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更与国家平安必备学问基础练下图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更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海平面上升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雾霾C.臭氧层空洞D.全球气候变暖2.关于上述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A.造成该问题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B.该环境问题可能使高纬度农业增产C.该环境问题对人体呼吸道危害很大D.该环境问题可能会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2024·天津高校附中期末]冻土是指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广布。下图为1961~2016年黑龙江省季节性冻土相关要素随时间变更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黑龙江省冻土初日、终日变更的最主要缘由是()A.过度开垦荒地B.全球气候变暖C.大量焚烧秸秆D.地热资源丰富4.据图推断,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温带作物种植北界南移B.高山雪线高度下降C.极端天气事务频发D.动物整体上向山麓迁移[2024·重庆万州一中月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海—气相互作用被沉积在海底不再进入碳循环,这一过程称之为生物泵。假如生物泵的摧毁,会影响海洋的碳循环。探讨地质时期海洋生物泵的演化,对理解现代海洋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重要启示意义。结合下图,完成5~6题。5.生物泵的过程是()A.无机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物理沉降B.物理沉降—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机碳C.浮游植物—无机碳—浮游动物—物理沉降D.无机碳—物理沉降—浮游动物—浮游植物6.生物泵的作用体现在()A.减轻温室效应B.促进碳氧平衡C.促进煤炭形成D.减小臭氧空洞[2024·河南郑州期中]快递包装箱核心成分的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于人工林,其原料、生产、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巨大。下图示意2024年我国快递包装箱原料阶段碳排放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7~9题。7.我国快递包装箱原料阶段碳排放量空间分布特点是()A.青藏地区数量均小B.高原山区数量均小C.内陆地区数量均小D.发达地区数量均大8.影响原料阶段碳排放量空间分布的首要自然地理因素是()A.河流B.土壤C.地质D.气候9.甲省快递包装箱碳排放总量大,是因为该省()①快递过度包装②物流业较发达③包装箱的回收率高④循环运用塑料包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2024·广东试验中学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多年冻土作为冰冻圈要素之一,因其对气候变更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重要的反馈作用而倍受关注。热融湖是因自然和人为缘由导致多年冻土层局部溶化,地表塌陷形成凹坑,集水形成的湖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冻土区热融湖快速增加。图甲为50°N以北地区冻土分布图,图乙为热融湖演化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注:甲烷、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图中箭头粗细代表数量多少(1)说出图中冻土分布的影响因素。(2)运用温室效应原理,说明图中b阶段热融湖增加对气候变更的影响。(3)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各个圈层之间的循环过程,比较图中b、c阶段碳循环过程的差异。关键实力综合练[2024·湖南百所学校联考]阿拉达高原地处非洲中部贝宁首都波多诺伏周边,自2000年以来其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较大变更,变更了碳排放和碳储量,对生态平安造成确定威逼。下图示意2000年~2024年阿拉达高原土地利用方式转化。据此完成11~12题。11.与2000年相比,2024年可能造成碳排放明显增加的土地利用方式变更是()A.建设用地B.经济作物用地C.粮食作物用地D.人工生态林12.2000年~2024年,阿拉达高原碳储量并未显著下降,但生态服务功能大幅降低,可能是因为()A.自然森林占比基本不变B.粮食生产消耗大量化肥C.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减小D.人工林群落结构单一[2024·辽宁大连期末]“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被认为是3个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探讨表明,大型海藻、贝类乃至微型生物也能高效固定并储存碳。世界上现有的海洋生物能够固定碳总量的55%。如图为“海洋碳循环示意图”,下表为“我国滨海蓝碳生态系统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13~15题。滨海蓝碳生态系统面积(km2)海草床231红树林300滨海盐沼1207~343413.关于“蓝碳”说法正确的是()A.进入慢速循环的碳起到长期储碳的作用B.蓝碳生态系统有缩小臭氧层空洞的功能C.红树林在海洋固碳中所起到的作用微弱D.蓝碳生态系统其仅分布于热带海区旁边14.影响滨海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因素有()①土地利用方式②海洋经济发展③全球气候变更④人类碳排放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5.挖掘我国滨海地区“蓝碳”潜力的主要目的是()A.优化能源生产结构B.疼惜海岸带生态环境C.保障国家能源平安D.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2024·山西太原期中]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要稳步推动节能降碳工作,统筹能源平平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下表为2024年中国、美国、印度和俄罗斯四国CO2排放状况统计。据此完成16~17题。国家CO2排放量/百万吨CO2排放量占比/%人均CO2排放量/(吨·人-1)中国9899.330.76.9美国4457.213.813.5印度2302.37.11.7俄罗斯1482.24.610.216.俄罗斯人均CO2排放量远高于印度是由于()A.经济发展水平高B.石油消费总量大C.能源利用效率低D.人均能源消费高17.我国削减碳排放的关键措施是()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提高国民生产总值C.加快经济增长速度D.