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曙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测10月9日试卷_第1页
辽宁曙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测10月9日试卷_第2页
辽宁曙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测10月9日试卷_第3页
辽宁曙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测10月9日试卷_第4页
辽宁曙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测10月9日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由于秦之统一,从前华夏对夷狄之分而治之的局面亦随即消融,中国渐渐成为一个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全国人民生活于同一版图,沐浴于同一文化。这主要说明秦的统一A.使各民族生活习俗趋同 B.扩大我国疆域并形成基本格局C.促使我国人口数量增加 D.使中华民族渐渐融合成一体2.北宋时期,可考的87位参知政事的平均任期只有30个月,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为9年5个月,任职时间最短的只有1个月。这一现象表明A.皇权与相权的冲突不断加剧 B.官僚机构行政效率显著提升C.中枢运行机制存在严峻缺陷 D.皇权通过人事任免得到加强3.唐朝时,为加强边防在沿边重镇设立的节度使,渐渐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权力,形成干强枝弱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员,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但却“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与唐、宋相比,元朝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中心对地方权力支配趋于合理C.行省官员出名无实 D.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4.英国《权利法案》部分内容如下: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材料表明英国A.国王的实际统治权得到约束 B.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C.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得以确立 D.责任内阁被赐予相当大的权力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十七条规定,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组成结构按第一十八条规定,每行省、内外蒙古、西藏各选派5人,青海选派1人,选派方法由各地自行规定。这一条款集中体现了A.五族共和思想 B.代议制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原则6.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夫、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1941年5月1日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地政权的人员支配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与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一变更A.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标记国内主要冲突的变更C.反映中国共产党从无趣到成熟 D.说明党对工作重心的调整7.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些言论A.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B.说明国共两党分歧已经基本解决C.标记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成功8.1962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共青团七届三中全体与会者时说,“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状况,照实行“包产到户”责任田”五统一”等”;又说,“群众情愿实行哪种形式,就应当实行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段话表明邓小平A.倾向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强调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根本调整C.意识到人民公社体制的不足 D.认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有了质变9.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出土了西汉后期东海郡向朝廷上报的考核资料抄件,内容包括:行政机构设置(县邑侯国、乡里、亭邮数量),县乡三老等优抚对象和因力田、孝、悌等受表彰人物的数量,官吏数量,户口和耕地面积的增减,钱谷收入与支出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汉代具有完备的文书档案制度②诸侯王势力强大把持地方行政③政府重视吏治和发展农业生产④教化民众成为地方官考核内容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以下是中国古代汉代到唐宋制度变迁简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汉代唐代、宋代清代学者沈家本的《沈寄簃遗书》,以《汉书》《后汉书》所载为例,称“三辅及令、守、长,皆有专杀之权”唐高宗命人编纂的《唐律疏议》中载“刑宪之司,执行殊异。大理(寺)当其死坐,刑部处以流刑,一州断以徒年,一县将为杖罚”宋代章如愚的《山堂考索后集》称“汉之用人,不分流品。视其才能勋绩,等而上之,无有限格”,薛宣出身书佐,魏相出身卒吏,最终晋升宰相宋代学者李心传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称宋代胥吏可依据政绩晋升为品官,但设有上限,如制度规定“吏职补官至从政郎(从八品)止”A.唐代地方长官职权较汉代有所提高 B.唐宋对官僚职权和升迁的规定更加细致严格C.汉代选官重门第,唐宋取士重才学D.私人笔记的可信度不高,不行凭此得出结论11.西方学者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说:唐代科举制是作为中国文明宏大成就之一的量才录用的文官制度的真正开端。