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包括:“在指定范
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
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者的价值取向。阅读
与本书相关的资料,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
究本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通过对《乡土中国》整本书的阅读,可以促进
学生“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现多方位要素的综合与
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精神样貌和行为方式。”同时在构建课
程的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性,“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
文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是
根据费孝通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
内容整理而成,具有学术性与文学性。《乡土中国》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
社会的面貌,是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是必读的经典。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乡土中国》内容与价值介绍。
2、《乡土中国》的学习规划设计。
3、阅读方法的指导(浏览、精读、品读)。
4、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乡土中国》内容与价值,制订《乡土中国》的学习
规划设计。
思维发展与提升: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为后续教学做准备,通过介绍五步
阅读法指导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任务中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掌握整本书阅
读循序渐进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的解读的空间是巨大的,寻找和
现实生活产生勾连,同时展示学生对中国社会感性的体悟与认识。
文化传承与理解:以鲜活的示例来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从身边可知可感
的情景出发,带领学生学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展示《乡土中国》中对相关问题
的探讨,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导入相关社会学概念做准
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兴趣。
教学难点:阅读方法的指导指导。
【教学准备】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一学生的一节整本书导读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乡土中
国》与整本书阅读的方式方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课前要求学生初步
了解《乡土中国》的书目构成,完成未来整本书阅读的学生的任务分配。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乡土中国》的内容
1.相对于绝大多数高中课堂,大学课堂更加的自由,偏重发现问题,并进行
探究与创新。大学生活中最美好回忆是随便选一间教室,“蹭”上一节课,享受
一场精神的盛宴。其实这样的机会就在我们的身边,请大家拿出手边的这本《乡
土中国》,这本书其实就是一本“写在纸上的大学课堂”。
2.介绍《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
3.介绍《乡土中国》的成书
“这本小册子的写作经过,在《后记》里已经交代清楚。这里收集的是我在
四十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
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旧著〈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根据这个序言我们会发现《乡土中国》和我们平时阅读的文学性的文本不同,
它是一部学术著作,要解决相关的学术问题,同学们试着在重刊序言中找一找,
费孝通先生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
么样的社会”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并不简单,因为“社会”包含很多复杂的层面,那么费孝通先生
会试图通过哪些切入点来探究中国基层社会呢?请大家打开本书目录,进行一个
初步的浏览,试试看能不能简单概述费孝通先生重点关注了哪些领域?有哪些名
词你还不很熟悉和了解?
《乡土中国》目录展示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同学们通过观察《乡土中国》目录的脉络,初步发现费孝通先生选取的研究
乡土社会的角度,如从文化角度、家庭与家族的角度、政治的角度、血缘角度、
精神角度等等,当然也有同学提出对一些名词的不解,比如什么是“差序格局”?
为什么研究乡土社会要从“文字下乡”入手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非常好,当我
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浏览”,先了解要了解书籍与作者的
相关背景资料、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阅读目录等方式,掌握书的脉络框架,勾
画出自己疑惑的问题,以期在阅读中进行解答。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
1、展示一张中国人的小区花园种菜图与美国住宅前的草坪图。同时展示一
则新闻《中国人的种菜天赋,把外国人都惊呆了》:
中国人现在种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在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在他家
里终会发现一些种植出来的绿色植物,如果有条件还会开垦出来一片土地,自己
种菜吃。在种菜技艺上,中国人和外国人也有很大不同,在欧美一些国家,种菜
的农民一生也只会重复种植一些蔬菜,而我们中国人种菜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
能力,只要给一把锄头一包种子总能种出一片菜地出来。
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种菜,你能用你的理解来解
释么?
