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法规》课件第7章_第1页
《企业经营管理法规》课件第7章_第2页
《企业经营管理法规》课件第7章_第3页
《企业经营管理法规》课件第7章_第4页
《企业经营管理法规》课件第7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工业产权法

1.地名可以注册成为商标吗?

案情:广东阳春工商局对运通宽幅布厂经商标局初步审定刊登于1988年第30期《商标公告》上的第338282号“阳春”商标提出异议。经过商标局复议后裁定:广东阳春工商局对运通宽幅布厂所提异议不能成立。对运通宽幅布厂经商标局初步审定的338282号“阳春”商标准予注册。

问题:地名可以注册商标吗?

评析:本案主要是涉及地名可否作为商标的问题。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及其组合,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对地名能否作商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8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这说明:第一,不允许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作商标。其原因,一方面是地理名称是大众共有和共用的,与商标的专有性即属于商标权人所有的属性冲突。如果允许地名作为商标,则排斥了其他人的权益,极不合理。

另一方面,以地名作商标,极易引起消费者的误认。如上海牌冰箱,则不管其真实产地在何方,消费者极可能认为该产品系上海出品,易导致误购。曾有某酒厂因申请注册的“王府井”商标被驳回后不服而申请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再予驳回。商标局驳回理由是:王府井是北京著名商业街,用作商标易使人对商品出处产生误认。此外,国外对地理名称能否作商标,做法不尽一致,有的国家禁止用地名作商标。如果我们允许国内厂商以地名为商标,则该商标无法在该类国家获准注册,实际上是浪费了创牌子的财力。

第二,商标注册也不要使用外国地名。这是因为原产地名称与商号、商标一起,同为国际工业产权的保护对象。我国是《巴黎公约》的成员国之一,有义务保护原产地名称。尤其是不要用公众知晓的地名作为商标,因为有的国家规定众所周知的地名不能作为注册商标。第三,地名具有其他含义的除外,也就是说,如果申请注册商标,其文字或图形与某个地名巧合,其文字或图形有特殊含义则可获准注册。

另外,根据此条规定,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本案例属于除外的情形。广东虽有阳春县,但“阳春”同时又是阳光和春天两名词的组合缩写,是人们广泛用于描写春天和阳光的形容词,且后者含义更强于前者。如“阳春三月”等语词广为使用,运通宽幅布厂的“阳春”商标,自注册使用以来,在国内外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些年来,并未发生因产地而混淆,更未被消费者认作是地理名称或行政区划名称,可见,“阳春”商标并未造成“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的误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10条第2款的规定,故予以注册。

2.与他人商标近似的图案可以用来注册商标吗?

案情:上海人民工具工厂以其在第13类商品刨刀上注册的“金兔”商标对浙江省永康县红岩刀具厂在同一商品刨刀上注册的“白兔”商标提出争议。争议人上海人民工具工厂提出争议理由为:

(1)“白兔”与“金兔”仅一字之差,而构成两个商标的主要特征内容均是兔,且图形排布又极近似,同时,两者又使用在相同商品上。

(2)“金兔”商标早于1953年就已注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又于1979年重新发证,而“白兔”商标直到1982年方予核准注册,显然,“金兔”商标注册在先。

(3)实际上,在国际市场上,“白兔”商标已给“金兔”商标带来了不良影响,外商专门来函反映此事。被争议人浙江永康县红岩刀具厂答辩为:(1)浙江永康县是全国闻名的手工业之乡,自古以来,就誉满全国。(2)两个商标不论从商品名称还是图案设计都完全不同。在两个商标图案中,金兔呈匍匐式,睡眠状,两眼紧闭,小耳,短须,短毛,四肢短小,属菜兔型,字体属书写体。而白兔则呈奔跑状,两眼圆睁,大耳,长须,长毛,四股粗壮,属长毛兔型,字体属美术体。商标评审委员会经复审裁定为:争议人意见成立,撤销浙江永康县红岩刀具厂注册的“白兔”商标。

问题:与他人商标近似的图案可以用来注册商标吗?

