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教师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教师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教师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教师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教师版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基础巩固(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进行改革,使隋朝国力日强。下列表述中与隋文帝有关的史实是①代周称帝,建立隋朝②励精图治,进行改革③率军灭陈,结束分裂④开通大运输河,促进南北经济沟通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代周、改革、灭陈皆是文帝所为,但率军灭陈的是杨广,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隋炀帝统治时期开通的大运输河,不是隋文帝,④也不符合题意。所以选①②组合的B项,A、C、D均解除。2.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输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B.激化社会冲突导致隋朝灭亡C.促进了南北沟通和经济发展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答案】C【解析】材料中诗句的意思是:“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假如不是当时修龙舟(巡游)的事情,(杨广的)功绩和禹或许也差不多了。”大运输河最主要的影响在“至今千里赖通波”,促进南北沟通和经济发展,故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解除。3.隋朝后期的统治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最根本的是A.阶级冲突尖锐B.江南经济发展C.政局动荡担忧D.生产力严峻破坏【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再现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首先能精确识记隋末暴政的表现;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确知:暴政导致社会生产力的严峻破坏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社会生产水平下降。故选D。4.《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徵手诏》,表示从谏改过。并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这段史料可用于探讨唐太宗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B.戒奢从简C.知人善任D.虚怀纳谏【答案】D【解析】依据题文信息可知题文主旨是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和《十渐不克终疏》都被太宗接受并高度重视,说明太宗虚怀纳谏,故选D。A、B、C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解除。5.(2024·新课标全国Ⅱ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供应快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限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解析】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这一做法减弱了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由材料“武则天时期”“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而非为了官员的晋升,故B项错误;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减弱宰相和加强皇权的目的,实现对朝政的全面限制,故C项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宰相职权被减弱而非强化,故D项错误。6.学习历史,必需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A.武则天参加朝政B.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和亲C.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唐玄宗提倡节俭【答案】C【解析】所谓史实是指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具体的历史事务;所谓观点是指从历史事务和人物中总结、提炼得出的看法和结论。结合以上内容可知,C项属于观点,答案为C项。7.杜甫的诗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漂移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怜悯。反映了唐朝国力由盛转衰的变更,所以被称为“诗史”。这些诗反映的史实是A.隋朝暴政B.淝水之战C.开元盛世D.安史之乱【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杜甫是唐朝诗人,致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务是安史之乱,故选D。8.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了一百多年,北方藩镇之间为争夺地盘斗争不断,而此时南方却是相对安定。这促成的局面是A.推动了国家政治中心的东移B.加速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有利于阻挡北方民族的南下D.瓦解了唐中心在北方的统治【答案】B【解析】唐朝都城在长安,与政治中心的东移不符,故A项错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造成北方的动荡,南方相对安定,加速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故B项正确;强大的中心集权国家有利于阻挡北方民族的南下,与材料中“藩镇割据”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名义上还是唐朝的统治区城,而且藩镇也不仅只是在北方,故D项错误。9.为结束五代十国局面,实现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的历史事务是A.黄巢起义B.朱温废唐C.朱温建立后梁D.后周周世宗改革【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解除A;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唐朝灭亡,之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B、C都不符合题意;周世宗顺应形势,革除弊政,实力慢慢增加,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故选D。二、拓展提升(单选3个,每个5分;材料解析题2个,13题18分,14题22分)10.(2024·盐城测试)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缘由是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D.苛捐杂税苛政黩武【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秦、隋短命而亡的共性缘由是暴政、苛政,故选D;A、B、C三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均解除。11.(江苏高考)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吏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得信息的实力。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前期“不满三千户以上者”不准设置市,后期可以设置,从而说明市的建置管理有所变更,故本题选择A项;B、C和D都不符合题干信息,均解除。12.(2024·新课标全国1卷)据学者探讨,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状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状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游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独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限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留意维护中心的权威D.持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D【解析】不向朝廷上贡或少上供的藩镇数量虽多,但朝廷的财政收入并不依靠藩镇,并且东南型的藩镇仍向朝廷上贡,藩镇无法限制朝廷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解并描述各藩镇与中心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藩镇之间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依据表格可知河朔型藩镇驾驭了官员任免权、财权和军权,拥兵独立,不利于中心集权,故C项错误;依据表格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种藩镇在防卫地方割据势力、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主动作用,有利于持续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13.(18分)(2024·苏州模拟)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杜甫《忆昔》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中国人口史》(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2分)?他的诗被后人称为什么(2分)?(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4分)?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状况(2分)?(3)材料二中,639-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2分)?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缘由(6分)。【答案】(1)特殊时代: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2分)。“诗史”(2分)。(2)社会现实:开元盛世时期国家呈现经济旺盛(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溢)、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富足的景象(4分。)印证:“小邑犹藏万家室”(2分)。(3)趋势:连续增长(上升)(2分)。缘由:“贞观之治”(奠基);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接着发展);“开元盛世”(全盛)(6分)。【解析】第(1)小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特殊时期,他的诗属于现实主义风格,被称为“诗史”。第(2)小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开元盛世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囯库充溢的状况。材料二唐朝户数从贞观十三年到705、740、754年连连上升,可以印证“小邑犹藏万家室”的诗句。第(3)小题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概括回答即可;其次小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回答即可。14.(2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汉朝为加强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唐朝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制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向制度化。材料二唐朝时周边各族快速发展。突厥是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部落……隋末唐初,东突厥多次南下进攻。贞观初年,唐军大举反击,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后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朝中心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七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唐代与汉代民族政策的差异。(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方式及影响。(16分)【答案】(1)差异:汉代因俗而治(2分);唐代同等对待汉族与少数民族,向少数民族地区派驻官员,参加地方管理,加强对地方的监管。(4分)(2)方式:通过斗争维护边疆稳定;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和亲、会盟;册封爵位,促进友情。(8分)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沟通;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供应借鉴。(8分,写出4点即得8分)【解析】第(1)小题,差异,依据材料汉朝“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