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夺分点-内容理解分析题学案(含答案)_第1页
2024届高三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夺分点-内容理解分析题学案(含答案)_第2页
2024届高三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夺分点-内容理解分析题学案(含答案)_第3页
2024届高三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夺分点-内容理解分析题学案(含答案)_第4页
2024届高三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夺分点-内容理解分析题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夺分点---内容理解分析题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三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夺分点---内容理解分析题

确定信息源,排除设误点

【考点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类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需要准确理解文本中的信息,然后对比选项中的陈述,找出其中的差异和错误。这就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阅读能力和对文本细节的敏锐把握能力。

【解题技巧】

1.仔细阅读原文:首先,仔细阅读信息类文本,理解其主题、观点、论据等。这是解答内容理解分析题的基础。

2.明确信息源:在解答问题时,要明确答案的信息来源,即哪一段落、哪一句子或哪一个词语提供了相关的信息。这有助于考生准确定位答案。

3.排除设误点:在对比选项和原文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设误点。这些设误点可能包括对原文的曲解、夸大、缩小或无关紧要的细节添加等。

4.逻辑分析:对选项进行逻辑分析,检查其是否与原文内容一致,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

5.对比选项:对比所有选项,找出与原文内容最为吻合、逻辑最为严密的答案。

【练习示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类文本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不需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

B.信息类文本的语言应该准确、清晰,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

C.信息类文本通常包含事实、数据和观点,但应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

D.信息类文本的阅读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原文,理解其内容和观点。然后,我们对比选项和原文,找出其中的差异和错误。

A选项提到“信息类文本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不需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这与原文内容不符。原文明确指出,信息类文本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需要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以确保信息能够准确、有效地传达给读者。因此,A选项是不正确的。

B选项说“信息类文本的语言应该准确、清晰,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这与原文内容一致,因为原文确实强调了信息类文本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C选项提到“信息类文本通常包含事实、数据和观点,但应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这也是符合原文内容的,原文指出信息类文本应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同时允许包含观点。

D选项说“信息类文本的阅读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这也是正确的,因为原文确实提到了阅读信息类文本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背景知识。

综上,不正确的选项是A。

总结:在解答信息类文本内容理解和分析题时,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原文,明确信息源,排除设误点,并进行逻辑分析,以找出与原文内容最为吻合、逻辑最为严密的答案。同时,还需要注意选项中的设误点,避免被误导。

【重点突破】

典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潮,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她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己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她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她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平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料。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克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城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落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点拨一】信息筛选

分析下列选项的正误

A.《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确定信息源:

排查设误点:

明确:

信息源:材料一中的“中国早期的一些著作,如《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已经蕴含了早期沿革地理的知识,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和描述。这些著作不仅关注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还尝试探寻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体现了历史地理学的特点。"

设误点:选项A的表述可能存在的设误点是混淆了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区别。沿革地理主要关注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而历史地理学则不仅要复原现象,还要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和规律。然而,根据信息源,可以认为《禹贡》和《汉书·地理志》等著作在描述地理现象的同时,也包含了对这些现象原因和规律的探索,因此包含了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选项A的表述是正确的,因为《禹贡》和《汉书·地理志》等著作确实包含了沿革地理的知识,同时也具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即对地理现象背后原因和规律的探索。

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确定信息源:

排查设误点:

明确:

信息源:材料一中的“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主要原因在于古代学者需要通过它来辅助儒学和历史研究。古代的经史之书,包含大量的地理内容,而这些内容主要是沿革地理。沿革地理的知识有助于学者在解读经史时理解相关的地理背景,从而更好地进行儒学和历史研究。然而,尽管沿革地理在古代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更多地是作为其他学科研究的辅助工具。”

设误点:选项B的表述可能存在的设误点是过度简化了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的地位。虽然沿革地理确实在古代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被用来辅助儒学和历史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事实上,沿革地理在古代也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只是对它的研究和发展受到了其他学科的影响和限制。因此,选项B的表述可能过于绝对,忽略了沿革地理在古代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选项B的表述存在部分错误。虽然沿革地理在古代确实被用来辅助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也有一定的独立学术空间。沿革地理在古代也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只是其研究和发展受到了其他学科的影响和限制。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沿革地理在古代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确定信息源:

排查设误点:

明确:

信息源:材料二中的“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其研究方法和视角确实最早兴起于西方,它强调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综合研究,从而揭示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这种研究方法体现了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即对地理现象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动态的研究。"

