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选官制度、中枢机构、赋税制度的演变等重要史实,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重点:官制变化的趋势;三省六部制的实质;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难点:制度演变发展的趋势及实质。【教材梳理】一、选官制度1.曹魏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2.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3.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选修一】(5.2)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二、三省六部制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成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三、赋税制度1.唐中叶以后,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知识拓展1.政事堂:唐初三省长官的议事场所,唐初始设于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开元十一年(723年),改名为"中书门下",堂后设吏房、户房、兵房、刑礼房等。此时的"中书门下"不仅有决策权,还对尚书六部进行对口领导,掌握了一部分行政权力。2.均田制:北魏时期推行的土地及赋役制度。均田制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小块土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大族对土地的兼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均田制为隋唐所沿袭。3.租庸调制: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的基础为均田制,其中租指田赋;调即户税,征收绢、布、帛等;庸指徭役。男子不去服徭役者,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达标检测1.1859年6月,英法因换约问题,与清军在大沽口发生冲突,在英军司令何伯身受重伤的情况下,美国驻华公使华若翰授意美军介入战斗。战斗中,美军喊出了“血浓于水”的口号,此举被一直强调中立的美国总统布坎南大加赞赏。这说明A.英美两国同源同种 B.美国对华政策已调整C.英美联合对华侵略 D.美国中立政策的虚伪2.康有为和梁启超均曾表示,其政治信仰的启蒙读物是一本地理学著作,名曰《瀛寰志略》。康有为曾云,阅读此书后,他才“知万国之故,地球之理”;梁启超中举后,“从坊间购得《瀛寰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据此可知,《瀛寰志略》A.奠定了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B.向中国介绍了世界各国政治制度C.利于先进中国人思想的解放 D.加快了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3.在刘锡鸿出使英国期间,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要求清政府对洋货免征厘税,刘锡鸿认为德方违背了国际法:“以中国之官卡,筹中国之兵费,而敛中国民人之税厘,于洋商何与?……盖我原有自主之权,厘金应取诸我民则自取之,非外人所能过问也”,并称这种要求是“侵我国自有之权,以乖公法”。材料折射出A.清政府积极收复丧失的权利 B.中德之间关于厘税的矛盾激化C.国际法保障了中国国家权益 D.晚清外交出现近代化发展趋向4.1873年,轮船招商局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得以成立。从19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官商矛盾便日益激化,清政府官员以“督办”的霸主身份在企业中横行无忌,轮船招商局最终也“愈发陷入困境,每年债息高达数十万两……面临破产”。材料表明A.官商矛盾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清政府官员墨守传统重农抑商思想C.政府压榨造成轮船招商局濒临破产D.官督商办经营体制制约企业的发展5.翻阅《申报》影印本可以看出,关于收复新疆议题,1880年大多数的评论和1881年所有评论均刊发于《申报》头版头条位置,且篇幅较大,几乎占据了当时《申报》头版的上半版。据此可知A.左宗棠收复新疆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B.报纸为扩大销售积极宣扬收复新疆C.社会舆论对新疆议题较为关注和重视D.左宗棠收复新疆增强了民族凝聚力6.日本外务大丞陆奥宗光指出,讲和条件中有关通商上之让与,与其说于我有利,莫如说于欧洲各国更大为有利。因为日本与清国之通商贸易,尚不如欧洲与清国之通商贸易那样发达。……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等,一切统按最惠国条款待遇,欧洲各国将立即享受其利益。材料说明A.甲午战争得到欧洲列强默许的原因 B.日本积极缓和与列强在华矛盾C.日本成为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 D.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迅速7.1900年,时人评论说:“甲午以还,居民上下颇知变矣。乃一则败于顽固,一则败于操切。……改革当以渐,民自顺教而风靡,久而服而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