增加植被覆盖面积[2024·山东聊城二模]核密度曲线(KDE)是统计学中一种常用的技术工具,它通常用来表示数据的分布特征,曲线“峰”越高,表示对应数据分布越“密集”;右尾拉长、宽度越大,表示区域数据差异程度增加。碳排放强度是指每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图是对中国2005、2012、2024年服务业碳强度分析后绘制的核密度曲线图。据此完成18~19题。18.据图可知在样本期内服务业碳强度()①整体水平先上升后下降②整体水平先下降后上升③空间差距慢慢缩小④空间差距慢慢扩大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19.影响服务业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人口密度B.技术水平C.区域面积D.产业结构[答题区]题号123456789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答案20.[2024·吉林通化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南极磷虾是南极海疆浮游动物的典型代表,在维持整个南极海洋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南极磷虾具有“固碳”作用,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固定在海底的有机碳。磷虾具有垂直迁徙的习性,白天躲在海水底层,夜里会上浮进食,吃饱后潜入深层海水,每天夜里反复数次。所以,磷虾粪便和残体里的含碳量都很高。在南极海洋中,大量的浮游藻类是磷虾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又是南极鲸类、海豹、企鹅、海鸟等的食物。南极海疆冬季的海冰可以为南极磷虾供应觅食、栖息和躲避敌害的场所。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生存环境变更,导致南极磷虾数量削减。下图为南极磷虾密集区分布图。(1)说出南极磷虾的密集分布区并分析近些年磷虾削减的自然缘由。(2)简述南极磷虾的“固碳”作用过程。(3)说明南极磷虾的削减给当地和全球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第四节全球气候变更与国家平安1~2.答案:1.D2.B解析:第1题,图示海平面上升反映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故选D。第2题,上述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该问题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A错误。该环境问题可能使高纬度地区气温上升,热量足够,农业增产,B正确。该问题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该环境问题与煤、石油等燃料的运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关,区分于酸雨等大气污染,对人体呼吸道危害相对较小,不会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C、D错误。故选B。3~4.答案:3.B4.C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1961~2016年,总体上黑龙江省冻土初日时间延迟,冻土终日时间提前,说明季节性冻土年内存续时间总体上越来越短,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缘由是气温上升,即全球气候变暖,故选B。第4题,黑龙江省冻土初日、终日变更趋势说明全球增温趋势明显,寒带温度上升,温带作物种植北界北移,A错误;高山冰雪溶化加速,雪线高度上升,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事务频发,C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地表温度上升,生态环境发生变更,动物应不断向山峰方向迁移,D错误。故选C。5~6.答案:5.A6.A解析:第5题,生物泵的主要过程是无机碳通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起先,沿食物链从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逐级向高养分级(浮游动物)传递有机碳,并产生POC沉降,将一部分碳长期封存到海洋中。因此生物泵的过程是无机碳—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物理沉降,故选A。第6题,生物泵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海——气相互作用被沉积在海底不再进入碳循环,削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故选A。7~9.答案:7.A8.D9.A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青海和西藏数量均小,A正确;读图中数据可以发觉,高原山区、内陆地区、发达地区中均存在碳排放量偏大或偏小的分布特征,B、C、D解除。故选A。第8题,据材料“快递包装箱核心成分的原材料绝大部分来自于人工林”可知,原材料来源于人工林,而人工林的分布首要受气候条件影响,故选D。第9题,甲省为广东省,快递包装箱碳排放总量大体现在:快递过度包装、回收率低、非循环运用塑料包装均会导致包装箱运用量大,①正确,③④错误。而目前物流业发达客观上会导致包装箱运用总量增大,从而导致碳排放量增大,②正确。故选A。10.答案:(1)纬度位置、地形、洋流(海陆位置)。(2)释放出甲烷等温室气体,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吸取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加,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加,使气候变暖加剧。(3)b段热融湖吸取少量二氧化碳,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甲烷气体,增加碳排放,大气中碳含量增加,热融湖成为碳源;c阶段随着水生植物增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大量二氧化碳,碳从大气圈进入到生物圈和岩石圈,热融湖成为碳汇。解析:(1)图中冻土主要分布于高纬度地区,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亚欧大陆北极圈旁边地区东部冻土分布多,因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西部因为主要为平原,分布少,影响因素为地形;亚欧大陆北部同纬度地区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冻土分布少,东岸受寒流影响大,冻土分布多,主要因素为洋流(海陆位置)。(2)b阶段热融湖较a阶段面积增加,释放出大量甲烷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增加,大气大量吸取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加,气候变暖加剧。(3)依据图乙箭头的粗细,可以看出,b阶段热融湖吸取二氧化碳少,向空气中释放甲烷气体多,增加大气中的碳含量,使热融湖成为碳源;c阶段水生植物增加,植物吸取二氧化碳的数量增加,使碳从大气圈进入到生物圈和岩石圈,汇合大量碳,使热融湖成为碳汇。11~12.