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前黄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前黄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前黄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常州市前黄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常州市前黄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常州市前黄中学新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怜悯”将像一个在狂风中倘(cháng)佯的裸体婴儿,或像一位在空中乱闯的仙童,把这令人毛骨悚(sǒng)然的行为吹向每一只眼睛,使泪水淹没唉叹。B.70年来,劳动群众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在革故鼎(dǐng)新、自强不息的奋斗中,在筚路篮缕、胼手胝(dǐ)足的实干中,铸就了改天换地、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C.从清裂到柔和本身就足以令人好奇,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那一年的物候(hòu)给它注入了怎样的生命力?时光窨(xūn)制陈韵,配搭的故事好似永远讲不完。D.细草芊芊(qiān)的绿茵上,沾濡了清明的酒气,遗下了游人的屐(jī)痕车迹。一切都兴奋到了极点,大概有些狂乱了吧?在这缤纷繁华目不暇接的春天!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但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都有比较()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通常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大多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联结生拼硬凑真实 B.关联生拼硬凑翔实C.关联生搬硬套真实 D.联结生搬硬套翔实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B.既是表达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也是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C.不是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而是帮助自己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D.首先是为了表达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其次才是帮助自己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B.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呐喊》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C.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文学家针对“秦统一六国”这一历史事件发表独到的见解,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文章有贾谊的《六国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洵的《过秦论》。D.《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都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多年前,国产首艘AIP(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的英文缩写)潜艇列装肖海生所在的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得知这个消息,肖海生整个人被“点燃”了。AIP系统构造复杂.全世界能设计建造的国家_____。操纵这个世界领先的舰艇,是从零起步。肖海生开始了艰难的学习、研究过程。他经常把自己关在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的舱底研究装备,()。一次执行任务中,某动力装备气压不稳定,按照操作规程必须停机检查。肖海生略一思索,拿起木榔头缠上几层棉布,对着管路“哐、哐”敲击数十下,不一会儿装备气压恢复正常,把班里的战士看得。肖海生成为我国首艘AIP潜艇艇员以来,____,数公里长的管路走向、几百个阀门位置、上千组技术参数,全部刻在了自己的脑海里。翻开他的笔记本,记者发现,说明书上简单的图纸到了本子上顿时变得复杂起来.各种关键装备的性能参数、安全风险、备件名称、排障方法_______。前几年,AIP潜艇大量列装支队之后,但凡有重大任务,支队领导都喜欢“点将”肖海生。肖海生也不孚众望,保持潜艇安全潜航十几万海里,保证AIP系统可靠运行数千小时,战友们称他为“定海神针”。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首屈一指目瞪口呆日月如梭一应俱全B.屈指可数目瞪口呆寒来暑往应有尽有C.首屈一指张口结舌寒来暑往一应俱全D.屈指可数张口结舌日月如梭应有尽有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天下来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灰白色的长航服往往不到半天就被染成“迷彩服”B.—天下来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往往不到半天就把灰白色的长航服染成“迷彩服”C.一天下来衣服干了湿、湿了干,往往不到半天就把灰白色的长航服染成“迷彩服”D.—天下来衣服干了湿、湿了干,灰白色的长航服往往不到半天就被染成“迷彩服”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肖海生也不负众望,保障潜艇安全潜航十几万海里,保证AIP系统可靠运行数千小时,战友们称他为“定海神针”。B.肖海生也不负众望,保障潜艇安全潜航十几万海里,保证AIP系统可靠运行数千小时,被战友们誉为“定海神针”。C.肖海生也不孚众望,保障潜艇安全潜航十几万海里,保证AIP系统可靠运行数千小时,被战友们誉为“定海神针”。D.肖海生也不孚众望,保持潜艇安全潜航十几万海里,保证AIP系统可靠运行数千小时,被战友们称为“定海神针”。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的目光先是越过了山脚下的山杏树,然后是平展如镜的水塘。