2、学生活动一:思考并回答问题。
3、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种菜,教师从《乡土中国》中找到理由,给出回应。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
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
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
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
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
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
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
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
象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
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
试试看能不能种地。一一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
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24页
大家可以注意到,土地对于中国人,尤其是传统中国人来说至关重要,比如
说大家所熟悉的《西游记》中,每次孙悟空遇到不熟悉的妖怪,他都要询问当地
的地方性神仙土地爷,土地爷的广泛分布,不正是证明了中国人以''土”为生的
民族生存传统和安土重迁的生活习惯么?试想如果我们也像游牧民族一样追逐
水草而居,那么土地公公又怎么能了解本地家家户户甚至是本地神灵鬼怪的故事
呢?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多地体验着现代性,但是“乡土性”的根还
存在在我们的社会基因中,了解乡土中国,就是了解传统中国的精神之根,因
此我们需要阅读《乡土中国》。
三、探究活动活动二:
1.【呈现材料】如果我们学习过英语的话,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
们中国人对亲戚的称谓远比西方要复杂,我们称呼父亲的姐妹为姑姑,称呼母亲
的姐妹为姨妈,而在英语中这两者都统称为aunt。划分更细致的是父亲的兄弟
辈,一般来说我们称呼父亲的哥哥为伯父,他的配偶我们一般称为伯母,称呼父
亲的弟弟为叔叔,他的配偶我们一般称呼为婶娘,而在英语中则统一用uncle
代表。
提问:为什么中外会产生这样不同的称呼方式?这反映了中西方家庭有什么
不同?你能解释为什么么?
2.“西洋的社会有些象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
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
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
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象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
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
模糊,一定分得清楚。”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
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
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
“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亵的意思而且。这
个网络象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54页
我们发现阅读《乡土中国》,可以发展我们的思辨能力,提升思维的品质。
学术著作的本质在于“说理”,在于“论证”,这也是未来我们将要在大学乃至
人生中所需要的重要素质致以,我们能够从阅读《乡土中国》这部学术著作的过
程中进行思维的训练,因为费孝通先生在文中反复地、多角度多层面地将中国乡
土社会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将乡村与都市进行对比,将中国社会与美国社会进
行对比,从宏观角度培养我们如何去发现问题、表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在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中,如在上文《差序格局》的选段中,
就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用“捆柴”来比喻西洋社会,意在证明西洋社会
具有“团体格局”的特性;用石头击水来比喻中国乡土社会,则是说明中国乡土
具有“差序格局”的特性。通过中西方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看出文化、社会的差
异与不同,从而更加鲜明形象地阐述问题的所在。因此我们需要阅读《乡土中国》。
四、阅读方法的指导
我们阅读《乡土中国》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阅读方法,在这里老师介绍一种方
法,将阅读一本书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浏览一一略读一一精读一一研读一一重读
第一步:浏览
致了解整本书的体例、主要内容、篇章格局。我们在之前的讲解中已经向同
学们做了介绍。
第二步:略读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学会勾画文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如“差序格局”、“团
体格局”、“社会圈子”、“横暴权利”等等。并试着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对
概念进行解释。也可以采取思维导读的方式,梳理行文的逻辑结构。
第三步:精读
精读就是认真反复阅读,逐字逐句地进行深入钻研,细读原文,咬文嚼字,
并且做到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并对自己不懂的词句做出标记,能够在理解原文重
要观点的基础上分析文章的基本结构,最好还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撰写读书笔记和
作品评价。
第四步:研读
研读就是在通读完全书,并精读过部分章节后,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
反复阅读和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是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提出的,也可
以是参考教材后面附加的问题。比如《乡土中国》中涉及到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
关系与权力结构,我们在文学作品中也学习到了很多相关内容,如朱自清的《背
影》、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曹禺的《雷雨》、鲁迅的《药》,联系《乡
土中国》,你觉得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父子关系是否印证或反驳了《乡土中国》中
的观点?今天的家庭权力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通过对问题的提出与探究,一方
面更加夯实对《乡土中国》的理解,另一方面也结合实际与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去。
第五步:重读
重读不是再读一遍,而是一遍一遍反复阅读,甚至终生阅读。对于同一本书,
我们在不同的年龄,在不同的境遇下读所获得的感受与认知是不同的。通过每一
次的重读,其实是一种“内化”,将之转化为自己的血肉与灵魂,促进精神的成
长。
五、阅读任务清单
为学生开一张阅读任务清单(参考)
第1天:导读课一一任务:初步了解《乡土中国》
第2天:阅读第一章一一任务:为批注指导课做准备
第3天:批注指导课一一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批注
第4—10天:学生阅读全书一一任务:按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阅读、批注
第11天:研读指导课一一任务:教师示范指导如何进行研究性问题的探讨
研究
第12—17天:小组进行研读
18天:学生分小组研究性课题展示
19天:阅读评价与考核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乡土中国》内容与价值介绍。
2、《乡土中国》的学习规划设计。
3、阅读方法的指导(浏览、精读、品读)。
4、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的兴趣。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乡土中国》内容与价值,制订《乡土中国》的学习
规划设计。
思维发展与提升: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为后续教学做准备,通过介绍五步
阅读法指导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任务中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掌握整本书阅
读循序渐进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的解读的空间是巨大的,寻找和
现实生活产生勾连,同时展示学生对中国社会感性的体悟与认识。
文化传承与理解:以鲜活的示例来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从身边可知可感
的情景出发,带领学生学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展示《乡土中国》中对相关问题
