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秩序与人——《论语》转化运用课教学目标:1.落实《论语》整本书阅读,进一步深化对于“礼”和“仁”两个核心概念的理解。2.基于《论语》的整体阅读,转化运用“礼”和“仁”两个核心概念思辨研读《祝福》。3.基于补充文本的深入研讨,进一步思辨《论语》中“礼”和“仁”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于《论语》的整体阅读,转化运用“礼”和“仁”两个核心概念思辨研读《祝福》。2.难点:基于补充文本的深入研讨,进一步思辨《论语》中“礼”和“仁”的关系。教学方法:任务驱动阅读、小组合作研讨、师生互动探究。教学过程:一、阅读回顾,引入概念
师:各位同学,今天这节课我们对《论语》的整本书阅读进行转化运用,我们主要聚焦于一个核心话题——秩序与人。之前布置了预习任务,请大家在《论语》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来找一找《论语》中的核心概念。接下来随机采访几位同学,说说你们的看法。生1:我认为《论语》的核心概念是“仁、义、礼、智、信”。生2:我认为核心概念是“礼”。生3:我认为《论语》中的核心概念是“礼”和“仁”。师: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论语》整本书的认识已经具有了基本的体系。《论语》博大精深,一堂课确实无法面面俱观。这节课我们就主要聚焦于“礼”这个概念来展开我们的研讨。“礼”是一个但凡谈到《论语》都避不开的话题,它在《论语》整本书中被提及了75次,且表现为很多具体形态。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朗读《论语》中的这六章,并谈谈它们体现出了哪个方面的“礼”。◆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师:同学们刚才在阅读的时候,有一个字音读得不是很准,在这里“吾不与祭”中的“与”应该读四声yù,表示“参与”的意思。接下来,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思考刚才的问题,稍后请同学来分享自己的结论。生4:我觉得第一章讲的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规范,就比如说夫妻、父母、君臣、朋友。生5:我觉得第三章和第五章内容是比较相似的,因为“八佾”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在强调等级关系,是一种社会地位的区分。生6:第二章和第四章我认为都是祭祀方面的礼,第二章从生、死两方面讲了对父母的态度,第四章讲了祭祀的时候应该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如果没有的话,就不如不祭祀。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同学有补充?我们一起来看第六章,我觉得大家最困惑的地方可能是“杖者”,什么样的人会拄拐杖?学生:老人。师:所以第六章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礼”?生7:表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地位的区别。师(追问):这种地位的区别是怎么来的呢?生7:因年龄而产生的。师:我们发现“礼”这个概念在《论语》中几乎涉及了各个方面,其实它本身也是有一定次序的,它是由血缘宗法关系的家族推向了国家社会关系的君臣。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的“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等的次序”。师:到这里,根据我们对《论语》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建构出一个具备家族宗法、人际网络以及国家社会三个维度的“礼”的评价标准。其实,在这些标准中,“礼”的本意来自“祭祀求福,礼仪周全”这一项。我们来再来看看“礼”的古字形“禮”。“示”字旁在古代都含有“祭祀”的含义,而右边的部分则是某种高脚的盘,类似于“豆”,古代用作祭器,而盘中放着两串“玉”以此来行祭祀之礼。“礼”源自祭祀。说到祭祀,我们应该能比较容易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祝福》。在当时的学习中,我们一直批判鲁镇是一个“丑恶的吃人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现在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今天能不能用《论语》中“礼”的眼光重新审视《祝福》中的鲁镇社会,看看有没有可能论证出让我们谈之生厌的鲁镇社会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符合《论语》中的“礼”的。二、以礼为凭,再评《祝福》师:接下来,请大家回顾小说《祝福》,用《论语》中的“礼”的标准来审视“鲁镇社会”,看看祥林嫂周围人的言行合“礼”吗?生8:我找的是“礼”在四婶身上的体现,当祥林嫂第二次回到她家的时候,因为她寡妇的身份,四婶就不让她参与祭祀,不让她动手,体现了对祭祀的敬畏。生9:鲁四老爷的行为也是合“礼”的,因为当祥林嫂被婆婆抓走后,鲁四老爷说:“可恶!然而……”,就体现出了鲁四老爷对于家族宗法中“恭敬尊长”的认同。