评析:本案争议商标“金兔”和被争议商标“白兔”都是用在第13类商品刨刀上的,属于同;一商品上的商标争议。因此,本案的关键在于认定“金兔”和“白兔”是否近似商标。商标是否近似,主要是从外观、读音、含义上去判断,同时也需根据商品在交易过程中的不同情况和消费者认牌购物的习惯作具体分析。一般来说,下列情况之一即为近似商标:

(1)图形近似的图形商标或组合商标;

(2)图形虽不近似但名称相同的组合商标;

(3)拼法近似或读音相同的由字母组成的商标;

(4)在商品上使用的名称读音相同的用汉字作名称的商标;

(5)商标名称所表示的含义极其近似的商标;

(6)商标的设计思想和色彩或整体观感极其相似的商标。

“金兔”和“白兔”不论是否“一字之差”,其主体都是兔。商标图形基本上都是用线条勾画成的一只兔子,别无其他陪衬。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不可能在购物时作一些诸如毛长毛短、须长须短之类的细微比较。所以,从主体上看,两个商标构成近似商标,又因使用在同一种商品上,“白兔”商标应予撤销注册。

3.什么是“商标异议”裁定?其程序如何?

案情:2001年广州鸿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运实业公司)在洗衣粉商品上申请注册的“彩漂”商标经商标局初步审定并予公告。杭州市油脂化学工业公司在初步审定公告期间以“彩漂”是洗衣粉的通用名称为由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商标局裁定异议人所提异议不能成立,经商标局初步审定的“彩漂”商标准予注册。杭州市油脂化学工业公司提交《商标异议复审申请书》,对商标局关于“彩漂”商标异议裁定,申请复审。杭州市油脂化学工业公司异议复审主要理由:“彩漂”洗衣粉表示产品配方中加入具有彩漂作用的漂白剂。“彩漂”是洗衣粉产品的功能与特性名称,直接表示了洗衣粉的功能与特性,且证明此种洗衣粉在国外也有生产。

鸿运实业公司答辩主要理由为:我国的科学文献中并无有关“彩漂”是洗衣粉产品的功能与特性的名称的记载,异议方所引用的国外资料也没有科学文献作依据,轻工部尚未把“彩漂”作为洗衣粉的专用名词,世界通用商品目录也未见记载,国外市场见到“彩漂”只是对产品的说明。因此,本公司可以将“彩漂”作为洗衣粉的商标申请注册。商标评审委员会经复审决定,杭州市油脂化学工业公司对商标局“彩漂”商标异议裁定申请复审理由成立,经商标局初步审定的“彩漂”商标不予核准注册。

问题:什么是“商标异议”裁定?其程序如何?

评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11条的有关规定,商标不得使用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和图形,也不可以商标来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特点。因此,所谓“皮鞋”牌皮鞋,“圆形”牌轮胎或者“优质”牌香皂等均不能获准商标注册。本案中,“彩漂”实际上是我国洗涤剂行业所生产洗衣粉的品种名称之一。如浓缩洗衣粉、加酶洗衣粉等,实际上已成为洗衣粉的一个专用名词。彩漂洗衣粉可把衣物洗得更加洁白艳丽,其主要原料为一种含氧漂白粉。在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都有厂家生产、销售这一品种的洗衣粉。这些都说明,“彩漂”是洗衣粉的品种名称之一,直接表达了本商品的功能及特点,不具有商标的显著性。

本案从程序上说经历了商标异议和异议复审两个程序。异议人或被异议人,如对商标局的异议裁定不服,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的申请。当事人应当填写《商标异议复审申请书》一式两份,在申请书中应当详细陈述要求复审的事实和理由。商标评审委员会受理异议复审后,经过调查和评议,即可作出终局裁定,并将裁定的内容书面通知有关当事人。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的,移交商标局办理商标核准注册手续,发给申请人《商标注册证》;如果裁定异议可以成立的,则通知商标局撤销初步审定的商标,不予核准注册。对此裁定,有关当事人不得再以任何理由进行申诉。本案中,异议人杭州市油脂化学工业公司对“彩漂”商标异议裁定申请复审,理由成立,商标不予注册。

4.什么是商标权的有效期与续展注册?

