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马尾区四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福州马尾区四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福州马尾区四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福州马尾区四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福州马尾区四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马尾区四校联考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8年10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合作发展了一种固态Z-机制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将二氧化碳和水高效转化为甲烷,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过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两种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Z-机制复合光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D.这个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2.硫酸新霉素的化学式为C23H18N6O17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新霉素中含有65个原子B.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是18:1C.硫酸新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硫酸新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2g3.“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C.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②⑦③⑧①④⑥⑤ B.⑦②③⑧①④⑤⑥C.⑤⑦⑧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⑧②④⑥⑤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在同一化合物中,若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6.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 B.氖气用于制航标灯C.用氢气作燃料 D.焊接金属时用氮气、氩气作为保护气7.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稀有气体原子是稳定结构,结构稳定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一定是用了催化剂D.点燃氢气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所有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A.9.2g B.9.8g C.10.8g D.10.2g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B.构成原子的粒子不一定有中子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由于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10.生活中接触到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用品,其中的氟、钙指的是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离子11.中学生要有一定的安全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B.图书、档案起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B作发生装置,其依据是_____。(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F,G粗略测定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发生装置→_____→_____(填装置F接口的字母顺序)→d。14.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1)活动1:从微观角度分析,电子秤示数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请推测所产生的上述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装置的字母编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时,待气泡_____________时,才开始收集。写出上述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3)查阅信息:二氧化碳(CO2)是一种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且要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可以用来灭火。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由以上信息判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否选用A装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进。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序号,下同;试管口塞棉花的目的是______,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3)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制取该气体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填序号;(4)如果选择图F收集氧气,A装置的导管口应与______相连。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g.求:(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________。18.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1)丙氨酸由_____种元素组成;(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3)丙氨酸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将一小块干冰放进一塑料袋,将口袋扎紧,一段时间后,塑料袋鼓起如图。(1)从物质分类看,干冰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2)从物质组成看,干冰由_____和_____组成。(3)从物质变化看,塑料袋鼓起的过程中干冰发生了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从微观角度分析,塑料袋鼓起的原因是_____。(5)将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原来呈紫色的溶液变成_____色,有关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CO2+2H2OCH4+2O2。【详解】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图中共有CO2、H2O两种氧化物,故A正确;B、该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C错误;D、这个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没有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A。2、C【解析】

A、一个硫酸新霉素分子中含有65个原子,不符合题意;B、硫酸新霉素中氢、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8:1,不符合题意;C、硫酸新霉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23:1×18:14×6:16×17:32,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符合题意;D、硫酸新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2,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相对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3、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玻璃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轮胎变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燃油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座椅摇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C。4、B【解析】试题分析:记住氧气的操作步骤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离)息”;依次对号入座,找出关键字.其顺序为:⑦②③⑧①④⑤⑥.故答案选B.考点:制取氧气。5、D【解析】

A、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故A错误;B、在同一化合物中,若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碳酸钠中碳元素显+4价,故B错误;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错误,如水分子和氖原子不是同一种元素,故C错误;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就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6、B【解析】

A、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氖气用于制航标灯,是利用了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用氢气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焊接金属时用氮气、氩气作为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7、D【解析】

A、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但非金属不一定显负价,例如:水中氢元素显+1价,但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稀有气体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则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还有其他离子,例如钠离子,故错误;C、反应物的浓度、接触面积、温度和催化剂等都会影响到反应的速率,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不一定使用了催化剂,故错误;D、点燃一切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氢气具有可燃性,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故正确。故选D。8、A【解析】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码反放时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10.0"g-0.8g="9.2"g.9、B【解析】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分子可分,而原子也是可分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错误;B、构成原子的粒子不一定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正确;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有少量氧气,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由于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错误。故选B。10、B【解析】试题分析:生活中接触到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用品,其中的氟、钙指的是元素,与其具体的存在形态无关,故答案选择B考点:元素11、C【解析】

A.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会感生出射频电流,进而导致金属导体的接触不良处产生放电火花,从而提供了热量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故说法正确;B.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可避免图书、档案等资料的损坏,故说法正确;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温度,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改变,故说法错误;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因为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有害气体与烟尘因密度小而向上浮于空气中,地面附近少,对人体的伤害小,故说法正确。故选C。12、B【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故A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但不能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故B错误;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C正确;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故D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酒精灯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cb【解析】

(1)A仪器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为液态和固态,反应温度为常温,故选用固液常温型装置,故选B;(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F装置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水小,水应由长管排出,氧气应由短管通入,故填:c,b。14、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气体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不支持燃烧且不能燃烧AB【解析】

(1)蜡烛燃烧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气体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导致质量减小;(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是因为碳酸氢钠和柠檬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而将空气挤走,导致蜡烛周围没有氧气,蜡烛逐渐熄灭;(3)A、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可观察到蜡烛熄灭,故正确;B、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杯中水的高度增加,故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变化不大,该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15、长颈漏斗锥形瓶BC连续均匀冒出不能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a用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收集满了【解析】

根据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为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及密度大小决定其收集方法,排水法和排空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图中标号仪器①为长颈漏斗,②锥形瓶;(2)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物为固-液共存,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排水法收集气体较纯净,排空法收集气体较干燥,故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由于装置内原有一部分空气存在,要得到纯净的气体就应该等原有空气排尽再开始收集,故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上述方法制氧气的方程式为;(3)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故不能选用A装置为发生装置,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故选用F装置收集时应该从a管进入,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b端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收集满了。【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反应,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学生应该非常清楚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为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排空发收集气体更干燥,排水法收集气体更纯净。16、酒精灯集气瓶AC或AD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AEb【解析】

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装置C或D收集,故填:AC或AD;试管口塞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适合用装置E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如果选择图F收集氧气,A装置的导管口应与b相连。【点睛】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6g3.4g【解析】

解:(1)反应中有氧气生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