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以形助数找关系(含解析)_第1页
第13讲 以形助数找关系(含解析)_第2页
第13讲 以形助数找关系(含解析)_第3页
第13讲 以形助数找关系(含解析)_第4页
第13讲 以形助数找关系(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2【例1】已知点Fy2=x的焦点,点A,B在拋物线上,且位于x轴两侧,OA.OB=2,O为坐标原点,则△ABO与△AFO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A.2B.3C.D.22【例2】已知椭圆的上顶点为A,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B在椭圆C上运动,当AB丄x轴时,AB取得最大值4,则a的取值范围是的图象有两个交点A,B,O是坐标原点,△OAB是锐角三角形,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例4】已知点P是椭圆上的一动点,F1,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O是坐标原点,若M是上F1PF2的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且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例5】已知双曲线C:x2=1,过点P的直线l交双曲线C于A,B两点,交x轴于Q点(Q:与C的顶点不重合且时,求Q点的坐标.强化训练222.设双曲线两焦点为F1,F2,点Q为双曲线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过点F1作上F1QF2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则点P的轨迹为()A.椭圆的一部分B.双曲线的一部分C.拋物线的一部分D.圆的一部分3.已知等轴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C与抛物线y2=16x的准线交于点A和 4.已知点F为椭圆的右焦点,椭圆的离心率为,过点F的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点A在x轴的上方求直线l的斜率.值范围是.6.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2,若以N为圆心且与椭圆C有公共 点的圆的最大半径为·26,求此时椭圆C的方程.7.已知椭圆b2x2+y2=b2(0<b<1)上离顶点A(0,b)最远的点恰好是点(0,-b),则此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8.设F1,F2分别是椭圆+y2=1的左、右焦点,P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则的最小值是.【例1】已知点F为拋物线y2=x的焦点,点A,B在拋物线上,且位于x轴两侧,OA.OB=2,O为坐标原点,则△ABO与△AFO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A.2【解析】B.3 【解法1】设A(x1,y1),B(x2,y2),直线AB:x=my+t,联立直线与拋物线得:22.y2=3,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点拨】研究直线AB的不变性,即过定点,利用此定点将△ABO面积用坐标表示,再结合均值不等式求解.【解法2】依题意,不妨设点A(x1,y1),B(x2,y2),x1x2+y1y22+y1y2=2,由此解得y1y2=2(y1y2=1舍,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因此S△ABO【点拨】利用此公式可快速求解.【赏析】当直线与抛物线相交,原点与两个交点构成的向量数量积为定值时,则直线过定点.【解法1】以定点为切入点,将三角形分割成两部分,能避免用弦长公式,简化运算,学生易于掌握;【解法2】利用S△ABO=仅用坐标之间的关系便得到目标函数,有一定的技巧性.两种解法求面积的方法不同,得到目标函数后都应用到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常规的题型,容易掌握.22【例2】已知椭圆的上顶点为A,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B在椭圆C上运动,当AB丄x轴时,AB取得最大值4,则a的取值范围是【解析】则则2sin2θ8sinθ+4+a216,所以4a2sin2θ8sinθ+a21204a2sinθ+a2120(1),(i)当sinθ=1时,(1)式恒成立,a∈R;所以(4a2)sinθ+a2120恒成立. 【点拨】运用椭圆的参数方程,用两点距离公式转化为不等式求解.【解法2】如图13—1,当以A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与椭圆相切时满足题意.联立方程当-2<y2时,点B(x0,y0)到点A(0,2)的距离为-4y0+4【点拨】利用判别式等于零可求解.【解法3】设椭圆上的点为(acosθ,2sinθ),代人x2+(y-2)216,得1-sin2θ)a2-4sin2θ+8sinθ+12(1).(ii)当sinθ≠±1时,(1)式化为a2f(θ)>8,所以a28, 【点拨】设椭圆的参数方程,再将参数与变量分离.因为1-<0,二次函数-4y0+a2+由题意知y0【点拨】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转化为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赏析】【解法1】和【解法3】均利用了椭圆的参数方程来处理AB的最值.【解法1】通过转化得到关于sinθ的二次不等式,利用因式分解及sinθ+11将二次不等式化为一次不等式处理,最后利用关于sinθ的一次函数单调递减,使其最大值小于或等于0,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能正确因式分解是此解法的关键.【解法3】通过参变量分离,将问题转化为函数f(θ)的取值范围问题,最后通过分离常数,求出其取值范围,此解法考查学生对分离常数方法的掌握情况.利用【解法1】解题时要注意讨论sinθ=-1的情况,利用【解法3】解题时要注意讨论sinθ=±1的情况.22然后验证此时y的值为-2,进而得到a的取值范围.极端位置讨论是做选择题、填空题应掌握的解题方法.【解法4】利用椭圆方程,将|AB|2化为关于y0的二次函数(注意定义域),通过对f(y0)对称轴的分析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求得a的取值范围.