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F/36/wKhkGWZ56eiAXG16AAGCe8zmrbo177.jpg)
![三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F/36/wKhkGWZ56eiAXG16AAGCe8zmrbo1772.jpg)
![三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F/36/wKhkGWZ56eiAXG16AAGCe8zmrbo1773.jpg)
![三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F/36/wKhkGWZ56eiAXG16AAGCe8zmrbo1774.jpg)
![三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1F/36/wKhkGWZ56eiAXG16AAGCe8zmrbo17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数学下册(L3)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
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在生活中需要用
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难点: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
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
提问: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楼下是几年级?
如果现在咱们要开家长会,请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你怎
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呢?
2、导入新课。
师问:太阳是从什么地方升起?(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发言)
二、探究新知
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全体到操场,找一找太阳在哪里。
(2)说一说,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东方)
(3)想一想,太阳从什么方向落下。(西方)
(4)指一指,西边在哪里。
(5)请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
提问:你们面对的、背对的、左手的、右手的位置分别是什么方向?
(6)讲述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的联系。
2、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
说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什么方向。
站在操场中央,看一看,校园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
3、学习两组相对的方向。
(1)站在操场上,你能确定出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
(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
(3)观察:家在东、西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背对
背而站)
(4)观察:家在南、北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也是
背对背而站)
(5)发现:东与西两个方向,南与北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6)说一说,操场四个方向的建筑物,哪两个是相对的。
(7)说一说,你与谁家的方向是相对的。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教材第3页例1补充完整。
(1)提问:小明是面向什么方向站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2)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操场四周的建筑物各在什么方向。
(3)把结果填在教材上。
2、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
(1)说一说,教室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2)说一说,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各有些什么。
(3)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2题。
向同学们介绍你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
四、思维训练
出示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物平面图。观察后说一说自己看到了
什么。
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天安门城楼、正阳门、人民大会堂、
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物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
关系。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2课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3〜6题。
【教学目标】
1.会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方位,能看懂平面图的方向,
能识别简单的示意图。
2.培养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方位,能看懂平面图的方向。
难点:在平面图或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淘气的喜羊羊到森林里采蘑菇,回家时不小心迷路了,谁能想办
法告诉喜羊羊怎样才能回到家?(引出课题: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
西、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介绍方向标。
师:在画平面图或地图时,一般要画一个“▲”,上面写个“北”字,
表示这幅平面图或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绘制的。
(2)学生根据绘制的学校示意图说说大门、教学楼和体育馆分
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3)同桌互相交流,全班汇报。
(4)师:根据学校示意图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出示例2中余下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反馈。
2.绘制校园的示意图。
(1)看一看、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
筑物
(2)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确定操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物,并
让每个学生完成下面的校园示意图。长方形中填写主要建筑物,正方
形中填写相应建筑物所在的方向,学生可以面向东、南、西、北的任
一方向填写。
3.反馈练习。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师:这是一副中国地图,地图和平面图一样,也是按照“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的要求绘制的。
(2)找出我们生活的城市。位于中国的什么方向?北京、海南位
于中国的什么方向?如果你到北京旅游要往哪个方向走?
(3)完成练习一第4题。
4.小结。
师:说说在平面图和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
1.完成第4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一第3、5、6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教学楼
|体育馆'—|操场|—►|图书馆|
大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地图上方向的认识表现为学生自主探
究所得。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
法,获得了比较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学生认识了地图“上北、下
南、左西、右东”的绘制规则后,教师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自
己熟悉的省份或城市在我国的哪个方向,并说明判断的理由。教学中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人。当然也有不足之处:没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名山
大川的位置与方向,如果能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出名山大川的所在
位置与方向,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又能增强学生对祖
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3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
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
的方向。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难点:培养正确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具准备】寻宝课件、指南针、动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
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
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
北北
西北f东北▲
西.A东
西南।东南
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
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
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板书设计】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物体所处的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4课时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4及练习二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2、体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难点:准确、简洁地描述行走路线。
【教具准备】例4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提问:你去过米易县城哪些地方?你是怎样辨认方向,找到要去
的地方的?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参观动物园。
(1)熟悉导游图。
师出示例4主题图。提问:动物园里有哪些主要场馆,每个场馆
都坐落在什么位置?
