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计划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6/1D/wKhkGWZ3X8uAcpD9AAFTiK8i-Bo419.jp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计划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6/1D/wKhkGWZ3X8uAcpD9AAFTiK8i-Bo4192.jp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计划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6/1D/wKhkGWZ3X8uAcpD9AAFTiK8i-Bo4193.jp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计划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6/1D/wKhkGWZ3X8uAcpD9AAFTiK8i-Bo4194.jp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计划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16/1D/wKhkGWZ3X8uAcpD9AAFTiK8i-Bo41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亿以内数的认识总第I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
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
位。
2.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
位值的概念。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
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教学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图片,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的数到540o
3)从910一~|---h的数到1000。
4)从200一H"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9612368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
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9612368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从右边起,每
四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级划
分的认识。
2、课本第4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2、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读法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概括出读的方法。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得到
培养。
2.根据以有的知识,通过合作、讨论探究,学会读亿以内的数。
3.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
教学准备:
卡片和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卡片,读数,说组成。
3564、407、1000、570、603、7216、10000、3003、5400、4009、5800、
6040、5708、40009
读数的方法是什么?
2、计数器上显示数,学生写出来。
五千零四八千九百六千三百四十三、八千零六十八,九千零一
写数的方法是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例2)读出下面各数。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读作:_______
学生自己试读,讨论怎么读?
问:1)含两极的数怎么读?
2)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数位上出现0有该怎么读?
师归纳: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万”
4)问:怎么读亿以内的数?
师总结归纳:先度完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
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
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5)完成做一做
2、(例3)出示数位表,然后对照数位写上数字。
(1)个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
(2)万级的数的读法.写出24960000。
①先让学生尝试读法。
②比较24960000和2496在数位上的区别。
24960000含两级的数,其中的“2496”在万级,“0000”在个级,2496
是个级上的数。
③启发:引导24960000的读法。
说说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6表示6个万9表示90个万
4表示400个万2表示2000个万
读作:二千四百九十六万,并在黑板上写出(或电脑显示)这个数的读
法。
④讨论:2496与26960000读法的联系与区别。
二千四百九十六;
二千四百九十六;万
联系:“2496”不讨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二千四百九十六。
区别: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
数表示多少“1”,读数时就不读这个1。
⑤即时训练。
读一读: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
⑥小结:首先要先明确万级上的饿数(可以缓出分级线);
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3)两级的数的读法.写出6407000c
①引导观察6407000与24960000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含两级的数。
不同点:6407000个级上有7000;24960000个级上是0。
②老师;万级,个级上都有具体的数字该怎么读?
③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然后有教师总结说明;先读万级上的数(多少
万)再读个级上的数。
板书:640■7000读作:六百四十万七千.(万级上的数是“640”,就
按照个级来读一六百四十,在添上“万”字,然后再接着读个级上的数。)
小结:分级一先读万级上的数一接着读着读个级上的数。
④即时训练。
读一读:1205000235870018006500256050
(4)每级中见有0的数的读法。
写出85000300
①讨论,尝试读法。
②要求按读数的步骤进行。
分别:8500;0300
读万级的数:八千五百万
读个级的数:零三百
启发:每级中间有0的应该读零。
③即时训练。
读一读:243080023000050
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每级中间有0(不管是连续两个0,或是3个0)
的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有0的不读零。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页的“做一做”。
2、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2、3题读出数。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2、练习一第6、7题。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在读个级。
2、万级的数的读法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上有
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写法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3.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写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什么时候写0、写几个0。
教学准备:
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先要求学生读出下面各题的数。
120000010500003008000040500000
186400108640010086004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经过学生的回答,教师简明概括,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的数的
读法。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刚才我们写的几个数,都是万以内的数的写法。同学们掌握了这
些方法,还谈到了写数的体会,并总结出一些经验。很好!这对于我们进一
步学习写数很有帮助。今天,我们就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一一亿以内数的
写法(板书课题)
2、(1)投影出示:
语音播出:”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
①尝试写六千八百五十万。(对照数位顺序表)
②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写的?
③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含两级的数的写法。如:
六千八百五十万含有几级的数?(两级)
你怎么知道?根据什么?(读数时有“万”字)
万级数位上是多少?个级的数是多少?