设误点:选项C的表述可能存在的设误点是过度强调了西方在历史地理学兴起中的作用,以及将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等同起来。虽然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最早兴起于西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完全局限于西方。此外,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确实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但这只是现代地理学科学特征的一部分,不能将其等同于现代地理学的全部科学特征。

选项C的表述存在部分错误。虽然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最早兴起于西方,并且其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就能完全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包括多个方面,如系统性、综合性、动态性等,而历史地理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不能将历史地理学与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等同起来。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确定信息源:

排查设误点:

明确:

信息源:材料三中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自然环境是地理环境的基础,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要素,其形成和演变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而城市环境是人类活动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其形成和演变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城市环境,它们的演变过程都较为漫长,需要经历多个阶段的发展变化。”

设误点:选项D的表述可能存在的设误点是简化了地理环境的构成和演变过程。虽然地理环境确实包括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并且它们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都是漫长的。此外,地理环境的演变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是复杂的。因此,选项D的表述可能过于简化,忽略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选项D的表述存在部分错误。虽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并且它们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都是漫长的。此外,地理环境的演变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也是复杂的。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概括为“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点拨二】选项与原文比对分析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示例:

选项C的表述可能存在不准确之处。原文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取得了一些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但并未明确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事实上,我国历史地理学取得领先成果的原因可能更加复杂,包括但不限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还可能涉及到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团队的努力、政策支持的推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因此,选项C的表述可能过于简化了我国历史地理学取得领先成果的原因,存在一定的不准确之处。

对于选项A,B和D的表述,经过与原文的比对分析,没有发现明显的错误或设误点。选项A提到《汉书·地理志》是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辖域情况的重要参考书目,这与原文中关于历史地理学书籍对了解古代地理情况的帮助相符合。选项B提到1935年《禹贡》半月刊的中英文刊名体现了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这也与原文中关于该刊物名的描述相符。选项D提到历史地理学对运河网规划的重要参考作用,这符合历史地理学对现实地理规划的意义。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选项C的表述不正确,是不正确的一项。

【读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希腊以来的许多唯物主义者,他们思考的问题不是物本身,而是对物的阐释。从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他们都在言说物的存在本质在于其物质上的构成。这是一种最为朴素的对物的理解与阐释,仿佛在我们弄清楚了物的构成物质之后,便可以很清晰地理解物以及物的本质。一把铁锤之所以是物,是因为它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一个电脑之所以是物,是因为它是由电脑的硬件物质构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中的怪物,我们无法说这个数字怪物是由某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但仍然可以将这个怪物看成是一个电子脉冲或比特。这种对物的理解方式,可以被认为是向下还原。

海德格尔则以一个古希腊陶壶为例,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壶之所以为壶,不在于壶壁和壶底,而在于居于其中的虚空。这句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道德经》中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不过,海德格尔关注的并不仅仅是壶中虚无的物质形态,而且是我们如何在观念中架构了壶这个物体。也就是说,人将壶之物纳入人类本身的生存机制之中,当我们使用壶来装水、酒等物时,壶才向我们呈现为一个壶。壶的物性,并不在于它如何呈现出自己物质材料的构成,而在于它是一种可以在人的生存机制中找到使用位置的物品。这种对物的理解方式,可以被认为是向上还原。

无论是向下还原还是向上还原,都是把人当作主体,而把物当作外在于人的客体。在数字空间中,情况却完全不同。在进入数字空间时,我们以为自己是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其实只有通过一个用户名和网络账号才能进入其中。换言之,我们只有借助于一个数字物(一个数字角色、数字身份、数字用户)才能进入到数字空间之中。在那里,我们以为和现实世界一样,我们与其他人、物进行交往和辨识,其实只能看到那些经过转译的界面;这些界面从来不是数字空间的全部内容,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这些内容背后,是不断涌动着、流变着、交换着的数据流量,它们并没有向人类主体敞开,绝大多数时候,这些背后的数据以自身的逻辑算法,在我们察觉不到的地方支配着数据流量和智能算法的总体性。

(摘编自蓝江《物体间性的形而上学——数字空间中的新唯物主义的反思》)

材料二:

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这表明奴隶、资本不能被还原为黑人。纺纱机,它们都是在一定关系下形成的物。依此推论,一切都可以被视为物。一场战争是物,一个文学形象是物,一个团队也是物。物作为一个概念,可以替代许多词汇,如事件、身份、组织等;而事件、身份、组织这样的表述,只是我们对于物的一种认识,是物的回响。