(2)了解学生的参观意向。
问:你最想参观哪个地方?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
学生一人当游客,一人当导游介绍行走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师生共同评价,引领集体参与。同桌二人各选一个角色参与到游
戏中,再换角色,多次练习。
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说清行走方向和经
过的地方。
(3)解决问题
文文位于长颈鹿馆,她要去看狮子,再去猴山,应该先往西北方
向走到狮山,再从狮山往西南方向走到猴山;小平位于狮山,要去熊
猫馆,可以向西北方向走,也可以先向西走到大象馆,再从大象馆向
北走到熊猫馆。
同桌互相提问题时,可以提的问题有很多。例如,从大门到熊猫
馆怎么走?
2、拓展。
师:看着这张导游图,作为游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的第5—7题。
(1)明确题目要求。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四、思维训练
从你所在市区的地图中,指出自己家所在的大概位置,并说一
说自家相对于学校的位置。
第二单元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1课时口算除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L会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利用已有的经验想出多种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并掌握用一位数除的口算方法。
难点:弄清用一位数除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
32+872+964+849+780一4
2.组织学生两人一个小组,互相算一算,然后指名口算,出示结
果,使学生重温表内除法的计算过程。
3.当学生口算80-4时,教师适时引出:这道算式和前面的算式
有什么区别
(被除数是80,这样的除法算式以前没有学过)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1的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出示例1问题。
3.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后,教师揭示课题: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
了简单的口算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口算除法(1)]
4.提问:60+3等于多少呢?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对于个别学习
存在困难的学生可以提示用小棒摆一摆。
5.各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中反馈本小组想到的计算方法。预设学生
出现以下三种算法。
(1)20x3=6060+3=20。
(2)6+3=260+3=20。
(3)通过摆小棒看出,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根。
6.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数的算理。
(1)60里面有几个十?(6个十)
(2)60+3可以看成什么?(6个十除以3)
(3)6个十除以3等于多少?(2个十,就是20)
教师结合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板书。
60-?3=20
/\
6个十-T3=2个十
(4)反馈练习。
教师出示60・2,90+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7.想一想:600-3=
(1)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反馈时多让学生说说算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
中上下题的异同,看能够发现什么规律。
2.完成教材练习三的第1题。
组织学生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完成教材练习三第2题。
分析题意,独立解答。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1)
600-3=200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的迁
移能力。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
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
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O
教学时积极采取措施,激活学生已储存的相关口算经验,唤
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
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同时重视算理表述,培养
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正确
计算出结果,还要重视和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口算除法
的过程,因为它是计算过程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有层次的
说算理的过程,使学生自主归纳出口算的基本方法,同时学
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2课时口算除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7、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活动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用一位数除的口算方法。
难点:提高一位数除法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节课我们
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口算除法(2)]
二、探究新知
L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
(2)学生独立列式,提示:120:3等于多少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
(3)反馈学生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算法:
①40x3=120,120+3=40。
②12+3=4,120:3=40。
③通过摆小棒看出:把12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0根。
教师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1204-3=40
/\
12个+:3=4个十
2.教学例3o
(1)课件出示例3。
(2)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用
小棒摆一摆。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①60+3=20,6+3=2,20+2=22。
②通过摆小棒可以看出:先把66根小棒分成6捆(每捆10根)
和6根,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2捆(20根);再把6根小棒
平均分成3份,每份2根,2捆和2根合起来就是22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指名汇报时让学生说
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看能
够发现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计算,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
熟练口算技巧。
3.完成练习三第4题。
4.完成练习三第7、8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2)
例2:方法一:40x3=120方法二:
例
20+2=2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握了以下两点:
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
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另外,无论是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对学生后面的学习都是有
用的,所以教学时特意对学生说明,计算时要用自己喜欢的
方法。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能
力上的提高。
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
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
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感
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3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
格式。
2.理解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
行笔算。
3.培养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
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第15页例1的情境画面。
从画面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组织学生观察画面,使学生明确:三年级两个班共要种树42棵,
四年级两个班共要种树52棵。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别板书:
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例2: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lo
