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对的历史意义_第1页
郑国渠对的历史意义_第2页
郑国渠对的历史意义_第3页
郑国渠对的历史意义_第4页
郑国渠对的历史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秦郑国渠灌区的发展与演变李令福在战国时代秦人兴修的两大水利工程中,位于南方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因其经济效益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提高而闻名,至今已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方关中平原的郑国渠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声誉。我认为汉六辅渠、汉白渠、唐郑白渠、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清龙洞渠与近现代的泾惠渠都是郑国渠持续发展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郑国渠也是几乎持续两千多年的大型水利工程,而且其发展轨迹明确,充分显示出自己的特点。一、秦郑国渠是沿北山由泾到洛跨流域供水的大型淤灌工程历史文献详细记载了郑国渠的修建过程、经行路线、经济效益与淤灌压碱性质。《史记·河渠书》曰:“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汉书·沟洫志》所记基本相同。据《史记·六国年表》,秦王政元年(前246),“作郑国渠”。《汉书·沟洫志》则曰:“自郑国渠起,至元鼎六年(前111)百三十六年”。二书所记年份完全相符,证明郑国渠创修年代必为秦王政元年,即公元前246年。郑国渠并不是一般的引水灌溉工程,而是具有淤灌压碱性质的大型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明言:“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汉书·沟洫志》也说:“渠成而用(溉)注填阏之水,溉泻卤之地”。其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唐人颜师古注曰:“注,引也。阏读与淤同,音于据反。填阏谓壅泥也。言引淤浊之水灌碱卤之田,更令肥美,故一亩之收至六斛四斗”。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郑渠所引之水为高泥沙浑水。泾水为多泥沙河流,汉人歌之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今人测量结果是,泾水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每立方米180公斤以上。这种从陇东高原带下来含有机质的泥沙,随水一起输送到低洼沼泽盐碱地区,则有淤高地面、冲刷盐碱、改沼泽盐卤为沃野良田的功效。二是郑渠淤灌之地是末垦殖的沼泽盐碱地,不是农耕地。《史记》明确地说是“溉泽卤之地”,《汉书》则说“溉泻卤之地”。泻是指咸水浸渍的土地,其实意思并无不同。郑国渠首起瓠口,傍北山东行入洛,共三百余里,其渠道以南地势相对低洼,原为泾渭清浊洛诸水汇渚,形成面积广大的湖泊沼泽区域,后经河流携带泥沙与风吹黄土的堆积淤高,陆续有陆地生成,也有了人类居住的遗迹。部分遗留下来的湖泊逐渐富营养化,杂草生长,发展成沮洳(沼泽)之地。在湖泊沼泽陆地之间,土质多带卤性,是盐碱严重之区,非有河流冲刷碱卤不能种植,而靠自然河流的塑造,已有少量土地成为垦殖之田,但较为零星。郑国渠的开凿,人为大规模引来浑水淤灌,始迅速淤成良田美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也就是说,郑国渠不是浇灌农田,而主要在于引浑淤地,改良低洼盐碱,扩大耕地面积,使关中东部低洼平原得到基本开发。