的探讨,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导入相关社会学概念做准
备。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兴趣。
教学难点:阅读方法的指导指导
【学习过程】
一、整体把握
《乡土中国》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的学术性著作,费老以中西对照
的学术视野,扎根乡土本身,经过十几年社会实践与调研,运用社会学方法来整
体分析乡土社会。本书重要术语及观点可以结合传统文化加以理解,深入理解书
中的重要观点对中国社会的诸多现象有基础性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观
点是否符合当今需要,可以做深入探究。通过观察《乡土中国》目录的脉络,初
步发现费孝通先生选取的研究乡土社会的角度,如从文化角度、家庭与家族的角
度、政治的角度、血缘角度、精神角度等等,当然也有同学提出对一些名词的不
解,比如什么是“差序格局”?为什么研究乡土社会要从“文字下乡”入手等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非常好,当我们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浏览”,
先了解要了解书籍与作者的相关背景资料、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阅读目录等方
式,掌握书的脉络框架,勾画出自己疑惑的问题。
二、相关知识
1.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
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
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
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
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等职。曾获
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菲律宾“麦格赛”
社会领袖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
社会》《行行重行行》《乡土重建》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
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2.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乡
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内容整理结集而成的,全书主体共十四篇文章,站在上个
世纪四十年代,了解了那时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中国。一个以农业这种生
产方式为基础而产生的聚居,由于聚居,便会有群体间“熟悉”的关系;这种“熟
悉”再联结血缘和地缘等因素,乡土社会的结构才会是“差序格局”;因为“熟
悉”和“差序格局”,所以维持乡土社会结构的就必然是“礼治秩序”;乡土社会
的本色一一经验性社会决定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
3.写作目的
《乡土中国》成书缘由正如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
村社会学”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
三、内容简介
1.主要内容
《乡土中国》的内容具体的说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
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的课程讲义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包括14篇
论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
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
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2.各篇简介
第一篇《乡土本色》,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
在这一篇中,作者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切入,探讨了乡下人的“土气”所涉
及的“信用”以及中国乡土社会发展的农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社会学的角
度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在这里礼俗社会指的是“熟
悉人”的社会,是带有乡土性的;而法理社会则是“陌生人”的社会,是“机械
的团结”。通过这两种社会的比较,赞扬了乡土社会的“本色”一一士气。
第二篇《文字下乡》,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里,文
字语言相比于“特殊语言”(包括表情、肢体动作等)所天生固有的局限性,从而
反思文字下乡运动的现实可操作性和必要性。
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土社会没有文字发展的土
壤,同时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作辩护。
第四篇《差序格局》,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的团体
格局作比较。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中“以己为中心”(石子投入水中的波浪式)
的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差序格局。
第五篇《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指出道
德体系中最大的特点一一私。
第六篇《家族》,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结构、原
则及功能。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第七篇《男女有别》,阐述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爱情观,探讨了
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
的原因。
第八篇《礼治秩序》,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
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的服于成规。
第九篇《无讼》,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
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产生了很多的副作用。
第十篇《无为政治》,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
“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第十一篇《长老统治》,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
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不民
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第十二篇《血缘和地缘》,说明了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
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
第十三篇《名实的分离》,论述了在长老统治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
起名实之间的极大分离,虚伪在这种情景下是必须的。承接第十、十一篇,引出
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
第十四篇《从欲望到需要》,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自然
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
【自主探究】
一、请在阅读的基础上概括本文的写作意义。
提示: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
究方法分析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著作,其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
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在著作中,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
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同时运用深刻而又形象鲜明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对
一些现象或理论进行解释,从多个层面对传统基层社会做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
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概念和范畴,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这些现象产生
的原因和现实的功能,不仅为我们理解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资源,而且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
参考,具有非常丰富的价值。
二、阅读完本书之后,请认为最主要写作特点的哪些?
