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灌云县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灌云县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灌云县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灌云县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灌云县联考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图3是几种净水方法,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③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B.图④中粒状活性炭层的作用是吸附C.上述净水方法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①④D.图①净水程度最高2.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氧气验满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4090103反应后的质量/g121910xA.x=102B.丁一定是化合物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4:9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 B.氧 C.铝 D.钙5.云南建水紫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揉泥 B.拉坯 C.刻胚 D.烧制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制作烟花常加入镁粉,原因是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C.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实验时,在氯酸钾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加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对氯酸钾分解起催化作用7.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8.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A.NO B.NO2 C.N2 D.N2O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10.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图中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鼻子闻 B.嘴巴吹C.耳朵听 D.眼睛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你用所学知识解决如下问题。(1)有野炊经验的人告诉她,郊游要步行的路较长,餐具不要带铁制的,最好带上铝制的,你觉得原因可能是_____。(2)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据此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3)在火堆上悬挂铁锅时,爸爸告诉他要把铁锅挂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_____,野炊结束将要离开时,大鹏发现火堆的火没有完全熄灭,正确的灭火方法是_____。(4)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某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灶具的进风口应_____填(“调大”、“调小”或“不变”);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答一条即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某兴趣小组开展“关于二氧化碳制取方法”的探究实验。资料收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但Ca(OH)2微溶于水,NaOH易溶于水。[实验1]用图1中的装置制取CO2气体(1)图A中,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写一条)(2)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用弹簧夹夹紧右侧橡皮管,往外抽拉注射器活塞,过一会后,若观察到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3)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图A锥形瓶中所装的药品是____________。(4)先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此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填序号);再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合理原因:______________。[实验2]利用数字化仪器探究上述两种方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用图2装置,将注射器中等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注入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的CO2气体的锥形瓶内(氢氧化钠溶液均过量),得到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5)注射器中的药品不选用Ca(OH)2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6)100s内,锥形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00s后,压强不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7)通过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含量更高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②仪器的名称:_____。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A,则选择的依据是什么_____?写出用氯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3)CO2还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下图为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出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若用如下图装置按箭头所示的流向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将集气瓶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____。(5)取溶质质量分数为8.5%的过氧化氢溶液20g倒入烧杯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其完全分解,计算理论上共能产生氧气多少克_____?14.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图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__________(填序号)①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②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3)某同学选用A发生装置完成实验室制取氧气,该装置中仪器①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4)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用A和该装置制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CO2和H2O,同时放出能量(已知每克葡萄糖放出约16kJ的能量)。请回答:①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葡萄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写最简整数比);③一般人每行走lkm,大约需消耗170kJ的能量。假设这些能量全部来自葡萄糖,请问:小明同学步行5km,大约需消耗多少克葡萄糖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取整数)。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为C2H5OH,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多少克酒精中含3.6克碳元素?16.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测定黄铜中铜的含量时,取黄铜样品40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239.6g。请计算:(1)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2)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A、过滤时,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活性炭层的作用是吸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煮沸和蒸馏均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①②,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蒸馏的净水程度最高,几乎可以除去所有杂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解析】A、硫粉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不会造成压强差,不能验证,不符合题意;B、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符合题意;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因为有氧气参加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会明显增大,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3、D【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重量不变,求出x的数值即反应后丁的质量;40+90+10+3=12+19+10+x,故x=102;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增减,知道反应物是甲乙,生成物是丁,丙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是催化剂。【详解】A、根据分析知道,x=102,不符合题意;B、根据分析知道,反应物是甲乙,生成物是丁,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C、根据分析知道,丙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D、甲物质变化的质量为40-12=28,乙物质变化的质量为90-19=71,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28:71,符合题意。故选:D。