《史记》《汉书》记载郑国渠线只有十个字,“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虽很简略,但也说明了两大问题,一是郑渠沿关中北山之南缘,自西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布置在灌区北边较高的地带,走的是高线。由于泾洛之间这块平原西北高东南低,故其能够控制的自流淤灌面积较大。二是郑渠首引泾水,尾注洛河,长达三百余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沮水》较详细地记载了郑渠路线,郑渠自瓠口引泾水后,“渠渎东迳宜秋城北,又东迳中山南。……郑渠又东,迳舍车宫南,绝治谷水。郑渠故渎又东,迳巀辥山南,池阳县故城北,又东绝清水,又东迳北原下,浊水注焉。……又东,历原,迳曲梁城北,又东迳太上陵南原下,北屈,经原东,与沮水合。……沮循郑渠,东迳当道城南,……又东迳莲芍县故城北,……又东,迳粟邑县故城北……其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也”。其中指示郑国渠渠线走向的地名有二山、四水、三原、七城、一宫、一陵。1974年,西北大学历史系、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泾惠渠管理局共同组成了调查组勘察了郑国渠渠线及其相关问题。当时根据《水经注》的记述和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结合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各地地形特点,绘制出了郑国渠的基本路线,泾管局档案室藏有原件,公开发表的可参见西北大学历史系《郑国渠》编写组编著的《郑国渠》一书与李健超先生的论文[1]。其所绘渠线大致沿海拔450-370米的高程,自西向东,循北原而行,修建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由渠首瓠口到入洛河的实际长度126.03公里,由汉代一里约为414米,三百里相当于124公里,故文献记载长度与所绘颇为接近;渠首海拔高约450米,渠尾高约370米,首尾高差80米,渠道平均坡降为0.6‰。郑国渠引泾注洛三百余里,其间经过几条自然河流,这些河流原皆是由北部山原发源向东南汇入渭河的,与自西而东的郑渠不可避免地形成交叉。郑渠是如何处理这种与天然河流的交叉的呢?按《水经注·沮水》记载,郑渠“绝冶谷水”、“绝清水”、“与沮水合”,浊水也是注入郑渠的,即是将沿途与渠道交叉的各河流“横绝”而过。由于当时河床尚未深切,河浅滩平,郑渠横穿沿途诸交叉河流时多采用筑坝、修堰、开沟等方式,拦截或导流诸川水入渠,充分利用各小河水利资源补充水量,使泾河至洛河之间的淤灌渠道连成一片,开创了跨流域大规模输水的水利工程先例。二、汉六辅渠、白渠改造郑国渠为南北两大干渠的灌溉工程西汉六辅渠、白渠的修建对郑国渠意义重大,它们不仅使引泾水利工程发生了从淤灌到浇灌的技术转变,而且实现了由主要淤灌低洼盐碱地到浇灌高平农田的空间转移,形成了南北两大干渠的农田灌溉工程。业,亿兆人衣食之源”[6]。北干渠系下游的清水与引泾的白渠渠系相互连贯是有确切文献证明的。据开元《水部式》,“京兆府高陵县界,清白二渠交口著斗门堰。清水,恒准水为五分,三分入白渠,二分入清渠。若水雨过多,即与上下用处相知开放,还入清水。”清水即冶峪与清峪水合流后的总称,其不仅是清渠的水源,而且还在高陵县与白渠相交,设置有斗门堰引水补充中白渠的水量,平时使来水的五分之三进入中白渠,五分之二流入清渠。清水的全部流水竟都被引入灌渠溉田,只雨水过多不需溉田时,才把闸门关闭,使全部水量放还清水。中白渠与清渠的分水比例,可能是依据两者灌溉面积来决定的。随着唐对南系白渠的整理加强,三白渠系完善起来,控制了石川河以西的基本区域;而北部郑国渠原来横绝的清峪河、冶峪河、浊峪河、石川河等自然河流不再连通,开始出现不少小型的灌溉工程,且随河床下切引水渠口向上游发展,各河水利工程各自为政,不能实现跨流域供水,北部郑国渠系完全失去作用。此后郑白渠多被三白渠的称呼所取代。