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_第1页
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_第2页
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_第3页
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_第4页
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摘要:在当阳市万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基地开展了黄瓜(CucumissativusL.)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示范,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具有节肥、节水、节省劳动力,减少病害,提高黄瓜单位面积产量等突出优势,同时黄瓜品质得以提高。

关键词:黄瓜(CucumissativusL.);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805-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1.023

蔬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即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蔬菜根系发育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含水量的一种栽培方法[1,2]。当阳市万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两河镇新星村,以种植辣椒、水果黄瓜、刺黄瓜、茄子、圣女果、新疆香瓜、黑苦瓜、草莓等为主。现有钢架大棚500个,单个大棚400m2。2014年在当阳市万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基地开展了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示范,示范结果表明,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具有节肥、节水、节省劳动力,减少病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等突出优势,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大水漫灌、过量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黄瓜品质[3]。现将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及效益总结如下。

1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的安装与使用

2014年,当阳市万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借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设施大棚内安装了一套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主要设施包括大功率吸水泵、蓄水池、阀门、比例施肥器、叠式过滤器、变频柜、棚内支管、滴灌管、吸水阀等。其具体安装使用方法为:每3个蔬菜大棚中部建一个10m3的蓄水池,在蓄水池上方建一个简易活动板房,将变频柜、水泵、施肥器都安装在活动板房内。在主管道上配制大型过滤器,然后顺大棚安装主干管、支管,施肥器安装在主管上。支管上安装小阀、小过滤器、滴灌管,滴灌管延伸至大棚任意角落。在施肥器的末端,将一根管直接放在装有溶解肥料的塑料桶中,使用时调节施肥器上的浓度刻度(一般为0.2%),施肥器便可自动调节好进入主管的水肥比例,并将水肥通过滴灌管滴入大棚内指定的土壤中。每小时可完成3个400m2大棚的滴灌施肥。

2肥料的选择与施用

滴灌追肥选用的肥料为水溶性肥料(WaterSolubleFertilizer,简称WSF)[4],每个大棚一次使用一壶重25kg的液肥,其杂质较少、纯度较高,溶于水后不产生沉淀,分别在黄瓜第一朵花时和盛果期各施一次。滴灌施肥的程序:先用清水湿润,再灌溉肥料溶液,最后用清水清洗灌溉系统。注入肥液的浓度为灌溉流量体积的0.1%,每个大棚水肥溶液滴灌量8~10m3,施用液态肥料时不要搅动,避免出现沉淀堵塞出水口。

3黄瓜栽培技术

3.1选择适宜的黄瓜品种

黄瓜品种选用津研4号[5],其植株长势稍弱,基本无侧蔓,主蔓结瓜,瓜条生长速度快,第一雌花着生在第5~7节,以后每隔2~3节出现一枚雌花;叶片较小,节间长,深绿色;瓜条棍棒形,深绿色,有光泽;中型以上瓜条无棱、无瘤,刺白较稀,瓜条匀称,长35~40cm;果肉厚而紧密呈浅绿色,单瓜250g左右,较早熟,开花后5~7d即可采收。其品质和商品性状好,较耐瘠薄,抗霜霉病和白粉病能力强,但不抗枯萎病。每667m2产瓜条8000~12000kg,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3.2播种育苗

3.2.1育苗期2月上旬用大塑盘进行温室育苗,当设施内夜间最低气温稳定在12℃以上,地温15℃以上时开始播种。每400m2大棚用种量50~100g,每一钵穴内播种1粒经过浸种催芽露白的种子。

3.2.2钵土制备钵土要无病菌污染,没有施用过除草剂。利用已堆沤腐熟的沼气池渣配制营养土。其方法为:把沼渣摊开晒干、打碎、过筛备用;将两份黏土、一份泥沙也打碎过筛,混匀备用;将1m3过筛沼渣和1.5m3过筛细土混合拌匀,然后每1m3营养土中加入50%多菌灵200g消毒。苗床1m2用30~50mL福尔马林加水3kg喷洒后,用塑料薄膜密闭5d进行消毒,揭膜15d后播种;或1m2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g与细干土10kg拌成药土,播种前在土表面撒1/3,播种后撒2/3盖种[6]。

3.2.3摆钵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8×8cm的营养钵中,装至离钵口3cm处,然后撒一层厚0.5cm的药土(1m3钵土拌入500g50%多菌灵)。

3.2.4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0%多菌灵胶悬剂或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浸种20min,或用50℃温水浸种20min后,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min[7],清水洗净,装入干净的、用开水烫过的纱布袋中,外包一层塑料薄膜,置于25℃左右的环境中催芽1~2d,待2/3的种子露白(胚根)后播种[7]。

3.2.5播种将露白种子用清水洗净,晾干表面水分,播于营养钵中间,盖1cm厚的消过毒的药土,然后盖一层地膜保温保湿,最后再盖上小拱棚棚膜或保温被。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保持在24~26℃,最高不超过30℃,一般播种后5~7d出苗。出苗后应及时调整苗床温度和光照条件,白天应光照充足,保持在23~25℃,夜间13~16℃,昼夜温差10℃。若夜温过高、昼夜温差小、白天光照不足,易出现下胚轴过高、幼苗细弱等现象。在两片真叶完全展开至定植前,喷施0.1%~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苗龄不宜过长,一般25~35d,幼苗达2叶1心或3叶1心时即可定植或移栽。