▲如果遇不到什么障碍,叫就可以抵达山上的城堡。①大片大片初春的土地己经让农民梳理得图画一样干净。②然后,便是一片更大的水域,地方话叫“泡子”,学名叫湖。③一路鸟鸣不断,落到地上时,却是田垄上一排排嫩绿的禾苗。④风吹过,如一颗颗在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⑤集镇远处,是白云,白云下边是隐隐约约的罗通山。⑥湖的那边是一片五光十色的集镇。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④②③⑥⑤C.②③①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①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妲娥②: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①吕叔潜:作者志同道合之友。②妲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在中秋之夜,联想到与月亮有关的神话,“飞镜”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金波”描绘了月下波光粼粼的水面。B.“被白发”表达了词人白发已多、功业无成的慨叹,“欺人奈何”以质问的方式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痛苦。C.词的下片,词人想象自己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强烈地表现了词人渴望收复山河的理想。D.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篇瑰丽激昂的优秀词章。2.请赏析“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精妙之处?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说怿女美。(《诗经·邶风·静女》)(2)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3)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4)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5)____________________,自以为得其实。(苏轼《石钟山记》)(6)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菩萨蛮》)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套路刘明礼李院长退休了。虽说是按60岁退的,可他其实才58岁。为了能早点挣上工资,当初参加工作时,他往上虚报了2岁。这么多年,一直就按虚报的岁数算了。上了40多年班,从村赤脚医生干到市级医院的院长,业务水平没的说,老李一步一个台阶,也没什么不知足的。只是这么多年一直忙忙碌碌的,这猛地一闲下来,还真有点不适应。他先是带着老伴出国旅游了一遭,欧洲、新马泰,足足出去了一个月。可回来后在家待了没几天,老李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了。他忙惯了,闲着没事干憋得慌。可总不能整天出去旅游吧?何况出去旅游,那钱跟抽水机抽水一样,哗哗地往外流,他也舍不得。老李不光心疼钱,而且觉得自己还年轻,身体也挺好,还想干点事呢。可干点什么好呢?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么多年他一直干医疗,对别的行业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他首先想到了去当坐诊专家。可亲戚朋友一致反对,说一个堂堂的大院长屈尊去当坐诊大夫,实在是掉价,挣那俩钱还不够让人笑话的呢。老李心想也是,何况自己从当副院长起就不搞临床了,现在医疗技术发展这么快,自己也不一定能干得了。当然这话他没跟任何人说,甚至老伴。老李当领导多年,极有城府,嘴比贴着封条还严实。老李又想到了医药商康总。康总经营药品有些年头了,老李当科主任时就和他打得火热,康总公司的好多销售渠道还是他帮着打开的呢。特别是他当了院长以后,康总更是把他奉为座上宾,今天请吃饭,明天约钓鱼,后天叫喝茶,几乎每周都得见面。医院药品采购的标,基本上都被这个姓康的中了。当然,每次中标后,康总都会拿来一点“意思”,老李不收,康总就笑嘻嘻地和他说:“李院,您对别人不放心,对我还不放心吗?干我们这行的都是这个套路,您可是不拿白不拿。”老李一想也是,我事先又没收受贿赂,这钱我要是不收,岂不是让他白白多赚?而且,对现在药品供应商的“套路”,老李心里跟眀镜一样。姓康的还不止一次对他说:“李院,等您退休了来我公司咱们一起干,凭您的能力和关系,一年挣个三五十万绝对不成问题。”甚至年前有一次,姓康的请老李吃完饭还要给他张卡,说给他打了五万块钱的“定金”:“您退休后的事咱就这么说定了啊……”想到这,老李拿过手机,给姓康的打了个电话。简单寒暄之后,老李开门见山,和姓康的说想加盟他的公司。没想到这个姓康的却一反常态,说:“李院长啊,您又不是不知道,这两年生意不太好做,利润太低,几乎没什么钱可挣,您又不缺钱,受那个累干吗?!”老李吃了个软钉子,不由得有点生气:“他奶奶的,这可真是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这就是某些人的套路!”可转念一想,不干也罢,在家侍花弄草、含饴弄孙,落得个清闲也没什么不好。放下电话,他亲自下厨弄了两个小菜,打开一瓶老酒,独自喝了起来。正喝着,老李的手机响了,是另一个药品供应商打来的:“李院,告诉你个不好的消息,康总出事了,刚被检察院带走了。”老李正喝得醉眼蒙昽,淡淡地说了一句:“关我屁事!”便挂了手机。过了没几天,检察院把老李也带走了,同时带走的还有其他医院的两个副院长。谁都没想到,只有老李当天就被放回来了。姓康的交代,这几年他陆陆续续给老李送了50多万。老李如实交代了,和姓康的说的严丝合缝。不过,每次姓康的给他的回扣,他都上交了单位的财务,有账可查。人们纷纷议论,老李这家伙,套路太深了……(摘编自《羊城晚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李院长的退休生活作为记叙的主要内容,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重点写李院长与康总的交往,脉络分明。B.小说的语言具有诸多特点,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生动、风趣,显得通俗易懂;“他奶奶的”等充满浓郁口语特色。C.小说中主人公称呼从退休前的“李院长”变成了退休后的“老李”很有深意,深刻说明了当今社会的人情淡薄和世态炎凉。D.“人们纷纷议论,老李这家伙,套路太深了……”小说以此结尾,既照应标题,又从侧面反映出了人们对老李的欣赏之情。2.小说中的老李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小说以“套路”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新时代:富而好礼,强而有义中国实现由富到强的巨大转变,为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基础。