唐前期人们多用郑白渠这个称呼,而到了后期,引泾灌渠的称呼却以“三白渠”为主,这一转变说明了北干郑国渠系发生了较大变化。我认为变化表现在以下三点上,首先,郑渠引泾渠已废弃不用,北干渠系不再以泾水为源。唐张守节《史记·河渠书》之《正义》曰:“至渠首起云阳西南二十五里,今枯也。”此即指唐代已废弃。其次,郑渠引泾渠首段虽废,但其灌区大部仍未废弃,六辅渠系仍在发挥作用,只其水源变成了冶、清、浊、漆、沮诸水。因此,唐人颜师古注《汉书·倪宽传》时曰:六辅渠乃郑国渠之支渠,“今雍州云阳、三原两县界此渠犹存,乡人名曰六渠,亦号辅渠”。第三,由于诸水河床的下切,以冶、清、浊、漆、沮诸水为源的引水渠道,不再纳入横绝的郑国渠干道,而是各自发展成独立的引水体系,而且为引水便利,引水渠口皆向上游发展。也就是说,原来统一纳入郑渠的诸多水系此时分化成各自独立的引水渠系。宋朝时,仍有官员议修复郑国渠,在经过了一番详细实地勘察与调查后,最后的结论是“郑渠久废不可复”,“郑渠难为兴工,今请遣使先诣三白渠行视,复修旧迹”[7]。郑国渠跨流域的干渠完全失去效用,但是原来作为支渠性质的六辅渠仍然成为各河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基础。北侧清浊漆沮诸川水下游引水灌溉工程虽然不能贯通成统一的大型水利体系,但是各自不断发展,在宋代成为关中平原地区仅次于泾渠灌溉的水利发达之区。宋敏求《长安志》载:“清水谷河……东溉民田”,“浊谷河……谷口有大堰,其水东流溉民田”[8]。清浊二水皆有引水渠浇灌农田,而漆沮水在富平县境的引水渠道竟多达九条,同时还有三堰。“堰武渠在(富平)县西北四十五里义林乡,来自华原县界,流经县,溉民田八里。白马渠在县西北四十里义林乡信义村,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五里。长泽渠在县西北三十里义林乡西阳村,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五里。高望渠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义林乡闾村,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三里。文昌渠在县西北一十七里永闰乡,自义林乡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里。石泉渠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里。永济渠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二里。阳渠在县西南二十八里,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一十五里。直城渠在县西南二十里,引漆沮河水溉民田二十里。龙门堰在县南二十里,石川堰在县南二十里,常平堰在县东南二十五里”[9]。其中具体说到富平县有九渠引自漆沮河,灌田规模共达百余里,各渠具体分布在李好文《长安志图》附绘《富平县境石川溉田图》中有直观表示,见附图1。附图1《富平县境石川溉田图》与宋代相比,引流清浊漆沮诸川水灌田的小型渠道在元代仍然值得称道,它们主要分布于富平、云阳、三原、栎阳四县。其中尤以富平县水利兴盛,由附图1可知石川河即漆沮水也,其一水引出的渠道在富平县已有14条之多,比宋代《长安志》所载的九条增加了5条,而据说富平县除引石川河灌田外,金定河也得以利用。“云阳北境高卬,泾水不及,今引冶谷水自西北淳化界来,分为七渠,以溉近山之地。三原北境高卬,泾水不及,今引浊谷水自西北华原界来,分为六渠,以溉近山之地”。云阳、三原引水灌渠各有六七条,也自不少。栎阳县,“其东北境颇高,泾不能及,遂引石川水,迳断原东梁村,过白渠西南以溉其地”。总之,秦汉时代横贯泾洛之间的郑国渠到唐后期已经完全失去效用,由于各河流下切严重,河床固定,很难再围堰横绝,诸川引水渠口相应地也向上移动,于是不仅上游与引泾工程分离,而且诸水自成渠系,独立发展起来。四、唐代南系白渠渠道体系得到完善,灌溉效益提高南系白渠渠道体系因为彭城堰、三限闸两大分水枢纽的建立得到完善,三白渠路线基本固定下来。