案情:1990年3月5日海宁市衬衫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春燕”商标获准注册。由于“春燕”衬衫做工考究,选料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2001年海宁市市面上出现由宏利服装有限公司生产的春燕牌衬衫,销势极好。海宁市衬衫公司认为宏利服装公司侵犯其商标权,在交涉未果的情况下诉诸法院,要求判令宏利服装公司停止侵权,赔偿损失。但宏利服装公司向法院出示的《商标注册证》表明宏利服装公司系春燕商标所有权人。经查,海宁市衬衫公司“春燕”商标因期满未续展注册而被商标局注销。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问题:什么是商标权的有效期与续展注册?

评析:商标权是有期限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39条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商标所有人自公告注销之日起即丧失其商标权。

本案中,海宁市衬衫公司本来对其注册商标即“春燕”商标享有商标权,但由于在商标权期满后未及时申请续展注册,结果其商标被注销。这就意味着衬衫公司的“春燕”商标权终止,不再受商标法的保护,也就无权制止他人使用该商标。而宏利服装公司则申请“春燕”商标而被获准注册,即享有了注册商标所有权。从法律上说,由于宏利服装公司为“春燕”商标的合法所有人,而海宁市衬衫公司因商标权终止后,继续在衬衫上使用“春燕”商标的行为则构成对宏利服装公司商标权的侵犯。因此,如果宏利服装公司反诉海宁市衬衫公司侵权,也是成立的。既然商标法设立续展注册制度以延长注册商标权的有效期,那么,商标权人应该依照法定程序,在法定期限内申请续展注册。经核准后,该商标权又可延长10年的有效期。

5.商标的使用许可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案情:某市某童装公司(甲公司)生产的“葵花”牌童装在全省销路很好,有一定知名度,并依法取得了“葵花”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该市制衣有限责任公司(乙公司)派人与甲公司洽谈,要求有偿使用甲公司的“葵花”商标,用于生产童装。双方签订了商标使用权许可合同。合同规定乙公司童装式样由甲提供,乙公司使用“葵花”商标,并在商标附近标明“A”字作为记号以示区别。合同中还规定使用费数额及产品质量监督事宜。

合同开始履行后,乙公司见“葵花”牌童装十分畅销,为扩大生产能力,遂私自与某服装加工厂(丙厂)订立加工合同。加工好的童装,由乙公司贴上“葵花”商标,然后直接向市场销售。一段时期后,甲公司发现许多童装消费者向消费者协会及本厂反映质量差的情况,经调查后,得知上述情况,因此要求和乙公司解除合同,赔偿损失。乙公司承认上述错误,以合同期未满,愿补偿经济损失为由,不愿解除合同。甲公司遂起诉到法院,法院审理中发现甲、乙两方签订的商标使用权许可合同既未交送当地工商管理机关存查,也未报送商标局备案。

最后法院判决:(1)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依法确认无效;(2)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终止履行;乙公司及其委托丙厂加工的童装一律不得使用“葵花”商标,已使用的,应收回拆除;对已售出无法追回的,其质量问题应由乙公司承担,以上措施引起的损失,也应由乙公司全部承担。

问题:商标使用许可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评析:商标使用许可不仅关系到许可人与被许可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关系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问题,因此商标法对此作出了一些强制性规定。首先,商标注册人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必须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应当在许可合同签订之日起3个月内,将许可合同副本交送其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机关存查,由许可人报送商标局备案,并由商标局予以公告。违反上述规定,由许可人或者被许可人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直到报请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

其次,双方应履行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许可人的义务包括:(1)许可人承担其所许可的注册商标权的权利担保义务,即保证自己是合法的商标专用权人,未经被许可人的同意,不得放弃续展注册,不得申请注销,不得将其注册商标转让给第三者,从而在许可使用合同有效期间维护被许可人的商标使用权。(2)许可人应采取措施监督被许可人使用该商标的商品质量。

被许可人的义务包括:(1)除按合同约定交纳使用费外,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期限、地域和商标使用商品范围使用该商标,不得超出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区域和商品范围,否则构成对许可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2)未经许可人同意,不得将该商标再许可给第三人使用;(3)未经许可人同意,不得以许可人名义使用商标,应在自己生产的商品上表明自身的厂名及厂址;(4)被许可人应接受许可人监督,保证使用许可人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维护商标的信誉。

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葵花”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但没有履行法定手续,因此其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无效,应终止履行该合同。此外,乙公司使用“葵花”商标时,私自与丙厂订立加工合同,致使产品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同时也损害了甲公司的信誉。对该行为给甲公司造成的损失,应由乙公司负担。该商标许可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应消除合同的影响,除了终止履行之外,已经使用“葵花”商标的乙公司及丙厂生产的童装,其商标应当予以彻底拆除。

6.在核定使用商品范围以外的自产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可以吗?

