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2(原卷版)_第1页
山东省2023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2(原卷版)_第2页
山东省2023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2(原卷版)_第3页
山东省2023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2(原卷版)_第4页
山东省2023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2(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99页山东省2023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2(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分)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jǐn/jìn)可能地多读、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瑕)时能完全_______其中的杰作,_______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_______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是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jí/jiè)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尽(jìn)暇藉(jí)B.尽(jìn)瑕藉(jiè)C.尽(jǐn)瑕藉(jí)D.尽(jǐn)暇藉(jiè)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沉溺领悟归根到底B.沉浸领略归根到底C.沉溺领略刨根问底D.沉浸领悟刨根问底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微信的兴起,在方便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同时,也催生了微商一类新型经营模式的产生的发展。B.竹子具有独特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为艺术家所推崇,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C.仔细想想,一刻不停忙忙碌碌的我们,其实和一只高速旋转着的陀螺,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和不同。D.随着自媒体的普及与升级以及媒体融合速度的加快,文化产品在传播、生产和接受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福尔摩斯探案集》情节离奇跌宕,波诡云谲,深受读者欢迎。B.这篇文章内容空洞,其中提出的观点也实在是不刊之论。C.他说道:“所谓三人成虎,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把事情办成!”D.这家店开店多年,惨淡经营,一直少有人去光顾。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莫泊桑和欧·亨利都是欧美国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分别是《警察与赞美诗》和《羊脂球》。B.“泰山之阳”是指泰山的南面,“急应河阳役”的“河阳”(地名)是在淮河的南面。C.古时乘车,站在车内左边侍卫的人叫做“参乘”。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D.“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间长幼顺序的称呼,“孟、仲、季”是古代表示四季每月先后的称谓。二、现代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生命化妆林清玄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6.阅读下面这句话,结合上文分析我“惭愧”的原因。(4分)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7.化妆有几层境界?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2分)8.以“生命化妆”为题目有何好处。(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如今,我们的表达中充满了“梗”。“yyds”“绝绝子”“栓Q”玩得不亦乐乎。一句“笑死”终结尴尬,一张“狗头”无声胜有声,一个“害”表示无奈。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审美疲劳,表达上变得焦虑。诚然,梗也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创新。它们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实际,为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活水。比如“网红”“脑洞”“脑补”等网络流行词就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特有方式记录着社会的变迁。同时,梗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彰显了现代人张扬的个性和跳跃的思维,使用起来亲切可感。但更应看到,过度玩梗或将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值得我们深思。一个接一个的梗让我们变得笨口拙舌,出现“文字失语症”。网梗用多了,我们会不自觉地被其所搭建的“信息茧房”环绕。满脑子网络流行语、表情包、拼音缩写,在真正需要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时,想说却不知如何说,陷入“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的窘境。这实际上就是表达能力的退化。置身不同场景,面对不同对象,如果只有一概而论、大差不差的表达,极易造成词不达意。比如,草莓好吃是“yyds”,东坡肉好吃也是“yyds”,那它们之间的区别就会被掩盖,我们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就会被消弭。某些梗还是语言在“通胀”中“贬值”的表现,看似可以指代一切,其实什么也指代不了。被“梗”住的表达多是网民情感宣泄的出口,代表什么意义其实没那么重要。一旦新鲜感过了,情绪阈值被拉满,更令人亢奋的新词就会诞生。