作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赐予确定是因为它A.大大加强了中心集权 B.考试选拔官员更为公正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D.打破了贵族的特权垄断12.从“光荣革命”到19世纪初,一些奴颜媚骨的“国王之友”和政治掮客,单凭王室支持登上相位,用国王赏赐官职的润滑剂维持着行政机构的运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王违反《权利法案》中议会至上的原则B.英国行政权力脱离了议会监督C.英国近代政体中长期保留了传统政治色调D.英国还没有建立责任内阁制13.美国打破了英国文官制度中品位分类的等级观念,重视职位分类,标准客观,管理科学,体现责任与职位的统一。与品位分类相比,职位分类A.否定了英国文官制度的理念 B.适应了行政工作专业化的趋势C.杜绝了行政工作的懈怠和懒散 D.极大地提高行政部门的效率14.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实行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A.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 B.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C.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 D.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允15.中国的儿童以家庭教化为主要形式,清朝前期在各类官学的入学人数只占到童生数的1%;1905年以后,新式学堂学生人数以每年净增30万的速度扩大,1907年为1024988人,1909年达1638884人。在各类新式学堂中,无趣舍、蒙养学堂、初等小学堂等初级教化占有相当比例。出现这一变更的干脆缘由是A.工业文明起先传入 B.科举考试正式废除C.新式学堂数量增加 D.近代教化体系完善16.1981年,中心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育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亲密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学问和各种业务工作实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心A.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 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留意德才兼备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 D.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17.商代甲骨文“德”字没有“心”符,时人尊崇天命,认为一切都是神意赐予的结果;西周金文的“德”字加入了“心”旁,将人的行为和思想联系起来,由此产生了以德配天的政治法律观念。这说明西周A.强化了统治的神权色调 B.实行了严格的等级秩序C.天命观中蕴含民本思想 D.君权神授的观念已消逝18.“引经决狱”是汉代一种独特的司法审判方式。史料记载: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甲当何论?······《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而不当坐。这表明汉代A.律法建设受到冲击 B.道德影响法律判决C.儒学取得正统地位 D.宗族血缘渐渐淡化19.(2024·辽宁营口期末)下表相关数据的变更反映了朝代统治时间节妇数烈女数节妇烈女合计隋唐326年32人29人61人两宋316年152人122人274人A.隋唐统治者未受到儒家伦理纲常的熏陶 B.宋朝女性伦理观念根植于商品经济发展C.隋唐时期的经济旺盛与社会风气的开放 D.儒学信仰的重建强化了社会的伦理观念20.朱元璋要求乡里选人每月六次在道路上摇铃唱六句话:“孝顺父母,敬重长上,和谐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其目的是A.传播儒学,优抚老弱 B.地方自治,缓和冲突C.宣讲乡约,监察地方 D.教化乡里,警醒世人21.1697年英国议会通过《国王年金法案》,授予国王年金,用于王室生活费和政府文职人员的薪俸开支等,凡斗争费用全部由议会担当。1830年的《国王年金法案》把王室生活费和政府官员薪俸彻底分开,国王年金只担当前者,后者统由国库金中支出。《国王年金法案》的修订表明英国A.国王不再驾驭行政权力 B.政府事实上对议会负责C.议会完善国家财政限制 D.责任内阁制的初步形成22.1789年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提出了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强调了国家主权原则,宣布了民族自决的权利,废除了一些关于斗争的旧法规和制度,主见在斗争法上贯彻人道主义精神。这些法令或制度A.干脆导致了法国民族主义萌发 B.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志向蓝图C.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D.标记着近代欧洲国际法的诞生23.1950年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同等。这部法律的颁布A.肃清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余毒 B.实现了婚姻自由与男女同等C.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 D.适应了社会变迁与发展须要24.我国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的制定。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委员长会议确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广泛征求看法。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增加以网络的方式征求看法。这一发展过程A.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C.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25.2024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确定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这一确定A.丰富了新时代特色理论体系 B.有利于全面提升公民的素养C.利于中国快速战胜重大疾病 D.