④写数步骤:
先出示数位顺序表。
写万级上的数。
问:六千八百五十万,写在万级上的数字是多少?
生:6850
板书:(对照数位顺序表)6850
写个级上的数。
问:个级数位上有没有数?(没有)
没有数怎么办?(用0表示或用0占位)
如果不写0,就剩下“6850”性不行?为什么?
板书:(对照数位顺序表)在6850后面写上“0000”,即68500000o
⑤读一读。
同样,把68500000分级,在读做:六千八百五十万,然后和原来的读数
(原题目)进行比较,检验。
(2)显示: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①让学生尝试写数;
②引导启发:含有几级的数;
万级上的数字是多少?个级上的数字是多少?
与上一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要注意什么?
(同样,这也是含两级的数,万级上的数字是“3080”,个级上的数字是“
0000”.在写数时要注意:万级上的“零”要用0表示,个级数位上要用0
占位。)
(3)写一写: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①同样,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让学生学出这两个数;
②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检验;
③提出存在的问题,有同学或来势来讲解;
④全班交流,板书正确写法: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写作:15693000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6723112
三、巩固练习。
L课文第7页”做一做”。
(1)由学生独立完成,请4位同学上台板演;(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3)
教师奖品,全班校对。
2.课文第6页:“你知道吗?”
3、练习一的第4、5、8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3、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4、练习一第8、11题。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写法
先写万级,在写个级。
教学反思:
练习课总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熟练地读,写亿以内
的数。
2.通过练习,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策
略的意识得到培养。
3.通过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的活动,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的数感增强。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树的读写法。
教学准备:
图片,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你们都想当小老师吧!今天我们就比一比谁是“优秀小教师”。
每人发一张学生课前做的练习卡。
2、内容:判断题:
(1)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读出下面数:
48725301000316800008600009012000605
(3)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七十万一百万七千
七万零九十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十
二、判断反思。
(1)请小老师判断第一题。
反思:①第一题涉及哪些数学概念?
②谈谈你对数位的认识。
③谈谈你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④谈谈你对数级的认识。
(四位一分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⑤你对这三个数学概念还有什么疑问吗?
⑥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请小老师判断第二题。
①观察第一、二小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②观察第三、四小题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③谁能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进行总结?
(3)请小老师判断第三题。
①想一想怎样写出亿以内数?
②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吗?
(4)就亿以内数的读写法你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也就是怎样能迅
速、快捷、避免错误。
(5)请你对自己评价一下,是否是一个好老师。
三、巩固练习。
要想当一个好老师光给别人挑出问题是不够的,自己必须概念清晰。
下面请你们自己测试一下自己。
1、出示书中的图片练习一题目。
2、通过这组练习请你为自己打分。
判断下面那些说法不合理。
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我今天卖出二千万根冰棍;
我们学校有500多人;
我们学校有十万人。
3、用0、0、0、1、2、3、4这七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七位数。
读两个0;读一个0;所有的0都不读;读三个0。
4.完成第9~13题。
5、合作小组用自己做的转盘练习读、写数。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请你谈谈当一名好老师的感
受。
作业设计:
1、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2、做一转盘,练习读、写数。
板书设计:
练习课
教学反思:
比较大数的大小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数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3.通过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感悟到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学好
数学的信心得到激发。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大数的信息,请你把收集到的数和同学说一说?
2、引入新课:你们知道这些数中哪个大?哪个小吗?这节课我们就
来一起探讨比较这些数大小的方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4我国最大的6个省份面积的情境图。
黑龙江:4548000青海:720000
内蒙古:1100000四川:485000
西藏:1210000新疆;1660000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吗?试一试。
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问;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师归纳概括: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的数大的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
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练习:比较数的大小。
92504010360050140063140
289060288906203000307300
三、巩固新知。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989650100000208808099999
700600702013050000003050000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05005005005500040005
3、写出几个大于99987的五位数?