(1)要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2-2=(棵
42-2还能口算吗?先引导学生汇报口算过程。
师:除法不仅可以口算,还可以像加、减法及乘法,用竖式计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一分:取4捆小棒(40根)
和2根小棒,共42根,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要平均分成2份,
怎样分
(3)课件演示分棒的过程。
先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也就是先用4个十除以
2,得到2个十;再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1根,也就是把
2个一除以2,得到1个一,合起来是21根。
(4)根据刚才分棒的过程,你能笔算出42-2的结果吗
组织学生在草稿纸上试算。教师巡视,指名算得好的学生在黑板
上试算,并讲解算理。
(5)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进一步讲解算理。使学生明确: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除个位上的
数,商写在个位上。
3.教学例2o
(1)要求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应怎样解答?又该怎样算呢?
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用小棒分一分,并想想算理,用竖式算一算,
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组织学生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段这样想:先用2去除十位上的5,商2,余下1个
4
TT十和个位上的2个一合并成12个一,再用2除商
12
06O所以商是26。
(3)那么如何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呢?(验算)
师:当没有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
三、巩固练习
1.2JTT3JTT
指名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进一步明确算理,规范书写格式。
2.教材第16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
3.练习四第2题。
教师:请你当医生,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然后独立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第①小题正确。
第②小题,个位上的商3漏写了。
第③小题,十位除完后,余下的2个十写掉了,与个位上的8个
一合起来应是4除28,个位上商7。
四、课堂小结
1.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2.教师归纳强调。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将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去除以一
位数,商写在十位上,再把十位上余下的数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
除,商写在个位上。
【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例1:42+2=21例2:
.21.26
2JTT2)TT
4___4__脸26
~12算x2
212:52
6~0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将分小
棒的过程和笔算竖式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算
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逐步体会,理解“形”
和“数”之间的联系,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在教学例2
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
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
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3.竖式中4、12
分别表示什么?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
法的笔算方法)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4、12分别
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当然,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思维
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算理。如有学生这样想:
40+2=20,12+2=6,20+6=26。
因为这个过程既与直观操作一致,又与笔算顺序一致,脱离
了实物,用已有知识解决了新问题。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4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四第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笔算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2.结合数学,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笔算下面各题。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笔算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
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例3主题图)
(1)师:观察情境图,你知道哪些信息?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问题及算式。
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
256+2=
(2)探究算法。
①学生试算。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③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强调:用2去除被除数的
首位,够商1时,直接商1,接着继续去除。
(3)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
2.教学例4o
(1)师:如果我们把条件和问题进行修改,你还会解答吗?(课
件出示例4)
(2)探究算法。
①学生试算。
发现被除数百位上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呢?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强调:百位上不够商1时,就把百位和十位合起来看成几个十,
再在十位上写商。
③学生继续试商,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算出结果是:除到个位时仍余下4,不能恰好除完。
④师:在笔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个位,仍不能恰好除完,
可以留有余数,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⑤师:大家结合题目,说说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3)师: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算?
学生试做完,总结归纳方法。
(当有余数时,先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4)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法。
小组讨论,
学生反馈。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①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②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③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
让学生说说判断方法,然后再计算,并验算。
2.完成教材练习四第5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564-2=128
128
2)256
2___
5
4
16
16
()
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除
以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此,上课开始就安排
了一些笔算训练,为后面学习新知奠定基础。为了更好地理
解算理、掌握算法,在学生尝试计算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此时学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让学生自己总结算
法,明确法则。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巩固练习时向
学生强调:一是:每次在计算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除完后要
检查余数是否比除数小。二是:计算完后要进行验算,这样
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5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材18页例4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及验算,培养学生有
序思考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
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笔算下列各题:
56+7=644-4=
二、创设情境,争当小老师。
三、自主探索、学习、例4。
1、128+4=
出示:①128+4是用4去除几?