数字时代让物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因为一种新的物出现了。我们通过购物网站浏览商品信息,是通过一个账户、一个数字身份进行的。从传统的视角看,这样的数字物只是对现实的模拟,仿佛数字账户只是我们的一个分身或身份一般。但实际上我们绝不能把数字账户还原为肉身的人,也无需为一个数字存在寻找一个肉身的根基。

如此,我们就必须认识到,数字物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比如,在春运期间用手机抢购火车票,我们不是以肉身在场的方式去购票的,而是通过一个数字化身即数字账号的方式去购票的。我们以为自己只是穿着这层数字外衣去购票,真正的购票主体仍是我们自身,从而把账号想象成一个化身或者工具。但实际上,这个化身与我们的肉身一样,是一个独立的物。线上售票系统其实是向这些数字物开放的,而不是向作为肉身的我们开放的。我们能够看到,不同账号购票的效率和成功率是不同的,这并非一个平等购买的场域。比如,从某个电商平台购买加速服务的账号,就更容易抢到票;账号登记的年龄越大,买到下铺的概率也就越高。这种购票经验与十余年前一群人在火车站排队等待放票的场景是全然不同的。正如哈曼所说:“通过隐喻,我们才能尽可能地接近物。”我们必须把这些数字物隐喻成我们的化身,才能将自己想象成购票主体,才能与这个数字物建立起亲密的联系。

由此,陌异现象学应运而生。所谓陌异现象,即不以人熟悉的方式让物显现,它排除了一切人为的参与,让人成为一个彻底的局外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结的关系网,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关系之下表现出不同样态的“物"。即使离开我们,万物也仍以自身的方式互相联系着,我们并不是建立万物关联的超越者,而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

(摘编自苏丹《如何思考数字时代之物:当代新唯物主义的兴起》)

一、整体读文,梳理文脉

本文首先引述了唯物主义者和海德格尔对物的不同理解方式,即向下还原和向上还原,这两种方式都将人作为主体,物作为客体。然而,在数字空间中,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物不再是外在于人的客体,而是与人形成了物体间性的关系。文章接着引用了马克思的话,说明一切都可以被视为物,物作为一个概念可以替代许多词汇。数字时代让物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因为一种新的物出现了,即数字物。数字物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我们不能将其还原为肉身的人,也无需为一个数字存在寻找一个肉身的根基。文章还提到了陌异现象学的概念,即不以人熟悉的方式让物显现,让人成为一个彻底的局外人,认为我们并不是建立万物关联的超越者,而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员。整篇文章通过对比和分析,揭示了数字时代物的本质和特性,提出了新唯物主义对物的理解方式,即物体间性的关系。

二、模拟演练

根据文本和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德谟克利特的观点来看,铁原子是铁锤的物质构成,也是它的存在本质。

B.壶的本质在于居于其中的虚空,这一观点来源于《道德经》而又与之不同。

C.将物的概念延展到事件、身份、组织等,须以“在一定的关系下”为前提。

D.数字物包括数字角色、数字身份、数字用户等,它不能被还原为肉身的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同古希腊以来的许多唯物主义者那样,海德格尔也把物当作外在于人的客体,但是他拉近了物与人之间的距离。

B.作为主体的人在数字空间中只能看到转译的界面,却无法察觉数据流量的涌动,也无法改变数据流量和智能算法。

C.线上售票系统取代传统排队购票的方式,面向数字物而不是肉身的人开放,直接导致平等购买的原则受到了破坏。

D.如果从物的物质构成、观念架构与陌异现象学这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就能够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理解物的本质属性。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海德格尔观点的一项是()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所构成的,但是水的灭火特质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不具有的,甚至和氧的助燃性质正好完全相反。

B.科幻小说里的人类主人公知道,眼前的牛排其实并不是一块真正的牛排,它的形状和颜色都只是链接到自己大脑中的数据而已。

C.一块有着四根支柱的木板,当上面放置了花瓶、餐盘、水果等时,它就是一张桌几;但是当我们坐在上面时,它就成为了一个凳子。

D.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5.材料二是如何论证“数字物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已经讲过,户是基本经济单位。但一户中并不是全体成员都参加农业劳动;孩子只是有时候到田地里去,女人通常也不参加农业劳动。农业主要是男人的职业。男人和女人的这种劳动分工是产丝地区的一个特点。它说明了蚕丝工业的发展是产生这种特点的主要因素。在家庭缫丝业兴旺时期,女人忙于缫丝时,男人正忙着准备稻田。另一方面,从丝业得到的收入可与农业收入比拟。这也使人们有可能靠小块农地生活下去。因此农田的大小一直保持在有限的范围内,农业所需的劳动量也相应地有所限制。