中国的富强得益于文化的强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撑。富而好礼、强而有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不仅是古人治国理政经验智慧的历史总结,一直以来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新气象和新风貌,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义之邦的大国君子形象一脉相承。早在春秋之际,我国古人就注意到了国家在实现富强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办的问题,并提供了可资镜鉴的解决之道。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强调的“富而好礼”“强而有义”的宝贵思想。据《论语》记载,子路曾经向老师孔子请教“富而无骄”如何?孔子回答说,已经很不错了,但要是能做到“富而好礼”就更好。这与孔子回答其另一弟子冉有之问“既富矣,又何加焉",而告诉他要“教之”的道理相辅相成。国家在富庶之后该怎么办,古人以其独特的经验智慧给出了“教之”的方案。所谓教之,即以礼教之或教之以礼,即按照礼的规范和要求上至治国理政、平定天下,下至日新其德、修身齐家,从而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个良好风气。在古人看来,“富而无骄”虽然可堪称道,但仍不过是一种被动的不作为,亦可说是没有责任和担当意识,久而久之必然会流于为富不仁。“富而好礼”则展现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有为精神,更能彰显自身的道德自觉和追求,对整个社会和国家良好风气的塑造和维系大有裨益。“以礼示之,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如果不依照礼的要求治理国家,就好比盲人失去搀扶,在黑暗中寻找东西,必然不知所措、事与愿违。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践行的外交原则和行为,无不折射着一个富而有礼的国家的风度和涵养。除了“礼”,作为国之四维,“义”也是古人治国理政所主张和恪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强而有义”就是从伦理角度对一个强大起来的国家提出的道德引领和规范,“强”既不是“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南方之强——过于追求隐忍、包容,也不是“衽金革,死而不厌”的北方之强——崇尚勇力、果敢,而是孔子推崇的“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君子之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指的是把义作为立身之本,依礼而行事。立身之本亦可化为治国之道。能做到“强而有义”的君子之强的国家,必然不会忘记和改变自身抱有的信念和使命,而会恪守德义的初心,坚定不移地按照道义的要求循礼而动,通过践行道义而最终实现其理想追求。这也就是“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的道理所在。中国已经向世界庄严承诺,“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一贯坚守“强而有义”信念的真实流露。(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16日第2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富而好礼、强而有义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历代都彰显出新气象和新风貌。B.我国在春秋之际就明确提出了国家在实现富强之后怎么办的可资镜鉴的解决之道。C.教之以礼是关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情,能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D.“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一贯坚守的治国理政信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论述了中国新时代富而好礼、强而有义与五千年文明一脉相承。B.第二段引述孔子的话旨在论述国家富起来之后“礼”的重要性。C.文中“盲人失去搀扶”的比喻从反面阐明中国外交的风度与涵养。D.末段否定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两个极端为的是凸显对君子之强的推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富而好礼、强而有义的传统文化必将为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精神基础。B.“富而无骄”缺乏责任和担当意识,久而久之就会为富不仁,这是孔子也是作者所抨击的。C.与“富而好礼”一样,“强而有义”同样展现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有为精神道义担当。D.循礼而动,依义而行,从而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秩序,会是中国对于人类的文化贡献。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药凤凰女孩的眼睛在一夜之间失明,她的世界一片黑暗,她痛不欲生。与女孩相依为命的父亲泪流满面,却束手无策。他一个劲儿地安慰女孩,告诉女孩不用怕,有他在,他会带她去看医生。他说现在的医学这么发达,她的眼睛能治好。女孩怀着希望,在父亲的带领下去了医院。然而,医生摇头,劝父亲放弃。父亲不肯放弃,他又带着女孩去了另一家医院。结果医生还是摇头,还是劝父亲放弃。但父亲就是不肯放弃,他还要带女孩去省城的医院。可是,女孩已经失望了,她告诉父亲不用了,她说没有人能够治好她的眼睛。父亲告诉女孩省城有名医,名医肯定会有办法的,父亲说不要放弃,去看看吧。父亲到底还是把女孩带到了省城。父亲找到了名医。名医给女孩开了药方,让父亲买药给她吃。父亲捧着药方笑了,女孩也笑了,她的眼睛有救了。父亲给女孩买了药,回家就煎给女孩吃。尽管药很苦,很难喝,但女孩还是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没事的时候,女孩就摸索着用键盘敲字。在此之前,女孩一边上班,一边写稿。尽管什么也看不见,但是她平时敲惯了键盘,还是敲出了一篇稿子。女孩不知道自己的稿子是否有错别字,晚上,她让父亲给她看看。父亲看了女孩的稿子说很好,说只有两个错别字。然后,父亲给她改正了,并替她投了出去。女孩想她看不见也能写稿,她不是一个毫无用处的人,于是此后的每天,她一心沉浸在文字里,一有空,她就敲打着键盘。啪啪啪的声音让她快乐,让她兴奋。