案情:金华市某电器公司以生产洗衣机为主要产品,并于1984年在商品分类表第18类洗衣机、脱水机商品上注册了“白菊”商标。从1989年开始,洗衣机市场日趋疲软。该公司先后开发了白菊系列产品,包括切菜机、保鲜机、微波炉等,期望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电器公司在1990年第一季度销售带有“注册商标”字样的“白菊”牌多用食品加工机5000台,销售额近10万元,而实际上,多用食品加工机不是“白菊”牌注册商标的原指定商品。以上情况被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发现,即立案调查,最后责令电器公司停止其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

问题:在核定使用商品范围以外的自产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可以吗?

评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6条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仅以未变动过的原注册商标为限。注册商标申请人在申请商标注册时,在商标注册申请书上填写的指定商品都为具体商品名称,自然也以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享有商标专用权。凡超出核定使用的商品范围而使用注册商标的,属于一种冒充注册商标的行为,要受到有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罚。

在核定使用商品范围以外的商品上使用注册商标,同样属于冒充注册商标的行为,这一点往往被商标注册人忽视。商标权人在行使权利时,应当依法行使,要在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金华市电器公司误认为,凡同类家电产品都可以使用已注册的“白菊”商标,而对是否在核定商品的范围内则没有加以考虑。该公司误认为,自己的商品都是电器,使用的又是自己的注册商标,不会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电器公司的确没有侵权,但其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6条的规定,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注册商标需要在同一类的其他商品上使用的,应当另行提出注册申请。这就是说,注册商标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要扩大使用的商品范围,不论扩大使用的商品与原注册商标适用的商品是否属于同一种类,都必须按新商标另行提出注册申请。这样,既可以避免因扩大同类商品的使用范围而发生与其他注册或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也保护了他人的商标专用权。

7.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属于什么行为?

案情:浙江省杭州市A皮鞋厂于1988年4月起在皮鞋上贴上该市B皮鞋厂的注册商标“海鸥”,销往浙江、安徽、江苏等地,获利丰厚。B皮鞋厂发现后即刻向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反映情况,要求制止上述行为。经过调查,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于1990年5月22日作了如下处理:责令A皮鞋厂立即停止在各地销售假冒“海鸥”商标皮鞋,责令A皮鞋厂赔偿B皮鞋厂经济损失1500元,并处罚款1000元;已查封的库存9000张商标标识和3000只鞋盒全部予以销毁。

问题: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属于什么行为?

评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使用他人的注册商标,必须经过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同意,并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如果未经商标权人的同意,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一方面,这种行为造成商品出处的混淆,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另一方面,基于商标权的独占性,这种行为也侵犯了商标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7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这是最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下列7种情况:(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6)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7条第1款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案实际上是第1种情况,即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AB两厂均生产皮鞋,A厂未经“海鸥”商标权人同意而将商标使用于同一种商品即“皮鞋”。A厂的行为显然已构成对B厂的商标侵权,应承担侵权责任,受到应有的行政处罚。显然,如果不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不相同或不近似的商标,则一般不构成商标侵权。但是,由于驰名商标受到商标法更大范围的保护,涉及驰名商标时则应作具体分析。

8.经销明知或应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属于什么行为?