4、你知道比最大的五位数大,而且比最小的七位数小的数共有多少
个吗?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2、完成课本练习。
板书设计:
比较大数大小
1210000〉72000454800<48500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
1100000<16600001660000〉11720000
位数相同看最高位如果……
教学反思:
大数的改写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2.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他们的学习乐趣得以激发。
教学重点:
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
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写出下面各题:
二万六十万四百五十万
八百零七万三千六百四时万
2、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为了读数方便,经常将数进行改写。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改写,板书课题:改写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5改写下面各数:(以万为单位)
出示人体血液的构造图;介绍红、白细胞的作用。
一滴血液中含有:5000000个红细胞;含有10000个白细胞。
1)读出数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2)有时为了读写方便,可以将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
"万'’字,就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以万作单位的数。
红细胞:5000000个=500万个
白细胞:10000个=1万个
3)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32000007580000
4)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20000平方千
米。
5)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
高原,面积约2400000平方千米。
三、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1、2题。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红细胞:5000000个=500万个
白细胞:10000个=1万个
教学反思:
大数的省略总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
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他们的学习乐趣得以激发。
教学重点:
掌握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基本练习。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为了读数方便,经常将数进行改写或省略。这节
课我们就来学习省略。
板书课题:大数的省略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6: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1)展示太阳和地球图。
2)读出太阳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
3)说一说怎样能很快看出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
4)启发学生:用以万做单位的数进行比较会比较方便。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师: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千米
太阳的直径约为1389000千米
12756^10000
t=1万
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1389000^1390000
t=139万
大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5)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
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5或大于5
6)问:你能说说改写和省略的异同之处吗?
三、巩固练习。
L完成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题目。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大数的省略
12756^10000
t=1万
1389000^1390000
t=139万
教学反思:
练习课总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用四舍五入省略“万”
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他们的学习乐趣得以激发。
教学重点:
掌握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我们已经学了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谁来说一说比较大小的
方法。(指名1、2个学生回答)
师让学生自己完整的总结:2.复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
位的数。
1100000=110万1210000=121万720000=72万
师:要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要把万后面的零去掉,要加上一个
"万"字。
3.做一做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二、复习求近似数的方法。
1.让学生表演地球与太阳(课本例6)。
2.师:“大约130万个”是一个什么数?
3.12756p10000=1万1389000^1390000=139万
心13000=13千=1389千
①师:我们要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应该怎么做?
生:首先找出万位,再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不满5就四舍,满5
就五入,然后在把万后面的数改写成零或加一个万字。
②请同学思考:如果是省略千、百后面的尾数又该怎么办呢?
生总结。
三、课堂总结练习。
课本练习二的第3~8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练习课
12756^10000=1万1389000^1390000=139万
^13000=13千=1389千
教学反思: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总第9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产生。初步认识自然数。
2.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
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重点: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
教学难点:
能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3年多的数学了,每天都要和数打交道,这些
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关于数的知识。我发现
上节课布置的任务大家都做的非常棒,下面就请每组的代表向大家汇报一
下他们的成果,其他组的同学如果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疑问可以向他们
提问啊!
二、探求新知。
1.数的产生。
教师:用挂图或投影出示课本插图,说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需要数人
数、物体个数和捕获的野兽的数目等等,就产生了数。下面就请第一大组
的同学帮我们认识数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大家鼓掌欢迎。
第一大组的同学代表上台发言。
学生通过投影或幻灯片来汇报他们的成果。
首先我们发现古代是没有数字的,人们借助一些其他物品来计数,比
如,结绳记数、刻道记数等。
在很久很久以后,才产生了数字。但是各个国家的数字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国家的数字是这样的(展示中国古代的数字)
还有古罗马、古巴比伦也都有自己的数字。
而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实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你们知
道吗?(介绍阿拉伯数字发明的过程)
教师:同学们对于第一组同学的发言还有什么问题吗?
同学甲:其实现在我们有时还用其他物体来计数,比如在选举三好生
时,用写正字来统计选票数。
同学乙:这种方法就是用一个对一个的点数,虽然很麻烦,但有时却
很方便,所以现在还在用。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这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也就是一
一对应。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接触到这种思想,同学们要慢慢来体
会。
同学丙:第一组同学所举的例子,数目都不超过十,那么如果数很大,
古人又是如何计数的呢?