唐代引泾水利效益达到了中国古代引泾的最高峰,不仅是实灌万余顷的浇田面积空前绝后,而且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引泾之水还用于碾硙这样的水力应用。此后,南系的白渠成为引泾灌溉工程的主体。经过多次修复、改建与扩大,唐代中后期白渠发展成南北中三条干渠,设三限闸、彭城堰,分水设施健全,干支斗渠配套,灌溉范围广大的较完备的灌溉体系,奠定了宋元明清乃至今日引泾灌溉渠系的规制。一般认为敦煌发现的唐《水部式》制定于开元二十五年(737)。据其所载,白渠先分成南白渠与北白渠两大干渠,中白渠、偶南渠是从南白渠中引出来的两大支渠,清水向中白渠与清渠提供水源,是《水部式》所记白渠灌溉水系基本路线如附图2.唐开元《水部式》泾渠渠系示意图。附图2唐开元《水部式》泾渠渠系示意图大历十二年(777),“京兆少尹黎干奏曰:‘臣得畿内百姓连状陈,泾水为碾硙壅隔,不得溉用。请决开郑白支渠,复秦汉水道,以溉陆田,收数倍之利’。乃诏发简覆,不许碾硙妨农”[10]。《唐会要》也曰:“京兆尹黎干开决郑白二水支渠及稻田、硙碾,复秦汉水道,以溉陆田”[11]。京兆少尹正主管白渠渠堰事宜,黎干得百姓们联名上书,可能也亲自了解到一些实际情况,认为旱田浇灌相对于碾硙与稻田比较效益要高,乃上奏皇帝,请求整理渠道路线,废碾硙,决稻田,以广溉陆田。这次整修三白渠道收获很大,“大历十三年正月四日奏,三白渠下碾有妨合废拆总四十四所,自今以后,如更置即宜录奏”[12]。《新唐书》则记载,此次拆毁硙碾80余所,其中还包括皇帝爱女升平公主的二处。当时韩绅卿为泾阳县令,是基层的执行官员,其墓志曰:“由是迁泾阳令,破豪家水硙,利民田顷凡百万”[13]。黎干这次行动对渠系也有局部改造,于是元和八年(813)成书的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所载的三白渠线就与开元《水部式》有所不同:“太白渠,在(泾阳)县东北十里。中白渠,首受太白渠,东流入高陵县界。南白渠,首受中白渠水,东南流,亦入高陵县界”[14]。与《水部式》所记渠系相比,有两个改变,一是北白渠改称太白渠,也许是因为此渠为白渠总引水渠源的原因,故有是称。二是南白渠源出中白渠,中白渠源出太白渠,与《水部式》中白渠源出南白渠不同。无论是《水部式》还是《元和志》时代,三白渠分水之处都是分散在两处,没有形成太白、中白、南白三大干渠集中于一地分水的三限口,这是可以肯定的。到了刘仁师兴修高陵渠堰,改善了高陵、栎阳间的四大渠道,并集中于彭城堰下分水。其后,为管理各县分水,三白渠集中于一地最为有利,于是形成了三限口下分太白、中白、南白三大干渠,彭城堰下分刘公四渠的完善的泾渠灌溉系统。参见附图3刘仁师改造后三白渠渠系示意图。这次是对三白渠渠系工程最大最彻底的改造,影响也最深远,其后至今基本没有大的改变。附图3刘仁师改造后三白渠渠系示意图。刘仁师彭城人,长庆三年(823)为高陵县令,访查民间疾苦,得泾阳豪强霸水之实。于是他根据唐朝《水部式》“居上游者不得壅泉而专其腴”的条文[15],写明奏章,拟求新开渠道。经过两年的努力争取,最后终于建起了新渠与新堰,新渠名为“刘公渠”,新堰名为“彭城堰”。同时政府重新制定了上下游各县分水数量与方法,故《高陵令刘君遗爱碑》曰:“开塞分寸皆如诏条”,即放水与堵闸都按诏令的规定进行。这种诏令条文的重新制定当然是刘仁师的重大贡献,但要使诏令长期持续地得以执行,刘仁师还在工程设计上对渠系进行了改造。原来中南渠、南白渠、禑南渠皆分别流入高陵县,向高陵县的分水地点较多。经过改造的刘公渠与彭城堰把流向高陵的水统一在彭城堰中,其下才分支输水。这种把主要各县之分水枢纽集中起来的渠系布局为控制好上下游分水数量提供了便利条件。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时代,泾渠分水法规皆承唐代制度,使下游高陵县的供水有了一定的保障,这也可以说少不了刘仁师的开创之功。大和元年(827),即刘公渠堰修成的第三年,政府又重修了高陵县内各支渠及其斗门,形成了覆盖高陵全境的水渠网络,《册府元龟》卷497《邦计部·河渠二》记载,此年“六月,命中使付京兆府,宜令修高陵县界白渠斗门,任百姓取水溉田”。