为说明村里的劳力和土地是如何恰当安排的,我可引用几个统计数字。成年男子是实际的或潜在的农业劳动者,年龄在15至55岁之间,总数共450人。如果将2758.5亩耕地平均分配给劳动者,每人将得6.1亩。上文我已经说明了工作速度、稻的生长所需时间,以及得出一个人可耕种约7亩地的结论。从技术上来说,我已经表明了使用铁耙耕作使得大部分劳动成为非常个体性的。集体工作不比个体劳动增加多少收成,效率也不会提高很多。目前的技术已决定了这样大小的一片土地需要多少劳动量。因此,我们也有了每个农业劳动者能种多少亩地的近似数字。这一事实对土地占有、对农田分散的制度、对分家的频率以及对小型的户都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丝业的衰落打乱了传统协调的经济活动。缫丝工业被现代工厂接收后,农田的大小仍然同过去一样。由工业变化而剩下的妇女劳动力不能为这种小块农田所吸收。这种失调的情况可以从妇女在村里闲暇时间较多这一情形中观察到,也可以见于妇女人口从农村到城镇的高度流动性中。在邻近的村庄里农田较大,在适应工业变化的新情况过程中,妇女劳力被农业所吸收。这说明传统的劳动分工是出于实践的安排,而不是由于非经验的原因。它是经济调节的一个部分。在男子只靠自己劳动,而农田不能再扩大的情况下,农业是不需要女劳力的。唯一需要女劳力的场合是紧急灌溉或排水的时期。控制水有时候需要立即行动,女人便毫不犹豫地去车水。

一户里的男子在同一农田里工作。他们之间没有特殊的分工。每个人做同样的工作,除在插秧时,孩子不插秧而是给成人递秧苗。所以大部分劳动是个体性的。

(节选自费孝通《江村经济》,有删改。文章调查对象为20世纪30年代的江南村落“江村”)

材料二:

“千万工程"(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顺应人民对共同富裕的向往,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注重在保护好自然生态和改善好人居环境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将乡村建设与乡村经营结合起来。在强调村庄整治的同时也强调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在强调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强调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培育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探索生态富民实现路径。不断助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公共产品转化为民生福利,走生态立村、美丽生财、村民共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对标未来乡村经营要求,可以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激发未来乡村经营新动能。特别是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阶段,围绕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改革兴村、发展强村、经营富村,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积极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着力促进生态产品价值有机实现,不断让乡间“沉睡"资源变为城乡“流动”资产,努力让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千万工程"的一条典型经验就是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始终坚持统筹城乡的系统思维。从县域切入努力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通的制度壁垒。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浙江绿领培育行动计划”,培育一大批新农人、新农匠、新农商和新头雁,积极推进“两进两回”行动计划,促使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大力开展“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着力留住原乡人、唤回归乡人、吸引新乡人。促进城市非农产业向乡村辐射、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不断提升乡村发展人气、活力与水平。

对标未来乡村发展要求,可以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以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为主线,构建未来乡村发展新格局。特别是要以县域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着力破除土地、资本、户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制约,积极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节选自郑淋议《“千万工程"开启未来乡村新实践》,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村的孩子有时候去田地里劳动,妇女则通常不参加农业劳动,这说明一户中并不是全体成员都参加农业劳动。

B.江村男女分工的特点主要受当地特有的经济构成影响,家庭缫丝业兴旺时期,女子忙于缫丝事业,男子忙于准备稻田。

C.江村农业使用铁耙耕作使得大部分劳动成为非常个体性的劳动,而且这种技术使得集体工作也根本无法增加收成。

D.材料一第三段“失调的情况”,指的是丝业的衰落打乱了传统协调的经济活动,妇女在村里闲暇时间多,或流动到城镇。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第一段内容可以看出,江村人有可能依靠小块农地活下去,是因为家庭缫丝业可以带来跟农业差不多的收入。

B.从材料一的地图可看出,密布的河流是江村水稻种植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但这种地理条件不利于蚕丝业的持续发展。

C.“努力让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村民”,是因为人民有共同富裕的向往,同时也是“千万工程”意义所在。

D.目前县域之内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千万工程"的制约性因素,譬如土地、资本、户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贵州杂交水稻制种大户陈良东流转村民闲置的土地进行杂交水稻制种,每年可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就业。

