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人文主题素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人文主题素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人文主题素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人文主题素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人文主题素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人文主题素材+范文“探索与创新”人文主题【主题解读】探索指研究未知事物的精神,或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科学的进步需要前瞻意识。需要突破旧观念,寻求创新,面向“无人区”的钻研,不是对现有技术的固守,而是一种展望未来的觉悟。这种意识和态度不仅仅适用于国家科技发展,还适用于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需要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纵观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发展实践以及国内外创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命题。【课内素材】《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经过多次尝试,已经获得了成功,而研究人员也提取出了青蒿素。实验好像可以就此而止了。但是屠呦呦并没有因眼前的成功而停止探索,如果就此止步不前,那可能是巨大的遗憾。如果说面对无人开垦的领地进行拓荒需要巨大的勇气的话,那么面对开满花朵的田野则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勇气。在成功之上再做出成绩来,屠呦呦做到了。这一切有赖于屠呦呦骨子里的探索精神。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天下之事有难易之分,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古往今来,真正的仁人志士往往逆流而上,攻坚克难。生命虽然有限,但屠呦呦却能勇于探索,于有限中求无穷和不朽。《中国建筑的特征》“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这些话,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说的。提到梁思成,世人多是想起他与林徽因的纠葛爱情,以及身为梁启超之子的独特身份,却把他的建筑成就放在最后。可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若不是他拖着一双跛足,和林徽因深入人迹罕至之地寻找并记录古代建筑,那些文明的瑰宝或许就会在硝烟中消逝。在国际上公认“中国没有建筑史”的时候,是他用流亡四川时艰难编写成的扛鼎之作《图像中国建筑史》驳斥了那些专家言论。梁思成是一个勇于开拓的人:在求学期间,他开拓学业和兴趣爱好的天地,音乐、美术、外语、运动等都是他的特长;在建筑领域,他是中国第一个建筑系的开创者、第一部建筑史的编著者……勇于开拓,成就了梁思成的辉煌人生。《说“木叶”》青年林庚的一生充满诗意。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由闻一多先生设计封面、俞平伯先生写序。此后,他创作出《春野的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贺知章的名诗《咏柳》,是因为他的挖掘,才入选小学课本,最终家喻户晓。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曾三度撰写中国文学史,其中《中国文学简史》作为高校教材流传至今。在研究中,他非常注重创造性,着力寻找那些能说明创造的资料。他说,“文学要是没有创造性,严格地说,就不是文学,就没有价值了。”“在有创造性的地方多讲,没创造性的地方少讲,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出中国文学史起伏的地方,看出它发展的脉络。”一字之差,境界大异;一字之究,精神凸显。这就是科学家精神,这就是钻研者的细心和风骨。木叶萧萧,树叶摇摇,先生精神,根深叶茂。【名言警句】人的天职是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希望是隐藏在群山后的星星,探索是人生道路上倔执的旅人。——布拉赫青年期完全是探索的大好时光。——史蒂文森科学世界是无穷的领域,人们应当勇敢去探索。——童第周探索别人身上的美德,寻找自已身上的恶习。——富兰克林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生活的意思在于创造,而创造是独立自由、没有尽头的!——高尔基创新者与平庸者,不过一步之遥。前者走在前面,后者跟在后面。——郎加明10.生命的全部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左拉【人物事迹】为国铸剑盾,巨响震乾坤——于敏“我打心眼里赞成核武器最好完全禁止。可是,我们不能没有核武器,中华民族不能欺负旁人,但也决不能受旁人欺负!”这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的肺腑之言为了这一朴素又崇高的感情于敏将一生奉献给祖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于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天津)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年幼时的他没有引以为傲的天资,但在学业上却十分勤奋刻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天津沦陷。年仅11岁的于敏看着支离破碎的山河,深深地感受到了惊恐与愤怒。从此救国强国的理想便在他心中扎下了根。1944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5年,美国第一次将原子弹用于了战场,其地狱般的破坏力让于敏深受震撼。自幼对民族受欺压有切肤之痛的他深知,为了祖国的安全,中国必须尽快拥有属于自己的核武器!于是他毅然决定从工学院转到北大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在了理论物理。这次选择,成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虽然说学科都有共通性,但是面对刚刚选择的物理专业,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为了能迅速掌握这门学科,于敏认为应该从基础打起,学好数学才能学好物理。