设计进行优化,方便主管部门掌握行业发展水平,有助于发现和解

决产业链“短板”问题。

2)统一“碎片化”

本DPU基础参考框架标准由牵头单位联合国内外主流DPU厂商共同制定,在统

一“碎片化”的同时,又满足各家技术路径百花齐放的需求,真正实现了“整齐

划一,全面开放”。对算力体系有重要指导意义,牵引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解决各类项目验收和招投标时无标准可依的问题,特别是拓展重点行业的应

用领域,本参考框架标准是业内第一个参考框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3)行业应用问题

DPU的应用领域可划分为基础设施层与垂直应用层,基础设施层:推进数字

化转型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包括云计算、5G通信、网络安全等。

该领域应用场景复杂度和产品与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比如,云计算业务规模与复

杂程度会随着企业客户数字化转型发展而提高,对于算力等方面的性能要求则会

持续提升;垂直应用层:包括受云计算与5G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发展所推动的领

域,如金融、智能驾驶、元宇宙等等,这些领域的发展与基础设施层的发展紧密

相关。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目前参与标准制定的编制组成员包含了目前国内外核心的DPU主流产品厂

商、整机厂商、行业用户、高校、研究机构等近40家国内外单位共同编制,助

力事实标准应用落地。编制组成员共同编制的技术要求大部分都是目前行业内统

一实施的规则,同期行业核心DPU厂商对也对本标准开展试验验证工作,验证了

技术要求中重点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根据实验验证情况完善

标准文本。标准完成后将组织更多DPU厂商进行符合性内部验证及交叉互验。

四、知识产权情况说明

本标准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五、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1)“3U”一体(即CPU、GPU、DPU)重塑数据中心算力架构。数据中心作

为IT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快速发展,面向云计算商业化应用,对接

入带宽、可靠性、灾备、弹性扩展等要求较高。从未来算力需求来看,异构计算

已成为重要发展趋势,高度集成化的片上数据中心的模式(DataCenter

InfrastructureOnaChip)有望成为未来数据中心主流,即CPU、GPU、DPU共

存形式。以NVIDIA为例,其布局数据中心从核心到边缘(Edge)采用了“3U”

一体的统一计算架构。通过CPU、GPU、DPU协同互补,可以在数据中心和边缘

端达到高性能与高安全性。

2)据咨询机构分析,到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加速器市场价值可达530亿美

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近44%。中国DPU市场规模预计在2022年超10亿

美元,2025年接近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0亿元),复合年增速CAGR达

112%。另外,数据中心带宽升级周期在3年左右,那么在2023-2025年进入

下一轮服务器设备以及DPU更换周期,DPU市场规模有明显的增幅。全球DPU

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会稳步攀升(从2020年的30亿美元增加到2025年内的

136亿美元,CAGR约36%),驱动力源自智能网卡方案的成熟、全球服务器出货

量增长以及智能驾驶、边缘计算等下游应用的初步落地。

3)对于DPU和芯片领域的发展,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上明显也是全力推动的。

包括今年工信部发布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直接要求加快提升算力、算效和异构算力(DPU是异构计算一种),同时还强调

要提高自主研发算力的部署比例、加强专用服务器等核心技术研发、树立基于5G

和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应用场景的边缘数据中心应用标杆。

六、转化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本标准未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

目前,没有DPU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我们联

合国内外相关单位,迈出制定DPU系列标准的“第一步”也是该领域“第一个”

团体标准。本次提交的标准用于填补当前国内外空白。DPU的出现是异构计算的

又一个阶段性标志,更是各大高端芯片厂商关注的焦点,将是算力基础设施及未

来计算系统中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成为数据中心的”第三颗”主力芯片。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避免国内行业在DPU这个重要的算力芯片技术上与国外厂商产生技术代差,所以

在起步阶段就着手顶层设计,制定DPU系列标准,与现阶段的技术、产品等紧密

集合,同时与国外企业深入交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做成实施标准,力争让中

国标准“走出去”,为防止在DPU芯片上成为另一个“卡脖子”技术,打下坚实

的基础。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重大分歧。

九、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列为推荐性标准,在标准发布后尽快组织标准宣贯、试验验证。

十、替代或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需要替代或废止的现行相关标准。

十一、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数据处理器(DPU)第1部分:参考框架》》

团体标准编制起草组

2023-7-28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一、工作简况

1、项目来源和工作单位

2022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启动了团体标准《数据处理器(DPU)第1

部分:参考框架》的研制工作,该标准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下达立项

通知(中电标通〔2023〕002号),项目号CESA-2023-010。任务下发后,由中国

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

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科驭数(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浪潮智慧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益思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北京大禹智芯科技有限公司、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

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芯启源电子科技

有限公司、上海云脉芯联科技有限公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超威半导体

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

司、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无锡众星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联想

(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燧原科技有限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中

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星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云豹智能有限公司、西

安交通大学、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等。

归口单位为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2、主要工作过程:

(一)标准预研

为了更好地梳理数据处理器(DPU)的定义和框架,进一步明确在新技术形

势下的对先进计算技术的标准化需求,2022年9月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牵头,联合产业链芯片厂商、软件厂商、平台厂商、解决方案厂商等对国内外DPU

技术、产品等的进行了调研和分析,识别出共性特征以及产业界对DPU技术的需

求明确标准项目的目标、必要性、对象、范围和编制思路等,正式启动和开展标

准研究工作。

(二)标准立项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2022年12月,标准牵头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股份

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

限公司、益思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大禹智芯科技有限公司、芯启源电

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发起单位,在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内申请立项,并

通过评审,成为协会正式标准制定项目。

(三)标准编制

2022年9月30日,标准组各参编单位完成第一轮标准研制工作并汇总形成编

制大纲。

2022年10月15日,标准组第二次标准编制讨论会,各参与单位交换、讨论编

制意见,形成标准讨论稿第一版。

2022年10月30日,标准组第三次标准编制讨论会,对标准草案涉及的参考架

构、功能、使用模式、集成要求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修改文稿,发起组内意见征

集。

2022年12月27日,标准组根据多方征集的单位与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标准

草案,获批中电标协立项。

2023年1月-2023年4月,标准起草组形成单周例会制度,每周召开标准研讨

会,形成讨论意见,针对上周的意见修改标准内容。

2023年5月-2023年7月,随着标准草案进一步成熟,标准起草组形成双周例

会制度,加强研讨,对技术内容不断优化。

截至7月底,标准起草组联合国内外近40家单位,共计召开标准研讨会25次,

对标准内容反复打磨,关键技术点持续优化,形成统一共识。

(四)标准评审

2023年7月,标准组编制研讨会,对标准技术内容和格式进行修改完善,形

成标准送审稿。

2023年8月,中电标协组织专家对本标准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标准

送审稿进行修改完善。

3、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编制,参与标准编制的成员单

位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

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浪潮智慧计算技术

有限公司、益思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大禹智芯科技有限公司、超聚变

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曙光信

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芯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云脉芯联科技有限公

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超威半导体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安谋科技(中

国)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同方计算机有限公司、无锡众星微

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联想(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燧原

科技有限公司、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星云智联科

技有限公司、深圳云豹智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北

京电子科技学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负责

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标准文本的编制工作,其他成员单位贡献了标准所涉

及的技术内容,并全程参与了技术细节和应用案例的讨论。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编制原则

在编制标准过程中,遵循了以下三项原则。

一是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制定过程严格按照程序执行。本标准

的编制过程经历了标准编制筹备阶段、标准草案编制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