案情:A公司是一家经营体育用品的香港公司,该公司于1991年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大力”牌商标,其核定使用的商品为第28类,即鱼竿、鱼线、羽毛球拍等。该公司生产的“大力”牌鱼竿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声誉,后因国内市场上出现大量假冒的“大力”牌鱼竿,造成该公司产品的销量下降。假冒的“大力”牌鱼竿使用了“大力”商标的文字和图形,足以造成消费者的误认,但由于假冒产品上只有商标标识,而无生产厂家名称及厂址,难以找到假冒产品的生产者。

德龙渔具行是一家专营钓鱼器具的商店,1994年以来销售了部分从外地购来的假冒“大力”牌鱼竿。A公司在取得德龙渔具行经销假冒产品的证据后,向法院提起诉讼。A公司要求被告立即停止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提供其假冒商品的来源,即假冒“大力”牌的生产者,赔偿经济损失等。被告德龙渔具行承认自己确实销售了这种鱼竿,但当时并不知道这种鱼竿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因此不应承担法律责任,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本案经法院主持协商,原、被告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原告撤诉。

问题:经销明知或应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属于什么行为?

评析:本案中,被告德龙渔具行销售的鱼竿使用了和“大力”牌完全相同的标识,而且是在同类商品中使用,该产品侵犯了A公司的商标专用权,属于侵权产品。对于经销侵权产品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7条第3款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4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80条规定: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并将案件情况通报侵权商品提供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此规定,销售者只有在知道自己销售的是侵权产品的情况下,才构成侵权。如果销售方不知道销售的是侵权商品,则不构成侵权。因此,确认德龙渔具行是否为法律规定的明知或者应知至关重要。明知即故意状态,可以从经销方对商标权人的商标或侵权商品的了解程度来确定。如果从某种客观事实或者生产者与销售方的特殊关系证明经销方的明知故犯,则可以判明其故意状态。

对经销方应知状态的认定比较复杂。应知状态是指经销方应该注意到自己所销售的商品为侵权商品,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注意,导致侵权行为的发生。这实际上涉及对经销者注意义务的衡量标准。注意义务一般应指经销方应尽的审查义务,例如商家应遵守进货检查制度等等。

本案中,从案情来看不能认定德龙渔具行是故意侵权,原告也无从举证销售方对销售侵权产品处于明知状态。但是,所销售“大力”牌鱼竿没有标明生产厂家,销售这种商品本身就违反工商行政管理的有关规定。如果执行进货检查制度,则应该意识到这种商品可能存在包括侵犯他人商标权在内的权利瑕疵或质量缺陷。德龙渔具行没有履行必要的审查义务,对侵权商品的销售行为主观上存在过失,应承担侵权责任。

9.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作为产品装潢可以吗?

案情:1990年6月20日,A饮料厂经国家工商局批准,获“雪花”注册商标专用权,指定使用在第30类商品冰淇淋上使用。1991年,A饮料厂与B食品饮料厂签订“雪花”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因市场上“雪花”产品供不应求,B食品厂与C食品厂联营生产“雪花”产品两个月,联营协议到1991年10月31日终止。1992年4月A饮料厂发现市场上由C食品厂生产的冰淇淋,其产品包装袋上把A饮料厂的注册商标“雪花”作为产品装潢使用,造成许多消费者误认为是A饮料厂的产品,遂向法院起诉,要求C食品厂停止侵权并登报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并负担诉讼费用。法院经调查发现,

1992年3月,C食品厂6次委托某县油墨印刷厂,印刷了上述雪花冰淇淋包装袋249.7万张,已使用191万张,库存58.7万张被法院依法查封。C食品厂在上述包装袋上使用“白玉兰”商标。法院最后依法判决C食品厂停止侵权,登报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并销毁现存“雪花”冰淇淋包装袋。

问题:使用他人注册商标作为产品装潢可以吗?

评析:本案的关键是C食品厂的行为是否构成商标侵权。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在实践中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具体认定时应以商标法的规定作为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7条第二项“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76条之规定:“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二项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即属于“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足以造成误认”的判断应以普通消费者的一般注意为准。

在本案中,“雪花”系原告A饮料厂经国家商标局核准的注册商标,原告对“雪花”商标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被告C食品厂生产与原告相同的产品(冰淇淋),且在产品包装袋上将与原告注册商标相同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装潢,即使被告在其产品包装上标有“白玉兰”商标,但这也不能避免消费者的误认。因此,被告的行为已构成对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0.驰名商标与一般商标在保护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

