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指南》_第1页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指南》_第2页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指南》_第3页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指南》_第4页
《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指南本文件提出了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原则、内容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幼儿园、普通中小学校、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207防震减灾术语GB/T21734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T33735中小学地震避险指南GB/T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抗震设防要求requirementforfortificationagainstearthquake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来源:GB/T18207.1——2008,5.16]3.2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室sciencepopularizationactivityroomformitigationofearthquakedisaster用于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而设置的教室。3.3学校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sciencecommunicatorformitigationofearthquakedisasteratschool具备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能组织策划和实施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的专兼职人员。23.4震时避险avoidingdangerofearthquake地震发生时所采取的就近躲避和撤离行为。[来源:GB/T30353——2013,定义3.1]3.5震后疏散evacuationafterseismicgroundmotion地震动结束后,组织人员有序撤离建(构)筑物的避险行为。[来源:GB/T30353——2013,定义3.2]4组织管理4.1组织领导4.1.1学校宜成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校领导和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责任部门,职责明晰,责任到位。4.2制度建设4.2.1学校制定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计划。4.2.2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安全经费等统筹考虑,用于科普宣传材料、应急物资采购和应急疏散演练等。4.2.3学校宜与所在区域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立共建制度,设立“第二课堂”。4.2.4学校宜与当地防震减灾、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科协、住建、共青团等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组织开展适宜学生特点的地震科学研究和应急救援教学工作。5建筑与场所建筑抗震能力是学校震时科学避险的首要考虑因素,应急避难场所是学校震后疏散的基本条件,做好以上工作对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十分必要的。5.1建筑抗震能力5.1.1学校选址避开活断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险区是极其重要的。5.1.2学校校内及周边无易燃、易爆、腐蚀、放射性等可能引发严重地震次生灾害的危险源是极其重要的。5.1.3学校建筑符合GB/T50011关于抗震设防要求是极其重要的。35.1.4学校已有建筑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宜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5.1.5学校建筑宜优先使用减隔震等技术。5.1.6学校的围墙、路灯、电线杆、玻璃幕墙、变压器、高大牌匾、物料堆放等附属设施的安装、使用和维护考虑地震安全是极其重要的。5.2应急避难场所5.2.1学校体育场馆、操场等宜按照GB/T21734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并配套相关设施,并考虑附近居民的灾后临时安置需求。5.2.2学校作为临时疏散场地的运动场、绿地、广场等场地满足以下要求是极其必要的:场地出入口设置疏散或避难场地的标志;有方向不同的两条及以上与外界相通的疏散道路;在高处坠物影响范围和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的垮塌范围之外。6学校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6.1自身能力6.1.1学校配备校园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并定期接受防震减灾业务培训是十分必要的。6.1.2学校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可以由本校教师担任,也可以由防震减灾相关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志愿者等担任,并宜组建团队。6.2工作职责6.2.1学校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组织学生建立地震科普兴趣小组,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成立防震减灾科普志愿队伍。6.2.2学校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组织师生参加地震科普相关比赛等活动,赴地震监测中心站、地震遗址遗迹、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6.2.3学校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积极开发涉及防震减灾科普内容的安全课程或选修课程。6.2.4兼任学校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的本校教师积极将防震减灾知识与技能融入日常教学内容。7知识和技能宣传学校将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宣传纳入学校教学活动计划或学校安全教育内容是十分必要的。7.1宣传基础条件7.1.1学校宜设置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室,集中布设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用品。7.1.2学校配备防震减灾科普读物、音像制品、教具是必要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地球科学类、抗震工程类、应急救援类、灾后安置类、医疗急救类等。7.1.3学校在校园内利用固定或者流动宣传栏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是必要的,宣传栏面积宜不小于415平方米,并定期更新宣传内容。7.2宣传方式7.2.1学校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时段强化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是必要的。7.3学校宜采取多种形式的防震减灾科普采用召开班会、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情景表演、手抄报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的兴趣。7.4应急疏散演练7.4.1学校制定地震应急(疏散)预案是十分必要的,并适时修订完善。7.4.2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由全校师生参加的地震应急疏散演练。7.4.3师生应熟知地震应急(疏散)预案及应急疏散路线,按照GB/T33735要求开展演练。7.5宣传内容表1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内容及受众建议表类别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小学幼儿园地球1.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2.地球的外观★★★☆3.地球的圈层★★4.大地构造☆☆☆带1.全球地震带★★☆2.中国地震带★☆☆3.省内断裂带★★☆地震基础知识1.地震成因及类型★★★☆2.地震基本概念★★☆3.地震波类型及特点★☆害1.地震灾害特点★★☆2.地震成灾机理☆☆3.地震的原生灾害★★☆4.地震的次生灾害★★☆5.地震的衍生灾害☆☆1.全球及中国火山分布★★☆海啸2.火山活动及其原理★★☆3.火山灾害☆☆☆4.海啸活动及其原理☆☆☆烈度1.地震震级与能量★☆☆2.地震烈度★★3.震级与烈度关系★★☆4.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报预警1.地震三要素★★★2.地震预报现状与展望☆☆3.地震预警及原理★★★御1.省内的典型地震★☆☆2.抗震设防要求☆3.地震动参数区划☆4.小区划及安全性评价☆5.地震对建筑的破坏★☆☆6.减隔震技术☆7.农村民居抗震☆☆地震谣言1.地震谣言及其类型★★☆2.地震宏观异常★☆3.地震谣言识别★★☆后疏散1.避险和疏散的原则★★★☆2.室内避险方法★★★★3.室外避险方法★★★★4.野外特殊环境避险★☆5.防拥挤和踩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