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总论教材_第1页
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总论教材_第2页
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总论教材_第3页
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总论教材_第4页
中级财务会计第一章总论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新学期的同学们2024/6/251一、中级财务会计的定位与特点(一)初级会计学与高级财务会计的定位

1.初级会计学

介绍记账、算账和报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高级财务会计(也称特种会计)

介绍一般会计业务以外的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包括:特殊财务报告问题、企业会计中较特殊且复杂的问题,以及企业处于非持续经营等特殊情况下的会计问题。2024/6/252(二)中级财务会计与初级会计学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关系

1.初级会计学所介绍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既是中级财务会计知识体系的主体部分,又是企业会计工作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2.中级财务会计居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对初级会计学中揭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具体运用,又是进一步学习高级会计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2024/6/253(三)中级财务会计的定位:

1.核算内容:经常性和一般性业务

2.核算依据: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

3.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常规方法2024/6/254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阐述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1.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2.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4.熟悉财务报告目标5.熟悉财务报告的构成6.了解会计基本假设第一章总论2024/6/255一、会计的目标:会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即会计要为哪些人服务、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主要以财务报告形式提供信息,因此会计目标也称为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第一章总论§1.1财务会计的目的2024/6/256按照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目前的环境下,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第一章总论§1.1财务会计的目的2024/6/257它主要解决向谁提供信息为何提供信息提供何种信息2024/6/258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基本目标(决策有用学派)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因此,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向谁提供信息2024/6/259(一)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1、企业的所有者。在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需要的会计信息如下:是否应该对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是否应该转让在企业中的投资(如出售股份)。企业管理当局是否实现了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经营成果怎样。企业的盈利分配政策(如股利政策)如何。对于潜在的投资者来说,主要依赖会计信息,作出是否参加企业投资的决策,(如决定是否购买某家公司的股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关注点:2024/6/25102、企业的债权人。债权人需要的信息是:企业的财力是否充裕,是否足以偿还起债务。企业的获利情况怎样。是否应该贷给企业更多的资金。是否应该继续保持对企业的债权(如是否转让公司的债券)。对于潜在的债权人来说,需要依靠会计信息,作出是否贷给企业资金的决策。2024/6/25113、政府部门。有关政府部门(如税务机关),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说承担的义务情况。例如:企业缴纳所得税和企业税金的情况。企业是否遵守有关法律规定。企业向各级政府的法定机构提供的各种报告是否正确。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企业还有义务向有关政府管理部门提供进行宏观调控所需要的会计信息。2024/6/25124、职工与工会。企业的职工与工会主要关心下列问题:企业是否按正确的方向从事经营,为其职工提供稳定而持久的工作职位企业福利待遇有何变动企业的获利情况怎样;利润增加时,企业能否支付较高的工资与奖金2024/6/25135、企业的顾客。企业的顾客虽然不参与企业资源的配置,但在许多方面与企业存在着利益关系。顾客主要关心下列问题:企业的财力是否充裕,是否足以保证长期供应顾客所需要的产品。是否应该从该企业增加产品购买量。企业的经营行为和这个政策是否和顾客的目的相矛盾。注:其中最主要的使用者是投资者。其他使用者的需要服从于对投资者的需要。2024/6/2514注意: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会计信息,绝大部分是属于“强制的”或是“必需的”。企业向外界提供的决策有用信息是由管理当局提供的,但管理当局并不是提供会计信息的唯一渠道,但外界决策所依据的会计信息的公允和准确性,最后必须而且只能由企业管理最高当局负责。对外财务报告主要面向两个主体——投资者和债权人。2024/6/2515(二)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企业组织的各级管理部门。企业内部员工。旨在帮助企业实现其总体的战略和任务。2024/6/2516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受托责任学派)

