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教学课例3100字】_第1页
【中庸教学课例3100字】_第2页
【中庸教学课例3100字】_第3页
【中庸教学课例3100字】_第4页
【中庸教学课例3100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庸》教学课例目录TOC\o"1-2"\h\u24135《中庸》教学课例 118616一、初识“中庸” 124266(一)“中庸”思想的内涵剖析 113397(二)“中庸”之道的意义剖析 225761二、“中庸”辨析 211089三、“中庸”批判继承 331774(一)拳拳服膺而不失 37275(二)取其精华去糟粕 313341四、案例总结 431463参考文献 5一、初识“中庸”带领学生了解“中庸”的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让学生对于“中庸”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一)“中庸”思想的内涵剖析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孕育的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不仅是先贤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华文化的文化印记,存在于每一个生活在中华文化圈中的个体,反映在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上。儒家的“中庸”思想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具有较强的启迪和指导意义,对当代的为人处世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最开始提出“中庸”二字的是孔子,《论语·雍也》中有记载:““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到底什么才是“庸”,很大一部分人把“庸”理解成是平常、庸碌。还有人将“庸”与“用”联系起来,认为“庸”可以解释为用。朱熹的观点是:“庸,平常也。”朱熹将“庸”解释为平凡,平常。《“中庸”》着重说明了:“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里的“过犹不及”、“非至高难能”、“叩其两端”。这倒是较为类似我们现在哲学所说的一分为二来看待,也就是矛盾的辩证关系认识,这也是孔子其哲学的原则。由此可见,“中庸”可以说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又可以说是对待问题的方法论。世界作为一个矛盾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其矛盾的存在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能忽视“中”与“不及”的矛盾。体现辩证法精髓的孔子的“中庸”强调事物各方面的相互转化,尤其是“过”与“不及”向“中”转化的方面。从理论方面看,孔子预见,未来理想社会的往往是和谐稳定的,这也是肯定了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和谐发展的重要趋势。孔子“中庸”思想表明两端事物的和谐统一。在发展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倾向于否认其形成的唯一部分,如果统一阶段失败前后没有团结,就难以实现数量的积累,更加不能实现质的发展。因此在发展阶段中“中庸”是个很重要的部分。(二)“中庸”之道的意义剖析持“中庸”之道有助于我们坚持自己的想法 。“中庸”虽包含不去轻易否定他人的观点,但它更包含着不管外界风云如何变幻,我自有我自己的看法和观念。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有些人看到其他人走得快了,就心生焦急情绪,反而乱了自己的步伐;有些人看到其他人走得慢了,又心生懈怠,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秉承““中庸”之道”,在自己的时区里稳步前行,能让我们在纷繁的时间敢于做自己。持“中庸”之道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些人在遇到悲伤或开心的事情时,往往喜欢走极端。但俗话说“乐极生悲”,所以人一定要避免情绪有过大的波动。比如在职场中,你升职了,因为过度开心可能会引得其他同学眼红,不利于在职场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又比如同学在学习中给你添麻烦了,你会把这种不满情绪无限放大,甚至大打出手,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所以,秉持“中庸”之道,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更有助于我们在人们心中留下良好印象。二、“中庸”辨析引导学生对于“中庸”思想进行深度的辨析,对于“中庸”思想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1:“中庸”思想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放弃自己的主见而听从别人的意见呢。师:“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的,“中庸”的思想以普通人的视角看来,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认知错误,认为“中庸”思想仅仅是作为一种和稀泥的方式指导他人行为方式。这是不对的,“中庸”不是自己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是什么,“中庸”之道也有自己的主见,那就是“持中”,坚持自己的想法原则并实施。学生2:“中庸”是不是等同于无所作为而安于现状、听天由命呢?师:“中庸”并不等同于平庸,有人认为“中庸”就代表着不用努力,不努力凡事顺其自然就是“中庸”,这也不对的。“中庸”也要努力,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儒家一直是讲究有为的,要做出成绩来,要对国对民有所贡献。“凡事,豫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做事一定要积极全面的去准备,去争取才是“中庸”。“中庸”就是要让每个人都采取一种“中”的态度生活,不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做出有损人品德行的事情,提倡做人做事要不急不缓,遇事不怯懦不激进不走极端,有理有据,据理力争,和而不同。三、“中庸”批判继承在经过讨论之后,教师对于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利用课程对于学生进行教育:(一)拳拳服膺而不失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理解的“中庸”,往往是狭隘的、甚至是有偏见的。事实上,“中庸”之道所表达的思想,更多的是积极进取的。其中,“中庸”之道管理的内在要求之一就是实施“循道管理”。换句话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遵循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就是正确认识法律,也是遵纪守法、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支持科学,不断探索和学习。(二)取其精华去糟粕诸葛亮,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走出隆中后,诸葛亮就对刘备表示好意。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也以其一生的聪明才智与谋略,帮助刘备完成了“隆中战略”。在此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非凡的智慧。“白帝托孤”以后,随刘备而死,诸葛亮忠君思想特别浓厚。他倾全力帮助刘禅,就连忠诚也献给了对国事陌生的刘禅。他对当时的政治形势进行分析,认为蜀汉内部矛盾重重,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稳固的政治集团来领导国家的发展。甚至北伐前,他至今仍铭记着前任帝王刘备对自己的叮嘱。所以诸葛亮对自己的治国方略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对辖区内蜀中事务进行细致的调配。诸葛亮和刘备相处融洽,因为诸葛亮凡事都知道进退,懂得平衡,从而施展他们的智慧,辅佐君主、立功。诸葛亮虽功勋卓著,而他的军事才能,亦高于刘备,但在蜀汉,他却是辅佐刘备的,给刘备出了计谋,没有自作决断,不存在越权问题,因此能获得刘备的长久信任和重用。杨修是当时魏国的行军主簿,才华横溢,学识超群。在一次与蜀国的交战中,魏国进退两难。此时,曹操下令把“鸡肋”当军中夜间的口令,杨修猜测曹操有退兵之意,就没有向曹操请示,直接和部下乔装打扮,准备撤退,结果导致军心不稳,军中大乱,杨修也因此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诛杀。在学习贯彻“中庸”思想的同时,需要对其中的糟粕进行舍弃,要避免“中庸”思想对于思想的束缚。要在现实的物处理的过程中,利用“中庸”思想的长处,摒弃“中庸”思想中国不利于发展,消极的那一部分。应当做到“中和”,“中”是一种不被任何情绪左右、不偏不倚的状态,就如同天地之间最本源的状态,“和”则是得以发出却又符合时宜,合乎礼节,握有尺度。对内里可以去保持那种不动摇、不偏离的形态,对外又能够去相“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所谓的“中和”的思想境界。同时,要注意“中庸”思想的缺点,“中庸”思想往往失去了变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缺乏一个足够打破边界的阈值,难以获得突破想的质变。四、案例总结当今之世,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和谐发展,就与“中庸”思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将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今的主流的价值取向相结合,使其为我所用、古为今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要在批判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庸”思想进行合理的继承,从而发挥“中庸”思想更大的价值。参考文献[1]周卫勇.通解《中庸》——《中庸通解》的诠释理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001):020.[2]高志强.中庸的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