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C)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2.《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还记载,高祖曰:“此三者(张良、萧何和韩信),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材料描述的是刘邦夺取天下的(B)A.目的B.原因C.过程D.影响3.绘画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直观表现。赏析下面两幅绘画作品,从中可以得出二者在技艺上(B)《女史箴图》(局部)作者:顾恺之(东晋)作品风格:线条优美活泼,注重人物神态的刻画,以形写神,用笔细劲连绵,富有个性。《送子天王图》(局部)作者:吴道子(唐)作品风格:吸收顾恺之的画风,注重线条,笔法简练;又改革传统线描法,融入晕染法的立体效果,颇有动感。A.生动描绘了宫廷女官的生活B.表现出继承基础上的创新C.细腻表现了开放的社会风气D.借鉴西方绘画的创作手法4.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如下图),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千米,有数百个粮窖。这种规模宏大的仓窖,不仅数目繁多,而且库藏巨大,在全国运河地区普遍建立。这些仓窖遗址可用于研究隋朝(D)A.国家统一的条件B.政治制度的创新C.商业发展的水平D.财政经济的状况5.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为此采取的举措中与“制其钱谷”相符的是(C)A.设置枢密院B.设立通判C.设置转运使D.设立市舶司6.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走近明清遗迹·感知民族交融”这一主题,准备在公众号推送一篇文章,请为其选一幅合适的配图(D)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中国人认真地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体现这种“社会思潮”的主张是(A)A.“师夷长技以自强”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8.1929年12月底,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必须加强政治工作。这次会议是(C)A.八七会议B.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C.古田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9.数据分析是历史学习常用的重要方法。小华同学收集了一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战的数据。这些数据表明(D)A.全民族团结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援助C.中国抗战是近代以来抗击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D.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0.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同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这说明(C)A.特区的建立为改革提供了示范B.改革开放呈现“点线面体”的格局C.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步进行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建立九年级(1)班同学以“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为主题,制作了相关知识图谱,请据此回答第11、12题。项目发展演变路线范围陆、海丝绸之路→新航路开辟、三角贸易欧、亚、非三大洲→欧、亚、非、美全球航路交通工具动力:自然力→机械力工具:骆驼、帆船→蒸汽轮船、火车重要人物中国:张骞、郑和等世界:哥伦布、麦哲伦等贸易往来11.上表中交通工具的动力由自然力向机械力转变,是由于(B)A.航海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B.蒸汽机运用于交通领域C.黑奴贸易不断扩大的需要D.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结果12.综合上表中的信息,对历史上水陆交通发展带来的共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A.密切了各地经济文化联系B.促进了人口向非洲的迁移C.实现了全球经济共同繁荣D.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的落后13.1918年,李大钊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些文章写作的国际背景是(D)A.第一国际的成立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4.小夏同学围绕“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这一主题按阶段特征绘制了下面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写(B)A.太平天国运动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纳米比亚独立D.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5.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1920年之间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和平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埋下了会滋生罪恶的种子。”对作者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A.凡尔赛体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B.《凡尔赛条约》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C.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D.华盛顿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国间矛盾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4道大题,其中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19题15分,共45分。16.走近文物·传承文明。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项目名称】博古鉴今·文物策展【项目目标】通过举办策展活动,走近历史文物,感受中华民族推陈出新的创造力和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项目任务】任务一一组同学以“国宝物语·见证历史”为主题,整理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部分文物信息,准备布展。历史文物吉金铸史(西周)以农为本(北朝)金榜题名(金朝)护国利刃(明朝)②《齐民要术》明刊本登州戚氏”军刀国宝物语入选理由:西周最大,最重青铜鼎,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册命盂之事,是研究“分封”的重要物证。入选理由:入选理由: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女真文字碑刻之一,是金朝推行科举制和女真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见证。入选理由:文物信息青铜铸造政治制度农业技术文化传承制度文化民族交融中外交往抗击倭寇问题1:请你根据上表中的相关信息,分别为②、④文物写出入选理由。(4分)答:②:《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凸显了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等。④:戚氏军刀是明代著名抗倭将领戚继光的遗物;它展现了戚继光杰出的军事才能和爱国气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从中感受到明代军民保家卫国、捍卫主权的爱国情怀。评分说明:分别答出符合上述意思的任意一点得1分,各2分,共4分。任务二二组同学以“文物图片·时代印记”为主题,搜集了如下图片资料设计展览。①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②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的包干到户生产契约书③淮海战役支前农民使用的小推车④聂耳谱写的《义勇军进行曲》手稿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证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照片⑦“一带一路”纪念邮票问题2:请将上面备选资料的序号填入下面对应的展板中,并据此为这一板面写出结语。(4分)前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再现党的光辉历程,举办本展览。展览共分三个板块。展板一民族独立·求解放(1921—1949年)———————展板二艰辛探索·展新颜(1949—1976年)———————展板三改革开放·谋复兴(1978年至今)——————结语:答:展板一:③④(1分)展板二:①⑤(1分)展板三:②⑥⑦(1分)(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结语: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迈向了新时代,走出了民族复兴的光辉道路。(答出符合题意的表述即可得1分。)17.生态文明·绿色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伦理生态主张“仁”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为人?——《春秋繁露》“义”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资治通鉴》“礼”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砍伐工具),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捕鱼的网),以咸鱼鳖之长。———《逸周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伦理所蕴含的生态价值观。