1.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如在《无讼》一篇中,用足球比赛这个比喻来说明
礼治秩序的性质;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将西洋社会的团体社会格局比喻成一捆
捆扎清楚的柴,而将中国的差序格局则比喻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
推出来的波纹。这些比喻都是形象而具体的,是对抽象概念的很好说明。
2.大量举实例,用以加强说明效果。如《差序格局》一篇中列举苏州人家后
门的河,在《礼治秩序》中提到抗战时期自己的孩子牙根上生“假牙”哭啼不停
又找不到医生而请教房东老太太,在《无讼》一篇中提及的自己作为教书先生而
被请参加乡村里的调解集会以及因抽大烟父子闹矛盾的案子等。这些真实的事例
就会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并加强了说明效果,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3.善于引用历史文献和故事。如:在《差序格局》一篇中多次引用孔子及其
弟子的对话和《大学》里的话;《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中引用的《论语》中孔子
及弟子司马牛、孟武伯问“仁”的事,子张与孔子的对话;《礼治秩序》中颜渊
问“仁”的对话等。从这些引用中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同时也
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渊博的学识。
4.大量进行中西对比。如:《差序格局》一篇中用波纹与柴的不同比喻来对
比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家族》一篇中用中西方家庭的对比,来说明团体性
的社群与事业社群,点明中国乡土社会的又一特点。
5.注意各篇的先后联系。如《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
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四种权力的相互联系,这就使得整部著作形成一个有
机整体,对乡土中国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给读者以清晰的框架感。
三、阅读第一至第三篇,完成如下任务。
1.摘抄出各篇的论点句,概括每篇主旨,思考前三篇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全书
中的地位、作用。
[示例]第1篇主旨: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由此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
的熟悉的社会模式。
第2篇主旨: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面对面社区,在空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
第3篇主旨: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安定社会,在时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
前3篇的联系:乡土社会士气的本色决定了其不需要文字的文化特点。
前3篇在全书中的地位、作用:前3篇是全书论证的起点、基础。
2.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第一篇的行文结构。
[示例]第一篇:
3.在《文字下乡》中,费老说乡土社会是不需要文字的,一方面空间上不需
要,因为总是可以面对面;另一方面是时间上不需要,因为在乡土文化中有声音
就足够了,乡土社会有文化但不需要文字,因为他们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生活
的需求。你赞同费老的这种观点吗?请展开讨论。
[提示]见仁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赞同。费孝通先生认为,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
文化的传承可以以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延续。在这一层上,有语言而