②当1个百除以4不够商1个百时,该怎么办?
③12个十除4,商应写在哪位上?
(1)小组讨论完成题目
(2)全班交流: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在投影仪上展示并讲解,其
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教师就学生容易出错的
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如问: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3应写在什么位上.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
个百看成1。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
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
数中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表示百位和十
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
2,要写在个位上。
(4)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3J1565}2054J328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商要写在第二位上.
2、教学例4.
(1)出示例4:有一本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把256张照片
插到这本相册里,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师:怎么列式?
生:256・6
(2)独立完成例4.
1)24342
6)2566/756-
2424
116
12
4
2个百除以6,为什么商的十位结合翘目,说说
商不够1个百,上是4而不是竖式中每个数表
怎么办?别的数?余下的示的实际意义。
“1”表示多少?
思考: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
128-4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2、竖式的书写格式
3、检验:
师: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42x6)
商x除数等于被除数吗?(不等于256)
要怎么办才能等于被除数?(42乘6的积再加上4才等于
256)
师: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要用商x除数的积加上余数。
42
x6
□□□
+_0
nnn
师:在算式的后面怎样写结果?
学生试写,教师指导。
四、总结法则
问:看谁能试着总结除法法则?(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1、指一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纠正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归纳总结.
①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
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运用法则计算.
43275,3056,8487,359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出计算过程。
师:这4道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为什么有的商是两
位数,而有的商是三位数?想想商的为数与被除数、除数有什么关
系?
五、巩固与反思:练习四第6题
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反馈,并总结本课时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作业:第20页练习四,第8题、第10题。
七、多元收获
师:请一位同学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6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接龙。
每人一题,全体参与。
要求:先计算出得数,再编题,编题时可用加、减、乘、除法。
方法:教师出第一题3x8.让学生按学号自觉参与。
2、笔算闯关。
教师出示5道计算题,请同学们做,谁能都做对,证明谁闯过了
第一关,结合班级评价方式给予表扬;做错的,说出错误原因,并加
以改正。
3、100"63・32800—76300-9
200・584+22400365600+8
4、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6J2762J3243j6513)6408J498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21页练习四的第13题。
(1)出示题。
(2)读题,理解题意。问:怎样理解平均每集播放多长时间?
(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计算。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2、教材第21页练习四的第15题。
(1)出示,理解题意。
(2)按要求尝试推理,说明理由。
(3)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4)想一想,你提出了几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
3、教材第22页练习四的第18题。
(1)先出示四幅图。
(2)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3)板书问题(1)
(4)板书第18题的问题(2)。
(5)读题,思考。
(6)学生独立解答。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7课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24页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题意,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的数都得“0”的道理。
2.初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理和算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
3+0=0+7=8-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数加零、减零、乘零的计算方法,那么
0除以一个数又会得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商中间有。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题。□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3)全班反馈。
明确:因为。和5相乘得0,所以0+5=0。
(4)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1题。
(5)想一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什么呢?
小结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的数都得0,并板书。
2.教学例6o
(1)课件出示例6情境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课件出示例6第(1)个问题。
①你会列式计算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8+2=
②组织学生试算,思考。在试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解决的?
③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试算的情况指名板演。
④全班反馈。
师: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2,商是几?(0)写在什么数位上?
(十位上)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不可以)
⑤强调:商十位上的0不可以不写,因为0在这里起占位的作用,
如果不写,商就是14,结果不正确。
⑥讲解简便写法并板书。
十位上的0:2=0,可以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写0,不必写清计算过
程。
(3)例6第(2)小题组织学生试算,并将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在
小组中交流,讨论。然后指名汇报。
强调: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要商0。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两种书写方法。
3.师:怎样计算商中间有。的除法呢?