(2分)答:关爱动物,热爱自然;对自然不过度开发,取之有度,有节制;遵循客观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颁布的法律法规(部分)·1847年《河道法令》,禁止污染任何作为公共供水的水源·1848年《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1855年《首都管理法案》《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负责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1875年《公共卫生法》,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覆盖面广、内容完善,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系统建立(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环境治理的特点,并分析英国制定此类法律法规的原因。(4分)答:特点:加强立法,用法律保障环境的治理;环保法律内容广泛,覆盖面广,形成法律体系;先发展后治理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原因: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大量使用,煤炭燃烧导致污染严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人口增长,给环境造成负担;英国民主政治建设、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材料三大平原地处美国中西部,19世纪中叶之前,被标示为“美洲大荒漠”。从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政府通过实施《宅地法》、向铁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吸引移民前来定居。这里被宣传为“西部花园”、“农业天堂”,也得益于那一时期铁路的贯通、旱作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应用。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该农业地区灾难屡见不鲜,最严重的发生在1930年代。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农场大量破产,数十万人流离失所。严重的生态灾难和1930年代大萧条同时出现,实际上表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体系已经深陷困境。——摘编自高国荣《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美国大平原农业开发为例》(3)材料三中,美国中西部由“荒漠”变“天堂”的原因有哪些?并简述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1930年代的困境的。(4分)答:原因:南北战争期间颁布《宅地法》、向铁路公司授地等政策措施带来大量劳动力;铁路的贯通、早作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的应用。(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应对: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缓解了危机;颁布《农业调整法》,加强对农业指导,促进了农业经济恢复;实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植树造林,增加了就业;调整劳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18.历史人物·时代潮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近代历史人物张謇和孙中山大事记(部分)·1895年甲午战败后张謇抱着“实业救国”思想.回乡创办大生纱厂·1899年大生纱厂正式开始生产棉纱·1903年开始筹建分厂,一战期间发展迅速、获利丰厚、并投资公益事业·1905年创办国内第一家自建公共博物馆·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1895年领导广州起义·1905年成立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邓小平材料三时代偶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领袖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英雄人物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革命英雄江竹筠(江姐)、邱少云、保尔·柯察金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8年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发表,使数学家陈景润成为全国人民崇敬的对象,并引导年轻人对科学产生极大的热爱。八十年代,在世界大赛上创下“五连冠”的中国女排成为偶像。——摘编自刘钰雯《偶像时代变迁及现实思考》(1)根据材料一,对比张謇和孙中山在时代大潮中的救国实践有何异同之处。(4分)答:异:张謇主张实业救国;创办民族企业;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孙中山主张政治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等。(从不同角度,分别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同:都发生在甲午战争失败后:都是为了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都向西方学习;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解放了国人思想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事例,说明毛主席“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4分)答: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后,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向农村进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逐渐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长征途中,湘江战役红军损失惨重,毛泽东建议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对革命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抗战胜利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维护了一定时期的和平。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史实及说明得2分,共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代偶像崇拜的特点。(2分)答:五六十年代崇拜领袖和英雄:为国家独立和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七八十年代崇拜热爱科学和为国争光的人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4)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如何正确看待个人理想与时代发展的关系。(2分)答: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要树立和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个人理想要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流:时代发展为个人理想的规划提供了机遇等。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19.大国之道·顺势而为。时势是一个时代的潮流和趋向。在历史发展的大转折时期,新旧潮流往往交织并存,共同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进程。【时代·见证社会变革】(1)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单元知识结构示意图,以秦国为例,简述图中①②③处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归纳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4分)答:联系:①铁器、牛耕推广,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纷纷倡导变法,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1分)②战国处于新旧制度交替之际,各学派著书立说,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法家思想为秦国提供了治国方略:(1分)③通过商鞅变法,提高了秦国的国力和军队战斗力,为秦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奠定基础。(1分)趋势: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国家趋向于统一。(任意一点1分)【时风·折射国家发展】(2)从下面两组图片中任选一组,简述改革是如何改变时代风貌并推动国家发展的。(4分)示例:一组: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在服饰、社会习俗等方面学习中国隋唐,使得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进行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后修复中心合同范本
- 劳务代管合同范本
- 加盟托管经营合同范本
- 出租吊车服务合同范本
- 单位代建房合同范例
- 2013版建设合同范本
- 单位监控安装合同范本
- 个人雇佣出海作业合同范本
- 加工货款合同货款合同范本
- 个人山林承包合同范本
- 资产运营总经理岗位职责
- (完整文本版)日文履历书(文本テンプレート)
- 110kV变电站专项电气试验及调试方案
- 2023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配套教案 新人教版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节 《设计创意挂件》教学设计
- 2024时事政治必考试题库(预热题)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品质部组织架构图构
- 《幼儿园性教育》
- (高清版)TDT 1040-2013 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
- 《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