女孩吃了一个月的药,她的眼睛没有一点起色,她失望了,自己的眼睛真的没救了。如果永远什么都看不见,她会崩溃。那些天,女孩神情沮丧。好在,女孩的稿子一篇篇发表了。不时地,父亲会给女孩带回来样刊和稿费,每次,父亲都开心地告诉女孩说她真能干,什么都看不见还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父亲说将来她肯定能成为作家。女孩听了父亲的夸奖,心里乐滋滋的。她多想自己的眼睛看得见一切,那样,她会更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父亲知道女孩的想法,父亲说你别着急,你的眼睛会好起来的。其实,我觉得失明对你也有好处,它让你看不见一切,但是却让你的心灵更加丰富。父亲说得对,在这些失明的日子,女孩的心灵的确很丰富,她觉得自己有很多思想很多情感,所以每天她都能写一篇稿子。在失明以前,她好几天才写一篇稿子。女孩想也许失明是对她的考验,如果她经受住了考验,那么她的未来将倍加辉煌。女孩开朗起来,她继续每天吃药。当然,她也继续每天思考,写稿。每天晚上,父亲都替她看稿子,然后再帮她投出去。尽管女孩什么也看不见,可是她觉得她比以前过得更充实。因为女孩写的稿子好,写的也多,她的稿子发了很多,很受读者欢迎。还有读者给她写信来告诉她说喜欢她的稿子,说她肯定是一名作家。隔三差五,父亲就会给女孩带回来读者来信,父亲一封一封地念给女孩听。听着听着,女孩笑容满面。父亲读完信,然后交给她,让她自己保存。每一封信,女孩都和样报样刊放在一起。女孩清楚地记得,她收到了30张样报,20本样刊,40封读者来信。女孩想这些都是她的财富。将来她的眼睛看得见了,她会认认真真地看一遍,她会给那些读者回信,感谢他们。女孩继续吃药,继续写稿。女孩想着将来美好的日子。终于,在女孩失明半年之后,她的眼睛重新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世界的那一刻,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珍藏着样报样刊以及读者来信的箱子。她惊讶地发现,那几十封信,全都是空白的信封,从信封里,她取出的,也全是一张张白纸。女孩后来又翻样报样刊,她发现,里面没有她的作品,那些所谓的样报样刊,全都是父亲订的报刊。女孩打开电脑,她看到自己曾经敲打的稿子乱七八糟,没有一篇像样的。女孩此时明白了一切。(摘编自2019年04期《小小说月刊》)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题目“药”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治疗女孩失明的药,二是父亲用鼓励的方法治疗女孩病情的方法,三是女孩对眼睛最终一定能治好的决心对父亲的鼓舞。B.小说细腻刻画了女孩的心理,女孩眼睛刚失明时痛不欲生,后来名医开了药方后变得很高兴,但吃了一个月的药眼不见好,又变得沮丧,后来因文章发表而开朗。C.小说描写父亲对女孩的情感隐忍而节制,女孩失明对父亲打击很大,但小说没有过多展现父亲的焦灼,而是通过描写父亲让女孩走出困境的做法来刻画父亲。D.小说用“女孩此时明白了一切”来结尾,避免了过多的交代,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同时也从女孩的角度印证了父亲在她生病期间的具体做法,照应了上文。2.小说从哪些方面赞美了父亲“坚毅”的品格?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小说中交替使用父亲、女孩的视角叙述故事,这种结构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求自试表曹植臣植言: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今臣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于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己”之讥。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三方未克为念!臣窃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世,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声名并灭。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之举,是以于悒而窃自痛者也。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必知为朝士所笑。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节选自《曹植集校注》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毕命之臣也毕命:竭力效命B.九州晏如晏:安宁、安定C.窃自惟度度:忖度D.道家之明忌也忌:嫉妒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闻士之生世且为之奈何B.出则事君金就砺则利C.事君贵于兴国不求闻达于诸侯D.皆以功勤济国臣以险衅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B.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C.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D.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尸禄,指空食俸禄而不尽职。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B.玄冕,古代天子、诸侯祭祀的礼服,这里专指天子、圣上。C.填沟壑,古代对死的委婉的说法。人死而尸首填塞山沟,故称填沟壑。D.道家,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创始人是庄子。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曹植认为,成功的君王会根据品德来授予官职尽心忠君的臣子会估计自己的能力来接受爵位。B.文章以古代接受爵禄的多是一些为国家建立了功勋、利惠人民的人为例,表明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C.曹植身处外地,睡觉不好,吃饭不香,因为东吴、蜀汉两国还没被攻克,这两国士卒仍在积极备战。D.曹植以尘雾、萤火、蜡烛来自喻,期待能发挥自身的能量,虽遭讥笑,仍然希望得到朝廷实质的任用。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2)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3)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③,大化其俗。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②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唐素沃壤,经五代乱,田不耕,土旷民稀,赋不足以充役,议者欲废为邑。