小组讨论,全班反馈。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
这一位商0o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做完后,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3题。读完题后,让学生说说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中间有0的除法
0除以任何不是。的数都得0。
例6:
(1)208(2=104⑵
104108
2)2082)216
_2______2___
816
____816
(T0-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
对着这一位商0。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我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让学生
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
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学生在试一试、辩一辩、算一算
等过程中,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我创造、
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
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的规律,掌握了被除数中间有0的
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对于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比
较容易理解,但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学时引导
学生进行反思:错在哪里?怎样避免这些错误?学生通过讨
论交流得出在计算时每一步都要认真计算。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8课时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会正确
计算商末尾有。的除法。
2、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3、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商。的原理。
难点: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商。的原理。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2、板书下面各题,请学生在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3)6904)6005J505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学习例7O
通过情境图,说一说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我们先来解决问题(1)。
(1)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每根短跳绳5元,求650元能买多少根短跳绳,
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50・5。
(2)探究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650-5时,先用5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6,在商的
百位上写1,余下的1个百和5个十合成15个十,5除15个十商3,3
写在十位上,个位上的。除以5得0,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其中
0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0的步骤可以省略不写。
指名学生板演。
我们再来解决问题(2)
(1)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每根长跳绳8元,求245元能买多少根长跳绳,
还剩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45・8
(2)探究笔算方法。
笔算时,先看被除数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不够除时,看被除
数的前两位,用8去除被除数百位和十位合成份数“24”,8除24得3,
在商的十位上写3,接着用8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5,8除5不够商1,
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的个位上还余5,表明这是一道有余数的
除法算式。
指名学生板演。
师生总结商末尾有0的两种情况:
①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
要在个位上商。就可以。
②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
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落下被除数个位上的数作余数即
可。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
(1)请学生自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
(3)验算。
2、病题门诊。(教材第27页练习五的第6题)
(1)看题,明确题意。
(2)观察各题错在哪里。
(3)同桌互说如何改正。
(4)在草稿本上动笔改错。
3、教材第26页练习五的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28页的第14题。
【板书设计】
商末尾有0的除法
例7:
(1)650-5=130(根)(2)245+8=30(根)......5(元)
.13030
5)6508)245
5245
I55
15
0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10课时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
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会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3分钟计时,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
2、计算。
教师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3)6902)40025)5080
4J4283JW5)6000
4)32285J545
(1)集体完成。
(2)指名学生板演。
(3)说一说,各自是怎样计算,如何验算的。
(4)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
(5)表扬算理清楚,计算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
3、计算比赛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29页例8。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问:“大约”是什么意思?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估算267・3时,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然后应用乘法口诀,估出商是多少。在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
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也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
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数。
指名学生板演。
方法一: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
267-3-100(元)
(30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
方法二: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
267-3-90(元)
(270)
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11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能熟练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养成估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会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30页例9。
出示主题图。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8个箱子大约能
装下多少个菠萝。因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
子能装下160个菠萝,182>160,所,18只纸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
萝;还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
菠萝的总数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数大于20,所以,18个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14496-15:2024/Amd 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 - Part 15: Carriage of 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 (NAL) unit structured video in t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承包合同
- 2025年度生物制药工艺保密协议
- 2025年血液灌流吸附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度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运输与维护服务合同
- 品牌创新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计划
- 仓库退货管理的改进方案计划
- 主管工作总结的绩效任务安排计划
- 志愿者活动中的个人成长计划
- 市场营销活动的经验与教训计划
- 营养学绪论(精)
- 形位公差测量方法
- 车辙防治指导意见(确定稿)
- 最新ICD-9手术编码
- 软件项目报价方法参考模板
- 门诊特殊病种审批表
- 国际形式发票模板
- 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收费标准(汇编)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年金方案
- 跟单人员绩效考核表
- 常用伪装方法组训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