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即企业管理层所经营管理的各项资产基本上均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留存收益作为再投资)或者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所形成的,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资产。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以及资源使用的有效性。为何提供信息2024/6/2517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的首要目标是计量受托者的经营业绩,这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输出不仅以需求方为主导,更要关注信息供给方的行为特征,受托者的经营业绩可能会因某些信息的披露而受损,过多的信息披露会暴露企业的商业秘密,因此,提供的信息在数量上并非越多越好,信息的提供不应仅以需求方(决策者)为主导,而应充分考虑信息供给方的利益及信息披露对受托者造成的负面影响。2024/6/2518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首要目标是向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这决定了会计信息的提供应以决策者为中心,而不同决策者对信息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提供的信息在收益大于成本的前提下,越多越好。2024/6/2519

二、财务会计的特点1、主要是对外提供会计信息2、主要反映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提供货币量化的历史信息)3、定期提供反映企业整体的会计信息(提供以财务报表为核心的信息)4、受统一会计规范的约束(其依据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5、有科学统一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由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构成)

财务会计在目标、对象、规范、报告形式等方面区别于管理会计。2024/6/2520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目标对外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为内部管理所用对象资金成本规范专门的准则与制度内部规范报告三大报表内部报告(较灵活)模式账—证—表无特殊模式2024/6/2521财务会计的定义财务会计是依据会计规范,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专门程序与方法,向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2024/6/2522第二节企业会计规范2024/6/2523会计规范体系会计规范是指会计业务处理与生成会计信息过程中的各种会计行为所作的限定或约束,其体系层次如下:

相关法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专业法规与规章如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如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等它是企业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的反映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处理规范。2024/6/2524二、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法规体系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律法规体系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企业会计准则3.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层次的关系是:会计法统驭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统驭具体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以上三个国家统一会计规范统驭内部会计制度。2024/6/2525《会计法》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重要法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法》于1985年首次颁布施行。1993年12月第一次修改,1999年10月进行了第二次修改,2000年7月1日开始施行。《会计法》全文共七章、五十二条,指出立法目的、规定适用范围、划分会计工作的管理权限,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制定外,还分别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等方面,规定了会计工作应该达到的要求。2024/6/2526表2.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年代事件1988从1988年起,我国开始研究起草企业会计准则。19921992年11月,财务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称为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1997-2001自1997年上半年正式发布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开始,截至2001年底,共发布了具体准则16项。2006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能够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二)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1、基本会计准则2、具体会计准则2024/6/2527什么是会计准则

第一,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第二,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游戏规则,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第三,会计准则是国家社会规范乃至强制性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规范经济秩序和从事国际经济交往等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会计准则建设并注重发挥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有学者认为,会计审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政府监管,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三大支柱。这种说法并不为过。(财政部副部长:王军)2024/6/2528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般业务准则(23个)特殊行业特定业务准则(8个)报告准则(6个)涉及整个会计工作和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对38个具体准则起统驭和指导作用第一层第三层第二层根据基本准则制定的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规范38号相互衔接准则(1个)根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性指南2024/6/252938个具体会计准则内容?2024/6/2530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基本准则第1号存货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4号固定资产第5号生物资产第6号无形资产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8号资产减值第9号职工薪酬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2024/6/2531第11号股份支付

第12号债务重组

第13号或有事项

第14号收入

第15号建造合同

第16号政府补助

第17号借款费用

第18号所得税第19号外币折算

第20号企业合并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2024/6/2532第21号租赁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24号套期保值第25号原保险合同第26号再保险合同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2024/6/2533第31号现金流量表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34号每股收益第35号分部报告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结构2024/6/2534那么,新会计准则体系具体有哪些特点呢?2024/6/2535

层次分明、相互协调,构成完整体系

更加完整全面(包括各类企业、各种业务)

更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会计事项本身特性,采用较多会计计量模式

更好地借鉴和融合国际会计准则内容和国际会计准则协调

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了与国际会计信息的可比性2024/6/2536(三)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具体规范。我国企业目前执行的会计制度:

1、《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除金融企业和小企业外的所有企业。

2、《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金融企业。3、《小企业会计制度》:注意:执行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24/6/2537另:2005.1.1: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2024/6/2538§1.3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会计主体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2024/6/2539一、会计主体1、定义: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2.设定意义: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只有哪些影响企业本身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事项区分开来。也就是要明确会计人员的立足点,解决为谁记账、算账、报账的问题。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会计主体应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特别是需要单独反映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编制独立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实体。发票上为啥要写客户名称?一笔贷款形成负债还是资产?2024/6/2540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例如,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应当建立财务会计系统,独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如,就企业集团而言,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酌法律主体,但是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必要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企业集团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它却是会计主体。再如,由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等,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应当对每项基金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注意:举例2024/6/2541二、持续经营1、定义:持续经营是指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其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进行清算。

