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同步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新教材同步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新教材同步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新教材同步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新教材同步高中历史第8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测试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斗争的胜利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美国《时代》周刊载:“每位关切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斗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辰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斗争机器粉碎了。”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辰表”()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材料“1937年”“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辰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斗争机器粉碎了”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傲岸企图,故A项正确;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故B项错误;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8月至次年1月,故D项错误。2.下面为国统区民营重工业发展状况示意图。图中数据的变更()A.表明轻重工业的结构趋向平衡B.适应了应对民族危机的须要C.说明国统区初步实现了工业化D.增加了政府对经济的限制力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44年国民政府统治区民营重工业相比20世纪30年头初来说,得到了大幅度发展,当时正处于抗日斗争时期,重工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战时的须要,故B项正确。3.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斗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是指()A.抗日斗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B.抗战结束促进了现代化建设C.斗争促进中国民族意识觉醒D.抗日斗争促成了全国的统一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可知抗日斗争变更了斗争前一盘散沙的状态,将全民族紧紧地凝合在一起,这反映的是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C项;A项不符合题干材料,解除;抗战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解除B项;抗日斗争并未促成全国统一,解除D项。4.日本华北方面军某作战记录载:“盘踞华北一带的中国共产党军队……于1940年8月20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主要为矿山)进行奇袭。……此次攻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损失甚大,须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复原。”这段记载反映了()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9月,故A项错误;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故B项错误;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8月至次年1月,故D项正确。5.“边区是民主的抗日依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粉碎了人民不关切政治或人民政治程度不够不能行使民主权利的谬论”。材料体现出()A.工农运动的发展推动国民革命B.土地革命激发农夫革命主动性C.民族斗争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D.民主子士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答案:C解析:毛泽东指出“边区是民主的抗日依据地,是实施三民主义最彻底的地方”,抗日依据地人民关切政治,行使民主权利,体现出民族斗争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边区尚未建立,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激发农夫革命主动性与抗日斗争时期边区人民关切政治、行使民主权利不符,故B项错误;民主子士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与边区民主政治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6.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据此推断,该会议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战胜日本侵略者”,可知会议召开于抗日斗争时期,且该会议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斗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故C项符合题意。7.1945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见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切情愿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主见()A.目的是把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样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可知这些主见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样,故B项正确;1937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推动下,国共其次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解除。8.诗人艾青在《人民的狂欢节》中写道:“‘日本无条件倒戈了!’/消息像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这是宏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诗中提到的中国的“胜利”主要归功于()A.中国共产党的抗战B.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C.中国国民党的抗战D.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阐述的是抗日斗争的胜利,抗日斗争胜利的缘由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人民抗日斗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斗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起先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那场斗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参战国政府大多设立国家级哀悼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祀死难的国民,增加斗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成为国际惯例。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确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摘编自《为国铸辉煌》(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主战场。(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依据,简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参考答案:(1)说明: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序幕,持续时间最长。太平洋斗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斗争与美、英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中国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中国战场帮助和协作了盟军作战,赐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中国主动提倡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谋划和指挥。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主战场。(2)依据:重视祭祀与斗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国际惯例。意义: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全部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斗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斗争罪行,牢记侵略斗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斗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决立场。等级考素养提升一、选择题1.《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写道:“现代中国的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忱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主动性C.抗日斗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D.抗日斗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加答案:D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样对外的思想,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即抗日斗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加,故选D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斗争时期,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而不是国民革命,故A项错误;土地革命时期,调动了农夫的主动性,没有调动社会各阶层的主动性,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不是中国文化中心的转移,故C项错误。2.下面是漫画《播种图》,并配有“打油”诗:“妈妈在前,爸爸在后,弟弟播种,哥哥打寇,男女老少,齐报国仇,多产粮米,把倭打走。”其创作背景是()A.全国抗战尚未形成B.太原会战正在进行C.抗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D.百团大战取得胜利答案:C解析:图片中“二八”年是民国二十八年,即1939年,故A项错误;太原会战属于战略防卫阶段正面战场的战役,故B项错误;1939年抗日斗争处于相持阶段,故C项正确;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故D项错误。3.1942年初,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记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有社论称:“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将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这说明()A.中国当时已经战胜了日本法西斯B.抗日斗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各国联合是反法西斯斗争的关键D.抗日斗争极大提高了民族凝合力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在今日整个世界之中,我们已是四强之一,中美英苏不但是现在反侵略阵线的四大主力,并且是将来重建新世界的四根支柱”,可知抗战期间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4.抗日斗争是一场宏大的正义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终的胜利。——《中共中心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确定》(1937年洛川会议)材料二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快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摘编自《中国抗日斗争史》等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运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1)结合所学学问,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