他经常秉烛达旦地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于敏以数学满分的成绩震惊了当时北大数学系的所有人。于敏艰苦奋斗的学习精神传遍了校园。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北大硕士学位。工作历程1951年,刚毕业的于敏就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在短短数年间,于敏就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精髓,并且发表了多篇重量级论文。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率团访华,点名要见见这位天才,交流中朝永振一郎得知于敏并没有任何留学背景,全靠自学研究和刻苦钻研,他称赞于敏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1961年1月的一天,钱三强把于敏叫到了办公室,说:“国家需要氢弹”。此时的于敏已在原子核研究领域渐入佳境,但听到这短短六个字,他没有过多的考虑,毅然加入到了氢弹研究的队伍,开始了对氢弹的研究。几十年后,耄耋之年的于老回忆起这段往事,说:”研究氢弹是很难的,他牵扯到很多的学科和工程,并且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爱国主义在那看着,爱国主义大于兴趣!”。1965年9月,于敏提出了研究氢弹的大致方向,他带领团队连夜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所,准备使用那里的J501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当时的计算机并不是直接生成阿拉伯数字,而是一个个打孔数据,而处理这些数据是非常繁琐的工作。于敏看着从计算机中生成的一条条打孔纸带,在脑子里迅速的把孔演算成数据。一次,于敏盯着纸带上打印出来的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突然指着一个物理量说:“不对,这个物理量错了!”。于是,大家开始查找错误的根源,最后发现是执行这个物理量计算的晶体管坏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回忆道:“于敏由物理量的概念,能找出计算机一个硬件的错误,着实令人佩服!”就这样,他凭借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和无数日夜的奋战,终于理出了氢弹研究的头绪,这也象征着我国在氢弹理论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自主研发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沙漠腹地,伴随着一声巨响,一朵蘑菇云升腾而起。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这一消息随即传遍世界。美苏两国都以为是自己的数据泄露,甚至排查了许久。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氢弹是完全独立自主研发出来的——靠的就是像于敏这样千千万万的“国产土专家”。曾有核武器专家指出,世界上仅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就是“于敏构型”。而于敏构型比美国T-U构型设计更加巧妙,首爆氢弹体积比美国要小。于敏率领团队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中国的速度为世界之最。“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组委会给予于敏的颁奖致辞,这段话高度赞扬了于敏坚守初心、为国奉献的一生。他这一生勤奋钻研,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在氢弹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为国家铸成了锋利的宝剑,以此剑保家卫祖国,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长盛不衰!“天眼”之父——南仁东1994年,南仁东敢为人先,率先提出在中国建设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的设想。从1994年到2006年的十多年间,他从数百个窝凼中选出了适合建造FAST的台址。从2007年立项到2016年“大望远镜”落成启用,他跑遍了工程现场的每个角落,即使在2015年4月他被确诊为癌症,乃至在逝世前几个月,他还在参加工程例会……他就是被尊称为“中国天眼”之父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南仁东是FAST的最早提出者。1993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要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以时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为首的中国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在中国境内建造直径500米、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而当时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只有不到30米。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1994年,当时年近50岁的南仁东开始主持国际大射电望远镜计划的中国部分的推进工作。他大胆提出,利用我国贵州省的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建设巨型球面望远镜作为国际一平方千米阵(SKA)的单元,并立即启动在贵州的选址工作。经过多年的调研和论证,2007年7月,FAST作为“十一五”重大科学装置正式被国家批准立项。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FAST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中科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FAST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2011年,FAST开工令下达,在5年半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有150多家国内一流企业相继投入到FAST的建设中。然而,工程的艰难程度远远超出想象:这么大的望远镜建设,关键技术无先例可循,关键材料急需攻关,现场施工环境非常复杂。