的图象有两个交点A,B,O是坐标原点,△OAB是锐角三角形,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解析】【解法1】设A(x1,y1),B(x2,y2).11-2x2所以x12可化为222 62x2x22(2)(33,(33,【点拨】两函数联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得到两根和与积,对锐角分两种情况求范围.,t2,代人椭圆方程2x2+y2=1得22=1,整理2-AB2>0,即a2即解得.综上知【点拨】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与椭圆联立得到t1,t2,再对锐角分类讨论.【解法3】由椭圆方程代人直线方程得两式相减得sina-sinβ=,对(*)中两式相加得2a=(sina+sinβ)-(cosa+cosβ), 即-cos(a+β)+cos(a-β)+sin(a+β)<0,从而cos(a-β)<,综上知【点拨】直线的参数方程与椭圆的参数方程联立,利用三角函数求解.综上知【点拨】极端值;当上OAB=90O时,利用OA的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求出A点坐标,得到A方程,又得a的另一极端值.【赏析】【解法1】和【解法4】用的是分类讨论的方法,讨论最大角的情况,不同的是【解法1】用的是解析法,联立方程利用韦达定理解题.【解法4】用的是临界的方法,适合选择题或填空题.【解法2】和【解法3】用的是参数法,【解法2】用的是直线参数方程,【解法3】用的是椭圆的参数方程.不管是哪种解法,都要讨论两种情况,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解法3】更是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对三角变换基本功较差的学生并不适用,但数学问题参数化,是值得推广的方法.【例4】已知点P是椭圆上的一动点,F1,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O是坐标原点,若M是上F1PF2的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且则-M.________【解析】【解法1】取点P在第一象限,延长PF2线,F1M所以M为A中点,因为O为中点,且所以p【点拨】由垂直、角平分线想到构造等腰三角形,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焦半径公式解决问题.【解法2】取点P在第一象限,延长PF2,F1M交于点A,由三角形三线合一知PF1i=PA,且,所以OM=a-PF2.【点拨】由垂直、角平分线想到构造等腰三角形,利用椭圆定义得到PF与OM的关系式,再用焦半径的范围求解.【解法3】P→B(左右顶点),则OM→OF1;P→D(上下顶点),则OM→0,所以.).【点拨】极限法.利用动点P的两个特殊位置及右顶点与上顶点,得到两端点求解.【赏析】【解法1】通过构造等腰三角形,结合中位线将OM表示为再利用焦半径公式将OM用P点的横坐标xp表示,进而求出其取值范围.事实上,将OM表示为后可以通过对点P位置的分析求出其取值范围,考虑两个极端情况即可,当P点为短轴端点时=0;当P点为长轴右顶点【解法2】与【解法1】类似,在处理|OM|的长度时,【解法2】借助椭圆的定义,将OM表示为a-PF2,结合PF2∈(a,a-c)(注意P点在第一象限)很容易得解.如果将PF2表示为a-exp,则与【解法1】完全相同.【解法3】通过对点P的极端位置进行分析,得出点M的极端位置,进而求出OM的取值范围,数形结合使用得非常精妙,给我们一种“一切尽在图形中”的感觉.三种解法都要求学生能准确画出图形,以形助数寻找解题的突破点.【例5】已知双曲线C:x2-=1,过点P的直线l交双曲线C于A,B两点,交x轴于Q点(Q:与C的顶点不重合且时,求Q点的坐标.【解析】由韦达定理得所以【点拨】直接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消去y,根据横坐标之间的关系求解.所以,得联立直线与双曲线得,消去x得y2-24k2y+48k2-3=0,由韦达定理得【点拨】根据题意,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消去x,根据纵坐标之间关系求解.【解法3】设直线l的倾斜角为Q,则l的方程为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人x2-=1得(3cos2Q-sin2Q)t2-8sinQ.t-19=0,由韦达定理得【点拨】运用直线的参数方程,从参数的角度联立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求解.【赏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于两点,通法即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运用韦达定理结合已知条件进行坐标运算.【解法1】联立方程消去x,【解法2】联立方程消去y,两解法均属通法通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解法3】另辟蹊径,利用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意义解决长度问题,此方法值得学习.强化训练+y2-4x-4y-10=0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l:ax+by由题意知2-3→tanktan→θ,故直线l的倾斜角θ的取值范2.设双曲线两焦点为F1,F2,点Q为双曲线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过点F1作上F1QF2的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则点P的轨迹为()A.椭圆的一部分B.双曲线的一部分C.拋物线的一部分D.圆的一部分【解析】由答图13-1可知,OP=a,所以点P的轨迹为圆的一部分,故选D.3.已知等轴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C与抛物线y2=16x的准线交于点A和 A.2B.2-2C.4D.8【解析】设等轴双曲线C:x2-y2=a2(a>0),y2=16x的准线l:x=-4,因为C与抛物线y2=16x的准线l交于A,B两点,将A点坐标代入双曲线的方程得a2=(-4)2-(2)2=4,所以a=2,2a=4,故选C.4.已知点F为椭圆=1(a>b>0)的右焦点,椭圆的离心率为,过点F的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点A在x轴的上方),且AF=3FB,求直线l的斜率.设直线l的方程为为参数,θ为倾斜角且为钝角),代入x2+4y22→cos2θ+4sin2θ)t2+2ccosθt所以→tanθ=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5.已知是椭圆C:=1的左、右焦点,P是椭圆C上的动点,则+的取值范围是.所以当且仅当PF1=2,PF2= 26.已知椭圆C:a+(a>b>0)的离心率为,若以N(0,2)为圆心且与椭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