生10:我找的人物是柳妈,在原文写到柳妈告诉祥林嫂死后还要被锯开分给两个男人,可见她是相信鬼神、心存敬畏的,才会告诉祥林嫂这个说法。生11:我发现的一个细节是,文中的一句话——“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我注意到这个时候祥林嫂已经再嫁,她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人们对她的称谓依旧没变,从这种对她身份的不认同中可以看出对“婚姻和谐,从一而终”的追求。生12:我觉得鲁四老爷也挺符合第四点“祭祀求福,礼仪周全”的,在文中他说不让祥林嫂去洗那些祝福的用具,因为他觉得她是寡妇,是对神的不敬。师:经过大家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鲁镇是一个有“礼”的社会。但是我马上要提出质疑:鲁镇更是一个无“情”的社会。因为祥林嫂这个丧夫、丧子又再嫁的可怜女人恰恰死在这个迎接春天到来的祝福仪式上,死在鲁镇这个有“礼”的社会中,这是为什么?接下来,我们尝试对这个矛盾进行进一步的考察。我们刚才分析了祥林嫂周围人的言行都是合“礼”的,但这些实质上是外在的表现。接下来,我们尝试探索一下他们的内心想法。三、聚焦矛盾,文本细读师:请大家结合小说《祝福》文本,概括分析每个人眼中不同的祥林嫂的角色。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操作。在小说的58段有一处卫老婆子和鲁四婶的对话,其中说:“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那有这一注钱来做聘礼?”以及“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只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从这两处我们可以看到祥林嫂婆婆眼中的祥林嫂似乎完全成了一个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东西,而我们一般把这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东西定性为什么?学生:商品。师:接下来,请大家回到小说文本,看看在大伯、鲁四老爷、鲁四婶以及鲁镇其他人眼中祥林嫂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生13:大伯在文中只出现了一次,就是他来收屋并且赶走了祥林嫂,让她走投无路。大伯其实把她看作是自己兄弟的附属品,他的兄弟死了,祥林嫂就没必要待在这个家里了。所以,在大伯看来祥林嫂就是一个累赘。生14:我觉得鲁镇的其他人是把祥林嫂当成了笑话,从第87段就可以看出,鲁镇的其他人就是完全把她的事迹当成一个虚构的故事,当成一个笑话来看。生15:我想补充鲁镇的其他人,在第79段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是将祥林嫂当作一个笑话来看,可能更多的是把她当作满足自己好奇心理的茶余饭后的谈资。生16:我觉得鲁四婶的态度形成了前后的对比。在第34段,我第一次读到鲁四婶的时候觉得她还是有同情心的,虽然知道鲁四老爷的意思,但看在祥林嫂安分守己而把她留了下来,但是后面她则完全把祥林嫂当作了劳动的工具。生17:从文中鲁四老爷说祥林嫂的死“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可以看出鲁四老爷觉得祥林嫂就是一个破坏祝福仪式的不详的东西。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老师的观点和大家差不多。那么,大家能不能来总结一下,在祥林嫂周围人的眼中,祥林嫂的角色有什么共性的特点?学生:祥林嫂作为人的一切地位和价值都被抹去了。师:所以,我们发现,虽然所有人的外在言行都符合“礼”,但是“礼”这个概念在这里仅仅承担了“秩序”的作用,从他们的内心而言似乎都没有把祥林嫂当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人。讲到这里,我们结合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论述的一段话,就会对这种情况产生更深刻的认识——鲁镇的“礼”其实忽视了对人的基本关怀。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乡土中国·礼治秩序》)那么,什么是对人的基本关怀?千年前的孔子早在《论语》中给了我们答案,这就是《论语》中的又一个核心概念——在全书中出现了109次的“仁”。让我们再回到《论语》,看看孔子对于“仁”这个概念是如何表述的。下面,请大家来一起朗读《论语》这六章内容,并谈谈孔子认为什么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生18:孔子认为“仁”就是要爱别人,关怀他人。生19:我觉得“仁”和“人”也有一定关系,“仁”从字形上看就是“两个人”,它应该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态度,并且“仁”应当是在“礼”的基础上生发的。生20:从第三章中我看出,“仁”应当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行要求的综合体,其中包含了很多优秀的品格。生21:我认为第六章也展现了“仁”的内涵,所谓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在强调“仁”的重要性,说明为了追求“仁”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师:同学们对《论语》文本的分析都很到位。老师来总结一下,从这几章文本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仁”是一种依托个体的自我道德修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关怀,也是一种值得为之付出生命的追求。