斗门即渠系上的取水闸门,《水部式》明确规定,斗门只能按官府规定的尺寸进行修建,而且要接受官员检验,闸座必须用石块砌筑,闸板则是木质,务必坚实牢固[16]。大和元年(827)六月修整高陵县界白渠斗门,是一个成功的试点工作。当年十一月,就开始向引泾灌区各县推广其试点的成功经验,据《册府元龟》卷497《邦计部·河渠二》,“准御史中丞温造等奏,修礼泉、富平等十县渠堰斗门等……差少尹韦文恪充渠堰使,便令自择泽清强官三人专令巡检修造”。礼泉、富平等皆是三白渠灌区之县,且派遣的渠堰使也是专管三白渠修造事宜者,是知此次十县修造渠堰斗门等工作是引泾灌区一次大规模的工程改造。次年二月,为加强对此次工程改造工作的领导,又聘已改任昭应(今西安市临潼区)令的刘仁师,“兼检校水曹外郎,充修渠堰副使,且赐朱衣银章”,这是因为其对高陵县的渠堰斗门等改造卓有成效。刘仁师在此项大规模整顿工作中凭借有实干经验,施展了胸中才学,全面规划了新渠系,制定有具体可行的新规则,为开创唐代引泾灌溉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才有“关中大赖焉”的崇高评价”[17]。总之,刘仁师不仅倡修了高陵的刘公渠与彭城堰,而且全面改造了高陵县渠系配套工程,并把它推广到引泾工程的全灌区,为唐以来白渠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而其在制定新的分水条例和维持其执行的管理工作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对唐以后引泾灌溉管理体系的发展影响极大。刘仁师在引泾灌渠工程与管理上的成就,我可以与郑国、白公相提并论,而其后只有近代的李仪祉可以与之比美。唐代完善了引水、输水、分水技术管理体系,建成了新的渠首导流堰,健全了三条输水干渠,完善了各渠分水的堰闸设施,而且浇田的斗门也普遍的建立起来。唐代引泾灌溉技术空前提高,保证了其效益的扩大。《元和郡县志》曰:“大唐永徽六年,雍州长史长孙祥奏言:‘往日郑白渠溉田四万余顷,今为富僧大贾,竟造碾硙,止溉一万许顷。’于是高宗令分检渠上碾硙,皆毁撤之。未几,所毁皆复。广德二年,臣吉甫先臣文献公为工部侍郎,复陈其弊,代宗命先臣拆去私碾硙七十余所。岁余,先臣出牧常州,私制如初。至大历中,所利及才六千二百余顷”[18]。唐代三白渠灌溉面积在永徽年间达到了一万余顷,可以说达到了古代史上的最高峰。其后受硙碾等影响,在安史乱后的大历年间,灌溉规模一度降至六千余顷。这可能比不上西汉盛期郑白渠合计灌溉面积,但随着大历年间黎干的大规模修复渠系,废拆碾硙,尤其是刘仁师全面兴修三白渠堰斗门等系统,完善了三白渠系,保证了水流的有效利用,其灌溉效益应该有所回升,似乎能够达到一万余顷的高水平。唐代关中碾硙的发展对三白渠灌溉效益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元和郡县图志》就把渠利面积的减少主要归结为硙碾的设置。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碾硙是利用水的动能冲击机械来发挥作用的,这种水力利用也是水利的一种形式。硙碾的发展也不可否认是水利综合利用能力的提高,且众多的碾硙也说明三白渠引水能力的增强。唐朝政府为了使碾硙作为灌区水利的补充,达到二者均衡发展相得益彰,特制定了一些法律规制。开元《水部式》曰:“诸水碾硙,若壅水质泥塞渠,不自疏导,致令水溢渠坏,于公私有妨者,碾硙即令毁破”。“诸溉灌小渠上,先有碾硙,其水以下即弃者,每年八月三十日以后正月一日以前听动用。自余之月,仰所管官司于用硙斗门下著锁封印,仍去却硙石,先尽百姓灌溉。若天雨水足,不须浇田,任听动用。其旁渠疑有偷水之硙,亦准此断塞。”使用碾硙必须以满足灌溉用水为前提,不得与灌溉争水抢水[19]。到了唐代后期,随着干支渠分输水堰闸斗门体系的完善,这种限制碾硙的政策还是能够有效执行的。五、宋元明清南系白渠地发展与衰落秦汉郑国渠、白渠同引泾水,引水渠口在泾水出谷口的洪积扇上,距泾河谷石质河床约有五里之遥。前秦苻坚凿修郑白渠时,引泾渠口已推移到上游谷口的石质山地。