无文字。所以文字之于定型的乡土社会是没有必要的。
[示例2]不赞同。乡土社会尽管世代相传,很多非物质遗产是由代代相传
并非文字而记录的,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产生了很多文化的消亡;除此之外,费
老的《乡土中国》是以上世纪40年代的社会为背景创作的,已经不适于飞速发
展的当代社会。
【自我检测】
任务一阅读第四至第十一篇,完成如下任务。
1.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出“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概念内涵。
[示例]
(乡土社会的结构模式}[西洋社会的结构模式)
一
(主张自我主义-社-各团体的人对于团体]
差
团
会
序的关系是相对的
体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结
旷
格
构T人人平等,一视同仁)
局
局
群已关系是相对的,模
一
一
只有伸缩性式■(团体界限分明)
一
(例“礼”御寺这一格局卜■(依靠“法”维持这一格局)
2.阅读第四篇至第八篇的内容,思考:按照内容这几篇应如何分类,并说明
理由。
[提示]第一种分类方式:四、五篇为一组,从群己关系看乡土社会的结构
格局是差序格局,维持私人道德;六、七篇为一组,阐述乡土社会的社群特点是
事业社群;第八篇为一组,阐述乡土社会的道德规范特点是礼治社会。
第二种分类方式:四、五、六、七篇为一组,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导致
了思想上大家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社群上是以家族为单位的事业社群,情感上男
女有别;第八篇为一组,礼治社会有效保障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
第三种分类方式:第四篇为一组,五、六、七、八篇为一组,其中五、六、
七、八篇都是围绕第四篇差序格局展开论证的。
第四种分类方式就是每一篇都单独成为一组。当然,还可以把五篇不分组、
合成一组。
3.想一想,以下语言文字有何特点?在文本中有何作用?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当然,我
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
“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
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
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
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
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提示]虚词的恰当使用使本书语言具有逻辑性;事例、比喻等使语言生动、
通俗平易,降低了理解难度,但也存在比喻不够贴切的弊端;引用儒家文化经典
的内容,使语言具有雅致精深的特点,但是也增加了理解难度;鉴赏语言我们应
该具备辩证思维。
4.阅读有关篇章,总结归纳“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时势权
力”等概念内涵的区别。
答案在权力部分,作者分为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以及时势权力。
横暴权力是社会冲突的产物,是上下级的、征服性的;而同意权力是社会分工的
产物,类似于选举产生。在乡土社会中,横暴权力天高皇帝远,因此实则是同意
权力产生作用,但是同意权力是在社会分工越细化的时候才越强大的,而乡土社
会却几乎是自给自足,分工极小,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第三种结构:教化权力。
乡土社会文化稳定、代代重复,传统的方法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故而经验变得
重要,长者便拥有了教育后辈的权力,因此教化权力又为长老统治。但当社会变
迁速度加快时,传统经验不足以应付当前问题,这时,有能力发明新方法、创造
新环境的人就会获得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但在稳定的乡土社会中,一般则是
表面横暴权力,实则教化权力与同意权力。
5.联系本书已经阅读过的内容,分析9〜11篇,说明这三篇与本书标题《乡
土中国》有什么必然联系?