总而言之,《论语》中强调的“仁”更多的是来源于自己内心的一种自觉,与我们所说的“礼”的向外的形式是有所不同的。讲到这里,我们对《祝福》中鲁镇的看法应该有所变化。我们发现祥林嫂生活的鲁镇实质上是一个“礼”有余而“仁”不足的社会。就像同学们刚才说到的,“礼”和“仁”之间其实是存在关联的,这种关联在我们学习过的《〈论语〉十二章》中就有论述,那就是“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个人如果连“仁”都做不到,又谈什么“礼”呢?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仁”似乎比“礼”更加重要,但是老师要再次推翻大家的想法。因为孔子在《论语》中还有论述:“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从这两句来看,《论语》中的“礼”同样具备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回顾《论语》整本书阅读,其中提到75次“礼”和109次“仁”,作为出现最频繁的两个概念,我想我们有必要来尝试辨析二者的关系。四、溯源经典,思辨研讨师:请大家结合《论语》整本书阅读经验以及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当代社会我们应当怎样看待“礼”与“仁”的关系?生22:我认为在当代社会,我们更注重的是“仁”而非“礼”,比如之前出现的校园霸凌事件,我们出于“仁”的角度,对“礼”产生质疑,认为霸凌者应当受到惩罚。师:你说得很好,“礼”作为一种秩序应当考虑到人的需求,只有加入了对人的关怀,“礼”才有它的价值。你的说法让我想起了《论语》中的一句话:“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想发表自己的观点?生23:我觉得“仁”是由内而外的,“礼”是“仁”的一种外在体现,有“仁”才会有“礼”,“仁”是自发的,而“礼”则是一种衍生物。师:有同学认为“仁”是“礼”的前提,先有内心的“仁”才会生发出外在的“礼”,很好的观点。生24:我觉得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一定需要一种特别具体的“仁”。因为刚才说到“仁”时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相当主观的看法。我不“欲”不一定意味着别人不“欲”。那么,这句话就是单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仁”。当代社会,面对更加多元的价值取向,“礼”可以保证双方的不逾矩,而过度的“仁”,可能成为一种对他人的干涉,有损于人的发展。师:这位同学的论述非常精彩。接下来,老师想给出自己的结论,我认为:“规范”与“秩序”实质上是“礼”的应有之义,而“爱人”与“成仁”则是“礼”的终极追求。虽然千年前的孔子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他的的确确在《论语》这部伟大的经典中把“礼”从神圣的远古祭祀仪式中解放出来,让“仁”的光芒熔化了“礼”的坚冰,自此二者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流。接下来,针对《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我们再次回顾《〈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又一个重要论述。五、课堂总结,建构方法最后,我们来尝试总结《论语》整本书阅读的转化运用路径:第一步,根据《论语》语录体的特点,我们首先要整体把握其中的核心概念,比如我们今天分析的“礼”与“仁”;第二步,根据核心概念对《论语》中的相关章节进行梳理与整合,采取专题式阅读;最后,基于《论语》整本书阅读的观点与结论,迁移运用于其他文本以及其他书籍的阅读。课堂作业:1.基础性作业(二选一)(1)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以下三则语录中孔子对言语的看法,并选择其中一则,结合你的言语生活作简要分析。◆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子曰:“其言之不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机械设备的买卖合同
- 洛阳理工学院《工科大学化学-物理化学(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污水处理厂导向钻进施工合同
- 墙绘施工合同范本
- 教育培训机构劳务管理
- 食品企业财务健康检查
- 2024年动力煤进口清关共享成功之道!3篇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医疗器械招投标管理规范
- 医药招投标项目招标文件编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制图基础》机考三套标准题库及答案3
- 降低故障工单回复不合格率
- 可涂色简笔画打印(共20页)
- 灯光架介绍及使用说明
- 十一学校行动纲要
- GB 188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钙(高清版)
- 关于房屋征收及土地收储过程中的税收政策(仅供参考)
- 唯一住房补贴申请书(共2页)
- 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 中医养生脾胃为先PPT文档
- 门窗工程成品保护方案(附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