第一组同学:数字很大后,人们就发明了各种进位制,比如十进制。
教师:第一组同学说得很对,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第三组同学将给我们
满意的答案。那么现在就请第三组同学先来做汇报,大家欢迎!
2.十进制计数法。
第三组同学上台汇报。
首先,说明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
一百是一千;……
教师提示,可以使用计数器演示。
第三组同学继续汇报:使用计数器演示。并说明个、十、百、千、……
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所以这种计数法叫
做十进制计数法。
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
(1)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
是怎样分级的?
(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
②10个亿是多少?10个十亿是多少?10个百亿是多少?
③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
(2)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
数单位)
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
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
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
叫做数位。
(3)自然数。
教师:了解了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方面的知识,这些用来数物体
个数用的1,2,3,叫做自然数。下面我们就请第二组的同学上来汇报一
下他们的成果吧,大家鼓掌欢迎!
第二组同学代表上台汇报。
汇报完毕,其他组的同学提出问题,并共同交流解决。必要时教师给
与指导与提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1)引导学生认识到0也是自然数,它的出现比较晚,表示一个物
体也没有。0是最小的自然数。
(2)使学生理解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三、本课小结。
让学生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作业设计:
1、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2、让学生自己发明一种进位制。
板书设计: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一十进制计数法
表示物体个数用的1,2,3,叫做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
教学反思:
亿以上数的读法总第10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
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2.结合现实,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学生的数感得到培养。
3.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
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得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
的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教学读亿级的数。
教学难点:
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小组交流: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可以有意识的用
学生复习亿以内数时用到过的一些数据。上课时,请同学们把搜集的数据
在小组内互相读读、写写。再说说是怎样读或写这些数的。这样是帮助学
生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
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有学生搜集的、也有教师提供的)例如:
①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②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③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
2.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重点处理亿以内的数,引导学生看亿以
内的数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在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数据的来
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2)全班交流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新课。
出示一些亿以上数的信息。(有学生搜集的、也有教师提供的)例如: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00000千米。
我国平均每月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大约是3700500000双。
2002年我国出口总额约为325600000000美元。
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国青少年上网人数约为102000300人。
师:请你比较一下这些数和刚才读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要求:
(1)先自己试着读读这样含有三级的数,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读。
(2)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试着说说读数
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馈:(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前边来读数。
(2)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读亿以上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
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数中间有一个0或
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说读法时,重点处理。的读法。在读数时,。最难读,数中间连续有几个
0都只读一个。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听录音判断对错:
61000000000读作:六百一十亿(V)
23605090008读作:二百三十六亿零五百零九万零零零八。(X)
10040002000读作:一千零四亿零二千。(X)
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答案来了?”(分级了)
(2)教师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700065000615008000
304000007000005000508000600000
(教师在这要重点抽问:哪个0读了?哪个0没读?为什么?)
师:你觉得读含有2级的数和含有3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读法一样,数级扩展)
下面围绕读法进行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先自己读读,再2人互相读读。1人读1人判
断。再换过来读。有争议的可以举手。)
830000000057800000020700600
100010000006203004000004600800000
读完六个数可以填写反思表,一共3个题。
反思表:1.六个数,你读对了()个数?
2.你是怎么读出比亿大的数的?(多选)()
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
读。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读
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亿以上数的读法你是怎么学会的?(。
①自己看书②通过别人帮助学会的。③利用以前学过的读数方法
来读亿以上的数的。④其他
三、总结。
让学生谈谈收获、体会、遗憾。
作业设计:
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读法
6100000000读作:
1004000020000读作:
400305000000读作:
教学反思:
亿以上数的写法总第1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
出亿以上数。
2.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教学写亿级的数。
教学难点:
亿以上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让学生看一看数位顺序表,说一说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哪些
方面的知识。
2.让学生回答亿以上数的读法法则。做练习第22页第5题。
3.写数练习。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亿以上数的读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仅
仅会读这些大数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会写这些数,这节课,我们就
来学习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亿以上数的写法
三、教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亿以内数是怎样写的呢?在写法
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1.整亿数的写法。
师总结:整亿的数先写亿级的数,再在后面加8个0。
2.非整亿数的写法。
①这些数包含几级?(写数时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②百万位到个位为什么写0?(哪一个数位上没有单位,就用0占位)
③百亿位到十亿位为什么连续写两个0?