《晋书·苻坚载记》载其复修郑白渠时,由于泾水河道基准面下切,导致秦汉郑白渠口抬升,无法再有效的引水,因而新修引水口向上游延伸,“开泾水上源,凿山起堤。”此时渠首第一次到了泾河谷口石质山地旁边。苻坚此次重修郑白渠,渠口较郑渠口上移了约五里。唐代渠首应在泾河上游山谷,是符坚开凿石渠的延伸。杨立业先生从现场地形与文献记载两方面综合分析,认为小龙潭前即今三号洞处是唐代渠首所在。元宋秉亮即说:“白渠口即今小龙潭下是也,”应是指唐代三白渠渠首所在[20]。其后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的引水渠口更因为不辞艰辛地凿石开洞,向上游石质谷地内部延伸。泾水河床因自然与人为活动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下切,这是历代引泾渠口向上推移的最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宋元明引泾效益的递减及清中叶以后的“拒泾引泉”。宋初乾德年间(963-968),“节度判官施继业率民用梢穰、笆篱、栈木,截河为堰,壅水入渠。缘渠之民,颇获其利”。因为唐代石堰被冲毁,宋初即用木梢等制作新堰,恢复了三白渠。其后的淳化二年(991)、至道元年(995)、景德三年(1006)、天圣六年(1028)、康定年间(1040-1041)、庆历年间(1041-1048)、熙宁五年(1072)、熙宁六年(1073)等都有修治泾堰白渠的文献记载[21]。由于泾渠干支斗渠系在唐代后期已经健全,故宋时只有沿用与维修,最主要的变成了渠口如何能多引泾水。修复渠首堰只能是恢复引水,而重开新渠口则越来越成为势所必然,这是因为随着泾水河床的下切,渠口高仰,水很难引入,故必须向上游别开渠口。至道元年(995),皇甫选已有“别开渠口,以通水道”之举,景德三年尚宾就成功地改凿渠口,“自介公庙迥白渠洪口,直东南合白渠”。熙宁年间多次修治,皆是以改凿石渠为主,其中侯可的凿新渠口虽然失败,却为丰利渠首选择了路线。大观元年(1107),“闰十月,主客员外郎穆京奉使陕西,以白渠名存而实废者十居八九。二年,诏本路提举常平使者赵佺董其事,循侯可旧迹,九月兴工,越明年四月土渠成,再越明年闰八月石渠成,赐名曰丰利渠”[22]。此次修筑是宋代最大规模地改造泾渠,也取得了宋时的最大效益。关于丰利渠口位置,蔡溥《开修洪口石渠题名记》是无可代替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历代引泾渠首工程中阐述最详的记载。其中有关丰利渠口位置的记载有[23]:(1)“渠之东岸有三沟:曰大王沟、小王沟,又其南曰透槽沟。夏雨则溪谷水集,每与大石俱下壅遏渠水,乃各即其处凿地陷木为柱,密布如棂,贯大木于其上,横当沟之冲,暑雨暴至则水注而下,大石尽格透槽之口与石棚接,如此已无患。余二沟则凿渠两岸,比大木覆其上,沟水入于泾”。这一记载揭示了丰利渠口位置与渠东各沟的关系。(2)“惟石渠依泾之东岸,不当水冲,乃即渠口而工,入水凿二渠,各开一丈,南渠百尺,北渠百五十尺,使水势顺流而下”。这里描述了丰利渠口的特征:渠口距泾河岸边百尺到百五十尺,渠口前河岸岩面较低,需要在水下施工。据附图4.宋元引泾渠口遗迹示意图所示,以现代泾惠渠大坝为基点,向南1210米的渠口遗迹,距河岸边垂直方向30米,偏北方向40余米,河岸岩面低于上下游河岸2到3米,地形地貌完全符合记载。南渠、北渠已被冲毁,但两渠所在地基仍存。(3)“又泾水涨溢不常,乃即火烧岭之北及岭下,因石为二洞:曰迥澜,曰澄波,限以七尺。又其南为二闸:曰静浪,曰平流,限以六尺,以节湍激”。本段叙述丰利渠首的枢纽布局:二洞二闸结合,因地制宜。现场情况是,火烧岭在距基点1375米左右;岭下及岭北之二洞遗迹尚存,因渠道改线(即鄂山新渠,三号洞),洞门失效而堵塞。在澄波洞进口上游,现渠道右岸上壁,有闸槽遗迹一道(距基点1232米)。两闸槽遗迹可能是静浪、平流二闸,与两洞结合,便于调节引水流量,防止渠道淤积,布置合理。现场遗迹符合记载,说明距基点1210米处渠口遗迹,应即丰利渠口。以上从大地形的渠沟关系、小地貌的渠口特征和渠首枢纽布局三方面分析辨别,无论历史记载与现场遗迹,都说明了距基点1210米处的渠口遗迹就是宋丰利渠口。附图4宋元引泾渠口遗迹示意图丰利渠是泾渠在宋代最成功的渠首改造,效益也很显著。