尚宽曰:“土旷可益垦辟,民稀可益招徕,何废郡之有?”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而四方之民来者云布,尚宽复请以荒田计口授之,及贷民官钱买耕牛。比三年,榛莽复为膏腴,增户积万余。尚宽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三司使包拯与部使者交上其事,仁宗闻而嘉之,下诏褒焉,仍进秩赐金。留于唐凡五年,民像以祠,而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以美之。徙同、宿二州,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已而奏黜校,分士卒隶他营。又徙梓州。尚宽去唐数岁,田日加辟,户日益众,朝廷推功,自少府监以直龙图阁知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诏赐钱五十万。(节选自《宋书·循吏传》)(注释)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②谭:通“谈”,与…商谈。③理:司法衙署,狱官。④召信臣:西汉水利名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今安徽省寿县)人。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B.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C.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D.乃按视图记/得汉召信臣陂渠故迹/益发卒复疏三陂/一渠溉田万余顷/又教民自为支渠数十/转相浸灌/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书:本指记载药方的医书,本文是指赵尚宽公布的用来治疗蛊毒的药方。B.官帑:国库里的钱财,也可借指国库,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私自随便动用的。C.考课:按一定的标准,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官吏进行考核,但不与奖励并行。D.直龙图阁:宋代的荣誉官职,地位低于龙图阁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待制。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尚宽处置突事件果断周密。知平阳县时,邻邑有罪犯越狱害民,他及时布置尉兵出捕,接着又派徼巡兵监督尉兵,终将罪犯全部抓获。B.赵尚宽很有化解社会危机的能力。他巧用药方治疗蛊毒,彻底追查放蛊人;果断使用官帑垫付盐银,解除了盐银不足给百姓带来的困扰。C.赵尚宽善于从实际出发治理州县。他根据唐州历五代乱的情况,制定开垦旷地,招来流民的政策,三年之后,土地变得肥沃,增户万余。D.赵尚宽政绩满满,受到广泛赞誉。皇帝多次对他表彰赏赐,王安石、苏轼写诗对他表示赞美,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甚至置石像建生祠。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2)河中府神勇卒苦大校贪虐,刊匿名书告变,尚宽命焚之,曰:“妄言耳。”众乃安。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都亡了,这就沧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的境地。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藴含的恳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面向本校(统称“中华中学”)同学,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篇倡议书,倡议大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辨识能力。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识别。A项,“唉叹”应为“哀叹”;B项,“筚路篮缕”应为“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胝”读zhī;C项,“清裂”应为“清冽”。故选D。2、1.B2.A3.C【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联结”,多指人或动物等有生命体的连结或者强调有一种中间物质将两种事物结合、融合在一起。“结”更多是表示一种虚无的精神上的联结,有联合、团结的意思。“关联”,互相贯连;起连接作用的,相互有联系的。根据语境“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可知,此处应该指文献之间互相关联,并不指两种物质的融合,所以选“关联”。第二处:“生拼硬凑”指勉强拼凑。“生搬硬套”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根据前文语境“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可知,此处应指人综述时没有自己的想法,而是将他人的文献资料拼凑成自己的,此处并未涉及到运用被人的经验办法,所以选“生拼硬凑”。第三处,“翔实”指详明而真实;“真实”指与客观事实相符。“翔实”与“真实”相比,更强调“详明”。根据语境“书评以外的论文都有比较()的文献综述”,此处指有比较详细的文献综述,应该选“翔实”。故选B。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前文语境“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别人贡献了什么?我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可知,写文献综述既是对自己的提升,也是为他人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所以排除BC。根据前文“不仅仅是为了……更是为了”可知,撰写文献综述的首要任务是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其次才是涉及到他人,所以排除D。故选A。3.此题考核理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本题中,C项,“贾谊的《六国论》”“苏洵的《过秦论》”错,《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故选C。3、1.B2.A3.B【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首屈一指: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引申为最好的。