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庆云县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庆云县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庆云县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庆云县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庆云县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庆云县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春节将至,下列春节习俗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贴春联 B.发红包 C.扭秧歌 D.放鞭炮2.根据下列装置操作图中的现象,不能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A. B. C. D.3.某同学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用天平称量食盐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1g以下用游码),其他操作都正确,则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要求的A.偏大 B.偏小 C.不好确定 D.不影响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电解水制备氢气 B.木炭与氧化铜混合加热得到金属铜C.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得到二氧化碳 D.煅烧碳酸钙固体得到二氧化碳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6.“高分五号”卫星天线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有关镍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8B.镍的原子序数为28C.镍为非金属元素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7.有一种物质,农民说它是“植物的粮食”;建筑师称它为“粉刷匠”;消防员赞美它是“灭火先锋”;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它是下列哪种物质呢?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8.对以下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B.将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的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C.本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试管中粉末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D.加热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滤纸碎片先燃烧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或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药匙将粉末送至试管口,然后直立试管 B.化学变化前质量的测定C.用滴管取液体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11.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原子易失去电子B.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C.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丰富D.镁、铝、硅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12.2015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提炼出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其化学式为C15H22O5。)获得诺贝尔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C.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11个氢分子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结合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X的名称_____。(2)写出A装置用于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并用简单的方法验证所得的气体。____(3)A、B相连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请将B中的导管补充完整。____(4)从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方面总结C、D装置制取气体要求的一般条件有哪些?_____D与C相比,其优点是什么?______(5)剧烈运动后,人体产生了乳酸(C3H6O3)使人感到酸胀。经过一段时间松,由于乳酸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酸胀逐渐消失,计算消除体内180g乳酸,需要_____克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_____克?14.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若选择装置H收集氧气(H中原来是空气且正放),则气体从_____管(选填“c”或“d”)进入,证明该装置中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4)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并要求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则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5)图中D装置比B装置多用一支小试管,D装置的优点有______。①可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②节约药品③可形成液封防止漏气15..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择_____(选填序号),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装置_____;(选填序号)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_____。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4)F为简易净水装置,该装置处理后的水是否为纯水?_____(填“是”或“否”)。16.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是_____,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收集少量CO2气体应选择_____(填装置序号),验满的方法是_____。(3)若A与D连接,则D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若A与E连接,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5)若A与F连接,则F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说明了CO2具有_____的化学性质。(6)G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在海底和冻土层存在着储量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良好开发和应用前景。有科学家开采得到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取95.6克样品放置在一密闭弃器内,该样品迅速转化为甲烧气体(CH4)和水,将甲烷气体分离并完全燃烧,得到35.2克二氧化碳。求该天然气水合物样品中甲烷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18.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97.36g。(假设鸡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多少g。(2)计算10g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要求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右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_________。(填”变”或”不变”)(2)“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贴春联,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发红包,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扭秧歌,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放鞭炮,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2、A【详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正确。

B、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

C、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

D、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

故选:A。【点睛】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3、B【详解】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B。4、C【详解】A、电解水制备氢气时,反应物是水一种,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木炭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D、煅烧碳酸钙固体得到二氧化碳和氧化钙,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化合反应的定义:一种单质(化合物)加另一种单质(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生成1种化合物的反应。5、D【详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不符合题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不是氧化铁,且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6、B【解析】A、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不是28,质子数是2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镍的原子序数为28,该选项说法正确;C、镍为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镍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睛】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7、A【详解】二氧化碳气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建筑上二氧化碳可以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是灭火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最多会造成全球温室效应;故选:A。8、B【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不符合题意;B、将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的活泼性比铜强,铝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铝的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符合题意;C、本炭还原氧化铜,生成二氧化碳和铜,试管中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不符合题意;D、加热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碎片的低,乒乓球碎片先燃烧,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在D选项中,物质的着火点越低,物质越容易燃烧。但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一般不能升高或降低。9、B【详解】A、药匙将粉末送至试管底部,然后直立试管;故选项错误。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在密闭装置内进行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C、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时,应先挤压胶头,然后吸取液体药品;故选项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变化不明显,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错误。故选:B。10、D【详解】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不是消耗氧气,故B不正确;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故C不正确;D、氧气由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故D正确。故选D。11、C【分析】运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进行解答,选择错误的说法。【详解】A、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易失去电子,不符合题意;B、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核外就有13个电子,不符合题意;C、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仅次于氧元素,符合题意;D、镁、铝、硅的原子序数为12、13、14,依次增加,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知道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一般知识规律,如原子序数等于原子的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2、C【解析】试题分析:A、物质由元素组成,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正确,B、分子由原子构成,且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故一个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正确,C、分子由原子构成,且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故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22个氢原子,错误,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的表达式,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正确,故选C考点:物质的宏观组成及微观构成,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长颈漏斗2KClO32KCl+3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即为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条件是常温(不加热)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192g264g【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装置A可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和固体且反应条件需要加热,但没有棉花,可用于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即可证明是氧气;(3)若利用图B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生成的氧气,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如图:;(4)装置C、D制取气体的一般条件是:反应物为固体(或液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D与C相比,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呼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14、长颈漏斗水槽A未在试管口塞棉花2KMnO4K2MnO4+MnO2+O2↑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满C②③【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a是长颈漏斗,b是水槽;(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过氧化氢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选择装置H收集氧气,则气体从长管c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该装置中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管口,木条复燃,证明满了;(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装置C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图中D装置比B装置多用一支小试管,D装置的优点有:②节约药品;③可形成液封防止漏气。【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5、铁架台长颈漏斗AD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或节约药品或随开随用,随关随停a否【解析】(1)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2)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排水法,装置选D。(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原理:关闭止水夹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用D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4)F为简易净水装置,该装置处理后的水不是纯水,仍存在可溶性杂质。16、长颈漏斗CaCO3+2HCl=CaCl2+CO2↑+H2OB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收满紫色的溶液变成红色CO2+H2O=H2CO3CO2+Ca(OH)2=CaCO3↓+H2O矮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防止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没有【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3)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4)根据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5)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不可燃烧进行分析;(6)根据二氧化碳会与水发生反应进行分析。【详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长颈漏斗,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少量的二氧化碳可用B装置;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火柴放在试管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收满;(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一种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4)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5)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若A与F连接,则F中出现的现象是矮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6)G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C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明显影响。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CaCO3+2HCl=CaCl2+H2O+CO2↑;(2)B;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