案情:原告某科技公司与1992年11月19日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GOOD”注册商标用于软件产品。1994年10月,被告某科技文化开发总公司就该商标向商标局提出异议,1994年11月1日,商标局以(1994)商标异字第198号《关于“GOOD”商标异议裁定》裁定“异议人所提异议不成立”,并裁定原告“‘GOOD’商标准予注册”,同时,批准核发商标注册证。原告在开拓市场、创立名牌方面,呕心沥血,投入了大量人力、精力和资金,使“GOOD”产品在广大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市场占有率高达79%,已成为原告的拳头产品。长期以来,被告一直从原告处批发“GOOD”产品向市场销售(被告没有研制生产该种软件)。

但从1997年12月起,被告不再向原告处批发“GOOD”产品,而开始经销一种所谓的“极品-GOOD”产品,原告发现,被告在所谓的“极品-GOOD”软件界面上和标题栏内使用了“GOOD”这一原告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标识。被告的行为导致消费者错误地认为“极品-GOOD”就是“GOOD”的升级产品,使原告的“GOOD”产品销量减少,给原告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原告诉至法院。

问题:

(1)驰名商标与一般商标在保护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

(2)我国商标注册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3)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商标专用?

评析:

(1)驰名商标与一般商标在保护方面主要有以下不同:

第一,一般商标注册后才能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驰名商标一旦被商标主管机关认定为驰名商标,即使不注册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第二,对一般商标的保护只是要求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不得出现与之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而对驰名商标,即使是其他类别的商品商标,也不能与之相同或近似;

第三,对一般商标出现的争议,要求商标权人在一年内或二年内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争议的请求,而对驰名商标出现争议,商标权人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向商标主管机关提出争议的请求,如取消其他人注册这种商标,或者禁止使用这种商标。如果是以欺诈手段取得注册或使用驰名商标的,商标权人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以请求商标主管机关撤销注册不当的商标;第四,一般商标只在注册国受到保护,而对驰名商标,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员国之间都可以受到保护,目前,参加这个公约的成员国已有103个国家。

(2)我国商标注册的基本条件包括:商标具备法定构成要素;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不违反禁用标志。商标法第10条规定,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①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②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③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④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⑤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⑥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⑦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⑧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3)本案的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标专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7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①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②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③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④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⑤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⑥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⑦)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75条和第76条规定的侵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主要包括:①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提供仓储、运输、邮寄、印制、隐匿、经营场所、网络商品交易平台等。②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当以上侵权行为发生时,被侵权人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处理。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损失。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此案例中,由于被告使用了与原告同种类型的产品并且用相似的文字作为商品名称,被人误以为是其原告“GOOD”的升级版产品。并且给原告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属于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1.非职务发明专利权归谁拥有?

案情:沙某和郑某均为某研究所工程师。沙某的本职工作是从事电子设备的机械结构设计与研究。1985年4月初,沙某得知某工学院研制的“冰棒电冰箱简单控温器”未获成功,于是他在此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自筹资金,在自己家中的电冰箱上分析试验,开始研制一种新型的“电冰箱电子控温器”。经过研究形成了初步技术构思和实施方案。同年5月,沙某委托郑某搭试一个电路板,并给郑某40元,后该电路板并未实际应用。之后,沙某进行样机测试,基本上达到设计效果。

同年9月,沙某主动向所里领导汇报和演示了自己研制的产品,并建议所里组织生产投放市场。1986年2月,研究所以职务发明向中国专利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沙某在公告期间向研究所提出书面异议,但未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异议申请,1987年中国专利局授予研究所电冰箱电子控温器实用新型专利。1988年沙某向某省专利管理局申请调处。沙某对管理局维护国家专利局的决定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该发明为非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其个人所有。在诉讼期间,郑某请求维护他作为主要发明人的合法权益。

研究所辩称:沙某系该所电子控温器研究的总体负责人,其研制的“电冰箱电子控温器”潜移了所里的专有技术;专利产品是所里统一组织,下达任务研制开发的,与沙某的“电冰箱电子控温器”是两个不同技术方案的物体,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该案经过法院一、二审,最后确认该项发明属非职务发明,专利权归沙某所有,郑某亦非该项专利设计人。

问题:非职务发明专利权归谁拥有?