不仅如此,FAST的建设既是一个严密的科学工程,更是一个难度巨大的建设工程,工程涉及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结构工程、电子学、测量与控制工程,甚至涉及岩土工程等各个领域,且工程从纸面设计到实际建造和运行,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南仁东通过自己的执着、坚持和勤奋,解决了许许多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将梦想中的空中楼阁变成了现实。从选址到2016年FAST正式建成,用了整整22年时间。整整22年,支撑南仁东的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是他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科学精神作为FAST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心中最大的梦想,就是把大窝凼变成一个现代机械美感与自然环境完美契合的工程奇迹,这是他心中最美丽的一道科学风景。作为FAST的造梦者,南仁东用自己不变的激情,带领着一众科学家,共同走过了22年漫长而又坎坷的逐梦之旅。从北京到贵州,从科研工作者到普通工人、农民,无数人为此付出了时间和汗水。这22年,8000多个殚精竭虑的日子,南仁东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FAST口径高达500米,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或8个鸟巢。南仁东的想法是,要找一个天然的洼地,不用动用太多土方,且必须是一个远离大城市、射电干扰小的地方。他把目标锁定在了贵州天然的喀斯特地形地区,提出了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的设想。他选择的台址俗称“窝凼”——山洼被四面的山体环绕,正好挡住外面的电磁波。十几年的台址勘察期间,南仁东身穿工服、头戴工帽,走遍了贵州数百个窝凼,工程最初阶段的艰难都无法用言语形容。2010年,FAST就经历了一场近乎灾难性的风险,即索网的疲劳问题。当时购买的十余根钢索结构进行疲劳实验,结果没有一例能满足FAST的使用要求。由此,南仁东便带领团队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当时,台址开挖工程已经开始,设备基础工程迫在眉睫,可由于索网的疲劳问题,反射面的结构形式却迟迟定不下来。南仁东顶着巨大的压力,天天与技术人员沟通,想方设法在工艺、材料等方面寻找解决途径。整个新钢索结构的研制工作接近两年,经历了近百次失败。几乎所有失败案例,南仁东都亲自过目,并与技术人员沟通改进措施。最后,科研团队终于研制出了满足FAST要求的钢索结构,解决了这一个对FAST最具颠覆性的技术风险。台址勘察期间,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制订正确的危岩治理方案,当时已65岁的南仁东和年轻人一起,在没有路的大山里攀爬。在去陡峭的山顶时,大家劝他在山下等着,看完结果向他汇报,他却坚持:“我要和你们一起上去,看看实际的情况。”南仁东在工作期间极为努力和细致。在审核危岩和崩塌体治理、支护方案时,不懂岩土工程的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对方案中的每一张图纸都仔细审核、反复计算,指出方案中的错误,提出了大量的宝贵意见。“南老师20多年只做了这一件事。”南仁东的同事和学生们是这样评价他的,而最终建成的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将为探索宇宙奥秘提供独特手段,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发展和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世界领先的创新平台。有人曾这样评价南仁东的伟大成就:“22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缅怀南老,致敬科学精神!”【热点事件】1.轻舟已过万重山——华为Mate60上市8月29日,正值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之际,华为Mate60系列“低调”上市,其中最受瞩目的是Mate60Pro搭载自主研发的7nm麒麟9000s处理器芯片。经业内专家对芯片的拆解和分析,这款芯片在较高程度上实现了自主可控和国产化,舆论多认为这是华为在美国4年技术封锁后的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在5G智能手机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更预示着我们冲破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封锁指日可待!矢志创新的中国企业不会被轻易击倒丨人民锐见近期,华为新一代旗舰手机Mate60Pro引发广泛关注。华为门店再现排队盛况,甚至一机难求。尽管华为官方并未太多谈及该手机各方面技术参数,但根据实际测算,其网速已经达到5G标准。这意味着,在经历近年来自外部的技术封锁和打压之后,华为并未停滞不前,反而迎来了新生。“这是一台‘争气机’”“纵然千难万险,但终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时”……许多网友之所以备感振奋,并不在于一台手机能够实现怎样的技术跨越,而是这种突破本身传递的信心、彰显的底气。事实表明,矢志创新的中国企业,并不会被外界的压力轻易击倒。打不倒我们的,只会使我们更强大。正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在“主播说联播”中的点评:“华为不但没有倒下还在不断壮大,1万多个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华为突围,说明自主创新大有可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在创新领域同样适用。中国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但从来不是闭门造车;成功的企业,不会也不能孤军奋战。实践表明,那种动辄无端打压、制裁、封锁别人的“逆势操作”,不仅难以达到效果,反而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奋进者的决心。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这样说,“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一台能够达到5G速率的智能手机远远不是我们的终点。始终保持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在开放中创新、在创新中自强,更辽阔的江海、更壮丽的风景,就在前方。2.C919商业首航C919商业首航成功,带来什么启示?