[提示]第1〜3篇是从经济、文化等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第4〜8篇
是从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等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第9〜11篇是从政治角度
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而这三篇在从政治角度阐释“乡土中国”的特点时,又是
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阐释的。因此,与标题《乡土中国》有必然的联系。
任务三阅读《乡土中国》全书,完成如下任务。
1.联系全书,从对应概念的角度填写下面表格。
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指称其他社会的对应概念
礼俗社会法理社会
借助语言的社会借助文字的社会
差序格局团体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系维着人民的宪法
小家庭家庭
男女有别男女同求
礼治秩序、道德秩序法治秩序
调解体系司法诉讼体系
无为政治有为政治
教化的权力、横暴的权力、同意的权力同意的权力、横暴的权力
血缘社会地缘社会
2.以《“乡土中国”的今天》为题,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或自己做过的
调查,分析“乡土中国”一词的变迁,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创建微信群,
共享所有文章。
[提示]写作时既要联系社会现实,结合思想观念、经济模式等去阐述“乡
土中国”在现代社会的留存与变化,也要对相应的文化内涵进行辩证性分析。要
学会理论联系现实,可以关注热点新闻、影视作品等,进而分析其中隐含的有关
“乡土社会”的思想。
[示例]
“乡土中国”的今天
我怀着对社会学极大的热情读了这本费老的《乡土中国》,读罢,感触颇深。
正如费老所说,这本书是一种尝试,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
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
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
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
与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等方面展开叙述,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乡土中
国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触,这里将分开阐述关于“土”的思考,“我们说
乡下人士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
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诚然,当今社会,城里人习惯用土里土气、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然而只有靠
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土是他们的命根子,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一种
质朴的感觉、一种返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我们的民族与泥土是分不开的,从土
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
们又何尝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关于乡土习惯与现代社会。“我们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的
着多说吗?”这类话是我们形成的乡土习惯,但它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
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乡土社
会从熟悉得到信任,而现代社会口说无凭,还要签个字,画押,形成法律。乡土
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
时的可靠性。我想这点体现得很明显,当我们走出那片乡土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
的时候,我们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我们会爽快地答应别人,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说
好了这样却没有照办,不明白为什么不怎么熟悉还要满脸堆笑,因而我们会受骗,
会受伤,会被别人说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吗,只不过我们的乡土习惯已经不适
应这个现代社会罢了。
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
年的中国社会学发展,总会有许多名字让人铭刻在心。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
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
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
作,至今仍嘉惠后辈学人,引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刻
内涵。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同步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
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
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
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
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
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
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
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
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
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
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
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
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
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
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
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
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
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
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
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
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
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
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
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
治社会。
B.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酷的,但只要合于礼的
就是对的。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
被动形成的。
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
秩序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
礼治的特征。
B.第二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
的行为规范。
C.文章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
人的主动服从。
D.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
用对比论证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
不意味着无序。
B.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生活就有可能过得安稳;反
之就可能受挫。
C.礼因为缺乏变化,只能在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
效力无从发挥。
D.如果人们在教养中养成了对礼的敬畏感,就不会出现不好、不对、不合、
不成的现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
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
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
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
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
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
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
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
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
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
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
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
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
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
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
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
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
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
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
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
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
“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
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
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
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
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
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
设施。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
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
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
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
前提。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
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
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
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
变的。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
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
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
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
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
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
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
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
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
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
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
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
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
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
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了,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
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
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
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
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
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
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
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
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
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
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
治社会。
B.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酷的,但只要合于礼的
就是对的。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
被动形成的。
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
秩序的。
【答案】Bo
【解析】“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对的”错误。由原文“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
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可知作者只是叙述乡土社会对
礼的认知,但对残酷的内容并不认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
礼治的特征。
B.第二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
的行为规范。
C.文章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
人的主动服从。
D.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
用对比论证法。
【答案】Do
【解析】D项“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错,不是“多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
不意味着无序。
B.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生活就有可能过得安稳;反
之就可能受挫。
C.礼因为缺乏变化,只能在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
效力无从发挥。
D.如果人们在教养中养成了对礼的敬畏感,就不会出现不好、不对、不合、
不成的现象。
【答案】Co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外教2024年度服务协议样本版
- 2025年度大型餐饮集团厨师长职业发展规划与薪酬体系合同3篇
- 2024年04月绵阳市商业银行2024年春季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厂房租赁安全协议: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与考核评价合同3篇
- 2024年04月重庆重庆银行总行内控合规部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智能制造装备厂房承包与技术支持合同4篇
- 个人住宅出租协议格式(2024版)版B版
- 2024简明居间服务协议模板版B版
- 2025年度彩钢景观亭搭建安装合同3篇
- 2025年度国际承包工程合同履约保证金管理办法3篇
-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风力发电场运行导则(马晋辉20231.1.13)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2022-2023学年度六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每日一练】
- 法人不承担责任协议书(3篇)
- 电工工具报价单
- 反歧视程序文件
- 油气藏类型、典型的相图特征和识别实例
- 流体静力学课件
- 顾客忠诚度论文
- 实验室安全检查自查表
- 证券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