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将导致语言的枯萎。比如,有人戏谑,面对黄昏水波和夕阳西下的美景,满肚子搜罗不出一句能直抵心灵的赞美,最终以“绝绝子”草草收场,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早已被抛诸脑后。通“话”膨胀伴随过度玩梗而出现,一定程度上还会形成交流壁垒。比如,emoji的“微笑”表情在父母辈看来代表高兴友善,而年轻人往往用来表示“皮笑肉不笑”“冷笑”,这就会产生信息传输失真和交流障碍。过度玩梗就像在吸食新型大脑“毒品”,使我们逐渐丧失思考力。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大脑将观点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经过讨论交流,进而形成新的思想。习惯使用网梗,一定程度上会侵蚀语言组织能力,消磨遣词造句、深度思考的耐心。脱口而出的语言,省却了大脑编码处理的过程,就会变得空洞粗栃,使我们一步步沦为“失语者”。(节选自之江轩《被“梗”住的表达》)9.下列对文中“梗”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梗”活跃于时下表达中,给人带来表达的乐趣,也给人造成了表达的焦虑。B.“梗”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创新,可以说没有“梗”就没有语言的传承和发展。C.“梗”的使用会让人们出现“文字失语症”,不自觉地被“信息茧房”包围。D.“梗”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彰显了现代年轻人张扬的个性和跳跃的思维。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草莓好吃是“yyds”,东坡肉好吃也是“yyds”,这暴露了表达能力的退化。B.用“绝绝子”来赞美丰富的美景,这正是语言在“通胀”中“贬值”的表现。C.通“话”膨胀会导致过度玩梗的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形成交流的壁垒。D.语言和思维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习惯使用网梗,会影响语言组织和思维能力。古诗文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愬(注)谋袭蔡州,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吴秀琳曰:“公欲取蔡,非得李祐不可。”祐帅士卒刈麦于张柴村。愬召史用诚,曰:“尔以三百骑伏彼林中,又使人摇帜于前,若将焚其麦积者。祐素易官军,必轻骑来逐之,尔乃发骑掩之,必擒之。”用诚生擒祐以归。将士以祐向日多杀官军,争请杀之,愬不许,待以客礼。李祐言于李愬曰:“蔡之精兵皆在洄曲及四境拒守,守州城者皆赢老之卒,可以乘虚直抵其城。”愬然之。辛未,李愬命李祐、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自将三千人为中军,命李进诚将三千人殿其后。军出,不知所之。愬曰:“但东行。”行六十里,夜,至张柴村,尽杀其成卒及烽子。据其栅,命士卒少休,命丁士良将五百人断河曲及诸道桥梁,复夜引兵出门。诸将请所之,愬曰:“入蔡州取吴元济!”诸将皆失色。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夜半,雪愈甚,行七十里,至州城。近城有鹅鸭池,愬令惊之以混军声。壬申,四鼓,愬至城下。李愬、李忠义镬其城为坎以先登,壮士从之。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之觉。鸡鸣,雪止,愬入居元济外宅。或告元济曰:“官军至矣!”元济乃帅左右登牙城拒战。愬遣李进诚攻牙城,毁其外门,得甲库,取其器械。癸酉,复攻之,烧其南门,民争负薪刍助之。哺时,门坏,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甲戌,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删改)【注】李愬,唐朝大将,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奉命率兵讨伐藩镇叛将吴元济,于次年冬天攻克蔡州。文中吴秀琳、李祐原为吴元济部下,被李愬收降。1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B.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C.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D.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而留击柝者/使击柝如故/遂开门/纳众及里城亦然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辛未,用干支纪年,与文中的“壬申”“癸酉”等作用相同。B.烽子,是守卫烽火台的士兵。古时边防设烽火台举烟火报警。C.牙城,指唐、五代时期藩镇主帅所居之城,因有牙旗,故称。D.槛车,也称笼车,是古时候用来囚禁或押解重要罪犯的囚车。1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祐素易官军易:轻视B.据其栅据:占据C.复夜引兵出门引:避开D.民争负薪刍助之负:背着14.文中“以”的意义和用法较多,请梳理正确的是()(3分)。A.①带领②用③来B.①用②用③因为C.①带领②用来③因为D.①用②用③来15.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军出,不知所之——军队出发,不知去往哪里B.人马冻死者相望——被冻死的人马触目皆是C.城中皆不之觉——城中人都未觉察到他们入城D.进诚梯而下之——李进诚登上梯子接他下来16.《旧唐书》中评价李愬“有筹略,善骑射”。在节选文字中,他有哪些“筹略”?请简要概述。(2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①,万里黄河绕黑山。【注】①青冢,指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远离中原的一处僻远荒凉之地。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边塞诗一句一景,表面似乎不相连属,实际统一于“征人”形象。B.马策、刀环虽然小而微,却足以引起读者对征戍之事一系列的联想。C.“白雪青冢”“黄河黑山”两幅图景,描绘出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D.全诗围绕着一个“归”字铺开,弥漫着征人思念故乡急于回乡之情。18.本诗最后一联对仗尤其讲究,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四、句子默写(5分)19.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2)吾师道也,。(韩愈《师说》)(3)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