2.设定意义:财务会计的一系列方法都是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为前提的。如果企业不具备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会计处理要采用所谓的清算基础。企业不能持续经营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因此,需要企业定期对其持续经营基本前提作出分析和判断。2024/6/2542三、会计分期:1、定义: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2.设定意义: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为了定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向有关各方提供信息,需要划分会计期间,即人为地把持续不断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较短的经营期间。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2024/6/2543四、货币计量:1、定义: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设定意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为会计计量提供了方便。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币值稳定)实际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需要具体确定记账本位币,即按何种统一的货币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涉及非记账本位币的业务,需要采用某种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登记入账。2024/6/2544五、会计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在实务中,企业交易或者事项的发生时间与相关货币收支时间有时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款项已经收到,但销售并未实现;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并不是为本期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为了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2024/6/2545权责发生制凡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本期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付出,均应作为本期费用处理凡不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款项,即使在本期收到,也不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不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款项,即使在本期付出,也不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2024/6/25461.4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提供何种信息2024/6/2547主要回答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是有用的或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2024/6/2548

财务会计信息应具备的特征取决于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决策和评估受托责任的需要。即,应从财务会计目标的角度来评价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2024/6/2549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会计工作成败的标准。主要包括:

客观性

相关性

明晰性

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

重要性

谨慎性

及时性2024/6/2550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具体包括以下要求:(一)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二)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其中包括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附注内容等应当保持完整,不能随意遗漏或者减少应予披露的信息,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三)包括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为了达到事先设定的结果或效果,通过选择或列示有关会计信息以影响决策和判断的,这样的财务报告信息就不是中立的。一、客观性(可靠性)举例2024/6/2551二、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是要求企业会计信息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需要。亦即有用性,新准则更加强调企业提供信息的有用性。相关性取决于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思考:相关性与客观性的关系。2024/6/2552相关性能帮助决策者对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预测价值能有助于决策者验证或修正过去的决策和实施方案反馈价值同时并存相互影响2024/6/2553三、明晰性(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2024/6/2554四、可比性1、定义:可比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2、可比性包括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横向可比: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2024/6/25553、需要注意的是:强调可比性并不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绝对不变。如果原来采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已不符合客观性与相关性的要求,企业就不宜继续采用。如果存在更为相关和可靠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企业就不宜保持其会计方法不变。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对于相同的经济业务,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方法。这就要求: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尽量减少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余地;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会计政策。2024/6/2556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这是因为,有时候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能真实反映其实质内容,因此,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不能仅仅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外在表现形式来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应反映其经济实质。2024/6/2557六、重要性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项。凡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较大影响的交易或事项,应作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重点;对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则可以采用简化的处理程序和方法,也不必在会计报表上详细列示。强调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质量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会计信息的效用与加工会计信息的成本这两方面的考虑。在实务中,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

2024/6/2558七、谨慎性谨慎性(也称为稳健性)是指企业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在对某一会计事项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供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一种不导致高估资产或收入的做法,以免损害企业的财务实力,防止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持盲目乐观的态度。2024/6/2559八、及时性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及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财务报告;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及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2024/6/2560提醒:八个质量要求的排列顺序不能变,越前面的越重要。2024/6/2561

§1.5会计要素及其确认2024/6/2562

会计要素主要解决会计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哪些会计信息以及如何提供这些信息的问题。只有对会计要素作出科学严格的定义,才能为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奠定坚实的基础。2024/6/2563