评析:本案涉及职务发明或非职务发明的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全民所有制单位申请的,专利权归该单位持有;集体所有制单位或者个人申请的,专利权归该单位或者个人所有。”由此可见,职务发明有两层含义:一是执行本单位任务的发明创造,二是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的发明创造。

对此,2010年2月1日实施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2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是指: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是指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某项发明创造符合上述条件之一者为职务发明创造,申请权与专利权归单位所有,否则,即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及专利权归发明人或设计人个人所有。

本案中,沙某研制出“电冰箱电子控温器”既非执行本单位任务的发明创造,也非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的发明创造。因为沙某在研究时利用业余时间,自筹资金,在自己家中进行电冰箱分析试验,所使用的是公知技术。因此,该发明创造为非职务发明创造,沙某为发明人。关于发明人或设计人,《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3条明确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发明创造中,没有这种创造性贡献,而只是负责组织工作,为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或者从事其他辅助性工作的人,不应当认为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郑某只是受沙某委托搭试了一个试验电路板,但在电冰箱上无法使用,实际上只是做了辅助性工作,并没有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所以,郑某不是发明人或设计人。

12.两个人同时分别搞出的专利归属谁?

案情:某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机器制造公司)于2005年7月研制成功一种触电保护器,并于2005年11月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某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电子设备公司)也于2005年9月向中国专利局提出触电自动保护器专利申请。经专利局审查,两触电保护器的构思、结构、性能相同或相近似,于是确定某电子设备公司的专利申请予以公告,驳回某机器制造公司的专利申请。某机器制造公司以其先生产为由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

复审委员会认为,虽然某机器制造公司先于某电子设备公司发明了该触电保护器,但其向中国专利局申请时间,即申请日晚于某电子设备公司。所以专利复审委员会维持了专利局的决定,驳回某机器制造公司的复审请求。

问题:两个人同时分别搞出的专利归属谁?

评析:先申请原则,即专利权授予最先提出申请者,是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9条第2款明确规定了这一原则:“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由于专利权具有排他性,因此同样的专利申请,只能授予一个专利权。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就相同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时,专利权应当授予哪一个申请人,各国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先发明原则,即以发明创造的先后来决定授予哪个申请人,先发明者优先获得专利授权。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最早发明人的权利,但在确定谁先发明时容易发生举证的困难,也不利于促使发明人尽快公布。另一方法是将专利权授予先提出申请者,而不论这一发明创造是由谁先完成的。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避免了谁是最先发明人的争论,还可以促使发明人尽早向专利局提出申请,促进新技术早日公开,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不同的人对同一项发明创造浪费不必要的智力和财力,也推进技术进步,推广技术应用。

本案中,虽然机器制造公司发明的触电保护器要早于电子设备公司,但其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的时间晚于电子设备公司,所以根据我国专利法的先申请原则,机器制造公司不能获得触电保护器的专利权。

13.双方共同研制完成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归谁?

案情:2005年12月11日,某大学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铁矿石的尾矿制作装饰面砖”的发明申请专利,该申请公告后,某铁矿即向所在市专利管理局提出调解请求,认为此项发明专利申请权应属双方共同持有。理由是:该项技术系铁矿和某大学共同合作开发的项目。双方在过去协作的基础上于2004年12月1日正式订立了“铁矿石的尾矿制作装饰面砖”的合作开发合同,合同有关条款对最后完成的科研成果及其归属作了成果共享的约定,且合同订立后双方都共同指派技术人员参加研究工作,共同组织了成果鉴定会,鉴定书上明确写明某大学和某铁矿为共同研究单位。

该合同的有效期为2年,而某大学申请专利的时间在合同期内,申请内容又属合同须完成的成果。某大学则认为:在其与某铁矿订立合同之前,已研制出砖样。某大学是在实验室完成并总结出生产这类砖的主要工艺流程与技术指标的基础上,才与某铁矿订立合同的。因此某大学可以单独申请发明专利。该市专利管理局认为,某大学与某铁矿订立的合作开发合同系双方确认的有效合同。故根据合同条款规定成果共享的原则,该发明专利申请应由双方共同提出。

问题:双方共同研制完成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归谁?

