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脾CT诊断学笔记_第1页
肝胆胰脾CT诊断学笔记_第2页
肝胆胰脾CT诊断学笔记_第3页
肝胆胰脾CT诊断学笔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肝胆胰脾CT诊断学笔记第十一章肝胆胰腺脾脏第一节肝脏扫描及疾病一、CT检查方法1.平扫:

第十一章肝胆胰腺脾脏第一节肝脏扫描及疾病一、CT检查方法1.平扫:

扫描前空腹口服500~~800mll%。

2%的泛影葡胺水溶液或白开水。

2.增强扫描:

用高压注射器将lOOml60%对比剂经静脉注入,速度为4ml/s。

①.于注射开始后23s嘱患者屏气,行第一次全肝扫描,即动脉期肝脏增强。

同时,完成动脉期肝血管成像;②.于注入对比剂后4050s行第二次全肝扫描,即门脉期肝脏增强。

同时,完成门脉期肝血管成像;③.可在注入对比剂后2min行第三次全肝扫描,即平衡期肝脏增强。

④.可根据需要行不同时间的延迟增强扫描。

二、原发性肝细胞癌1.概述二、原发性肝细胞癌1.概述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任何年龄都可发病,40~~50岁发病率最高。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2.临床:

①.临床症状很不典型,早期无明显症状。

②.一般症状有消瘦、无力、食欲减退、肝区疼痛,约1/3~~1/2患者有低热。

黄疸为晚期症状。

③.有的表现为急性腹痛,肿瘤破裂、出血性休克,消化道出血以及高热等。

3.病理:

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

①.结节型:

A.肿瘤呈结节状,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晰。

可有清楚的纤维性被膜,称假被膜。

B.一般早期无或极少向被膜外浸润或形成门脉内瘤栓。

此型约占肝癌的1/22/3。

可进一步分为:

a.单结节型:

境界清晰,尤其合并肝硬变者有明显的纤维性被膜形成,称包被型肝癌。

此外在癌结节的周围有可有子结节,并可相互融合而继续增殖,此时则被膜之一部分于癌结节内残留呈纤维性分隔,其内也有时包含门脉支。

b.多结节型:

为多中心发生或肝内转移。

可见二个以上基本相同的癌结节。

②.巨块型:

A.癌组织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晰、不规剐,形成巨大肿块,可占据一叶。

B.其内常有坏死,周围可有小子结节。

C.常形成门脉内肿瘤栓塞。

③.弥漫型:

A.肿瘤呈5一lOmm直径大小之无数散在性小癌结节,不相互融合。

B.布于全肝,结节大小比较一致,一般不超过肝小叶大小。

C.全部合并肝硬变,癌结节与假小叶呈置换性增殖,部分两者鉴别困难。

D.肿瘤在肝窦中呈浸润性生长,并有向血管内浸润、生长、进展趋向,常于门脉、肝静脉内形成瘤栓。

④.特殊类型:

A.外生性肝癌:

为带蒂或无蒂向肝外突出并形成巨大肿瘤。

此型肝癌一般发生于肝被膜下,向肝外生长发育。

或以肝副叶及异位性肝组织为生癌中心。

B.小肝癌:

详见后述。

⑤.与影像诊断有关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