根据句意,AIP系统构造复杂,全世界能设计建造的国家还不多,故应用“屈指可数”。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或激动而发愣、发傻的样子。张口结舌: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句意是说战士们对肖海生的做法感到吃惊,故用“目瞪口呆”。寒来暑往: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句意不是指时间过得快,而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肖海生取得了成绩,故用“寒来暑往”。一应俱全:意为一切齐全。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横线前有“各种关键装备”,其中“各种”与“一应”语义重复,故用“应有尽有”。故选B。2.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结合语境,整句话的主语是“衣服”,所以后半句应为被动句,保持整句话陈述对象一致,排除B和C;根据事理,应是先变湿,由湿而干,干了再湿,排除D。故选A。3.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难度不大,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本题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项”。C和D项,不合逻辑,“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与句意矛盾。A项,搭配不当,“保持……安全”搭配不当,应为“保障……安全”;另外整句话的主语是“肖海生”,最后分句应用被动句式。故选B。4、A【解析】

本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型题目,要整体与局部兼顾。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整体顺序;然后抓标志、理规律、探逻辑,注意局部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作答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选出答案后再进行阅读检验。本题是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可采用排除法答题。四个选项将①或②放在首句,整体来看,先看到“平展如镜的水塘”,之后加以描绘;再看到“更大的水域”,之后再加以描绘。所以首句确定为①,排除C、D两项。第③句写“一路鸟鸣不断,落到地上时,却是田垄上一排排嫩绿的禾苗”,描绘对象是“鸟”。第④句使用比喻,“如一颗颗在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本体为“鸟”,应放在③后。排除B项。整体阅读一遍后确定答案。故选A。5、1.A2.(1)诗人运用想象,想砍去月中摇曳的树枝,这样月亮在人间洒下的的光辉更多。(2)挡住月光的“桂婆娑”暗指现实的黑暗(或指山河破碎的现实),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寄托了要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的理想主义与情怀。【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A项,“‘金波’描绘了月下波光粼粼的水面”错误,“金波”指月光的波动。故选A。2.本题考查赏析诗词语句的能力。应对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诗歌的主旨,即诗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诗句中包含的情感。“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的意思是: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6、彤管有炜执敲扑而鞭答天下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庄生晓梦迷蝴蝶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山深闻鹧鸪【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炜”“鞭答”“钩”“鹧鸪”的书写。【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7、1.C2.①热爱工作,业务精湛。②坚持原则,心态坦然。如“老李当领导多年,极有城府,嘴比贴着封条还严实”,从来不跟老婆说单位的事情;在康总面前“吃了个软钉子”后,他决定“在家侍花弄草、含饴弄孙”。③廉洁奉公,清廉正直(或精明世故)。如对康总拿来的“意思”,老李先是不收;收下后,他上交了单位的财务。3.①标题饱含悬念,显得别致、新颖,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概括了主要情节。康总每次中标后贿赂老李,是“套路”;老李把回扣上交财务也是“套路”。③突出了形象,揭示了主题。商业上的“套路”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些阴暗面,而老李的“套路”则显示了他的清廉正直、光明磊落(或精明世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语段,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C项,“老李”是作者对主人公的称谓,称呼从退休前的“李院长”变成了退休后的“老李”,以此来说明“当今社会的人情淡薄和世态炎凉”,有牵强附会之嫌。故选C。2.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文本内容,根据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性格;其次,找出文中作者的议论句,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评价的语句,来评判人物性格;第三,通过事件综合起来总结人物的形象特点。①依据文中“他忙惯了,闲着没事干憋得慌”以及“从村赤脚医生干到市级医院的院长,业务水平没的说”,可知老李热爱工作,业务精湛。②依据“老李当领导多年,极有城府,嘴比贴着封条还严实”,可知老李做事坚持原则;在康总面前“吃了个软钉子”后,他决定“在家侍花弄草、含饴弄孙”,表明老李是一个心态坦然的人。③依据“每次姓康的给他的回扣,他都上交了单位的财务,有账可查”,可知老李廉洁奉公,清廉正直(或精明世故)。3.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题目常见的作用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设置悬念;贯穿始终的线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推动(暗示)情节发展;突出主题;吸引读者等。