4、B【详解】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选B。5、D【详解】A、揉泥的过程,只是泥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拉坯,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刻胚,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烧制的过程,存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6、B【详解】A、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阻止了反应进一步发生,故选项错误;B、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作烟花,故选项正确;C、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D、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时也可以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同样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是因为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可作为氯酸钾反应的催化剂,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可以知道: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同时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7、A【详解】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用大量的水冲洗,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烧碱水冲洗,故A不正确;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故B正确;C、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抹布扑盖,操作正确,因此选项C正确;D、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因此选项D正确.故选A。8、A【详解】根据化学方程式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可知,反应前有12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12个氮原子、46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2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34个氧原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所以12个A中含有12个氮原子和12个氧原子,所以A的化学式应为NO,故选A.。9、A【详解】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A正确;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B不正确;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间隔变大,故C不正确;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带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故D不正确。故选A。10、C【解析】A、不能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气体的气味,应该用手轻轻扇动气体,使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故错误;B、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直接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故错误;C、具有氢气纯度方法为: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移动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听声音,故正确;D、读数时,视线应该与量筒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者俯视刻度线读数,故D错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铝的密度比铁,同等体积的铝和铁,铝的质量比铁轻需要充足的氧气使用外焰加热用沙土盖灭火堆(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CH4+2O22H2O+CO2调大来源广(答案不唯一)【详解】(1)由于铝的密度比铁,同等体积的铝和铁,铝的质量比铁轻,因此,餐具不要带铁制的,最好带上铝制的,故填写:铝的密度比铁,同等体积的铝和铁,铝的质量比铁轻;(2)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由于可燃物过多,氧气不足,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故填写:需要充足的氧气;(3)悬挂野炊铁锅时,小心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是因为外焰温度最高,使用外焰加热,故填写:使用外焰加热;由于用沙土盖灭火堆,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可以就地取材,选择郊外附近的沙土盖灭火堆,故填写:用沙土盖灭火堆(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4)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写:CH4+2O22H2O+CO2;由化学方程式:2CO+O22CO2,2H2+O22H2O,CH4+2O22H2O+CO2及它们的微粒个数比可知,燃烧相同体积的水煤气和天然气时,天然气消耗的氧气多,因此,某燃气灶的燃料由水煤气(CO和H2)的混合气体改为天然气后,应增大空气(或氧气)进入量,即灶具的进风口调大,故填写:调大;氢气可用水作原料制取,踢球伤水资源丰富,来源广泛;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汽油,前者放出热量是后者放出热量的三倍,氢气的燃烧热值高;氢气的燃烧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环境,故填写:来源广(答案不唯一)。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控制反应速率(或节约药品)活塞回到原刻度大理石/石灰石(注:填碳酸钙、CaCO3不得分)B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或从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或从生成碳酸的稳定性等方面回答都可以)Ca(OH)2微溶于水,不能将CO2完全反应(或NaOH易溶于水等)(答对一点即可)剩余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或锥形瓶内二氧化碳已反应完等)排水法【详解】(1)注射器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能控制反应的速率。图A中,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控制反应速率(或节约药品);(2)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用弹簧夹夹紧右侧橡皮管,往外抽拉注射器活塞,过一会后,若观察到活塞回到原刻度则装置气密性良好;(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图A锥形瓶中所装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4)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先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此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B;再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合理原因: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或从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或从生成碳酸的稳定性等方面回答都可以);(5)注射器中的药品不选用Ca(OH)2溶液的理由是Ca(OH)2微溶于水,不能将CO2完全反应(或NaOH易溶于水等);(6)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100s内,锥形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的原因是;300s后,压强不再变化的原因是剩余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或锥形瓶内二氧化碳已反应完全等);(7)根据图3可知,相同时间内,氢氧化钠能吸收较多二氧化碳是排水法收集的,证明二氧化碳含量更高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长颈漏斗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BD节约药品、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0.8g【详解】(1)标号②仪器的名称为长颈漏斗。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A,A为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则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用氯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溶于水且与水反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综上所述,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BD。(3)CO2还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如图所示为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出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通过向上提起底部有破洞的试管,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就会分离,反应就会停止,因此还有节约药品、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优点。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若用倒置的万用瓶通过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该从短管进,则集气瓶内的导管应该为。(5)由题意20g8.5%的过氧化氢溶液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设理论上共能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则有:由解得x=0.8g答:质量分数为8.5%的过氧化氢溶液20g完全分解理论上共能产生氧气0.8g。14、集气瓶②防止试管壁上的冷凝水倒流,造成热的试管炸裂E先将导气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说明瓶内气体是氧气。否则,不是1806:1:853g【详解】(1)由图示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