3.3设施大棚消毒

移栽前,彻底清除设施大棚内前茬作物的残株病叶、病果、杂草等,再用硫磺熏蒸法对大棚进行消毒。方法是:每100m3用硫磺粉250g、锯末500g,掺匀后装入陶瓷花盆之类的容器内,分放在大棚各处,傍晚时将大棚密闭,点燃熏蒸一夜;或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法杀虫灭菌。

3.4移栽或定植

3.4.1整地用旋耕机旋地2遍,将畦面耙平,土块细碎,整成沟宽25~30cm,畦面宽1.1~1.2m,1棚整5厢。

3.4.2施底肥每400m2大棚施充分腐烂有机肥(猪牛粪)1000~1500kg,45%(N∶P∶K=15∶15∶15)复合肥40kg,撒施或沟施。具体用量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酌情增减。

3.4.3移栽移栽期为3月中下旬,当黄瓜苗长至3~4片真叶时于晴天上午移栽或定植,等行栽培,每厢栽两行,距沟边15~20cm,呈“Z”字型栽培,株距35~40cm。每400m2大棚移栽1300~1500株。

3.5水肥管理

移栽期气温较低时,浇定根水量不宜过大,之后根据温度、苗情等及时补充水分。一般在第1雌花开放前不再浇水。当第1雌花开放后,开始浇水追肥,进行滴灌。约过15d在盛果期再进行滴灌,之后若遇干旱则根据墒情灌清水。若有可能,适当补充CO2,对黄瓜瓜条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入黄瓜生长中期,气温转暖后,黄瓜对肥水需求量加大,可适量滴灌施以速效钾肥为主的果蔬专用肥(N∶P∶K为16∶10∶16)。实践证明,津研4号瓜条发育迅速,数量多,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浇水方式,有助于提高其商品品质。

3.6病虫害防治

津研4号黄瓜虽然综合抗性较强,在种植过程中除彻底清除大棚内秸杆、杂草,注意通风控湿和培育壮苗外,在病虫防治上要把握“治早、治小”的原则,移栽20d左右用银法利[8]等药剂对霜霉病、灰霉病、角斑病、根结线虫等病害进行预防,若发现病害要及时防治。银法利[8]的使用方法为1支25mL对1桶水,每个大棚用2支药对2桶水喷洒。盛果期再喷洒1次,施药时要将药液喷洒在叶片的正反面,直至有滴水为止。当白粉虱、蚜虫、黄守瓜等害虫发生时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防治,吡虫啉的施药方法为1桶水对10g药,每个大棚打2桶药水。

4设施大棚黄瓜水肥一体化经济、社会效益

4.1产出效益高

每棚(400m2)产瓜条5000~7500kg,瓜条出棚价格为初期2.40元/kg,盛期2.00元/kg,尾期1.60元/kg,平均价格1.8~2.00元/kg,每棚(400m2)产值为9000~15000元。每棚投资合计1350元,其中肥料940元,农药50元,新增滴灌设施(仅以棚内投资为限)360元。不考虑人工工资前提下每棚收入为7650~13650元。

4.2节省成本

设施大棚使用滴灌系统有利于降低病害,减少农药的投入和防治病害的劳力投入,可降低大棚空气湿度8.5%~12%,滴灌施肥减少农药用量15%~25%,节水50%左右,节省劳力17~20个/667m2[2]。

4.3改善大棚环境

滴灌克服了因灌溉(如畦灌)造成的土壤板结,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降低,通气性能良好,土壤孔隙度比畦灌提高25%左右[9]。此外,棚内滴灌比常规畦灌地温提高2.7℃,气温提高2~3℃,减少了因通风降湿而降低棚内温度,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9]。

4.4提高肥料利用率

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了肥料挥发和流失,实现了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具有施肥简便、作物易于吸收、肥效快、供肥及时、肥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减少了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10]。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充分满足黄瓜对肥水的要求,提高了产量,在关键生育期通过人为定量调控,可有效避免黄瓜缺素症状,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改善其品质。

4.5减少水体污染

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节约氮肥,还避免了尿素和铵态氮肥施在地表挥发的损失,有利于保护环境[11]。

参考文献:

[1]薛守政,钱峰.设施蔬菜的水肥一体化技术[J].吉林蔬菜,2010(4):98.

[2]张子鹏,陈仕军.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大田蔬菜生产上的应用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09(6):89-90.

[3]熊飞,周彩珍.大棚春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3(3):31-32.

[4]傅送保,李代红,王洪波,等.水溶性肥料生产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7):7504-7507.

[5]姚昭瑞,李书红,周淑芳.津研4号黄瓜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8(9):36.

[6]何明,张伟春.茄子无公害生产中预防病害的综合措施[J].辽宁农业科学,2007(5):41-42.

[7]杨怀亮,张宇,许世芬,等.越冬茬温室黄瓜水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