什么是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分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费用2024/6/2564会计要素定义:对会计所要反映的经济内容的基本分类项目,称为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简称会计要素。内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要素为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收益表要素为收入、费用与利润。国际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报表要素为资产、负债、权益、收入与费用(与我国准则相比,没有将利润纳入基本要素的范畴)。现金流量表要素作为资产负债表要素与利润表要素的派生或转化形态,没有纳入其中。2024/6/2565一、资产(一)资产的确认1、定义: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2024/6/25662、特征:(1)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强调既成事实的事项拥有法定财产权,或者能够控制被投资企业收益性既包括有形资源,也包括无形资源2024/6/2567资产的确认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资产的确认,除应当符合定义外,上述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资产是实物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举例2024/6/2568资产

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在1年或长于1年的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2024/6/2569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资产:

①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

②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

③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下同)变现。

④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2024/6/2570释义:

1一次性参加生产活动。

2其价值一次全部转移、并从收入中得到补偿。

3是偿还短期债务的源泉。

4可以是实物的,也可以是无形的。2024/6/2571流动资产的会计表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现金购买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收取货款2024/6/2572非流动资产释义:1多次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其价值是通过折旧、摊销的形式进入各期的费用。

3可以是实物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长期资产的会计表述: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等。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2024/6/2573三、负债(一)负债的确认1、定义: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2、特点:(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3.负债的确认条件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2024/6/2574负债

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在1年或长于1年的营业周期内清偿的负债。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等。2024/6/2575(三)

所有者权益(Owner’equity)

释义:1、剩余权益(净资产)=资产-负债

2、由原始投入和利润积累构成

3、发生亏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4、实现利润,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5、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6、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

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2024/6/2576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所有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2024/6/2577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2024/6/2578(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2024/6/2579(四)所有者权益的内容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分为四个部分: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指按国家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得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可以合称为留存收益。总之,所有者权益包括本钱(资本)和利钱(盈余)两大部分。2024/6/2580Owner’equity所有者权益增加和减少的动因股东投资收入股东分红费用抽走投资2024/6/2581举例说明“所有者权益”的内容:某公司2001年注册资本70万元,实际收到投资80万借入资金30万元。资产110万负债30万实收资本70万资本公积10万净资产=资产-负债=110-30=80万净资产80万元:实收资本70万资本公积10万留存利润02024/6/2582由于经营状况较好,年末,资产总额达到130万元。债务没有增减。资产130万元负债30万实收资本70万资本公积10万净资产=130–30=100万元其构成:原始投资70万资本公积10万

新增积累20万元利润20万2024/6/2583进一步分析净资产:

20万元的利润按财务制度的规定,应分配:

交纳33%的所得税(简化按30%),6万元;

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为1.4万元;

按一定比例向投资者分配,5万元;

剩余的为未分配利润,为7.6万元。净资产89万元

实收资本70万元资本公积10万

盈余公积1.4万元未分配利润7.6万元资产总额为:130–6–5=119万元净资产=119–30=89万元2024/6/2584(四)收入Revenue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024/6/2585(一)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2024/6/2586(二)收入的确认收入确认的一般标准: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2024/6/2587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五)费用(Expense)以权责发生制来确定费用的归属期。费用会引起资产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费用的发生不一定会导致资金的流出发生的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2024/6/2588(一)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3)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2024/6/2589(二)费用的确认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2024/6/2590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成本所得税费用………..费用的会计表述:2024/6/2591七、利润(一)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业绩情况,是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二)利润的来源构成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2024/6/2592(三)利润的确认条件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2024/6/2593§1.6会计计量2024/6/2594会计计量是对经济活动的量化表述过程。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会计所提供的主要是以货币进行量化的信息。这正是会计信息系统区别于其它经济信息系统的本质特征。从表现形式上看,会计计量涉及计量对象。从性质上说,会计计量涉及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会计计量

2024/6/2595一、计量对象计量对象是指被计量的客体,具体到财务会计要素上,就是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按计量对象不同,会计计量可分为资产计价和利益确定。前者是对资产、负债进行计价,通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方式来反映主体的经营活动的影响;后者是借助于计量收入,费用、并借以确定收益的方法来计量主体的经营活动的成果。2024/6/2596二、计量属性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性或外在的表现形式。具体到会计要素,就是指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要素可以用货币进行量化表述。计量属性的选择取决于各个用户的信息需要。由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情况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因此,对计量属性的选择也就存在着差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