对精神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共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君臣朝参制度,亦称“朝会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心决策议事制度之一。《周礼·秋官·朝士》记录了天子的“三朝”之制,即进行朝参的地点有三个,但对“三朝”的具体位置、朝参的内容和时间以及朝参的官员范围等均无具体说明。汉初,汉高祖一度将秦代繁缛的朝参“仪法”全部废除,出现了“群臣饮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的现象。不久,高祖起先按儒生制定的“仪法”接受百官朝贺。《汉书·宣帝纪》记载:“(宣帝)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东汉、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朝贺礼仪和“五日一听事”之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补充。依据唐代文献资料可知,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大体分为外朝听政、朔望朝参和常朝等三种不同形式,并不断发展变更。——摘编自杨希义《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初探》材料二

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因同教皇卜尼法八世发生冲突,首次召开三级会议,参与会议的三个等级分别是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市民代表),这标记着法国历史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三级会议起先只是等级代表会议,不是立法机关,它的职能是听取国王的确定;三级会议也不是常设机构,是应国王要求召开的,由国王确定开会的时间、地点、代表人数和选举方式。国王吸取三个等级的人士加入到国家决策里来,使国王决策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来,三级会议在某些时刻也起到了限制王权的作用,比如太子查理在1357年11月到1358年2月就被迫同意以下条件:定期召开三级会议并听取治国看法;会议每年召开2-3次;征税必需得到三级会议的同意;三级会议有权任命国王的顾问;等等。——摘编自吕俊《三级会议与法国封建制度的变迁》(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周代至唐代朝参制度的特点。(4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中国周代至唐代朝参制度和中世纪后期法国等级君主制的共同影响,并指出二者的内在差异。(9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期事务古雅典历史上出现过12次陶片放逐案例,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87年,被驱除者是僭主庇西特拉图的亲戚西帕库斯,最终一次发生在公元前417年,群众领袖海柏波拉斯被流放。战国时期韩非子主见惩处有罪行的人,不能因是高官显官而回避;奖赏有功劳的人,不能因是小民百姓而遗忘。宋代宋代法律全盘继承了唐律关于男子“七出”正值休妻的法律规定,赐予了女子主动离婚的权利,甚至扩大了女子的离婚自由权。近代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得中止法律的实施,未经议会同意,也不得行使法律豁免权。近代中国1904年《公司律》确立了两项同等权利:一为不分官商、不同主体一律同等原则;二为股权同等原则。现代中国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疼惜。参考答案1-5DDBBB6-10AACBB11-15BCBAB16-20BCBDD21-25CCDAD26.(1)特点:形式多元;留意礼仪;具有多种职能;不断调整完善。(2)共同影响:有助于强化君主权威;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上令下达;确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主独断专行。内在差异:中国古代朝参制度只是中心政府决策体制的组成部分,参与者为君主和臣僚,社会代表性较低;法国等级君主制是王权、贵族、教会、市民组成政治联盟的重要形式,会议代表非职业官僚,社会代表性较广。【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周代至唐代。特点:依据材料一“依据唐代文献资料可知,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大体分为外朝听政、朔望朝参和常朝等三种不同形式,并不断发展变更。”可知形式多元;依据材料一“不久,高祖起先按儒生制定的‘仪法’接受百官朝贺。”可知留意礼仪;依据材料一“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可知具有多种职能;依据材料一“东汉、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朝贺礼仪和‘五日一听事’之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补充。”可知不断调整完善。(2)本题是影响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周代至唐代、中世纪后期的法国。共同影响:依据材料一“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大体分为外朝听政、朔望朝参和常朝等三种不同形式”和材料二“三级会议起先只是等级代表会议,不是立法机关,它的职能是听取国王的确定”可知有助于强化君主权威;依据材料一“依据唐代文献资料可知,唐代君臣朝参制度大体分为外朝听政、朔望朝参和常朝等三种不同形式”和材料二“国王吸取三个等级的人士加入到国家决策里来,使国王决策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可知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上令下达;依据材料一“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和材料二“后来,三级会议在某些时刻也起到了限制王权的作用”克制确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主独断专行。内在差异:依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君臣朝参制度,亦称‘朝会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心决策议事制度之一。”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朝参制度只是中心政府决策体制的组成部分,参与者为君主和臣僚,社会代表性较低;依据材料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