蔡溥《开修洪口石渠题名记》曰:“土石之工毕,于是平导泾水深五尺下泻三白故渠,增溉七县之田,一昼夜所溉田六十顷,周一岁可二万余顷”。侯蒙《丰利渠开渠纪略》则曰:“疏泾水入渠者五尺,汪洋湍驶,不舍昼夜,稚耆欢呼,所未尝见。凡溉泾阳、醴泉、高陵、栎阳、云阳、三原、富平七邑之田总三万五千九十有三顷”。蔡溥和侯蒙所说溉田面积并非实灌面积,而是按一昼夜灌田六十顷365天全部不停来计算出来的理论值。实际上,泾水洪汛期是不能灌溉的,要闭渠,而庄稼在风调水顺时也不要浇水;同时灌溉农田面积与每年实灌面积也是不一样的,即有些田地每年是浇灌两遍的。元人李好文《长安志图》说:“旧日渠下可浇五县地九千余顷”,从丰利渠石渠“下宽一丈二尺,上宽一丈四尺,导泾水五尺”的过水断面估算,其引水流量有十多个立方米/秒,灌到八九十万亩即《长安志图》所谓九千余顷,已属不易,绝对达不到上述宋人所谓的二万甚至三万余顷。宋建丰利渠初为无坝自流引水,其后因泾河下切,渠高河低,故只得采用筑石囤堰之法,壅水入渠,元代前期曾经多次维修。至大元年(1308),王琚为西台御史,因其曾为泾阳县尹,亲自参与过泾渠修治工作,能够认识到引渠灌溉的重要性,也能体察泾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宋丰利渠因河道下切而显得太过高悬,于是建言重开引水渠首,向上游延伸。“至大三年(1310),陕西行台御史王承德[24]言。泾阳洪口展修石渠,为万世之利。由是会集奉集奉元路三原、泾阳、临潼、高陵诸县,洎泾阳、渭南、栎阳诸屯官及耆老议,如准所言,展修石渠八十五步,计四百二十五尺,深二丈,广一丈五尺。……自延祐元年(1314)二月十日发夫匹入役,至六月十九日委官言,石性坚厚,凿仅一丈,水泉涌出,近前续展一十七步”[25]。这是元代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改筑渠首工程,不过因工程并没有按照原来设计的标准开凿好引水石渠,故后来屡有兴筑,终至于完成。至元初年,御史宋秉亮详细考察了泾渠渠首,认为上次所开王御史渠“犹有三尺未开,宜与(于)旧凿渠底通行计料,再令开凿加深八尺,如此不待囤堰之设,先有五尺自然之水入渠”[26]。至元二年(1336),“再开四千四百零二工一分,五年再开一万五千九百六十五工”[27]。元代最初利用宋代丰利渠首,后来开凿新渠口,即王御史渠首。其位置据《元史·河渠志》,王琚所修新渠是于丰利渠上“展修石渠,为万世之利”,或曰“更开石渠五十一丈”。用“更开”和“展修”来叙述王御史渠的兴建,说明王御史渠是由丰利渠口向上游延伸,王御史渠口在距今泾惠渠大坝1056米处,参见附图4。关于元代泾渠的灌溉面积,文献记载的差别很大。据《元史·河渠志二》,英宗至治元年(1321),陕西屯田府言,泾渠“浇溉官民田七万余亩”;而在文宗天历二年(1329),陕西省准屯田府又认为是:“分流浇溉民田七万余顷”。二者一字不同,而灌田面积却相差百倍。不过,细究起来,二种观点皆不可信,一失之小,一偏于大。《元史·河渠志三》记载有王御史渠修成后的浇灌面积,谓“凡溉农田四万五千余顷”,此也失之偏大。从渠首新开断面尺寸及渠系仍循旧制来看,其灌溉面积不会大于唐宋时代。李好文《长安志图》所载似乎最为可信,其曰:“旧日渠下可溉五县地九千余顷,……即今五县地亦开遍,大约不下七八千顷”[28]。明人项忠也认为泾渠溉田数,“至元犹溉八千顷”[29]。从洪堰引水至多达到120徼来看,元代实际灌溉面积在七八千顷是较为可信的。因为泾河河道下切的自然原因,引水越来越困难。故元代王御史建成后的最大灌田规模估计也不会超过此数。明代直接上承的是元王御史渠,据相关文献记载,明代较大规模地整治引泾工程,至少进行了六次。第六次整治工作议于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开工于宪宗成化元年(1465),竣工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是明代历次修治泾渠工程中用工最多、历时最长、工程规模最大、灌溉效益最好的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