①从效果上看,标题“套路”饱含悬念,会让人们思考什么是套路,使用了什么套路等问题,所以题目显得别致、新颖,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从情节结构上看,小说以退休后的老李想找一份工作为由,引出康总进行贿赂的情节;但是小说结尾写老李两袖清风,把回扣上交财务。所以,小说用两种“套路”概括了主要情节。③从人物形象和主题上看,突出了形象,揭示了主题。社会上的“康总”不乏存在,他们在商业上的“套路”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一些阴暗面,而老李能够面对康总的套路,使出自己的“套路”,这显示了他清廉正直、光明磊落(或精明世故)的形象,也突出了小说打击不正之风的主旨。8、1.C2.C3.B【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A项,“历代都彰显出新气象和新风貌”错。文章开头一段是说“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新气象和新风貌”,而不是“历代都彰显出……”。B项,“明确提出”错。文本说“注意到了国家在实现富强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办的问题,并提供了可资镜鉴的解决之道”,并非“明确提出”。D项,“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一贯坚守的治国理政信念。”错。文中说的所坚守的信念是“强而有义”,而非““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故选C。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C项,“从反面阐明中国外交的风度与涵养”错。文中“盲人失去搀扶”的比喻旨在从反面阐明国家富起来之后要按照“礼”的要求治理国家。故选C。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B项,“这是孔子也是作者所抨击的。”错。“富而无骄”是一种被动的不作为,“久而久之必然会流于为富不仁”,但“在古人看来”仍“可堪称道”,孔子等古人并未完全否定,体现为一种辩证的批判态度;当然作者主要是抨击。故选B。【点睛】现代文阅读选择题答题技巧: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9、1.A2.①信念坚定。女儿失明后父亲一个劲安慰,坚信发达的医学一定能够治好女儿的病。②绝不放弃。医生认为女孩的眼病治不好,但父亲一个医院一个医院地走,最终找到省城名医。③想尽办法。看到女儿写文章,就说女儿的文章很好,编造女儿的文章发表、有读者来信等谎言,增强女儿治病的决心。3.①设置悬念,增强故事的可读性。②坦露心扉,刻画人物的立体形象。③相互衬托,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A项,“女孩对眼睛最终一定能治好的决心对父亲的鼓舞”表述错误,小说主要表述父亲对孩子的关爱,没有写女孩的决心对父亲的鼓舞。故选A。2.本题考查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文本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本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这是一道反套路的题目,要求考生从“坚毅”的角度寻找文中父亲的具体做法。回答问题时,要关注两点:一是父亲“坚毅”的品格在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二是如何进行归纳概括。比如医生认为女孩的眼病是治不好的,父亲就一个医院一个医院地走,这种行为要概括为“不放弃”的品格等;再如编造谎言说女儿的文章发表,从“坚毅”的角度看,这是想尽了所有可能的办法增强女儿的信心。3.本题考查小说的写作技巧。具体考查写作视角。因讲述者的不同,分四种视角:第一人称视角,第一人称视角也有区别,”我“可以是文中的主人公,也可以只是个配角。第二人称视角,这种视角的小说非常少见,也就是以”你“为主角创作。有限的第三人称视角,往往被简称为第三人称视角,之所以叫“有限的”第三人称视角,是因为写作者主要着墨于一个人物,而对其他人物都只是有限地描写。全知的第三人称视角,往往被称为上帝视角。题目是,小说中交替使用父亲、女孩的视角叙述故事,这种结构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解答时要从对人物、对情节、对主题的角度,结合文本细致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本小说从父亲、女孩两个视角行文,从对故事情节的角度考虑作用:让读者从二人的眼中了解故事情节,使得文章悬念迭出,可读性强。从对人物形象的角度考虑作用:小说两个视角交替叙述故事,有利于坦露二人的心理,使得父亲、女孩的形象更加立体。从对主题的角度考虑作用:在对待病情上、对待写出的文章方面,两个人的表现相互衬托,突出了父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女孩积极抗争命运的主题思想。10、1.D2.B3.D4.D5.C6.(1)所以即使慈父也不会疼爱不能带来好处的儿子,即使仁君也不会养着没用的臣子。(2)从前汉武帝为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推辞说:“匈奴还没有灭亡,臣不可以安家!”(3)圣明的君主不会因为对某人有成见而对他所说的话概不听取,恳请陛下稍微听一听臣的意见,就是臣的大幸了。【解析】1.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平时要广泛积累常见实词的意义,尤其是课本中出现实词。作答时,考生要依据实词的本义,并结合语境、语法来判断实词在句子中的正确意义。与语境中的意义和所需词性相符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解释。D项,“忌:嫉妒”错误。在这里,“忌”是“忌讳”的意思。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A项,第一个“指”是助词,谓间取独,可不译;第二个“之”是代词,这件事。B项,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就。C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在;第二个“于”是介词,在……中。D项,第一个“以”是介词,凭借;第二个“以”是连词,因为。故选B。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忠臣”是一个词语,不能被分开,排除A、B两项;“寝不安席”“食不遑味”是相同的句式结构,中间应该断开,所以排除C项。译文:所以忧心国家忘记小家,牺牲生命共度国难,是忠臣的志向。现在臣身处外地,待遇并不是不丰厚,然而睡觉睡不好,吃饭吃不香,只是因为记挂着这两个国家还没有被攻克!