B.大学生袁孝鑫回到家乡,创办“下庄布谷”植物扎染工坊,在家乡大力发展扎染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C.浙江省湖州市人栾金祥,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回国后在家乡创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广大蟹农创收。

D.新疆阿勒泰地区禾木村,利用当地特有乡村风光资源,成立观光马队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4万元。

4.简述材料一第一段的论证思路。

5.结合你对材料二的理解,谈一谈应该如何振兴江村经济。

答案与解析

【读文训练】

1.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这一观点来源于《道德经》"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这句话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道德经》中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只是说明两个观点有相似性,并不能推出海德格尔的观点来源于《道德经》。

2.A【解析】本题考查比较、辨析多个信息的能力。B.“却无法察觉数据流量的涌动,也无法改变数据流量和智能算法"错,原文“在这些内容背后,是不断涌动着、流变着、交换着的数据流量,它们并没有向人类主体敞开,绝大多数时候,这些背后的数据以自身的逻辑算法,在我们察觉不到的地方支配着数据流量和智能算法的总体性”,“它们并没有向人类主体敞开"并不意味着人类无法察觉数据流量的涌动,此外原文还有限制语“绝大多数时候”;“也无法改变数据流量和智能算法"原文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

C.“直接导致平等购买的原则受到了破坏”错,原文“不同账号购票的效率和成功率是不同的,这并非一个平等购买的场域"只是列举了一个事实,没有探究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

D.“如果……就”说法绝对,材料从物的物质构成、观念架构与陌异现象学这三个维度进行思考,从而说明了当代新唯物主义的兴起,但并不意味从这些方面思考就能够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理解物的本质属性。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海德格尔观点是向上还原,即物质的物性,并不在于它如何呈现出自己物质材料的构成,而在于它是一种可以在人的生存机制中找到使用位置的物品。

A.只着眼于物质的构成,不适合作论据;

B.牛排不具有使用价值,不适合作论据;

C.着眼于木板在人类生存机制中的价值,适合作论据;

D.探讨的是人的本质,与观点无关。

4.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运用图表信息的能力。

D.“借陌异现象排除人为参与"错,原文“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相互联结的关系网,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关系之下表现出不同样态的‘物’”,不是要“排除人为参与”,而是人也作为“物”参与其中。

5.①首先依据马克思的论述界定“物"的概念内涵,为论证数字物的存在奠定基础;②接着依据“无法还原”的原则,驳斥将数字物当作模拟现实的观点;③最后以数字物是线上售票系统的购票主体为例,并与线下售票相对比,阐明数字物的独立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①第一段借助马克思的话说明了“物"的概念内涵,“一切都可以被视为物……物作为一个概念,可以替代许多词汇,如事件、身份、组织等;而事件、身份、组织这样的表述,只是我们对于物的一种认识,是物的回响”,为论证数字物的存在奠定基础;

②接着“从传统的视角看,这样的数字物只是对现实的模拟,仿佛数字账户只是我们的一个分身或身份一般。但实际上我们绝不能把数字账户还原为肉身的人,也无需为一个数字存在寻找一个肉身的根基"可知,依据“无法还原”的原则,驳斥将数字物当作模拟现实的观点;

③然后先提出观点“数字物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接着是举例论证,“在春运期间用手机抢购火车票,我们不是以肉身在场的方式去购票的,而是通过一个数字化身即数字账号的方式去购票的”“这个化身与我们的肉身一样,是一个独立的物”,这是以数字物是线上售票系统的购票主体为例,并与线下售票相对比,“这种购票经验与十余年前一群人在火车站排队等待放票的场景是全然不同的”,阐明数字物的独立存在。

【巩固练习】

1.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根本无法增加收成"错误。原文是“集体工作不比个体劳动增加多少收成,效率也不会提高很多”,由此可知,选项说法太过绝对。

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但这种地理条件不利于蚕丝业的持续发展"错误。地图中房屋、店铺、学校和合作丝厂都在河流附近,“缫丝工业被现代工厂接收后,农田的大小仍然同过去一样。由工业变化而剩下的妇女劳动力不能为这种小块农田所吸收”可知,密布的河流是江村水稻种植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文中只提到现代工厂影响家庭缫丝业的发展,没有提到地理条件对蚕丝业的影响。选项说法于文无据。

3.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第一段的观点是“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生态文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关键词。

A.是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并不是“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B.是个人创办植物扎染工坊,振兴乡村,并不是“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