评析:该案例主要是关于共同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的归属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8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由此可见,原则上,共同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必须由共同发明人或设计人共同提出,其中任何人都无权单独提出专利申请,否则,即使获得了专利权,也属无效。

如果共同发明人或设计人之间订有明确协议,允许其中一人或数人单独申请专利,则可以单独申请专利。显然,如果共同发明人或设计人在协议中规定共享专利申请权,则任何一方不得单独提出专利申请,而应共同行使专利申请权。

本案中,当事人在合作中,共同对铁矿石的尾矿制作装饰面砖进行研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发明,并且合同对最后应完成的科研成果及其归属作了成果共享的约定,故该专利申请权应属双方共有。

14.接受委托加工专利产品的部件是否属于侵权行为?

案情:某机械制造公司提出的“汽车速度自动监测装置”专利申请,被中国专利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机械制造公司于2009年6月与展销中心签订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允许展销中心享有上述专利的实施权,负责组织生产销售该专利产品,但合同未约定期限。之后,展销中心又于2012年3月与某电子公司签订了委托加工合同,委托电子公司为其加工“汽车速度自动监测装置”中的监视器,由展销中心提供全套技术图纸资料。电子公司加工的监视器是“汽车速度自动监测装置”专利产品中的部分部件。

该专利产品的其他部分由展销中心委托另外厂家加工生产,最后由展销中心负责整体向用户发运销售专利产品。2012年3月底,专利权人机械制造公司向法院起诉,认为电子公司侵犯其“汽车速度自动监测装置”专利权,要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一审法院认为电子公司的行为对专利权人机械制造公司不构成侵权,判决驳回机械制造公司的诉讼请求。机械制造公司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判决。

问题:接受委托加工专利产品的部件是否属于侵权行为?

评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59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这一规定说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应当只有一个独立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为达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目的的必要技术特征。根据上述规定以及专利侵权判断的一般准则,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如果缺少独立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则不构成侵权。只有独立权利要求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全部被侵权产品利用或覆盖才能构成侵权。被机械制造公司起诉的侵权产品,即“监视器”仅仅是专利产品的一部分,亦是专利的独立权利要求中众多必要技术特征的一部分。可见,电子公司加工生产的监视器对“汽车速度自动监测装置”并不构成侵权。

合法行为并不构成侵权。本案专利权人机械制造公司在获得专利权后,与展销中心签订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由于合同未规定期限,应视为该合同在专利有效期内有效。依据合同,展销中心获得了该专利的实施权,有权组织生产、销售该专利产品。展销中心委托电子公司加工监视器,是履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电子公司与展销中心签字的合同合法有效,其加工行为是合法的,并不构成对专利权的侵犯。

15.享有专利先用权的人能否随意生产专利产品?

案情:温州利达箱包股份公司于2005年7月18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一种“防虫防腐箱包”实用新型专利,2006年7月30日被授予专利权。温州永新箱包有限公司在上述专利申请日前也独立研制出相同产品,并于2005年5月5日领取了工商营业执照,做好了生产该产品的必要准备。温州永新箱包有限公司经过试产,从2006年开始扩大原生产能力,使生产该产品的规模超过了温州利达箱包股份公司申请专利之前的规模。

温州利达箱包股份公司得知后,于2007年9月向法院起诉,要求温州永新箱包有限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法院认为:被告温州永新箱包有限公司对该专利产品享有先用权,是指在原生产能力范围内生产。但2006年后扩大生产规模,这种行为构成对原告温州利达箱包股份公司的专利侵权,被告应就此部分承担侵权责任。

问题:享有专利先用权的人能否随意生产专利产品?

评析:本案主要涉及享有先用权的人对专利发明创造的利用问题。所谓先用权,是指某项发明创造在申请人提出专利申请之前,已经开始制造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产品,或者已经先使用相同的方法,或者已经为制造或使用同样的发明做好了必要准备工作的其他人,在他人被批准授予专利权后,仍可在原有的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该项发明创造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9条第2款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没有申请专利或者没有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