故选D。4.本题考查理解筛选文章内容的能力。应对此类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筛选内容,如本题要求筛选“体现岑参的才能”的内容,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作答。D项,“创始人是庄子”错误,道家创始人是老子。故选D。5.本题考查理解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C项,“这两国士卒仍在积极备战”理解错误。依据“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可知,文章只说这两国没有臣服,并未说“这两国士卒仍在积极备战”。故选C。6.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的赋分点:(1)“故”,所以;“畜”,养。(2)“治第”,建府第;“辞”推辞;“辞曰”,省略主语“霍去病”;“家”,安家;“无以”,没有用来……的理由,不可以。(3)“以”,因为;“废”,不采纳,不听取;“伏惟”,恳请;“少”,稍微。【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译文:臣曹植说:我听说士生于世上,在内就侍奉父亲,在外就侍奉君王;侍奉父亲崇尚的是使双亲荣贵,侍奉君王最重要的在于使国家兴旺。所以即使慈父也不会疼爱不能带来好处的儿子,即使仁君也不会养着没用的臣子。根据品德来授予官职的,是成功的君王;估计自己的能力来接受爵位的,是尽心忠君的臣子。所以君王不会平白无故地授官,臣子不应该平白无故地接受官职。无故授官叫作谬举,无故接受官职叫作尸禄,《诗》中素餐讲的就是这个。如今我位居东边的藩国,爵位处于上等,身上穿着轻软暖和的衣服,吃惯了各种美味,看尽了奢华靡靡之物,耳朵听倦了丝竹之声,是高爵位、厚俸禄造成的。回想古代受爵禄的人跟我的情况不同,他们都是凭借功勋突出有益于国家,辅佐君主利惠人民。现在臣没有品德可以称述,没有功劳可以记录,如果像样终年,对朝廷没有带来益处,将蒙受诗人“彼己的讥讽。所以对上愧对君主,对下愧对(我的)印绶。现在天下统一,九州和平。想到西边还有不遵命令的蜀国,东边有不愿臣服的吴国,使得边境百姓不能脱下战甲,谋士不能高枕无忧,臣真是希望统一天下,以达到天下太和的境地。从前汉武帝为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推辞说:“匈奴还没有灭亡,臣不可以安家!”所以忧心国家忘记小家,牺牲生命共度国难,是忠臣的志向。现在臣身处外地,待遇并不是不丰厚,然而睡觉睡不好,吃饭吃不香,只是因为记挂着这两个国家还没有被攻克!臣私下里感慨文帝过早驾崩,威王离开人世,臣难道是什么很特别的人,年寿可以长久吗?臣常常担忧自己比早晨的露水走得还早,死后埋在沟壑里,坟墓上的土还没有干,形体就与功名一起湮灭了。如今臣志在为国家效犬马一样微薄的功劳,暗自忖度,却始终没有伯乐的推荐,因此心情抑郁而暗自痛心。昔日的毛遂只是赵国的奴仆,尚且借着锥囊的比喻,使平原君领悟从而建立功劳,何况是在人才济济的魏国,又怎么能没有慷慨赴国难的臣子呢!自我炫耀才能、自己给自己做媒,是士子和女子丑陋的行为;求合于时俗来取进,是道家明确忌讳的。然而臣之所以敢于把自己的所闻所思陈述给陛下听实在是因为臣与国君是一体分形的骨肉之亲,气血相连,忧患与共。希望能以尘雾一样微渺的力量,来为山海补益;以萤火和蜡烛一样微弱的光芒,来给日月增辉。因此斗胆冒着丑行来奉献臣的忠义,知道一定会受到朝中大臣的哂笑。圣明的君主不会因为对某人有成见而对他所说的话概不听取,恳请陛下稍微听一听臣的意见,就是臣的大幸了!11、1.C2.C3.A4.(1)贼人以为我们不能及时赶到,(所以)正处于懈怠慵懒的状态,这样正好容易捉拿。应该赶紧去,不要让他们散开,又去为非作歹。(2)河中府的神勇营的士兵苦于长官大校的贪婪残酷,刻印匿名布告谎称有变,赵尚宽下令烧掉布告,说:“造谣的呢!”。大家才安定。【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图记”,图章,用图形作的标志,不可分拆,排除A项。“得”是找到、获得的意思,应该和前面“记”断开,排除B项。“三陂一渠”是“疏”的宾语,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句意:于是查看地方志。找到议代召信臣(率民挖掘的)湖泊沟渠遗迹,于是增发兵卒重新疏通三处湖泊一处沟渠,灌溉农田万余顷。又指导百姓自发开挖数十条支渠,互相灌溉。故选C。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但不与奖励并行”错误。“考课”,就是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所以考课制度又与官吏的铨选任用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奖励挂钩。故选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他及时布置尉兵出捕,接着又派徼巡兵监督尉兵”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分析可知,徼巡兵不是监督尉兵,也是为了出捕逃犯,是赵尚宽的追捕策略。故选A。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谓”,以为;“方”,正、正在;“怠”,懈怠;“取”,捉拿、抓捕;“亟”,急忙、赶快;“使”,让;“散漫”,分散,不集中;“且”,将要、又;“为”,动词,做。(2)“卒”,士兵;“苦”,苦于,被……所苦;“贪”,贪婪;“刊”,刊印;“焚”,烧;“之”,代词,指匿名布告;“妄”,胡乱、随便;“乃”,连词,才;“安”,安定。【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参考译文: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是参知政事安仁的儿子。曾任平阳知县。邻县有十几个重囚徒挣破镣铐夜里逃了出来,杀死居民,将要跑到平阳境内,尚宽急忙派出武官抓捕,并说:“贼人以为我们不能(及时)赶到,正在偷懒,正好容易抓捕。应该赶紧去,不要使他们散开了,再做坏事。”武官出发后,(尚宽)又派巡查兵跟在后面,把贼盗都拿获了。后来任忠州知州时,当地有放畜蛊杀人的恶俗,尚宽在集市拿着药方教人服药治病,并且彻底地追查那些放蛊的人,交给执法官员处置,这样大大改变了这种恶俗。转运使持有十万斤盐,叫百姓用白银来交换,约定的时间越来越接近了,尚宽先拿出储备的官币帮助交付了所需要的费用,再慢慢地卖给百姓,这样就没有扰乱百姓的生活,一切都很安定。嘉祜年间,赵尚宽凭借考核第一出任唐州郡守。唐州一向土地肥沃,经历五代战乱,有的田地不再耕种,土地荒芜,百姓稀少,(收缴的)赋税不能满足填补徭役,官员商议想废郡为邑。赵尚宽说:“土地荒芜可以增加开垦,百妊稀少可以增加招引,哪有废除郡制的呢?”于是查看地方志。找到议代召信臣(率民挖掘的)湖泊沟渠遗迹,于是增发兵卒重新疏通三处湖泊一处沟渠,灌溉农田万余顷。又指导百姓自发开挖数十条支渠,互相灌溉。四方百姓蜂拥而至,赵尚宽又请求把荒地按照人口分给他们,并且用官方的钱贷给百姓让他们购买耕牛。等到三年后,长满丛杂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