3.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
(1)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
(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
4.组间交流。
5.课本做一做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
四、巩固练习。
书本20页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怎么写亿以上数的?
作业设计:
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写法
三亿写作:
三十亿九千万写作:
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
教学反思: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总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后
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培养。
3.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他们的学习乐趣得到激发。
教学重点:
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改写、省略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改写
1.出示不同方式记录的信息:
①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00000000立方米。
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费水资源1亿立方米。
②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00000000立方米。
北京天然气供应量超过14亿立方米。
③2000年全市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40000人,科技活动经费
23000000000元。
2000年全市从事科研活动人员24万人,科技活动经费230亿元。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00000000、1亿两种记录形式你有什么
发现?
计数单位不同:个、亿。
数值相同:大小相等。
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为了读、写、算时更方便,我们常常会把这样的大数改写成以亿为单
位的数。
(3)总结改写的方法:
1.学生试着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改写。(汇报反馈)
2.根据改写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怎样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
去掉万级、个级的8个0,换一个亿字。)还有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究“省略”。
1.出示:全市公交线路776条,年客运量约47亿人次。你是怎样理
解这句话的?(大约是47亿人次,可以是47亿多也可以不到47亿,是
一个近似数。)
2.小组合作(先把下面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
的数。再总结你们小组的方法。)
全年订阅报纸1170000000份。
收寄函840000000份。
西城区大型商场年营业额达到9580000000元。
开发区工业总产值####0元。
3.汇报,交流:
1170000000:^12亿(五人)
840000000p8亿(四舍)
958000000元Q10亿元(进位)
####0元p1990亿元(进位)
4.反馈练习:老师这儿有一组信息:
2000年北京的铁路年运送乘客239000000人次。
2001年北京的铁路年运送乘客2510000000人次。
①自己独立完成,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②订正239000000人次p2亿人次
2510000000人次Q3亿人次
③师:都是2亿多,为什么一个是2亿,一个是3亿。
(4)小结方法:看千万位四舍五入。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作业设计:
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
1170000000^12亿(五入)
840000000-8亿(四舍)
958000000元-10亿元(进位)
####0元Q1990亿元(进位)
教学反思:
练习课总第13课时
教学目标:
L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
2.经历掌握省略和改写方法的过程,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3.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认识到
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亿以上数的读、写、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谁来说一说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呢?
二、练习。
1、出示读数的卡片让学生读。
800700065000615008000
3040000070000050005080006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写作:
四百八十亿写作:
十二亿七千六百万写作:
三十亿零六十万写作:
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写作:
3、改写或省略下面各数。
150000=()万70450N()万
204000=()万296780p()万
4、判断下面各题。
(1)795000p79万()
(2)5304900-530万()
⑶1700000=17万()
(4)449600000N5亿()
(5)1000000000=10亿()
(6)95200000010亿()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亿以上数的读写、改写和省略,对于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想法?
作业设计:
完成《学法》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读法
写法
改写
省略
教学反思: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总第1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培养。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算盘,计算器,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
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
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
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
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
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
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
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
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
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
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
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
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
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
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
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
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
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
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
形的算珠。最大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
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
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
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
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
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
拉的算账”。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
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
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
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
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
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
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
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
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
有1,000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
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
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o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
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
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
计算机发展史: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
机诞生了。
■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
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
并增加浮点运算。
■1964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的著名代表。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
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
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
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
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
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
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2.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可穿戴血压监测与调节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内陆养殖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户外多功能工具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教师学术交流与合作合同
- 2025-2030年厨电全渠道营销平台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口腔综合治疗椅舒适度提升方案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模式考核试卷
- 意外伤害保险客户满意度调查与分析考核试卷
- 影视录放设备模拟电路设计考核试卷
- 建筑物智能安防系统解决方案考核试卷
- GB/T 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则
- 股票基础知识(入市必读)-PPT
- eNSP简介及操作课件
- 公文与公文写作课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七章运动技能的协调控制
- 节后复工吊篮验收表格
- 基于振动信号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 DB11_T1713-2020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知识分享
- 压缩空气系统管道阻力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