答案:11.A12.D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与2000年相比,2024年建设用地占比增加,其生产活动会导致碳排放增加,A正确;经济作物用地削减,对碳排放的影响较小,B错误;粮食作物用地虽然增加,但粮食作物用地不会造成显著的碳排放,C错误;人工生态林的增加会起到固碳作用,D错误。故选A。第12题,由图可知,2000年~2024年阿拉达高原自然林比重增加,A错误;粮食生产消耗大量化肥与碳储量关系不大,B错误;经济作物(如人工油棕林)种植规模扩大,C错误;人工油棕林占比大幅增加,其固碳作用导致阿拉达高原碳储量并未显著下降,但与自然林相比,人工林群落结构单一,生态功能较弱,导致阿拉达高原生态服务功能大幅降低,D正确。故选D。13~15.答案:13.A14.A15.D解析:第13题,由图可知,慢周期长达千年,进入慢速循环的碳可以起到长期储碳的作用,A正确;臭氧层空洞主要是人类排放氟氯烃化合物导致,蓝碳生态系统不能缩小臭氧层空洞,B错误;红树林是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在海洋固碳中所起到的作用巨大,C错误;海草床、红树林、盐沼被认为是3个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说明蓝碳生态系统其不仅分布于热带海区旁边,D错误。故选A。第14题,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如红树林削减,会对海洋固碳产生影响,①正确;海洋经济发展如污水的排放可能加剧水污染,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洋固碳产生影响,②正确;全球气候变更会影响海洋生物生长和盐沼面积,对海洋固碳产生影响,③正确;人类碳排放量与滨海生态系统固碳总量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A。第15题,我国人口众多,碳排放总量大,滨海地区“蓝碳”固碳实力强,挖掘我国滨海地区“蓝碳”潜力可以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D正确;而优化能源生产结构、疼惜海岸带生态环境、保障国家能源平安均不是挖掘我国滨海地区“蓝碳”潜力的主要目的,A、B、C错误。故选D。16~17.答案:16.D17.A解析:第16题,单从俄罗斯与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推断两者经济发展水平凹凸状况,A错误;石油消费总量应当是印度大于俄罗斯,因为印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远大于俄罗斯,B错误;俄罗斯工业基础好,技术发达,C错误;俄罗斯纬度高,气候寒冷,用煤炭等取暖设备多,人均能源消费高,D正确。故选D。第17题,我国削减碳排放的关键措施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A正确;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会加大碳排放,B错误;盲目单方面追求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是不合理的,会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C错误;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可以有效削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并不是题干要求的削减碳排放,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D错误。故选A。18~19.答案:18.C19.C解析:第18题,由材料可知:曲线“峰”越高,表示对应数据分布越“密集”;右尾拉长、宽度越大,表示区域数据差异程度增加。由图可知:2005年服务业碳强度集中在0.6左右,2012年服务业碳强度集中0.9左右,2024年服务业碳强度集中0.7左右,因此样本期内服务业碳强度整体水平先上升后下降,①正确,②错;从2005年到2024年曲线右尾宽度越来越大,代表空间差距慢慢扩大,③错,④正确。故选C。第19题,人口密度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为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促使碳排放总量增加,集聚效应则使得人均碳排放量降低。技术水平提升是降低能源损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效用显著。产业结构调整初期,服务业盲目扩张导致碳排放强度较大,而随着发展方式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正向影响减弱,因此A、B、D均是影响服务业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解除A、B、D;区域面积与服务业碳排放强度无关,C正确。故选C。20.答案:(1)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的大西洋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缘由:全球变暖,使得适合南极磷虾摄食的藻类大量削减;全球变暖,海冰冰期及厚度明显缩减,不利于磷虾的觅食、栖息和躲避敌害。(2)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碳;南极磷虾摄食大量富含碳的浮游藻类,将碳固定在体内;同时向深层海水迁徙,排放在深海中的粪便、磷虾残体沉降到海底,形成沉积物,它们所携带的碳会长期或永久性固存在海底。(3)磷虾的削减会使以磷虾为食的动物濒危,使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八恒定电流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含答案
- 草莓购买合同
- 江苏地区高一年级信息技术一年教案7资源管理器教案
- 江苏地区高一年级信息技术一年教案26 IF语句教案
- 2024年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3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4 宇宙航行(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天气的成因与气候的形成 第2节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 中图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环境与发展第二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课件
- 宝宝防疫针委托书
- 人教A版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数学试题
- 抗癌必修课胰腺癌
- 行政诉讼法知识讲座
- 充电桩采购安装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带状疱疹》课件
- 旅游定制师行业分析
- 法律资料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与事故案例培训
- 成立分公司计划书
- Unit+8大单元教学整体单元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
- 《宿舍卫生班会》课件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 营销的12个方法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