《人民日报》时评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商业飞行。12时30分许,从上海起飞的MU9191航班,稳稳降落在首都机场。这架机身印有“全球首架”的“中国印”标识的飞机,在首都机场穿越专门为它准备的最高礼仪“过水门”时,可谓雄姿英发、气宇轩昂。此刻,无数中国人内心升腾起骄傲与自豪。这是一趟非比寻常的首航,短短的2小时25分钟航程,凝聚了16年的奋进与艰辛,更是穿越了中国人百年航空的梦想。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是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C919一飞冲天,飞出了中国人的一片蓝天,飞出了中国人的冲天之志,中国从此进入大型喷气式客机商业飞行时代。拥有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是多少代矢志报国的科研人员的理想;乘坐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是多少中国乘客念念不忘的期待。在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已经站在世界之巅,在中国的军用航空器实现跨越式发展之后,摆脱民用大飞机技术被外国人卡脖子的窘境,不在这个领域仰人鼻息,早已成为国家意志、民族梦想、人民期盼。大国必须有重器,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大飞机。其间,有中国人不可能造出大飞机的看衰论,有中国志在挑战世界民用飞机市场秩序的威胁论,有西方国家多少年前就有大飞机的风凉话,更有来自一些国家和各个领域的技术封锁和联合打压。对手越是使绊子,越说明我们的自主选择是正确的;越是有困难,越能激发起我们无穷的创造力。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告别卡脖子也不能寄希望于别人施舍。只有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把各种有形的无形的铁索砸掉,才能不受人拿捏,干什么事情都有底气。中国人有不怕压不怕邪不服气的精神,有那么一股子干则必成的劲,一旦下定决心,什么都挡不住我们翱翔蓝天的志向。从2007年C919项目立项,到2017年5月5日C919首飞,再到历经冰雪大风、高温严寒等严酷考验后今天正式投入商业飞行,16年一路走来,艰难与喜悦相伴,成功与挑战相随。托起C919的,是理想和志气,也是科技与创新。全国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工作人员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研制,攻克了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主动控制技术等100多项关键技术,提交专利申请1万余件,并锻造出以中国商飞为平台,包括设计研发、总装制造、客户服务、适航取证、供应商管理、市场营销等在内的我国民用飞机的核心竞争力。C919商飞首航,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里程碑,也飞出了中国制造的崭新一页。乘坐我们自己的大飞机,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天空从不为奋斗者设限,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还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佳作欣赏】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在实践中大胆探索的重要性,强调“在前沿实践、未知领域,鼓励大胆探索、敢为人先”,要求“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这是内在要求,也是实践所需。从战略层面考量,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从发展规律着眼,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老是在产业链条的低端打拼,老是在‘微笑曲线’的底端摸爬,总是停留在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而占领不了附加值高的研发和销售这两端,不会有根本出路。”推动价值链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向两端延伸,就必须把发展着力点更多放在创新上,让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越来越显著。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创新慢了、少了、不见了,即便现在处于优势地位,未来也可能逐渐陷入由别人追着跑变为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锐意创新,要害在“锐意”,必须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创新紧迫感。等待观望不得,亦步亦趋不行,惟有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创新的实质效果是优胜劣汰、破旧立新。怕输结果就是常输,既然选择了创新之路,就必须放下惧怕失败的心理包袱,激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鲁迅有言:“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探路就是开路,试错就是扫雷,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为的就是铺就走得通、行得稳的大道、正路。从“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的智慧,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洞察,再到“刻舟求剑”“胶柱鼓瑟”等警训,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宁可少干事,也不要出事”“宁可不作为,也不要犯错误”……怕出错、怕担责,是阻碍创新的重要心理因素。避免因为担当不足而不敢创新,需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需要营造鼓励大胆探索、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日新又新,永不止步。今天的中国大地,处处可以感受到创新的气息,可以听到创新解难题、促发展的故事。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国的未来前景不可限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